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2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ynchronously fault detection for flight vehicles with unstable modes via MDLF and MDADT method
1
作者 Sheng Luo Xin Liu +2 位作者 Yanfei Cheng Shiyu Shuai Haoyu C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417-436,共20页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detecting faults in flight vehicles with unstable subsystems operating asynchronously.By accounting for asynchronous switching,a switched model is established,and filters for fault detection(F...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detecting faults in flight vehicles with unstable subsystems operating asynchronously.By accounting for asynchronous switching,a switched model is established,and filters for fault detection(FD)in unstable subsystems are developed.The FD challenge is then transformed into an H∞filtering issue.Utilizing the multiple discontinuous Lyapunov function(MDLF)approach and the mode-dependent average dwell time(MDADT)method,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derived to ensure stability during both fast and slow switching.Furthermore,the existence and solutions for FD filters are provided through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s).The simulation outcomes demonstrated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in studied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detection asynchronous switching H∞filtering Multiple discontinuous lyapunov function Mode-dependent average dwell tim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Partially Asynchronous Parallel Simulation on Multicomputer Systems: Research and Practice
2
作者 Chen, Delai Hong, Bo +1 位作者 Xie, Zhiwu Weng, Shil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8年第2期40-47,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partially asynchronous parallel simulation of continuous-system (PAPSoCS) and some approaches to the issues of its implementation on a multicomputer system. To guarante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r... This paper presents partially asynchronous parallel simulation of continuous-system (PAPSoCS) and some approaches to the issues of its implementation on a multicomputer system. To guarante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rrect and speedup the simulation, the scheme for efficient PAPSoCS is proposed and the virtual topology star is constructed to match the path of message passing for solving algorithm-architecture adequation probl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messages frequently passed inter-processor are much shorter, typically within several 4 bytes,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mode is employed to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ratio.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asynchronous parallel simulation has much higher efficiency than its synchronous counterp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processing asynchronous computation Virtual topology Multicomputer system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y asynchronous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with linear convergence over directed networks
3
作者 SHA Xingyu ZHANG Jiaqi YOU Keyou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共23页
We study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problems over a directed network,where nodes aim to minimize the sum of local objective functions via directed communications with neighbors.Many algorithms are designed to solve it f... We study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problems over a directed network,where nodes aim to minimize the sum of local objective functions via directed communications with neighbors.Many algorithms are designed to solve it for synchronized or randomly activated implementation,which may create deadlocks in practice.In sharp contrast,we propose a fully asynchronous push-pull gradient(APPG) algorithm,where each node updates without waiting for any other node by using possibly delayed information from neighbors.Then,we construct two novel augmented networks to analyze asynchrony and delays,and quantify its convergence rate from the worst-case point of view.Particularly,all nodes of APPG converge to the same optimal solution at a linear rate of O(λ^(k)) if local functions have Lipschitz-continuous gradients and their sum satisfies the Polyak-?ojasiewicz condition(convexity is not required),where λ ∈(0,1) is explicitly given and the virtual counter k increases by one when any node updates.Finally,the advantage of APPG over the synchronous counterpart and its linear speedup efficiency are numerically validated via a logistic regression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y asynchronous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linear convergence Polyak-Łojasiewicz cond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MAC:A low latency routing-enhanced asynchronous duty-cycle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4
