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5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equency hopping in IEEE 802.15.4 to mitigate IEEE 802.11 interference and fading
1
作者 JAVED Umer HE Di +1 位作者 LIU Peilin YANG Yue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issues of initialization and deploymen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 under IEEE 802.11 b/g interference and fading channel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FH). We propose an FH algo...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issues of initialization and deploymen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 under IEEE 802.11 b/g interference and fading channel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FH). We propose an FH algorithm for WSNs, which is implemented and tested with a pair of nodes employing IPv6 over low 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6 LoWPAN) standard.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proposed FH scheme in WSNs are studied under strong IEEE 802.11 b/g interference and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FH scheme with those obtained by single-channel radio in WSNs, and show that FH maintains very reliable data rates in the presence of adverse conditions where the single-channel radio fails. We determine a minimum center frequency offset of channels between IEEE 802.15.4 and IEEE 802.11 b/g-based networks, which guarantees the error free network operation of IEEE802.15.4 using a single channel. We design a second FH procedure comprising only four free channels(15, 20, 25, and 26) of IEEE 802.15.4 standard, and show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nearby IEEE 802.11 b/g interference, the IEEE 802.15.4 data rate using this method is always 98% and m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5.4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 frequency hopping(FH)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OEXIST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pression of Mono-Frequency Interference on Seismic Record by Chirp-Z Transform Spectrum Analysis
2
作者 Luo Guo-an Gao Shao-wu +1 位作者 Wei Geng-yu Wang Shang-xu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7-44,共8页
关键词 线性调频Z变换 频谱分析技术 单频干扰 地震记录 CHIRP 扫描频率 拟合方法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崔家瑞 周昊 +3 位作者 王明刚 阎群 周晓红 李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3,共6页
针对铝电解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信号长距离传输和电磁干扰导致的信号衰减问题,以及槽电压高精度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电源模块、VFC模块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 针对铝电解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信号长距离传输和电磁干扰导致的信号衰减问题,以及槽电压高精度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电源模块、VFC模块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提供±15、5V不同电压等级的隔离电源;VFC模块包含信号衰减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异常报警电路。信号衰减电路将0~70V的槽电压分段衰减至0~8V;信号转换电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RS485差分频率信号,以实现与微控制器单元模块之间的长距离传输;异常报警电路则能在槽电压超出正常范围时发出报警信息,并在超过危险范围时驱动继电器切断电动机运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通过频率捕获方法测量信号频率,进而计算出原始槽电压值,槽电压值经过滤波处理后上传至上位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相对误差≤1.2%,测量精度优于铝电解现场的测量装置,有助于推动铝电解行业的低碳转型和装备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电压 电压-频率转换器 频率捕获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水电直流外送柔直同频控制与常直FLC协同控制策略
4
