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3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id Acclimation of Methanogenic Granular Sludge into Autotrophic Partial Denitrification Granules 被引量:2
1
作者 Liu Chunshuang Li Xuechen +4 位作者 Zhang Xiaofei Bai Xue Guo Yadong Wang Yongxing Zhao Chaoche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3期68-73,共6页
Rapid formation of autotrophic partial denitrification(APD)granules is of practical interest to start up an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reactor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methanogenic granu... Rapid formation of autotrophic partial denitrification(APD)granules is of practical interest to start up an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reactor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methanogenic granules can be easily acclimated into autotrophic partial denitrification granules in one day,with the ability to remove 82%of 2.7 kg-S/(m^3·d)sulfide into S^0 and to convert 97%of 0.9 kg-N/(m^3·d)nitrate into nitrite,which can provide a promising feedstock for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process.Arcobacter sp.is essential for S^0 accumulation.Under high loadings,the abundance of Arcobacter sp.decreased,while on the contrary the abundance of unclassified_p_Firmicutes increased,leading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autotrophic partial de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The granules performance could be recovered by adopting the strategies of properly reducing the influent loa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OGENIC granules NITRITE ACCUMULATION AUTOTROPHIC partial denitri fication sul f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 tiles using waste tile granules and ceramic polishing powder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功勋 苏达根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4期291-296,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eusing waste tile granules(TG) and ceramic polishing powder(PP) to produce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 tiles.We studied formulations each with a TG mass fraction of 25.0% a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eusing waste tile granules(TG) and ceramic polishing powder(PP) to produce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 tiles.We studied formulations each with a TG mass fraction of 25.0% and a different PP mass fraction between 1.0% and 7.0%.The formulations included a small amount of borax additive of a mass fracton between 0.2% and 1.2%.The effects of these industrial by-products on compressive strength,water absorp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new ceramic til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s and water absorption increases when TG with a mass fraction of 25.0% are added.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may be achieved when TG(up to 25.0%) and PP(up to 2.0%) are both used at the same time.In particular,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mprovement can be maximized and water absorption reduced when a borax additive of up to 0.5% is used as a flux.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s that a certain amount of fine PP granules and a high content of fluxing oxides from borax avail the formation of glassy phase that fills up the pores in the new ceramic tiles,resulting in a dense product with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low water ab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 materials waste tile granule ceramic polishing powder BORAX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 absorption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verse CMT2 neuropathies are linked to aberrant G3BP interactions in stress granules
3
作者 Qinqin Cui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58-358,共1页
Complex diseases often involve the interplay betwee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harcot-Marie-Tooth type 2neuropathies (CMT2) are a group of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disorders, in which similar peripheral neu... Complex diseases often involve the interplay betwee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harcot-Marie-Tooth type 2neuropathies (CMT2) are a group of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disorders, in which similar peripheral neuropathology isinexplicably caused by various mutated genes. Their possible molecular links remain elusive. Here, we found that uponenvironmental stress, many CMT2-causing mutant proteins adopt similar properties by entering stress granules (SGs), where theyaberrantly interact with G3BP and integrate into SG pathways. For example, glycyl-tRNA synthetase (GlyRS) is translocated fromthe cytoplasm into SGs upon stress, where the mutant GlyRS perturbs the G3BP-centric SG network by aberrantly binding toG3BP. This disrupts SG-mediated stress responses, leading to increased stress vulnerability in motoneurons. Disrupting thisaberrant interaction rescues SG abnormalities and alleviates motor deficits in CMT2D mice. These findings reveal a stressdependentmolecular link across diverse CMT2 mutants and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geneticheterogeneity in light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granules Mar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 of Starch Granules
4
作者 JLJane KSWong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11,共9页
作者综述了其实验室在淀粉颗粒结构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这些研究包括淀粉颗粒的形态、支链淀粉的分枝结构、淀粉中磷的结构和含量,以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在淀粉颗粒中的定位,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淀粉颗粒结构的了解.淀粉结构的知识... 作者综述了其实验室在淀粉颗粒结构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这些研究包括淀粉颗粒的形态、支链淀粉的分枝结构、淀粉中磷的结构和含量,以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在淀粉颗粒中的定位,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淀粉颗粒结构的了解.淀粉结构的知识也将帮助我们理解淀粉的性质,譬如易消化性、淀粉糊的性质和直链淀粉的淅滤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颗粒 结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的银翘解毒颗粒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5
