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氨排放的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 被引量:1
1
作者 楚天舒 贺雪妮 +5 位作者 张海星 赵智强 邓仕婕 孙嘉棋 张起赫 汤树生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为解决大气氨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矛盾,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的种养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核算了该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在设定大气氨减排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该地区畜禽养殖... 为解决大气氨污染防控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矛盾,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的种养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核算了该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在设定大气氨减排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该地区畜禽养殖增量。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期间,京津冀地区种养业氨排放强度呈现“增长—下降—增长”趋势,2021年达到了33.8 kg·hm^(-2),其中粪便管理和粪肥施用的氨排放分别占总排放的50.4%和42.9%。(2)在“技术换取养殖量”情景中,通过使用低蛋白饲料配方等技术降低粪肥氮质量分数,京津冀地区的畜禽养殖增量达到1726.9~6907.5万头猪当量;通过应用肥水注射等技术降低粪肥排放系数,畜禽养殖增量为793.6~3174.4万头猪当量。在综合运用6类技术以实现氨减排达标的情景中,当氨减排达5.0%时,该地区畜禽养殖增量高达3141.5万头猪当量。研究表明,随着种养业氨减排技术的推广实施,京津冀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本研究可为区域种养结合与大气氨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排放 大气环境承载力 减排技术 畜禽养殖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气环境问题系统治理的构思
2
作者 刘润 邵敏 +11 位作者 陆克定 李启华 吴清茹 严刚 柴发合 王书肖 苏杭 陈楚楚 张士汉 贺克斌 刘文清 张远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势头良好,以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断减少为标志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突出;然而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依然存在,如PM_(2.5)二次成分占比上升、O_(3)浓度维持高位振荡态... 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势头良好,以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断减少为标志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突出;然而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依然存在,如PM_(2.5)二次成分占比上升、O_(3)浓度维持高位振荡态势,表明我国大气环境治理仍面临严峻挑战,亟需统筹应对多目标协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等压力。本文剖析了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基本形势,辨识出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理论创新不足、释放碳污治理协同增效潜力成为亟需、大气环境多尺度一体化治理策略有待构建等面临的突出挑战;进一步阐释了区域‒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跨圈层多污染物、多介质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提炼出由大气氧化性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创新技术链构成的大气环境问题系统治理关键体系。建议开展国家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顶层设计、启动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构建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管理机制、部署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行动计划,以科学推动我国大气环境问题系统治理,逐步增强大气环境人群健康与生态风险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系统治理 大气氧化性 气候变化 跨圈层、多介质过程 国际环境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A值法的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与分析
3
作者 沈梦兰 李静 +2 位作者 韩龙 李培龙 何立山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5,共5页
科学核算大气环境容量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运用修正A值法,在充分考虑干沉积、湿沉积等因素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的情况下,计算了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SO_(2)和NO_(x)的大气环境容量,并结合污染物实测浓度和污染物排... 科学核算大气环境容量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运用修正A值法,在充分考虑干沉积、湿沉积等因素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的情况下,计算了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SO_(2)和NO_(x)的大气环境容量,并结合污染物实测浓度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环境容量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修正A值法计算得到的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SO_(2)和NO_(x)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1.12万t和0.499万t,SO_(2)和NO_(x)环境余量分别为0.908万t和0.014万t,这与实际监测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的现实情况相一致。高新区地理位置特殊,且每年都有新企业和新项目入驻,短期内以煤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无法改变,SO_(2)和NO_(x)虽都有环境余量,但污染控制压力仍较大。下一步,环保部门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重点审核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的有效性,确保污染物排放量不出现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A值法 大气环境容量 污染物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化氢排放的畜禽养殖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
4
作者 楚天舒 贺雪妮 +6 位作者 杨宇辰 陈晨晨 戴子扬 廖科科 吴湘琳 牛新湘 马兴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141,共11页