作者 束洪春 邵宗学 +1 位作者 赵伟 何廷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6,共8页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相比,常规直流频率限制器(FLC)的功率调节量大,备用充足,但常规直流FLC存在调频死区,调频期间易引发电压波动问题。结合两者优势,文中提出基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与常规直流FLC的协同控制策略。系统发生扰动时,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优先启动,当柔性直流同频控制输出超过限幅后,常规直流FLC启动。此外,常规直流FLC动作期间,柔性直流无功支援控制投入。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背靠背直流测试系统与直流异步大电网系统,验证了所提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异步联网 柔性直流 常规直流 同频控制 频率限制器 无功支援 电压支撑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地面磁共振谐波消噪方法
5
作者 王琦 刘钊闻 +2 位作者 杜海龙 玄玉波 刁庶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9-566,共8页
针对地面磁共振信号非常弱,极易受电磁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地面磁共振谐波消噪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工频谐波消除方式,并根据频谱分析设定模态分量数与初始中心频率,解决了常规谐波建模消噪方... 针对地面磁共振信号非常弱,极易受电磁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地面磁共振谐波消噪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工频谐波消除方式,并根据频谱分析设定模态分量数与初始中心频率,解决了常规谐波建模消噪方法仅能处理单次采集数据而导致的运算效率慢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基频或基频随时间变化等复杂噪声场景中,得到了良好的谐波分量估计效果,并可快速、有效地消除工频谐波干扰,大幅度提升了地面磁共振探测数据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地面磁共振 谐波干扰 基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密频线谱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彦 尹天齐 +1 位作者 张能 黄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4,共14页
次级通路模型的辨识误差对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准确的次级通路模型。然而,由于难以去除密频干扰的影响,次级通路辨识通常在初级振源关闭、背景噪声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但实际工程中,次级通路传递特性是时变... 次级通路模型的辨识误差对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准确的次级通路模型。然而,由于难以去除密频干扰的影响,次级通路辨识通常在初级振源关闭、背景噪声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但实际工程中,次级通路传递特性是时变的,模型与实际工作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自适应控制效果不佳、甚至失稳。为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时频滤波方法的低运算量、高精度辨识次级通路频响函数实部和虚部的方法。然后,分析了有密频干扰情况下实时辨识实部和虚部参数的波动特性规律。最后,提出了抗密频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去除密频干扰引起的辨识参数波动,并获得了稳定、高精度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结果。通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抗密频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隔振装置的自适应控制性能。该研究具有高精度、低运算量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的时变环境中能快速提供可信的辨识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隔振 自适应控制算法 次级通路实时辨识 相位误差 密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附加频率控制的高水电占比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7
作者 赵熙临 赵宇翔 李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系统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通过阻尼转矩分析揭示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明确各类调速器参数以及不同水电占比对系统超低频振荡发生的影响;随后,根据直流电容电压与交流系统频率耦合特性,对换流站参与抑制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换流站虚拟惯性与V_(DC)-f下垂的控制方式,并通过约束条件对虚拟惯性与下垂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通过对比水轮机参数优化方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柔性直流输电 负阻尼特性 虚拟惯性 一次调频 异步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变换域正交时频空信道均衡算法
8
作者 廖勇 刘爽 李雪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50-2061,共12页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在解决高速移动通信中的性能瓶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传统均衡算法难以有效消除复杂环境下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多普勒间干扰(IDI),同时还存在复杂度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分块矩阵的...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在解决高速移动通信中的性能瓶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传统均衡算法难以有效消除复杂环境下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多普勒间干扰(IDI),同时还存在复杂度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分块矩阵的变换域OTFS信道均衡算法。首先,基于时延-多普勒(DD)域信道响应的分块稀疏性,结合保护间隔设计,逐步消除OTFS系统扩散引起的ISI,建立子块的均衡模型。其次,利用信道子矩阵托普利兹循环矩阵的性质,将其进行变换域处理变为对角矩阵,从而在均衡操作中消除IDI并降低算法复杂度。最后,在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判决反馈,进一步提升算法的性能增益。