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最大化释放新型研发机构的要素潜在贡献率——基于股权-控制权优化配置视角
1
作者 赵荧梅 王文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6,共12页
新型研发机构的股权与控制权动态优化配置,是激励政府、科研团队、市场主体间协同交互,释放财政资金、人才技术、社会化资本等要素深层创新潜能(即要素潜在贡献率),破解研发成果转化“死亡峡谷”的关键。为此,面向协同提升各主体要素潜... 新型研发机构的股权与控制权动态优化配置,是激励政府、科研团队、市场主体间协同交互,释放财政资金、人才技术、社会化资本等要素深层创新潜能(即要素潜在贡献率),破解研发成果转化“死亡峡谷”的关键。为此,面向协同提升各主体要素潜在贡献率的优化目标,利用合作博弈建模及数值仿真方法,选取股权-控制权为激励工具,分析其对各主体要素潜在贡献率的作用规律,以及股权-控制权动态优化配置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科研团队占大股和市场主体掌多权”是最优的新型研发机构股权-控制权结构配置;股权-控制权在科研团队与市场主体间的反向调节具有正向耦合叠加效应;单一调整控制权易产生资源及价值挤占效应,而悬殊型股权结构可放大控制权对各类要素潜在贡献率的调节作用。此外,政府股权转让与有序退出有助于增大对科研团队与市场主体的要素潜在贡献率的激励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要素潜在贡献率 股权-控制权 非对称配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转换优先股与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 被引量:27
2
作者 姚佐文 陈晓剑 崔浩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风险资本的退出是风险投资得以循环的关键.然而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没有效率的退出.文章研究表明,在使用可转换证券(如可转换优先股)的情况下通过转换时机的选择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能够实现事先达成... 风险资本的退出是风险投资得以循环的关键.然而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没有效率的退出.文章研究表明,在使用可转换证券(如可转换优先股)的情况下通过转换时机的选择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能够实现事先达成的最优退出策略,这就为可转换优先股在风险投资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文章还对控制权的分配方式与途径进行了讨论,希望为我国风险投资实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退出 风险投资 可转换优先股 控制权分配 最优退出 可转换证券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分裂、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治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江绥 袁宁 宫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58,共4页
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工具,试图揭示股权分置与公司治理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理。在分析不同企业形态下的控制权配置后,论证由于控制权的分裂,使得股权分置对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最后结合中国股市发展的特殊历程,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 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工具,试图揭示股权分置与公司治理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理。在分析不同企业形态下的控制权配置后,论证由于控制权的分裂,使得股权分置对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最后结合中国股市发展的特殊历程,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股权分置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风险投资基金与中小企业之间股权分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君晖 吴克保 李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124,149,共6页
由于风险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出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行为。在中小企业的众多投资者当中,风险投资基金相对其他投资者可能会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接管中小企业的控制权... 由于风险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出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行为。在中小企业的众多投资者当中,风险投资基金相对其他投资者可能会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接管中小企业的控制权。本文运用模型分析理性与非理性条件下,风险投资基金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股权分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资金的约束,其愿意通过转让部分股权来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风险投资基金 融资 控制权 股权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下的普惠金融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婧 雷梦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5,206,207,共17页
农村信用社省联合社(简称省联社)的存在改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呈现了省联社、大小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模式,但鲜有研究对此进行精准刻画并分析其影响。由省联社通过省政府的行政授权获得了原属于农村商业... 农村信用社省联合社(简称省联社)的存在改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呈现了省联社、大小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模式,但鲜有研究对此进行精准刻画并分析其影响。由省联社通过省政府的行政授权获得了原属于农村商业银行股东部分控制权的现象,提炼为农村商业银行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理论,并通过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中省联社委派董事的数量占比,精确衡量非对称配置程度,实证检验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对农村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影响,发现: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会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效应,促进涉农贷款和小微贷款的发放。利用农村商业银行IPO引发的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程度变化这一外生事件,检验其对普惠金融的影响,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民营企业,当第一大股东为同业农村商业银行时,会强化非对称配置下的普惠金融效应;省联社委派董事是否持股不会影响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下的普惠金融水平。不同于以往对省联社的批判性研究,结果表明省联社模式对助力农村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称配置 普惠金融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富、不对称信息与企业中控制权的分配
6
作者 刘瑞翔 姜彩楼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信号传递模型,研究了企业家财富、不对称信息和企业中权力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企业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向投资者传递其私有信息,一是向企业中投入一定的自有资本,二是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投资者。这两种信号传递工... 本文通过构建信号传递模型,研究了企业家财富、不对称信息和企业中权力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企业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向投资者传递其私有信息,一是向企业中投入一定的自有资本,二是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投资者。这两种信号传递工具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对于优质企业家而言具有不同的成本。在分离均衡条件下,企业家向企业中投入自有财富所产生的分离成本,要小于将控制权让渡给投资者所带来的分离成本,所以企业家更偏好于选择向企业中投入自有财富来传递私有信息。本研究对企业中控制权的"相机转移"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 不对称信息 控制权分配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表决权机制的推进及规范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海燕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共10页
特别表决权机制可以满足股东的不同投资偏好,并为部分股东形成对公司的控制权提供了条件。受到“一股一票”规则的制约及出于对内部人控制和股东权益保护的担忧,除了部分科技创新公司,特别表决权机制的确立存在不少阻力。因此,以科创板... 特别表决权机制可以满足股东的不同投资偏好,并为部分股东形成对公司的控制权提供了条件。受到“一股一票”规则的制约及出于对内部人控制和股东权益保护的担忧,除了部分科技创新公司,特别表决权机制的确立存在不少阻力。因此,以科创板接受特别表决权机制为契机,应该进一步推进该机制在我国各类公司中的适用。事实上,公司法律制度在面对市场需求及公司实践时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公司的股权配置和股东具体权利安排上,应赋予相关主体自由选择的权利。与此相应,公司法律制度需落实责任追究机制,规范特别表决权机制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表决权 责任追究机制 公司治理 公司自治 科创板 股东权益 内部人控制 股权配置 股权融资 双层股权结构 信息披露 资本市场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