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分子吸附对石墨基面纳米摩擦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超颖 章亦乐 +2 位作者 徐兵 杨华勇 陈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33,共6页
目的探究石墨基面的纳米尺度摩擦行为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表面洁净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块状晶体浸没在高纯度的醇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干燥氮气吹干。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石墨基面上的摩擦力和黏附力进行测量。结果石墨基面的摩擦力和黏附... 目的探究石墨基面的纳米尺度摩擦行为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表面洁净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块状晶体浸没在高纯度的醇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干燥氮气吹干。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石墨基面上的摩擦力和黏附力进行测量。结果石墨基面的摩擦力和黏附力在醇中处理后发生显著变化,且随着醇分子碳链的增长而减小,石墨基面上的超低摩擦在正庚醇中处理后减少了约50%,而在甲醇中处理后则增加了8倍。研究表明,吸附在接触界面的醇分子能够调节相对滑动界面的接触公度性,构象熵大的高碳醇分子促进了界面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接触区域发生的摩擦化学反应也是造成石墨表面摩擦力变化的重要原因,反应产物的生成增大了探针与石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此外,摩擦化学反应速率随着醇分子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慢,进一步影响了摩擦性能。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通过物理吸附醇分子来调节石墨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新机制,结果表明醇类分子的结构和摩擦化学反应对润滑性能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为调控石墨以及石墨烯的摩擦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醇分子吸附 纳米摩擦 摩擦化学反应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涂层在不同载荷和湿度下的摩擦特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韩修训 阎鹏勋 +1 位作者 阎逢元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利用磁过滤阴极弧等离子体沉积装置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类金刚石涂层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测定了其表面形貌及硬度 ,在 DF- PM型动 -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上考察了涂层在不同载荷及湿度下同 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性能 .结果表... 利用磁过滤阴极弧等离子体沉积装置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类金刚石涂层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测定了其表面形貌及硬度 ,在 DF- PM型动 -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上考察了涂层在不同载荷及湿度下同 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性能 .结果表明 ,在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 DL C涂层的摩擦性能明显不同 ,这主要归因于转移膜形成机理的不同 ;在 3N载荷下 ,DL C涂层同 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相对较小 ,且较为稳定 ;当环境湿度增大至 10 0 %时 ,摩擦系数显著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湿度 磁过滤等离子体 类金刚石涂层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曲法的AFM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森 陈庆超 +3 位作者 张超 傅星 胡晓东 胡小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46-2453,共8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在微纳米尺度力学测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微悬臂梁探针的弹性常数是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弯曲法是标定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一类重要方法,基于弯曲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在微纳米尺度力学测量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微悬臂梁探针的弹性常数是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弯曲法是标定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一类重要方法,基于弯曲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实现方案,并研制了相应的标定系统。借助精密运动定位台使微悬臂梁接触超精密天平并产生弯曲,分别以天平和光杠杆机构同步测得接触力和梁的弯曲量,再根据胡克定律直接算得弹性常数。利用所研制的系统对多种型号的微悬臂梁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测量相对标准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悬臂梁 弹性常数 标定 天平 光杠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岩表面分子沉积膜的微观摩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德国 高芒来 张嗣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石英岩表面单层分子沉积膜的微观摩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分子沉积膜具有一定的减摩性.通过对其表面力-位移曲线、表面形貌像、调制力像和摩擦力像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石英岩表面分子沉积膜具有减摩作用的原因在...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石英岩表面单层分子沉积膜的微观摩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分子沉积膜具有一定的减摩性.通过对其表面力-位移曲线、表面形貌像、调制力像和摩擦力像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石英岩表面分子沉积膜具有减摩作用的原因在于它能够降低表面的粘着力并对表面具有微观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分子沉积膜 石英岩 微观摩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2-475,共4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讨了表面电荷及分子端基对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表面形貌在不同扫描方向和法向高度上对摩擦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i3N4针尖而言,表面净电荷对摩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表面电荷对摩擦力和摩...