【目的】旨在定量评估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对区域畜禽养殖量的影响。【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畜禽养殖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2013—2022年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评价各省份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强度;并设置硫化氢减排目... 【目的】旨在定量评估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对区域畜禽养殖量的影响。【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畜禽养殖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2013—2022年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评价各省份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强度;并设置硫化氢减排目标,运用情景分析法探究各地畜禽养殖潜力。【结果】2013—2022年中国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呈现“下降-增长”趋势,2013—2020年从4.90×10^(5) t下降至3.74×10^(5) t,但2022年又增长到4.85×10^(5) t。2022年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畜禽养殖业硫化氢年均排放量较高,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9%,而上海、北京、天津、宁夏、青海、西藏畜禽养殖业硫化氢年均排放量相对较低,仅占1%。在畜禽种类方面,生猪的硫化氢排放量占比高达92%,鸡和牛仅为6%和2%;在畜禽生产阶段,畜禽养殖阶段占比高达92%,而粪便处理阶段仅占8%。2013—2022年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排放效益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3—2018年单位产值内的硫化氢排放量稳定在40.46 t/亿元,但2019—2021年出现明显下降,年均下降率高达16%,2022年全国排放效益为28.36 t/亿元。“畜禽养殖阶段减排”和“粪便处理阶段减排”情景可换取的畜禽养殖潜力分别为2003.28万~10016.42万头和811.58万~4057.92万头(以猪当量计);在“综合减排”情景中,当硫化氢减排2.5%时,我国未来畜禽养殖潜力为1.22亿头。【结论】中国畜禽养殖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需以硫化氢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前提。建议养殖企业、科研院所与农业部门多方协作,共同建设覆盖畜禽养殖硫化氢排放全过程的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助推畜禽养殖业硫化氢污染防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排放 大气环境承载力 减排技术 畜禽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配额作为碳排放权客体之证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红 陈敬林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因碳排放权法律属性不明晰、传统物权思维固化及法政策表达不准确等原因,大气环境容量被误认为是碳排放权的客体,而碳排放配额的独立法律地位因此被忽略。碳排放权不是代表排放资格的权利,而是以碳排放配额为客体的财产性权利。碳排放... 因碳排放权法律属性不明晰、传统物权思维固化及法政策表达不准确等原因,大气环境容量被误认为是碳排放权的客体,而碳排放配额的独立法律地位因此被忽略。碳排放权不是代表排放资格的权利,而是以碳排放配额为客体的财产性权利。碳排放配额制度是各项市场机制直接作用的对象,具有链接大气环境容量的实体价值,补足碳交易理论瑕疵的作用。碳排放配额具有无形性、双重经济价值来源和有限收益属性,区别于既有的权利客体类型,所以有必要将其设立为新的客体类型,这对维持碳交易市场中政府管理和市场自主调节之间的平衡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配额 财产权利 权利客体 碳排放权 大气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2年兰州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容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山泉 瞿德业 +1 位作者 谌越 杨明月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3,共13页
本研究利用2015~2022年气象资料,对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A值法进行修正,计算出兰州市中心城区不同季节的A值为春季4.14×10^(4)km^(2)、夏季3.51×10^(4)km^(2)、秋季1.28×10^(4)km^(2)、冬季1.12×10^(4)km^(2)。... 本研究利用2015~2022年气象资料,对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A值法进行修正,计算出兰州市中心城区不同季节的A值为春季4.14×10^(4)km^(2)、夏季3.51×10^(4)km^(2)、秋季1.28×10^(4)km^(2)、冬季1.12×10^(4)km^(2)。运用修正A值法,考虑污染物的干、湿沉降清除量和化学转化清除量,计算兰州市中心城区6种大气污染物(O3、NO_(2)、CO、SO_(2)、PM2.5和PM10)在8年间四季变化量及大气环境容量,并对修正A值法的主要参数(风速、背景值浓度、干沉降速率和降水量)在±30%范围内进行调整,系统分析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各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8年间兰州市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不断改善。除O3外,其他污染物在春、夏季的大气环境容量高于秋、冬季。O3大气环境容量一直在无环境容量上波动;NO_(2)大气环境容量呈“M”型变化,2020年达到最大值(3.59×10^(4) t);PM2.5大气环境容量呈波动增长趋势,2022年达到最大值(2.04×10^(4) t);其他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容量逐年增加。在进行污染源控制时,首要任务是巩固CO和SO_(2)的防治成果,并以O3、PM10和PM2.5的污染防控为主要目标。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风速和污染物背景值浓度对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很大,污染物大气环境容量的变化范围为−40%~70%,CO、SO_(2)背景值浓度在±30%范围内变化,其大气环境容量变化分别为±13.71%和±4.52%。干沉降速率和降水量影响甚微,污染物环境容量变化仅在±4.1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修正A值法 干湿沉降 化学转化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容量理论与核算方法演变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31
7
作者 许艳玲 薛文博 +3 位作者 王金南 雷宇 叶枝兰 任阵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35-1840,共6页
大气环境容量在我国一直被作为环境管控措施制订和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通过研究大气环境容量的相关文献,结合国家、区域及城市的相关实践工作,对国内外环境容量理论和核算方法的发展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 大气环境容量在我国一直被作为环境管控措施制订和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通过研究大气环境容量的相关文献,结合国家、区域及城市的相关实践工作,对国内外环境容量理论和核算方法的发展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在综述大气环境容量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具备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资源属性三重特征.结合我国大气环境问题和大气污染管理模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和实践在引入与探索期、发展与实践期、停滞期和快速发展期等4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针对我国先后出现的以煤烟型污染、酸雨型污染和复合型污染为主要特征的3种大气环境问题,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的内涵及核定思路.以A值法、线性优化法、模型模拟法为重点,总结了不同核算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发现了模型模拟法可以兼顾气象、地形等自然因素和污染源等人为因素对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并可以反映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更适合以PM_(2.5)、O3等复合污染为约束的环境容量的核算.最后,结合环境管理的要求,建议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研究:(1)以多种污染指标达标为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2)典型重污染时段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3)改进模型模拟和多目标优化耦合技术,探讨在空气质量、健康损害、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约束下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A值法 空气质量模型 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S和线性规划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被引量:49
