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HT和CSSD的多域融合自适应脑电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明爱 崔燕 +1 位作者 杨金福 郝冬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79-2486,共8页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时能量谱和边际能量谱,以获取脑电的时-频特征,并基于CSSD提取其空域特征,采用串行特征融合策略得到脑电的时-频-空特征;设计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脑电数据分类.在训练集与测试集间隔一周且减少导联数量的情况下,基于HCSSD对左手小指和舌头的运动想象ECoG脑电数据的平均识别率为92%.实验结果表明:HCSSD在增强特征提取方法的自适应性、改善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脑电信号识别率,为便携式BCI系统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希尔伯特-黄变换 共空域子空间分解 特征融合 自适应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motor imagery (MI)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common spatial sub-space decomposition (CSSD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脑—机接口的空闲状态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美春 谢胜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3,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空闲状态检测方法,以训练集中各类运动想象样本的类内散度和正确检测率为指标,结合接收机曲线确定分类阈值,设计最佳三分类器,并采用模糊化技术对预测标签进行处理。将该方法应用于2005年BCI竞赛数据IVc,测试的均方误差为0.... 提出一种新的空闲状态检测方法,以训练集中各类运动想象样本的类内散度和正确检测率为指标,结合接收机曲线确定分类阈值,设计最佳三分类器,并采用模糊化技术对预测标签进行处理。将该方法应用于2005年BCI竞赛数据IVc,测试的均方误差为0.278 7。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脑-机接口 空闲状态 类内散度 接收机特性 共空间模式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P300脑机接口中的SOA扰动现象 被引量:2
3
作者 邱天爽 马征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异步操控性是脑机接口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关键点在于寻找一种可有效区分脑机接口工作状态和空闲状态的指标。建立了针对P300脑机接口的刺激起始异步(SOA)扰动模型,在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中观察到SOA扰动谱线,并根据所提出的... 异步操控性是脑机接口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关键点在于寻找一种可有效区分脑机接口工作状态和空闲状态的指标。建立了针对P300脑机接口的刺激起始异步(SOA)扰动模型,在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中观察到SOA扰动谱线,并根据所提出的模型给出了合理解释。研究了SOA扰动的频域特性,结果表明,当SOA位于220ms附近时,SOA扰动的强度最大,而当SOA低于150ms时,SOA扰动强度将急剧减小。同时SOA扰动所具有的锁相性使得可以通过时域相干平均法进一步提高信噪比。SOA扰动可作为脑机接口处于工作状态的标志,为异步脑机接口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SOA扰动 异步bci P300 Spel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场景下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机械臂控制系统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玲玲 陈鹏飞 +6 位作者 谢良 许敏鹏 徐登科 闫慧炯 罗治国 闫野 印二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6-506,共11页
目前脑控机械臂在医疗康复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宽广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灵活性较差、使用者易疲劳等不足之处。针对上述不足,该文设计一套增强现实(AR)环境下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机械臂异步控制系统。利用滤波器组典型相关分... 目前脑控机械臂在医疗康复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宽广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灵活性较差、使用者易疲劳等不足之处。针对上述不足,该文设计一套增强现实(AR)环境下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机械臂异步控制系统。利用滤波器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FBCCA)实现对12个目标的识别;提出基于投票策略和差值预测的动态窗口,实现刺激时长的自适应调节;利用伪密钥实现机械臂异步控制,完成拼图任务。试验结果表明,动态窗口可以根据受试者状态自动调整刺激时长,离线平均准确度为(93.11±5.85)%,平均信息传输速率(ITR)为(59.69±8.11)bit·min^(–1)。在线单次命令平均选择时间为2.18 s,有效地减轻受试者的视觉疲劳。每位受试者均能迅速完成拼图任务,证明了该人机交互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机械臂 增强现实 动态窗口 异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实时脑—机接口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宇丁 陈民铀 张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103,106,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脑—机接口(BCI)系统,实现了实时控制光标移动,系统包括传感器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系统通过采集操作者头部O1,O2导联处的脑电信号,提取其α波,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判断受试者闭眼时长输出不同控制命令,... 设计了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脑—机接口(BCI)系统,实现了实时控制光标移动,系统包括传感器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系统通过采集操作者头部O1,O2导联处的脑电信号,提取其α波,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判断受试者闭眼时长输出不同控制命令,快速可靠地控制光标进行二维移动。实验表明:未经先期训练的操作者均能通过本系统快速地完成光标控制任务,且具有很高的识别正确率。该系统采用异步工作模式,输出控制命令仅需3.6~5.4 s,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脑电 Α波 脑-机接口 异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范式的脑-机接口异步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伟 赵雅薇 綦宏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699,共7页
自动判别使用者是否处于操作状态的异步控制问题,是脑-机接口(BCI)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BCI范式主要针对区分思维指令来诱发脑电特征,导致在区分操作态上信息含量有限,难以获得较理想的异步识别结果。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结合事... 自动判别使用者是否处于操作状态的异步控制问题,是脑-机接口(BCI)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BCI范式主要针对区分思维指令来诱发脑电特征,导致在区分操作态上信息含量有限,难以获得较理想的异步识别结果。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混合范式方法,以提升异步控制效果。采集10名被试3种状态下的19导联脑电信号,包括在正常使用BCI时的控制状态和被试目光不在BCI界面以及在睁眼静息状态下的2种空闲状态。通过提取不同状态下ERP的幅值特征与SSVEP的相关系数,区分不同的使用状态,进一步采用贝叶斯方法分别对ERP和SSVEP特征的控制态后验概率进行估计,然后将两者综合并采用阈值法对控制态和空闲态进行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混合范式方法在不同状态下两种特征差异同时存在,控制态下会产生更高的P300幅值与SSVEP相关系数,并且与空闲态下的特征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对控制状态和空闲状态的总体平均识别正确率达到92.1%,AUC达到0.98。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范式方法在异步识别问题上有很好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混合范式bci 异步识别策略 贝叶斯后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