作者 唐宏伟 曹建农 +1 位作者 孙彩霞 卢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678-687,共10页
Many energy efficiency asynchronous duty-cycle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 have been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However,in these protocols,wireless sensor nodes almost choose their wakeup time randomly during th... Many energy efficiency asynchronous duty-cycle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 have been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However,in these protocols,wireless sensor nodes almost choose their wakeup time randomly during the operational cycle,which results in the packet delivery latenc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the multiple hops path.To reduce the packet delivery latency on multi-hop path and energy waste of the sender's idle listening,a new low latency routing-enhanced asynchronous duty-cycle MAC protocol was presented,called REA-MAC.In REA-MAC,each sensor node decided when it waked up to send the beacon based on cross-layer routing information.Furthermore,the sender adaptively waked up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request time and the wakeup time of its next hop nod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REA-MAC reduces delivery latency by 60% compared to RI-MAC and reduces 8.77% power consumption on average.Under heavy traffic,REA-MAC's throughput is 1.48 times of RI-M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synchronous duty-cycle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idle listening low lat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ynchronous H∞ State Dependent Switching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Systems With Dwell Time
5
作者 Rong L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8-1424,共7页
关键词 时间离散系统 状态反馈 驻留时间 LYAPUNOV函数 切换控制 异步 非线性切换系统 切换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调控的时间调控超表面DOA估计方法
6
作者 易鸣 陈明 +1 位作者 钟州 金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针对现有时间维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案中,时间调控速率受限导致目标信号频谱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调控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调控速率,进而提升信号处理的信号带宽。在不改变时间调控超表面... 针对现有时间维度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案中,时间调控速率受限导致目标信号频谱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调控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调控速率,进而提升信号处理的信号带宽。在不改变时间调控超表面(time-varying metasurface,TVM)硬件约束的情况下,该方法利用单元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的性质,交错不同列单元的变化起始时间,在一个状态持续时间内获得了多个不同的响应。异步调控方法能够使TVM在受材料限制的情况下,等效增加虚拟多通道个数,提高DOA估计的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现有的同步调控方法,新方法在DOA估计性能上有了较大提升,能够逼近理论上的最优DOA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时间调控超表面 异步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研究
7
作者 古玉锋 肖子叶 +2 位作者 燕钢强 黎程山 李昆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3,共8页
针对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中存在的单一传感器信号所含故障信息有限以及浅层学习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多传感器同步采集电动机的多源信... 针对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中存在的单一传感器信号所含故障信息有限以及浅层学习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多传感器同步采集电动机的多源信息,并结合多源同类传感器信息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数据加权融合方法,实现了电动机多源同类信息的数据层融合。构建CNN-LSTM故障诊断模型,自动提取多源异类信息的特征,完成特征层融合。最后,通过搭建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故障模拟实验平台,对该故障诊断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电动机定子、转子及轴承的故障诊断,平均准确率达到99.53%,与1D-CNN、LSTM及仅使用单一振动信号的CNN-LSTM模型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41%、9.11%、2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故障诊断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电网非同步监测数据场景谐波责任划分
8
作者 陈仕龙 吴涛 +2 位作者 郭成 毕贵红 钱永亮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针对传统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需采用专门同步设备监测数据,且需基于等值电路模型划分谐波责任,工程应用较为复杂等不足,采用现有谐波监测装置非同步测量数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了数据非同步性、场景划分和数据相关性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 针对传统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需采用专门同步设备监测数据,且需基于等值电路模型划分谐波责任,工程应用较为复杂等不足,采用现有谐波监测装置非同步测量数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了数据非同步性、场景划分和数据相关性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先,对原始非同步监测数据集采用分段聚合近似算法进行降噪预处理,利用形状动态时间规整算法(shape dynamic time warping,ShapeDTW)实现数据匹配对齐;然后,利用点排序识别聚类结构的聚类算法(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OPTICS)划分场景以处理电力系统中因负荷投切和无功补偿装置切换等情况导致的谐波责任变化;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构建场景谐波责任和总谐波责任指标,在指标构建的过程中引入了场景时长占比这一因素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总谐波责任值。通过仿真验证和电网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基于现有非同步性监测数据实现各用户合理时间尺度动态谐波责任划分,可为工程上的快速谐波责任划分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谐波责任划分 非同步监测数据 场景划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平台无源观测信息的UKF序贯滤波算法