8
作者 肖杨 毛显强 +1 位作者 马根慧 李卓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基于ADMS-Urban和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了浓度-排放量反推模式,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污染气象特征出发,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约束条件,结合虚拟点源法测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以北京市通州区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污染气... 基于ADMS-Urban和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了浓度-排放量反推模式,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污染气象特征出发,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约束条件,结合虚拟点源法测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以北京市通州区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污染气象特征等信息,在环境质量目标约束条件下,应用该方法测算出通州区的SO2环境容量为41 311 t/a;但其空间分布极为不均,主要分布于建成区以外的乡镇,建成区的环境容量较小.由于通州区SO2排放主要集中在采暖期的建成区,尽管全区的SO2年排放量远小于其环境容量,但是仍然在建成区造成了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S-Urban 线性规划 反推模式 大气环境容量 北京市通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韧 程水源 +3 位作者 郭秀锐 王海燕 金毓峑 任阵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6-50,共5页
为确定唐山市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根据唐山市自然环境、污染气象特征、大气环境过程、区域污染源分布等现有信息,利用飞机场探空气象资料研究了唐山市大气混合层高度,并建立了用于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多维多箱与高斯复合模型,结合大气环境... 为确定唐山市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根据唐山市自然环境、污染气象特征、大气环境过程、区域污染源分布等现有信息,利用飞机场探空气象资料研究了唐山市大气混合层高度,并建立了用于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多维多箱与高斯复合模型,结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计算了不同达标率下唐山市的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对污染物浓度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能有效地应用于大气环境容量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大气环境容量 高斯模型 多维多箱模型 大气混合层高度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气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丽雅 余锡刚 金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77,共6页
为了全面把握浙江省的大气环境承载力,选取了SO2、NO2和PM10作为大气环境发展空间的判定指标,以污染物浓度占标率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年均值75%作为大气污染物允许浓度限值,采用大气环境承载力相... 为了全面把握浙江省的大气环境承载力,选取了SO2、NO2和PM10作为大气环境发展空间的判定指标,以污染物浓度占标率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年均值75%作为大气污染物允许浓度限值,采用大气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和大气环境承载指数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2009—2011年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省11个设区市的SO2除绍兴以外均有一定环境容量,NO2均有一定环境容量,PM10只有舟山、丽水和衢州尚有一定环境容量;11个设区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别呈中承载和低承载;3年中全省3项污染物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指数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承载力 浙江省 11个设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2—2013年河北省大气环境容量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许启慧 范引琪 +3 位作者 井元元 杜康云 张金龙 刘金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2-1692,共11页
基于河北省79个气象站地面风速、云量和降水资料,采用A值法计算了相应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分析了其气候分布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用MK和MT法对全省大气环境总容量做了突变检验,通过EOF分解对大气容量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基于河北省79个气象站地面风速、云量和降水资料,采用A值法计算了相应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分析了其气候分布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用MK和MT法对全省大气环境总容量做了突变检验,通过EOF分解对大气容量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容量的年、季气候平均值的地理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张家口和承德西北部较高,中南部平原普遍低于周围山区和东部沿海区域,一年中从春到冬大气容量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特征;1972-2013年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季大气容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各季大气总容量存在明显突变点,春、夏、秋、冬季分别为1983,1998,1998和1988年;EOF分析得出,年、季前两个模态反映出1972-2013年大气容量时空分布的主要格局,其中第1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43%以上,反映出全省各区域的同相变化,对应的时间系数则表明全省大气容量存在年代际减弱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大气环境容量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蓉 卢燕宇 +1 位作者 王胜 杨元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556,共12页
