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干涉函数的光子-原子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徐宁 祖铁军 +1 位作者 曹良志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3-580,共8页
X射线衍射在物质结构分析和材料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物理原理为光子与物质发生的相干散射。传统的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基于独立原子形状因子近似方法,忽略了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分子干涉效应,影响... X射线衍射在物质结构分析和材料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物理原理为光子与物质发生的相干散射。传统的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基于独立原子形状因子近似方法,忽略了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分子干涉效应,影响相干散射截面的计算精度。因此,为了获得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精确的相干散射截面,本文在核数据处理程序NECP-Atlas中对基于分子干涉函数的光子-原子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分子干涉函数,对蒙特卡罗程序使用的ACE格式数据库中的原子形状因子进行修正,并给出了模拟得到的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分子干涉函数,对基于独立原子形状因子近似方法和考虑分子干涉效应计算得到的水和乙醇的散射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结果显示: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分子干涉函数计算得到的水的散射成像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当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分子干涉效应对相干散射的次级光子角度分布有着显著影响。本文建立的光子-原子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可显著提高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的相干散射次级光子角度分布计算精度,可为X射线衍射模拟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处理 光子 相干散射 原子形状因子 分子干涉效应 NECP-At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某水电站顺层岩质滑坡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高 刘从友 +1 位作者 王有林 张帆宇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9-254,共6页
黄河上某水电站坝后存在一大型顺层岩质滑坡。钻探、平硐、槽探和现场勘查勘察资料表明该滑坡具有平面分区和剖面分层的显著特征。运用地质环境系统全过程动态演化的观点,采用力学理论、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理... 黄河上某水电站坝后存在一大型顺层岩质滑坡。钻探、平硐、槽探和现场勘查勘察资料表明该滑坡具有平面分区和剖面分层的显著特征。运用地质环境系统全过程动态演化的观点,采用力学理论、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机制:该滑坡是在河流冲刷和地震活动等内外综合作用下因层状岩质斜坡岩体层间错动和溃屈基而形成,其演化具有明显时间和空间差异性的多次滑动。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极限平衡计算方法综合评价滑坡各区、各级在天然状态下的稳定状态,并结合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及其演化特征预测滑坡在雾雨、地震以及二者耦合作用下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滑坡 溃屈 地震 雾雨 形成机理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AAS的多功能FI微机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森生 刘瑶函 杜志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4-517,共4页
介绍一种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微机化多功能流动注射仪,该仪器由单片机控制,具有双通道实时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着重叙述了该仪器微机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研制。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流动注射 数据采集 AAS 微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路离心式喷嘴液膜形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赵淼 郑会龙 +1 位作者 林家源 李泽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1-439,共9页
借助高速运动分析系统对不同工况条件下双路离心式喷嘴液膜形态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主、副油路单独供油与同时供油时液膜的形成与破碎机理.结果表明,副油路液膜形成过程分为射流、成膜、展开3个阶段,主油路液膜形成过程为聚集、成... 借助高速运动分析系统对不同工况条件下双路离心式喷嘴液膜形态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主、副油路单独供油与同时供油时液膜的形成与破碎机理.结果表明,副油路液膜形成过程分为射流、成膜、展开3个阶段,主油路液膜形成过程为聚集、成膜、展开3个阶段.副油路介质流动会提升主油路开启时主油路介质的雾化效果.主、副油路液膜的破碎分为初级破碎与二级破碎2个过程,其中主油路的液膜的初级破碎可按是否有孔洞形成分为2类.副油路液膜存在周期性摆动现象,摆动过程会使得液膜破碎长度减小,雾化效果提升.随着背压差的增加,液膜摆动时长占振动周期的百分比增加,雾化效果提升.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双路离心式喷嘴的流动机理并提供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离心式喷嘴 液膜形态 液膜形成 液膜破碎 破碎过程 雾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X射线天体物理