9
作者 武宜川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19,共8页
提出基于多个平台无源观测信息的UKF非线性序贯滤波方法,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多观测平台观测信息不同步而引起的定位误差问题,在某些观测平台不能提供连续观测数据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平台异步的观测信息对目标进行跟踪定位... 提出基于多个平台无源观测信息的UKF非线性序贯滤波方法,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多观测平台观测信息不同步而引起的定位误差问题,在某些观测平台不能提供连续观测数据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平台异步的观测信息对目标进行跟踪定位,并保持比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测量 联合定位 状态估计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传感器在动力定位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燕 史汝川 曹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85,共4页
船舶动力定位需要依赖传感器数据,但这些数据存在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时间戳对准方法,介绍数据滤波技术,研究基于加权平均法和卡尔曼滤波的异步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一种融合CV、CA、CT模型的IMM模型,在直线加速、急转弯... 船舶动力定位需要依赖传感器数据,但这些数据存在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时间戳对准方法,介绍数据滤波技术,研究基于加权平均法和卡尔曼滤波的异步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一种融合CV、CA、CT模型的IMM模型,在直线加速、急转弯2种工况下对4种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线性加速工况下,CA模型定位测量误差优于其他模型,在急转弯工况下,IMM模型的定位测量误差较小,且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 异步传感器 信息融合 动力定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IGBT并联开关特性的差压异步驱动技术
11
作者 黄先进 潘嘉琪 +2 位作者 贾静雯 白洪超 禹金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47-4557,共11页
动态均流是限制多IGBT模块并联应用的关键问题。开通电流时刻,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峰值等过程变量形式影响多支路IGBT开关过程的一致性。基于并联支路IGBT驱动控制回路的固有参数差异,该文提出并联IGBT差压异步驱动技术,通过调节驱动脉冲... 动态均流是限制多IGBT模块并联应用的关键问题。开通电流时刻,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峰值等过程变量形式影响多支路IGBT开关过程的一致性。基于并联支路IGBT驱动控制回路的固有参数差异,该文提出并联IGBT差压异步驱动技术,通过调节驱动脉冲异步间隙和改变驱动电压幅值与持续时间,协调控制不同支路的IGBT门极脉冲,驱动各支路IGBT开关过程电流一致。研究开关过程中驱动信号异步间隙、驱动差压与电压调整时间对动态电流斜率不均衡度的影响,分析控制参数耦合关系,优化参数设定方法。基于实际IGBT模块参数,建立器件工作特性数学模型,进行IGBT并联开关仿真分析,开展应用该方法的驱动实际工况测试,结果表明,所选优化设计参数可以明显改善IGBT模块并联开关动态均流特性,验证了差压异步驱动控制优化参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并联 均流特性 驱动差压 异步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环境下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研究
12
作者 殷存举 张薇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1326,共6页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法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展开重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其次利用逐步回归特征选择方法选取出最有信息量的特征,以减少冗余信息降低维度;最后,通过计算选择特征在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权重与偏置,并结合深度自动编码器网络(DAEN网络),完成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的深度融合。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均方误差可维持在1.0 dB以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在3.5%以下,拟合度为0.96,融合耗时在8.5s以下,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经验小波变换方法 逐步回归特征选择 DAE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异步电机多电流传感器故障容错控制
13
作者 李小波 冯秋峰 +1 位作者 史尚贤 刘心怡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8,共10页
针对电流传感器故障影响电气传动系统正常工作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电流传感器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引入判断函数Zi和Pi,并设置滞环比较器,利用比较器的输出结果设计了一种针对单、多电流传感器的... 针对电流传感器故障影响电气传动系统正常工作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电流传感器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引入判断函数Zi和Pi,并设置滞环比较器,利用比较器的输出结果设计了一种针对单、多电流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式;然后,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原理以及直流母线电压和扇区电压的关系对故障相电流传感器进行容错控制;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算法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对异步电机多电流传感器的容错控制具有可行性,对于故障相的定位性强,精度高;在对三相电流重构方面优于传统滑模观测器方案和理想电机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案,其重构后的容错还原率达到正常工况下的95.4%,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电流传感器故障 容错控制 故障因子 滞环比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水电直流外送柔直同频控制与常直FLC协同控制策略
14
作者 束洪春 邵宗学 +1 位作者 赵伟 何廷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6,共8页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相比,常规直流频率限制器(FLC)的功率调节量大,备用充足,但常规直流FLC存在调频死区,调频期间易引发电压波动问题。结合两者优势,文中提出基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与常规直流FLC的协同控制策略。系统发生扰动时,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优先启动,当柔性直流同频控制输出超过限幅后,常规直流FLC启动。此外,常规直流FLC动作期间,柔性直流无功支援控制投入。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背靠背直流测试系统与直流异步大电网系统,验证了所提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异步联网 柔性直流 常规直流 同频控制 频率限制器 无功支援 电压支撑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联合任务调度与计算资源分配优化策略
15