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讨了表面电荷及分子端基对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表面形貌在不同扫描方向和法向高度上对摩擦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i3N4针尖而言,表面净电荷对摩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表面电荷对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同,正电荷影响相对较大;在较小载荷和粘附力的条件下,针尖在表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作用同分子端基有关;单层CuTsPc分子沉积膜表面形貌的取向对摩擦力影响不大,分子沉积膜的表面高度同摩擦力,即时测量值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摩擦力受表面形貌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 纳米摩擦特性 表面电荷 分子端基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炬 程先华 +2 位作者 上官倩芡 白涛 王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在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层膜,采用接触角测定仪考察了其成膜速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自组装单层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并... 利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在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层膜,采用接触角测定仪考察了其成膜速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自组装单层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并采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评价了单层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成膜时间达到15min后,相应的自组装单层膜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03°,此后接触角随成膜时间的继续延长基本保持不变;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单层膜可以降低基片的摩擦系数,并且在较低载荷下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 自组装单层膜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类表皮的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友耀 丁建宁 +4 位作者 杨继昌 范真 张占立 张昊 戴振东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59,共4页
使用自行设计的一种往复运动的微摩擦测试装置,考察不同介质环境下,蛇类表皮及其表皮的摩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摩擦下,蛇向后运动时的摩擦因数是前向运动的摩擦因数的1.2—4.1倍;在液体环境下向前运动时的摩擦因数是向后运... 使用自行设计的一种往复运动的微摩擦测试装置,考察不同介质环境下,蛇类表皮及其表皮的摩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摩擦下,蛇向后运动时的摩擦因数是前向运动的摩擦因数的1.2—4.1倍;在液体环境下向前运动时的摩擦因数是向后运动的摩擦因数的1.2—2.55倍,表现出摩擦各向异性。液体环境下,蛇类自身的分泌物在蛇运动时形成了以边界膜和流体膜为主的混合润滑,且边界膜破裂的概率不大。当蛇表皮面由于弹性变形或其它原因使表面速度随位置而变化时因各断面的流量不同而产生压力流动,从而在液体环境下,向后运动的摩擦力逐渐减小,甚至小于向前运动的摩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鳞片 表面形貌 微摩擦仪 仿生摩擦 混合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DLC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阎兴斌 徐洮 +1 位作者 杨生荣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采用直流电源,以有机溶剂作为碳源,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碳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用DF-PM型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考察了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 采用直流电源,以有机溶剂作为碳源,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碳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用DF-PM型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考察了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含氢类金刚石碳薄膜的硬度较高(约14GPa),薄膜均匀、致密,表面粗糙度小;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薄膜同GCr15钢以及α-Al2O3和Si3N4陶瓷对摩时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略微减小;陶瓷材料/类金刚石碳膜的摩擦系数较低,钢/类金刚石碳膜的摩擦系数较高;类金刚石碳薄膜同Si3N4陶瓷对摩时呈现断裂剥落特征;同GCr15钢对摩时发生转移并形成转移膜,耐磨寿命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类金刚石碳膜 摩擦学性能 DLC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GeSb_2Te_4薄膜在大气环境中的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守星 丁建宁 +3 位作者 范真 李长生 蔡兰 杨继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1-414,共4页
采用摩擦力显微镜考察了磁控溅射纳米GeSb2Te4薄膜在大气环境中的微观摩擦性能,利用JKRS理论分析了针尖同GeSb2Te4薄膜接触时的粘附力和表面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湿度较大时,粘附力较大;而当湿度较小时,粘附力较小;当针尖表面能一定... 采用摩擦力显微镜考察了磁控溅射纳米GeSb2Te4薄膜在大气环境中的微观摩擦性能,利用JKRS理论分析了针尖同GeSb2Te4薄膜接触时的粘附力和表面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湿度较大时,粘附力较大;而当湿度较小时,粘附力较小;当针尖表面能一定时,粘附力的微小变化可以导致GeSb2Te4薄膜的表面能产生较明显变化;随着扫描范围逐渐减小,摩擦力变化趋于稳定;不同扫描速度下法向力和摩擦力保持较好线性关系,但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平均摩擦力随扫描速率变化而呈现非线性变化;为了更好地分析探针和样品表面的微观摩擦机制,宜选择扫描范围为0.1~0.5μm或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b2Te4薄膜 摩擦力显微镜 摩擦性能 粘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标定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家欣 钱林茂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2-476,共5页