系统仿真表明,该文所提算法在复杂度与性能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折中性能且适合多种实际场景,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道估计过程中的导频开销,增加数据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移动场景 信道均衡 正交时频空 变换域 干扰消除 判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WVD时频分析在时延估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邢毓华 魏子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针对常见时频分析中存在交叉项干扰或时频聚焦度较低而无法准确进行时延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遮罩滤波魏格纳威利分布时延估计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WVD时频谱与SPWVD时频谱的幅度谱之比同高斯函数滤波器相结合,利用SPWVD方法能够有效... 针对常见时频分析中存在交叉项干扰或时频聚焦度较低而无法准确进行时延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遮罩滤波魏格纳威利分布时延估计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WVD时频谱与SPWVD时频谱的幅度谱之比同高斯函数滤波器相结合,利用SPWVD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交叉项干扰和WVD方法时频聚焦度高的优点,将信号的SPWVD时频谱作为一个遮罩以此屏蔽WVD时频谱中的交叉项,在保持高时频分辨率的同时获得高精度的时频谱。该方法与常见时频域反射方法相比在交叉项抑制和时频聚焦度这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上具有更好的性能,时延估计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利用该方法结合时频互相关函数定位电缆微弱的低阻故障,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定位电缆1.5 km处的低阻故障时,均方根误差为0.6527 m,与WVD方法和SPWVD方法相比,定位误差分别减少了1.2884和0.6834 m。此外,该方法在信噪比为-5、0和5 dB的情况下定位误差均小于其他常见方法,定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估计 时频分析 魏格纳威利分布 交叉项干扰 时频互相关 电缆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频响电流信号带电检测中工频电流干扰抑制方法
10
作者 程养春 刘向东 +3 位作者 问耀文 张国瑞 何方明 李志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90-4100,I0044,共12页
将频响分析(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FRA)方法扩展应用到运行中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检测时,需采用线圈式电流传感器测量绕组高压出线端的高频响应电流。此时变压器工频负载电流对微安级高频响应电流的测量造成很大的干扰。基于输变电... 将频响分析(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FRA)方法扩展应用到运行中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检测时,需采用线圈式电流传感器测量绕组高压出线端的高频响应电流。此时变压器工频负载电流对微安级高频响应电流的测量造成很大的干扰。基于输变电变压器三相工频电流基本平衡的特点,该文建立一种由三相电流传感器并联而成的传感系统,取得较好的工频干扰抑制性能,可实现几百A工频电流下的μA级高频响应电流的测量。该系统的原理不同于现有滤波器概念,取得了滤波器难以达到的效果。理论分析抗工频干扰的机理和传感系统的传感特性,开展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验证;获得带电运行中110 kV变压器绕组的频响曲线,验证了利用线圈注入激励信号和测量变压器高压出线端电流响应信号来绘制绕组频响曲线,进而诊断运行中变压器绕组变形缺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干扰 电流传感器 频响分析 带电检测 电力变压器 绕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反演方法
11
作者 石善斌 董翔 +2 位作者 黄胜 朱鹏飞 朱庆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双频差分信号进行电离层电子含量反演是一种常用的电离层探测手段,但GNSS信号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被淹没于电磁噪声中而无法被提取,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双频差分信号进行电离层电子含量反演是一种常用的电离层探测手段,但GNSS信号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被淹没于电磁噪声中而无法被提取,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反演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传统调零抗干扰阵列天线方案能解决干扰源剥离的问题,但调零信号的天线相位中心不稳定导致高精度的相位平滑伪距和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算法无法收敛。针对强干扰环境下的电离层监测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抗干扰TEC数据反演手段,通过对阵列天线通道幅相一致性进行校正,保证相位中心的稳定性,从而推算出准确的电离层TEC信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电子含量(TEC) 倾斜总电子含量(STEC) 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双频差分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组网测控同频中继射频自干扰抑制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柳 刘田 +2 位作者 李洋 潘文生 张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5,共9页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将一定时延扩展范围内的所有阵元等效为一个阵元,从而降低射频干扰抑制的分析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干扰抑制技术在阵列天线中仍然能够实现自干扰抑制,性能与抽头个数强相关,且每个抽头的时延、相位以及幅度的范围选取与子阵划分相关。针对256阵元发射阵面和256阵元接收阵面的场景,仿真对比不同抽头数下的自干扰抑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对载波频率为26.8 GHz,带宽为200 MHz的自干扰信号抑制能力大于47 dB;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进行自干扰射频重建,自干扰抑制能力大于3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组网测控 中继节点 同频中继 射频自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6G频段同时同频全双工阵列自干扰测量与分析
