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波红外消热差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吕吉
李萍
+1 位作者
冯生荣
胡海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切换式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3.7~4.8μm,变倍比为3倍,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技术保证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像质高、环境适应性好等...
介绍了一种切换式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3.7~4.8μm,变倍比为3倍,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技术保证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像质高、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并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像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热差设计
双视场
切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视场像旋转无热化超紧凑的红外无焦镜头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小军
段媛
+2 位作者
贺祥清
张灏烨
郑永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6-1053,共8页
受孔径边缘光线像差的限制,折射式红外镜头较难在紧凑的外形尺寸下兼顾大口径、双视场、像旋转和无热化。在进一步给定大入瞳距和总长度等约束下,本文依据高斯光学和无热化理论确定镜头的初始结构数据,采用结构等性能方法改进设计和优...
受孔径边缘光线像差的限制,折射式红外镜头较难在紧凑的外形尺寸下兼顾大口径、双视场、像旋转和无热化。在进一步给定大入瞳距和总长度等约束下,本文依据高斯光学和无热化理论确定镜头的初始结构数据,采用结构等性能方法改进设计和优化过程。为提高镜头的紧凑性,采取视场横向切换、远摄物镜轴向压缩、非球面校正高阶像差、材料搭配与主动调焦相结合实现无热化等措施。设计了窄视场入瞳直径160 mm、长度仅345 mm的长波红外无焦镜头,在-40℃^+60℃范围内MTF和能量集中度接近衍射限,畸变<3%,满足前视红外成像和搜索跟踪系统远距离探测和测角的使用需求。对装调要点进行了简要讨论。该镜头具有较好的可生产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大口径
双视场
像旋转
无焦
无热化
超紧凑
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动式温度自适应技术在非制冷热像仪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束慧琴
窦建云
+2 位作者
曹凌
田桂平
王红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2-616,共5页
针对双视场成像光学系统的特点,对目前机电主动式温度适应技术需要手动调焦作了改进,采用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和视场状态控制调焦机构运动技术,找出不同温度点下调焦镜的最佳位置并写入热像仪伺服控制板主控芯片,实现随环境温度变...
针对双视场成像光学系统的特点,对目前机电主动式温度适应技术需要手动调焦作了改进,采用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和视场状态控制调焦机构运动技术,找出不同温度点下调焦镜的最佳位置并写入热像仪伺服控制板主控芯片,实现随环境温度变化自动调焦,达到快速最佳成像的目的。有效保证了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在-40℃~50℃范围内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效应
光学主动式
双视场成像光学
伺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波红外消热差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吕吉
李萍
冯生荣
胡海双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共4页
文摘
介绍了一种切换式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工作波段为3.7~4.8μm,变倍比为3倍,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技术保证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像质高、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并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像质评价。
关键词
消热差设计
双视场
切换式
Keywords
athermalization
,
dual field of view
,
rotate-zoom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视场像旋转无热化超紧凑的红外无焦镜头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小军
段媛
贺祥清
张灏烨
郑永超
机构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6-1053,共8页
文摘
受孔径边缘光线像差的限制,折射式红外镜头较难在紧凑的外形尺寸下兼顾大口径、双视场、像旋转和无热化。在进一步给定大入瞳距和总长度等约束下,本文依据高斯光学和无热化理论确定镜头的初始结构数据,采用结构等性能方法改进设计和优化过程。为提高镜头的紧凑性,采取视场横向切换、远摄物镜轴向压缩、非球面校正高阶像差、材料搭配与主动调焦相结合实现无热化等措施。设计了窄视场入瞳直径160 mm、长度仅345 mm的长波红外无焦镜头,在-40℃^+60℃范围内MTF和能量集中度接近衍射限,畸变<3%,满足前视红外成像和搜索跟踪系统远距离探测和测角的使用需求。对装调要点进行了简要讨论。该镜头具有较好的可生产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关键词
红外
大口径
双视场
像旋转
无焦
无热化
超紧凑
等性能
Keywords
infrared
large aperture
dual
field
-of-
view
image rotation
afoeal
athermalization
ultra-compact
isoperformanee
分类号
TN2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式温度自适应技术在非制冷热像仪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束慧琴
窦建云
曹凌
田桂平
王红伟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2-616,共5页
文摘
针对双视场成像光学系统的特点,对目前机电主动式温度适应技术需要手动调焦作了改进,采用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和视场状态控制调焦机构运动技术,找出不同温度点下调焦镜的最佳位置并写入热像仪伺服控制板主控芯片,实现随环境温度变化自动调焦,达到快速最佳成像的目的。有效保证了双视场红外光学系统在-40℃~50℃范围内的性能。
关键词
温度效应
光学主动式
双视场成像光学
伺服控制
Keywords
ambiance temperature effect, active
athermalization
, IR
dual
field
-of-
view
optical system, servocontrol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波红外消热差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陈吕吉
李萍
冯生荣
胡海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视场像旋转无热化超紧凑的红外无焦镜头
廖小军
段媛
贺祥清
张灏烨
郑永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动式温度自适应技术在非制冷热像仪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束慧琴
窦建云
曹凌
田桂平
王红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