在传统标定AFM测力系统的楔形法基础上,通过线形加载的扫描方式,得到不同载荷下AFM针尖在平面和斜面上的切向力-位移循环曲线,并进一步计算出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力标定系数,进而根据该系数随载荷的变化趋势,选取高载下相对稳定的数据作为... 在传统标定AFM测力系统的楔形法基础上,通过线形加载的扫描方式,得到不同载荷下AFM针尖在平面和斜面上的切向力-位移循环曲线,并进一步计算出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力标定系数,进而根据该系数随载荷的变化趋势,选取高载下相对稳定的数据作为最终的标定结果.结果表明,由于改进的楔形法全面考察了摩擦力标定系数随载荷的变化趋势,避免了低载标定所引入的误差,标定结果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摩擦力标定 纳米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铈对搪瓷涂层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春华 杨洪刚 +3 位作者 张松 张希川 朱圣龙 王福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在高温钛合金表面采用电泳沉积法预置搪瓷釉料,经烧结获得搪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SRV- 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普通搪瓷涂层和含CeO2搪瓷涂层的组织形貌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引入CeO2可以提高瓷釉的悬浮性和... 在高温钛合金表面采用电泳沉积法预置搪瓷釉料,经烧结获得搪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SRV- 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普通搪瓷涂层和含CeO2搪瓷涂层的组织形貌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引入CeO2可以提高瓷釉的悬浮性和流动性,使其在烧结过程中形成更加致密的组织;与此同时,CeO2可以改善搪瓷涂层的显微组织,促进硬质颗粒相的弥散分布,从而有利于降低搪瓷涂层的摩擦系数,显著提高其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CEO2 搪瓷涂层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会臣 孙昌国 +1 位作者 闫锦 严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氯十八硅烷(octadecyltrichorosilaneOTS) 3 胺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amino propyltrimethoxysilaneAPTMS)和APTMS 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上对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OTS和APTM... 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氯十八硅烷(octadecyltrichorosilaneOTS) 3 胺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amino propyltrimethoxysilaneAPTMS)和APTMS 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上对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OTS和APTMS自组装分子膜(self assembledmonolayersSAM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TS APTM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因既保持了一定的键合强度又增加了自组装分子的流动性,使其摩擦力显著降低。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力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与自组装分子的受力响应和弛豫特性相关。合理地设计自组装分子膜可有效地减小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自组装分子膜 摩擦性能 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 薄膜表征 X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面的摩擦力显微镜探针扭转系数标定改进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晨飞 孙逸翔 +2 位作者 孙毓明 张燕燕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2-657,共6页
基于标准样品的已知斜面,对摩擦力显微镜探针扭转系数标定方法进行改进.根据探针在斜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特点,测试不同载荷下斜面上摩擦力环电压信号的半高量和偏移量,求解摩擦系数并最后得出探针扭转系数.结果表明:斜面摩擦力信号的半高... 基于标准样品的已知斜面,对摩擦力显微镜探针扭转系数标定方法进行改进.根据探针在斜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特点,测试不同载荷下斜面上摩擦力环电压信号的半高量和偏移量,求解摩擦系数并最后得出探针扭转系数.结果表明:斜面摩擦力信号的半高量和偏移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且在较高载荷下呈线性增长;在此前提下黏着力不影响摩擦系数和扭转系数的求解;平面验证试验所得摩擦系数与上述求解值基本一致.相关结果有望简化纳米尺度摩擦力的标定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面 扭转系数 摩擦力显微镜 标定 纳米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X2000型原子力显微镜(AFM)力的标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29,541,共3页
根据针尖的形状和各项参数进行了TMX2000型原子力显微镜载荷、粘附力、法向力、横向力及其摩擦力的标定。其标定结果为载荷Fl=0.073×(Ilm-Il0)/Sn×N·m-1,横向力Ft=0.156×It/Sn×N·m-1,摩擦力Ff=0.078×... 根据针尖的形状和各项参数进行了TMX2000型原子力显微镜载荷、粘附力、法向力、横向力及其摩擦力的标定。其标定结果为载荷Fl=0.073×(Ilm-Il0)/Sn×N·m-1,横向力Ft=0.156×It/Sn×N·m-1,摩擦力Ff=0.078×(It+-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X2000型 TM 标定结果 摩擦力 横向力 粘附力 法向力 Sn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Ni-P多层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雷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软硬层交替的Cu/Ni-P多层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多层膜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相结构;采用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量装置考察了多层膜的摩擦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机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其磨损...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软硬层交替的Cu/Ni-P多层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多层膜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相结构;采用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量装置考察了多层膜的摩擦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机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Cu/Ni-P多层膜与钢球对摩时具有较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在低载荷和低滑动速度下,多层膜的磨痕表面存在擦伤痕迹和较浅的犁沟;在高载荷下多层膜发生严重粘着磨损和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Cu/Ni-P多层膜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全氟聚醚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世红 王金清 +1 位作者 王博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8-471,共4页