13
作者 时成哲 李维实 +3 位作者 李彤 潘文生 沈莹 邵士海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6-2049,共14页
该文研究针对U6G频段同时同频全双工阵列中的近场耦合自干扰开展了近360万次的大规模测量。在室外环境下,采用模拟波束赋形相控阵平台测量了收发波束间以及收发阵元间的耦合自干扰信道,给出了U6G全双工阵列系统面临的潜在自干扰水平,分... 该文研究针对U6G频段同时同频全双工阵列中的近场耦合自干扰开展了近360万次的大规模测量。在室外环境下,采用模拟波束赋形相控阵平台测量了收发波束间以及收发阵元间的耦合自干扰信道,给出了U6G全双工阵列系统面临的潜在自干扰水平,分析了阵列天线收发隔离度的角度和物理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波束间耦合与阵元间耦合的内在联系。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收发波束间隔离度分布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对称性和方向性。此外,在相同收发阵元间距下存在着多种隔离度映射,无法被传统球面波模型准确描述。特别地,通过为无方向性的阵元间耦合信道赋予波束赋形权重,能够重现波束间自干扰耦合特性并准确预测阵列收发隔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同频全双工 自干扰 相控阵 信道测量 U6G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步电机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的自适应谐波消除方法
14
作者 韩硕 张勇军 +2 位作者 肖雄 刘辰伟 郭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8-1089,共12页
异步电机变频驱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引发电机转矩脉动、损耗加重等问题,给电机性能及效率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控制或消除驱动系统的谐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带有自适应谐波消除策略的模型... 异步电机变频驱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引发电机转矩脉动、损耗加重等问题,给电机性能及效率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控制或消除驱动系统的谐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带有自适应谐波消除策略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AHE-MPDTC)方法,首次将自适应谐波消除策略引入到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中,通过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从目标函数得到的主输入信号中消除不期望出现的频率分量,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变换器输入参考电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系统响应速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消除由于变换器引起的5~25次谐波,从而提升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变频驱动 模型预测控制 自适应谐波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信号的线性调频干扰抑制方法
15
作者 巴晓辉 温雯霏 +3 位作者 蔡伯根 王剑 姜维 柴琳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9-2348,共10页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易受射频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干扰抑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四阶时域自相关方法估计LFM信号参数。其次,设计应用于单...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易受射频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干扰抑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四阶时域自相关方法估计LFM信号参数。其次,设计应用于单天线GNSS接收机的LFM干扰抑制模块,利用LFM信号的参数估计结果将干扰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上聚集,采用可配置二阶陷波器滤除干扰信号。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LFM信号的参数估计效果和干扰抑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干信比达到80 dB时,干扰抑制后的卫星信号跟踪载噪比损失值为3.5 dB·Hz。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LFM干扰,保障GNSS接收机应对强LFM干扰条件下的干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扰抑制 干扰参数估计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Hz深度频率调制激光干涉的相位测量技术
16
作者 范习谦 刘河山 +1 位作者 罗子人 张子恒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2-630,共9页
深度频率调制(DFM)干涉技术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简化的有效方案。当前DFM干涉技术普遍使用kHz级调制,导致激光功率噪声会耦合进入系统,从而增加本底噪声,难以满足高精度空间测量的要求。本文提出将DFM的调制频率提升至... 深度频率调制(DFM)干涉技术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简化的有效方案。当前DFM干涉技术普遍使用kHz级调制,导致激光功率噪声会耦合进入系统,从而增加本底噪声,难以满足高精度空间测量的要求。本文提出将DFM的调制频率提升至MHz量级以减少激光功率噪声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DFM技术原理,采用贝塞尔函数展开、正交解调和推广J1…J4方法设计了DFM干涉相位信号提取方法。基于MHz级信号处理需求,完成了相位测量系统的软硬件构建,并对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测试结果表明:相位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准确度,且在不同工况下,2 mHz~1 Hz频段内的相位噪声均优于2πμrad√Hz,能够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相位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深度频率调制 相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台址干扰的CTS特征识别方法