5
作者 梁贵云 赵刚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8-271,共24页
正在进行的实验室天体物理测量解决了X射线天文学的一些问题。这些实验产生了大量可靠的原子数据,它们既可用于电荷分布中电离与复合截面的计算,又可用于对X射线谱线形成的线表、激发截面及双电子复合系数的理解。另有一部分实验注重于... 正在进行的实验室天体物理测量解决了X射线天文学的一些问题。这些实验产生了大量可靠的原子数据,它们既可用于电荷分布中电离与复合截面的计算,又可用于对X射线谱线形成的线表、激发截面及双电子复合系数的理解。另有一部分实验注重于解决天体观测的难题,以及验证现有的和寻找新的X射线谱线诊断。讨论了上述实验产生的数据类型,并展示了实验室测量如何为卫星(ASCA、EUVE、Chandra、XMM和ASTRO-E2)观测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X射线 综述 原子数据 谱线形成 光谱诊断 光谱分类 实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铍氧离子X射线及EUV光谱理论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梁雅琼 仲佳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根据非局域热动平衡状态下谱线形成理论,利用相对论多组态原子程序软件包FAC模拟了类铍氧离子的X射线及EUV光谱.分析了间接过程对类铍氧离子X射线及EUV光谱形成的影响.在典型天体等离子体密度(ne=1010/立方厘米)情况下,采用了3种模型,... 根据非局域热动平衡状态下谱线形成理论,利用相对论多组态原子程序软件包FAC模拟了类铍氧离子的X射线及EUV光谱.分析了间接过程对类铍氧离子X射线及EUV光谱形成的影响.在典型天体等离子体密度(ne=1010/立方厘米)情况下,采用了3种模型,在不同温度下模拟X射线及EUV光谱形成过程,分析比较了间接过程对谱线形成的贡献,并给出了它们的速率系数,得出了在谱线形成过程中,间接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铍氧离子 X射线 EUV光谱 速率系数 碰撞辐射模型 复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om的个性化数据重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伟 陈正鸣 吕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6-239,共4页
为了有效支持用户在分布式计算中的个性化需求,支持用户数据在不同应用、不同平台之间的重用,提出一种基于Atom的个性化数据重用方法。采用Atom联合作为数据格式,Atom发布作为数据发布方法,研究不同数据格式之间异构处理的方法。通过原... 为了有效支持用户在分布式计算中的个性化需求,支持用户数据在不同应用、不同平台之间的重用,提出一种基于Atom的个性化数据重用方法。采用Atom联合作为数据格式,Atom发布作为数据发布方法,研究不同数据格式之间异构处理的方法。通过原型系统和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重用 Atom联合 Atom发布 异构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星体与赛弗特Ⅰ型星系陡的巴尔末减缩的起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利 刘当波 +1 位作者 尤峻汉 陈磊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0-138,共9页
类星体与赛弗特Ⅰ型星系中观测到很陡的巴尔末减缩,与传统的理论预言相矛盾.这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困惑.如果活动星系核的宽的氢线是产生于“Cerenkov线状辐射”机制,这一难题就可解决.搜集了过去已发表的近百个有巴尔末减缩观测结... 类星体与赛弗特Ⅰ型星系中观测到很陡的巴尔末减缩,与传统的理论预言相矛盾.这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困惑.如果活动星系核的宽的氢线是产生于“Cerenkov线状辐射”机制,这一难题就可解决.搜集了过去已发表的近百个有巴尔末减缩观测结果的类星体与赛弗特星系源,并采用“Cerenkov线状辐射”这一新型辐射机制的线强比公式完成了对观测的巴尔末减缩的理论计算.理论与观测符合很好,这是活动星系核宽的氢发射线主要起源于“Cerenkov线状辐射”机制的一个重要证据.如果这一结论最终获得肯定,将大大改变人们对活动星系核物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机制 通论 谱线 形成 星系 类星体 星系 赛弗特 物理数据与过程 黑洞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376的格式化存储高铁电缆温度检测系统 被引量:7
9
作者 范歆琦 吴梦露 +2 位作者 王宇俊 Binayak Banerjee 杨萌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79,共4页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因为高铁电缆温度过高等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文中根据成都地区独特的地形和排线走势,考虑到实际需求、工程实施等多方面条件,设计了离线式存储高铁电缆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单片...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因为高铁电缆温度过高等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文中根据成都地区独特的地形和排线走势,考虑到实际需求、工程实施等多方面条件,设计了离线式存储高铁电缆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单片机核心模块IAP15W4K61S4、实时时钟模块DS1302、温度传感器模块DS18B20和文件管理模块CH376搭建温度检测系统,将采集的温度值实时存入存储设备U盘中。相对于目前电缆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该文着重强调系统在数据处理上的创新之处,提出了一整套格式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文件的格式化创建、数据的格式化转换和数据的格式化写入等,从而大幅度提升了系统的实际可用性和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在文末结合当前大数据分析为电缆温度检测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化存储 CH376 离线式存储 温度检测系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海洋绝对重力数据滤波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中坤 袁鹏 +4 位作者 张宗宇 李林玲 张家俊 吴彬 林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85-388,共4页