利用电子束蒸镀和浸涂技术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制备了钼/全氟聚醚复合润滑膜(Mo/PFPE);利用接触角测定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复合润滑膜的表面性质和化学状态;采用DF-PM型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考察了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采用... 利用电子束蒸镀和浸涂技术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制备了钼/全氟聚醚复合润滑膜(Mo/PFPE);利用接触角测定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复合润滑膜的表面性质和化学状态;采用DF-PM型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考察了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薄膜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与金属Mo薄膜相比,Mo/PFPE复合薄膜同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耐磨性能明显改善,Mo/PFPE复合薄膜同钢对摩时主要呈现轻微磨粒磨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Mo/PFPE复合薄膜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碳纳米管(PEG-CNTs)共聚物膜的制备及其微摩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学锋 官文超 +1 位作者 胡立新 黄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8-760,共3页
 制备了聚乙二醇接枝碳纳管共聚物(PEG CNTs),通过红外光谱(FT IR),荧光光谱(F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旋涂技术以云母为基片制备了共聚物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显微镜(AFM/FFM)研究了薄膜表面的形貌...  制备了聚乙二醇接枝碳纳管共聚物(PEG CNTs),通过红外光谱(FT IR),荧光光谱(F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旋涂技术以云母为基片制备了共聚物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显微镜(AFM/FFM)研究了薄膜表面的形貌及微摩擦学行为。复合薄膜内的聚合物组分保证了膜的表面平整,坚硬的碳纳米管组分增强了薄膜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乙二醇 微摩擦 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线与二氧化硅衬底表面摩擦力的测量
18
作者 吴森 张峻铭 +2 位作者 刘鸿志 张锐 胡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9-117,共9页
银纳米线是制作纳米光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了解银纳米线与特定衬底间的摩擦特性对于器件的设计和制备工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银纳米线与二氧化硅衬底表面的摩擦特性,为提高摩擦力测量准确性,依次借助斜面... 银纳米线是制作纳米光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了解银纳米线与特定衬底间的摩擦特性对于器件的设计和制备工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银纳米线与二氧化硅衬底表面的摩擦特性,为提高摩擦力测量准确性,依次借助斜面法和横向力曲线分别标定了AFM探针的扭转弹性常数和光杠杆横向灵敏度,同时对扫描器引入的横向误差进行了补偿。利用AFM纳米操纵技术记录了单根银纳米线由静止到整体滑动的全过程,实验测得直径50 nm银纳米线与二氧化硅衬底表面的最大静摩擦线密度和滑动摩擦线密度分别为1.07n N/nm和0.56 n N/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银纳米线 摩擦 纳米操纵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标定的改进楔形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天星 张向军 孟永钢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5,共6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摩擦力的标定是利用AFM测量微载荷下表面间摩擦力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传统的Ogletree楔形标定法没有考虑表面黏着力对摩擦力的影响,当载荷较小时,标定出的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文中在Ogletree法的基础上,推导... 原子力显微镜(AFM)摩擦力的标定是利用AFM测量微载荷下表面间摩擦力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传统的Ogletree楔形标定法没有考虑表面黏着力对摩擦力的影响,当载荷较小时,标定出的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文中在Ogletree法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标定的改进楔形法。利用改进楔形法,分别在标准光栅和聚焦离子束刻蚀(FIB)加工出的斜坡样品上对摩擦力进行了标定。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标准光栅相比,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出的样品能够得到更多的有效数据,标定结果更为准确。将改进楔形法和Ogletree法的标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载荷较低时(<6μN),改进楔形法更为准确;载荷较高时(>6μN),Ogletree法与改进楔形法得到的结果相近。改进楔形法是一种更为准确的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标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摩擦力标定 楔形标定法 聚焦离子束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对4种材料摩擦机制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祖飞 余家欣 钱林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30-1935,共6页
采用曲率半径2μm的金刚石针尖,分别在原子力显微镜和纳米划痕仪上研究了GCr15、304不锈钢、超弹和形状记忆NiTi合金等材料在5μN^80 mN载荷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载荷对材料的摩擦机制有很大影响.当载荷低于80μN时,4种样品表面均无... 采用曲率半径2μm的金刚石针尖,分别在原子力显微镜和纳米划痕仪上研究了GCr15、304不锈钢、超弹和形状记忆NiTi合金等材料在5μN^80 mN载荷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载荷对材料的摩擦机制有很大影响.当载荷低于80μN时,4种样品表面均无明显的划痕损伤,摩擦机制以界面摩擦为主;100~150μN时,摩擦机制逐渐转变到以犁沟摩擦为主;80 mN时,4种材料犁沟摩擦力占总摩擦力的比例甚至超过90%.另外,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对其摩擦性能也有显著影响.硬度越高,材料越难发生犁沟损伤,摩擦机制从界面摩擦转变到犁沟摩擦对应的载荷越高;弹性模量与硬度的比值越大,摩擦过程中的犁沟效应越显著,犁沟摩擦力占总摩擦力的比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机制 界面摩擦 犁沟摩擦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划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