基于1961—2010年安徽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安徽省近50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并结合合肥市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大气稳定度以... 基于1961—2010年安徽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安徽省近50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并结合合肥市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大气稳定度以中性类居多,稳定类其次;近50年来,中性类稳定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不稳定类和稳定类呈显著上升;不稳定类和稳定类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中性类不明显。年平均混合层厚度显著下降;春季混合层厚度在2000年左右发生转折,夏、秋、冬三季下降趋势显著;春、夏季混合层厚度高于秋、冬季,冬季最低,春季最高。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以沿淮中部、大别山区南部和沿江中西部最大,淮北大部、大别山区北部和江南南部最小,各地均呈现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内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呈"双峰型"分布,秋、冬季为低值时段,大气对污染物容纳能力较差,不利于扩散和清除,空气质量较差。总的来看,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稳定度显著增加,混合层厚度较明显下降、风速快速减弱是全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小、大气自净能力减弱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稳定度 混合层厚度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 空气质量指数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频率曲线拟合及其应用 被引量:43
13
作者 徐大海 王郁 朱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13-2922,共10页
在用A值法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研究中,给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理论定义、特性及其累积频率曲线的PIII型拟合,同时证明该系数亦可定义为空气自洁指数.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各重现期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不同控制区面积、时段所对应的容... 在用A值法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研究中,给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理论定义、特性及其累积频率曲线的PIII型拟合,同时证明该系数亦可定义为空气自洁指数.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各重现期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不同控制区面积、时段所对应的容量及其相应空气质量的关联.按1951-2014的气象数据计算的北京百年一遇的年均A值为4.47,而百日一遇的日均A值仅为0.23.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频率分析或可成为大气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 A值 累积频率曲线 空气自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宁佳 刘纪远 +1 位作者 邵全琴 樊江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6-146,共11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有利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可为西部地区今后发展提供一定的...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有利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可为西部地区今后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的GDP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国家"十二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水环境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为指标,对西部地区不同省市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设定了四种不同的排放水平情景,在不同情景下核定了西部各省市的GDP潜在增长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可分为三类:一类省市包括重庆、陕西、四川三省市,该区环境承载力接近超载,需按2010年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排放才可支持其经济高速发展,达到其规划的GDP增长率;二类省市包括西藏、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等五省市,环境承载力有一定空间,能够支持该区到"十二五"、"十三五"的经济发展目标;三类省市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四省市,环境承载力空间较大,能够支持该区较高的GDP发展速率。针对不同省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应以东部先进省市污染物排放水平或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在今后承接各类产业时,提高环境污染物排放要求。广西、云南、西藏、贵州、内蒙古五省市在今后发展中,应以全国平均或东部平均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适当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在满足国家对各省份环境要求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四省市由于目前环境容量较大,可以在现有水平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多情景模拟 大气环境 水环境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煤电基地大气环境容量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一丁 付晓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221-5227,共7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国家大型煤电基地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能源安全的重要基地,又是近首都生态重要屏障保障区域,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选取锡林郭勒盟煤电基地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内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为基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国家大型煤电基地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能源安全的重要基地,又是近首都生态重要屏障保障区域,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选取锡林郭勒盟煤电基地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内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为基础,对照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研究大气环境容量。首先绘制了各主要污染物的区域空间分布图,结合功能区大气质量标准得到了锡林郭勒盟环境容量和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结果。在此研究基础上,按不同目标情景(低标准、中等标准、高标准)进行了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的预测,分析了各区域的环境保护对策。为锡盟国家煤电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基地 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艳菊 李巍 郝芳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协调区域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的关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方法。通过剖析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筛选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指标,建立了具... 