作者 王汝言 杨安琪 +2 位作者 吴大鹏 唐桐 祝志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0-479,共10页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密集型任务从传感器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来增强本地的计算能力,延长其电池寿命。然而,在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等时变环境中,任务之间的异构性可能会导致通信低效率、高时延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异步移动边缘...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密集型任务从传感器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来增强本地的计算能力,延长其电池寿命。然而,在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等时变环境中,任务之间的异构性可能会导致通信低效率、高时延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异步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联合任务调度与计算资源分配优化策略,该策略实时感知任务信息年龄和能耗,将异步边缘卸载问题数学建模为NP难(NP-hard problem)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并提出基于混合动作优势演员-评论家(HA2C)强化学习算法的任务调度和计算资源分配方案解决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显著降低异步卸载网络的平均信息年龄和能耗,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对任务时效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移动边缘计算 无线传感器网络 平均信息年龄 平均能耗 混合动作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附加频率控制的高水电占比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16
作者 赵熙临 赵宇翔 李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系统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通过阻尼转矩分析揭示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明确各类调速器参数以及不同水电占比对系统超低频振荡发生的影响;随后,根据直流电容电压与交流系统频率耦合特性,对换流站参与抑制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换流站虚拟惯性与V_(DC)-f下垂的控制方式,并通过约束条件对虚拟惯性与下垂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通过对比水轮机参数优化方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柔性直流输电 负阻尼特性 虚拟惯性 一次调频 异步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交流传动机车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17
作者 徐海华 王利锋 +3 位作者 吴艳芳 何晶昌 周军 刘鑫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5,共5页
针对现有交流传动机车异步牵引电机采用滞环比较控制法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存在输出转矩脉动大及电流谐波含量多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引入指数趋近律滑模算法,设计了滑模磁链与转矩控制器,并利用Ly... 针对现有交流传动机车异步牵引电机采用滞环比较控制法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存在输出转矩脉动大及电流谐波含量多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引入指数趋近律滑模算法,设计了滑模磁链与转矩控制器,并利用Lyapunov函数验证其稳定性,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构建出改进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结构。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滞环比较控制法,滑模控制法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有效抑制了异步电机输出转矩脉动,较好地改善了电流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传动机车 异步电机 滞环比较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纠纷异步审理制度构建
18
作者 王恬 杨逢柱 王丽莎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5,共6页
在互联网医疗普遍应用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诉讼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医疗纠纷快速解决的现实需求。本研究从缺乏法律适用依据、获取电子医疗数据存在障碍及纠纷解决信任度低等方面提出该制度的适用困境,分析出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为异步... 在互联网医疗普遍应用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诉讼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医疗纠纷快速解决的现实需求。本研究从缺乏法律适用依据、获取电子医疗数据存在障碍及纠纷解决信任度低等方面提出该制度的适用困境,分析出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为异步审理规则尚不完善、电子医疗数据获取规定不完善、异步审理效率及认可度不高。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可通过建立统一且细化的异步审理规则、强化区块链对电子医疗数据的保全力度并完善获取规定、强化互联网异步审理诉讼平台建设等方式优化异步审理制度,针对性建立互联网医疗纠纷异步审理制度,为异步审理的诉讼方式应用于互联网医疗纠纷解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审理 互联网医疗 医疗纠纷 电子医疗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中的两种脉冲演化路径
19
作者 严义 吕辰悦 +4 位作者 郎嘉靖 赵永森 祁媚 陆宝乐 白晋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提出并演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以及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混合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其中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提供可饱和吸收效应实现锁模,而非线性偏振旋转提供光谱滤波实现对脉冲的操控。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可以改变光谱滤波,在同... 提出并演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以及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混合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其中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提供可饱和吸收效应实现锁模,而非线性偏振旋转提供光谱滤波实现对脉冲的操控。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可以改变光谱滤波,在同一激光腔中实现两种不同的脉冲演化路径。在正弦型光谱滤波较强时输出单波长至七波长可切换同步锁模脉冲,当正弦型光谱滤波较弱时产生单、双波长耗散孤子锁模脉冲。同时,数值模拟验证了两种脉冲的动态演化过程。该研究加深了光谱滤波对脉冲演化的影响,并为多脉冲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混合锁模 光谱滤波 多波长 同步、异步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网络模型下的共识协议研究
20
作者 王迪 雷航 曹广平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0-326,共17页
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共识问题受到了计算机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FLP不可能结论指出:“在存在故障节点的异步系统中,没有确定的共识协议能够使分布式系统达成一致”。该结论成为阻碍设计异步共识协议的鸿沟。目前,研究者就如何规避FL... 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共识问题受到了计算机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FLP不可能结论指出:“在存在故障节点的异步系统中,没有确定的共识协议能够使分布式系统达成一致”。该结论成为阻碍设计异步共识协议的鸿沟。目前,研究者就如何规避FLP结论,已在异步共识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首先,通过对分布式共识问题的相关定义与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出异步共识协议的定义;然后,根据规避FLP结论策略的不同,分别阐述了异步共识协议的发展脉络、实现方法与相关指标,分析总结了通过随机化、部分同步模型、故障检测器、条件限制与混合共识的方法规避FLP结论的优劣,指出了异步共识协议大多仍停留在理论阶段,难以真正应用;最后,简单探讨了共识中的等价性问题,期望拓展共识协议的实现途径,推动异步共识协议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共识 FLP结论 随机化 部分同步 故障检测器 拜占庭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