17
作者 王丹洋 朴春莹 +2 位作者 刘奇 关磊 李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3,共14页
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致使射电天文台址频繁遭遇射频电磁干扰,进而导致天文观测数据受到污染。针对射频干扰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以原始IQ数据及其提取的统计特征作为残差神经网络输入的方法出现损失函数收敛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文... 无线电技术的蓬勃发展致使射电天文台址频繁遭遇射频电磁干扰,进而导致天文观测数据受到污染。针对射频干扰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以原始IQ数据及其提取的统计特征作为残差神经网络输入的方法出现损失函数收敛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难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复合时间尺度特征的射频干扰识别方法。首先,在时频域进行高维映射以揭示数据隐含信息,并融合长短时特征以提升描述多样性。其次,搭建射频电磁干扰识别网络,网络包括三部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特征高效抽取;路径聚合网络融合浅层图形与深层语义特征;预测输出层则整合多尺度特征进行最终识别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整体精度达到96%,相比于以原始IQ信号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的整体准确率提升超过30%,有效解决了信号的时序非连续特性导致神经网络难以训练、性能较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干扰 神经网络 干扰信号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干涉曝光系统中双频激光干涉测量误差建模与分析
18
作者 王新宇 李文昊 +4 位作者 王玮 刘兆武 姜珊 周文渊 巴音贺希格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扫描干涉场曝光技术(SBIL)是制作单体大面积高精度光栅的有效途径,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反馈工作台位置进行干涉条纹的精确拼接,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光栅刻线误差,导致光栅衍射波前质量降低。针对工作台的位移测量误差,分析了激光干涉仪自身... 扫描干涉场曝光技术(SBIL)是制作单体大面积高精度光栅的有效途径,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反馈工作台位置进行干涉条纹的精确拼接,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光栅刻线误差,导致光栅衍射波前质量降低。针对工作台的位移测量误差,分析了激光干涉仪自身结构因素引起的本征误差,提出了复杂环境下激光干涉仪本征误差的指标评价方法。建立了实际工况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死程误差和测量光程变化误差理论模型。通过构建平移和旋转算子,推导了工作台任意点旋转和平移之间的耦合关系,模拟了不同工作台姿态滚转角下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位移误差实验和光栅扫描曝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位移误差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制作200 mm×200 mm光栅的衍射波前为0.278λ@632.8 nm。本文分析方法贯通了光栅衍射波前与测量误差的传递链路,为制作米级尺寸纳米精度全息光栅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 衍射波前 工作台位移测量 双频激光干涉仪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方法
19
作者 陆胤亨 吴颂文 +2 位作者 刘媛 王方勇 周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5-1692,共8页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干比下,算法可在带内实现远端信号的精确提取,误码率降至10-3。该方法可与多种干扰抵消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新型多域联合自干扰抵消方法,进一步突破自干扰抵消上限,为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全双工通信 自干扰抵消 通信编码 坐标归零 正交频分复用 强功率干扰 多域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系数腐蚀平滑后重构的拖线阵强噪声干扰抑制
20
作者 郑义 聂东虎 +3 位作者 孙宗鑫 李东奇 乔钢 周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8-1624,共7页
针对水声强噪声干扰会导致被动拖线阵目标方位估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稀疏系数腐蚀平滑后重构的强噪声干扰抑制方法。利用宽带阵列信号频域压缩感知方法,对拖线阵数据进行空间稀疏表示,引入数字图像处理中的腐蚀和平滑方... 针对水声强噪声干扰会导致被动拖线阵目标方位估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稀疏系数腐蚀平滑后重构的强噪声干扰抑制方法。利用宽带阵列信号频域压缩感知方法,对拖线阵数据进行空间稀疏表示,引入数字图像处理中的腐蚀和平滑方法,对稀疏系数表示的方位历程图进行处理,估计降噪加权因子并对稀疏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稀疏系数进行重构得到降噪后的数据。仿真和海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本文参数条件下,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接收数据中的强噪声干扰,处理后的仿真和海试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功率有明显的降低,为提高后续目标检测性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拖曳线列阵 频域压缩感知 腐蚀 平滑 稀疏重构 时间方位历程 噪声抑制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