原子重力仪具有采样率高、精度高及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远洋深海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工作。受恶劣海况影响,原子重力仪测量的绝对重力数据中存在大量非平稳、非线性的噪声信号,影响重力测量的精度,进而影响地质构造解释的准确性。... 原子重力仪具有采样率高、精度高及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远洋深海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工作。受恶劣海况影响,原子重力仪测量的绝对重力数据中存在大量非平稳、非线性的噪声信号,影响重力测量的精度,进而影响地质构造解释的准确性。为了消除重力测量数据中的噪声,本文分析了创新性地引入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mproved variatio nal modal decomposition,IVMD)算法进行滤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绝对重力测量 原子重力仪 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算法 数据滤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原子分子碰撞数据获得和处理系统
11
作者 吴世英 王营冠 +4 位作者 姚养森 许祖润 缪竞威 师勉恭 唐阿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39-140,共2页
描述了用单片微机和PC微机组成的分布式原子分子碰撞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及其在原子分子碰撞实验中的应用。
关键词 原子分子碰撞 分布式 数据获取和处理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星大气中Li的non-LTE效应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晓宇 施建荣 赵刚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6,共12页
Li元素是性质非常活跃且易发生核反应的轻核元素。其精确的丰度可以检验宇宙大爆炸学说。Li元素在宇宙早期化学演化、元素核合成理论和恒星的结构与演化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局部热动平衡(LTE)的假设... Li元素是性质非常活跃且易发生核反应的轻核元素。其精确的丰度可以检验宇宙大爆炸学说。Li元素在宇宙早期化学演化、元素核合成理论和恒星的结构与演化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局部热动平衡(LTE)的假设下不能准确得到Li丰度,特别在冷的矮星中非局部热动平衡(non-LTE)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原子参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non-LTE效应的研究也更趋成熟。确定元素丰度时考虑non-LTE影响已成为主要趋势。该文分析了影响Li元素non-LTE效应的各种机制,介绍了确定Li元素non-LTE效应的重要参数及Li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最后对Li在各类恒星中的non-LTE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TE效应 Li原子数据 谱线形成 Li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GX-9型原子吸收辅助软件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载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5-196,共2页
随着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样品测量浓度校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者采用VB 6.0编程工具编制了原子吸收辅助处理软件,并在GGX-9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得到了良好应用。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计算机软件 数据处理 浓度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输运过程的确定论计算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晓英 李云召 +1 位作者 邵睿智 徐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1-1567,共7页
电子输运过程是核辐射探测器内形成电流的关键过程之一,相应的数值模拟是先进探测器设计与分析软件急需研发的功能。由于该过程的短平均自由程和高度前向峰等特点,确定论方法比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效率更高。本文采用多群形式的Boltzman... 电子输运过程是核辐射探测器内形成电流的关键过程之一,相应的数值模拟是先进探测器设计与分析软件急需研发的功能。由于该过程的短平均自由程和高度前向峰等特点,确定论方法比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效率更高。本文采用多群形式的Boltzmann输运方程刻画电子输运过程;从EPICS2017中的电子截面数据EEDL出发,基于核数据处理软件NECP-Atlas编写了相应的电子截面处理模块,制作了多群截面数据库;利用Bamboo-Lattice程序中基于特征线方法的中子输运计算核心,构建了确定论电子输运计算程序。利用单核素均匀问题、化合物均匀问题和化合物非均匀问题等一系列算例,通过与蒙特卡罗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对该确定论电子输运计算程序进行了定量数值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程序可以正确模拟电子输运过程,且计算效率能比蒙特卡罗程序快8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输运 确定论方法 电子截面数据处理 Bamboo-Lattice NECP-At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