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协调区域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的关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方法。通过剖析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筛选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指标,建立了具体的分析程序和方法,并应用于广州市南沙地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南沙区现状理想环境容量仍有剩余,但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略有超标,这与外源影响大有关。规划期间,重点项目钢铁基地和石化基地建成后南沙区大气环境承载力不足,建议对其规模结构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 大气环境承载力(aecC) 承载率 南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及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对策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匡耀求 黄宁生 +3 位作者 许连忠 刘宇 马娅 杨晓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珠江三角洲区域由于独特的下垫面特征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大气系统。通过对2002-2005年该区域大气中滞留二氧化硫总量与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总量的逐年比较表明: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大气环境容量在正常气象条件和保持空气环境质... 珠江三角洲区域由于独特的下垫面特征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大气系统。通过对2002-2005年该区域大气中滞留二氧化硫总量与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总量的逐年比较表明: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大气环境容量在正常气象条件和保持空气环境质量不超出国家二级标准的情况下为20×104t/a左右,但是大气降水强度和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对该区域大气系统降解和清除二氧化硫的能力有显著影响。而该区域实际承受的二氧化硫污染负荷在2003年高达87.49×104t,大大高出大气环境的降解和清除能力,使得大气环境质量呈现逐年恶化的趋势,预测在2010年以前还将进一步恶化。要使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尽快扭转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恶化的趋势,必须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共享的环境容量必须在不同行政区之间作出合理分配。建议尽快实施排污权交易和环境损失补偿制度,从经济上抑制地方政府超容量排污追求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二氧化硫 环境损失补偿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城市群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静 蒋洪强 卢亚灵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1,共6页
针对中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存在不足的情况,以全国主体功能区中处于优化开发区域的5个城市群为例,用一种新的方法评价城市大气环境纳污承载力。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标准为基础,根据不同级别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所对应的... 针对中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存在不足的情况,以全国主体功能区中处于优化开发区域的5个城市群为例,用一种新的方法评价城市大气环境纳污承载力。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标准为基础,根据不同级别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所对应的天数占全年监测天数的比例,确定5个城市群的城市大气环境纳污承载力底限水平得分。评价结果表明,快速增长的经济给大城市的大气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处于优化开发区的珠三角城市群的大气环境纳污承载力得分87.13,为较高承载级别。其他城市群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辽中南(78.73)、京津冀(77.92)、长三角(77.23)、山东半岛(76.32),均为中承载级别。要使这些城市群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优化国土规划空间布局,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承载力 优化开发区 城市群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大尺度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综合估算方法 被引量:27
19
作者 钱跃东 王勤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4-509,共6页
针对大尺度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将箱模型法、模拟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大尺度区域划分为一系列小区域,将真实污染源简化为源单元,基于线性规划法寻求区域最大容量及其优化配置方案.采用箱模型以保... 针对大尺度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将箱模型法、模拟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大尺度区域划分为一系列小区域,将真实污染源简化为源单元,基于线性规划法寻求区域最大容量及其优化配置方案.采用箱模型以保证源单元尺度的环境质量要求,采用模拟法以考虑二次污染对前体物环境容量的制约,将箱模型容量与模拟法容量作为规划法的约束条件.新方法使3种传统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其显著特征表现为:兼顾了污染源的局地性和区域性的影响;兼顾了污染物的一次影响和二次影响;大气环境容量的规划布局具有区域优化特征.应用新方法对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进行了大气环境容量的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区域 大气环境容量 线性规划法 箱模型 模拟法 环境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太忠 杨柳 +1 位作者 闫兰娜 肖云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0,162,共5页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研究,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论述了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发展过程,并从"容量"、"阈值"和"能力"3方面介绍了环境承载力定义,指...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研究,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论述了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发展过程,并从"容量"、"阈值"和"能力"3方面介绍了环境承载力定义,指出了环境承载力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用于环境承载力定量化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河北省为例,介绍了河北省概况,具体分析讨论了河北省综合环境承载力,运用环境承载率评价法把河北省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成水环境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声环境承载力4个单要素进行了研究,其承载率分别为2.37,0.84,0.579,0.946。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石家庄市综合环境承载率为1.4。提高河北省综合环境承载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综合承载力 水环境承载力 土地承载力 大气环境承载力 声环境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