作者 匡艳辉 陈映州 +3 位作者 李林媛 王宇娇 王德勤 郑捷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对银翘解毒颗粒(Yinqiao Jiedu Granule,YJG)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质谱鉴定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薄荷、连翘、荆芥、挥发油提取物及YJG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并对挥... 目的对银翘解毒颗粒(Yinqiao Jiedu Granule,YJG)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质谱鉴定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薄荷、连翘、荆芥、挥发油提取物及YJG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并对挥发性成分开展指纹图谱研究,建立YJG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采用GC-MS进行分析,从薄荷中鉴定出10个化合物;从连翘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从荆芥中鉴定出6个化合物;从挥发油提取物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从YJG中鉴定出10个化合物。建立了16批次YJG的GC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薄荷酮、薄荷脑、松油烯-4-醇、α-松油醇、胡薄荷酮、乙酸薄荷酯共9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对16批YJG GC指纹图谱进行综合分析,相似度计算均大于0.95。结论从YJG中分离并鉴定出(-)-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等多种挥发性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GC指纹图谱,为YJG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解毒颗粒 指纹图谱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及配伍应用研究
6
作者 顾进华 王胜义 +3 位作者 龚旭昊 赵振宇 王柏峣 李慧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对现行兽药国家标准和新兽药注册制剂使用药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行对比,探讨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研究目标。研究提出兽用中药配方颗粒配伍组方及与制剂配合使用的可行性,以及基于“药... 本文对现行兽药国家标准和新兽药注册制剂使用药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行对比,探讨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研究目标。研究提出兽用中药配方颗粒配伍组方及与制剂配合使用的可行性,以及基于“药饲同源”品种的“替抗”应用组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收载的489个国家标准制剂处方中使用的药材共计450种,其中甘草、黄芩、板蓝根、黄连、黄柏、黄芪、栀子、大黄等156种药材可参考人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建立兽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马尾连、杨树花等兽医专用药材可按照有关要求研究制备兽用中药配方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补中益气散等12个方剂的中药组分均已建立人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木槟硝黄散等14个方剂需将有关配方颗粒与矿物药、真菌药、部分植物药配合使用,亦为兽用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重要方向。兽医常用药材中有183种药材属于“药饲同源”品种,经对比发现有109种药材可参照人用药国家标准建立兽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兽用中药配方颗粒的配伍特点及常用方剂类型,以期为兽医领域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兽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中药配方颗粒 配伍 药饲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凉血颗粒5种成分含量测定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7
作者 唐春丽 农必华 +3 位作者 冯茵怡 林忆龙 魏江存 罗远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四妙凉血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大鼠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AGA,采... 目的:建立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四妙凉血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大鼠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AGA,采用容积法检测足踝关节肿胀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符合规定,四妙凉血颗粒样品中落新妇苷、盐酸小檗碱、山柰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14%~102.67%,RSD值均小于3.0%。尿酸钠混悬液注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及TNF-α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软骨细胞可见少量TNF-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秋水仙碱0.65 mg/kg)及四妙凉血颗粒高、中、低剂量(6、3、1.5 g/kg)组大鼠第3~5天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四妙凉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NF-α蛋白积分吸光度降低(P<0.05)。与阳性组比较,四妙凉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和关节组织TNF-α蛋白积分吸光度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了四妙凉血颗粒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四妙凉血颗粒样品中落新妇苷、盐酸小檗碱、山柰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四妙凉血颗粒治疗AG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关节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凉血颗粒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1例
8
作者 傅智平 张坤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是指一种关节滑膜的异常增生,其治疗手段有限,本文讨论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典型膝关节PVNS确诊病例1例,运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联合滑膜炎颗粒口服治疗膝关节PVNS,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是指一种关节滑膜的异常增生,其治疗手段有限,本文讨论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典型膝关节PVNS确诊病例1例,运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联合滑膜炎颗粒口服治疗膝关节PVNS,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患者膝关节功能良好,因此得出结论TKA联合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PVNS临床疗效可靠,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对后期治疗膝关节PVNS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 滑膜炎 全膝关节置换 滑膜炎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化瘀醒脑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郑直 李双阳 +2 位作者 张建磊 王凌雪 吴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化瘀醒脑颗粒治疗脑出血(ICH)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剩余大鼠构建IC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CH组)、麝香化瘀醒脑颗粒组(SXHY组),每组各6只。对各组大鼠进行... 目的探讨麝香化瘀醒脑颗粒治疗脑出血(ICH)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剩余大鼠构建IC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CH组)、麝香化瘀醒脑颗粒组(SXHY组),每组各6只。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和HE染色评价脑损伤;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小胶质细胞表达与分布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分化因子(MyD88)、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麝香化瘀醒脑颗粒能够显著改善ICH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减少脑组织病变,降低IFN-γ、TNF-α和IL-6表达水平,升高BDNF表达水平(P<0.01);降低M1型小胶质细胞和升高M2型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NF-κB p65蛋白表达(P<0.01)。结论麝香化瘀醒脑颗粒可有效减少ICH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小胶质细胞从M1型转向M2型,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实现对ICH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麝香化瘀醒脑颗粒 小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TLR4/MyD88/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黄颗粒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闫涛 郭志廷 +7 位作者 张景艳 徐国伟 张康 王磊 张小丽 许冠英 陈静 李建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为评价受试药品莲黄颗粒用于靶动物猪的安全性及安全剂量范围,将32头4日龄哺乳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为莲黄颗粒1倍(0.152 g/kg)、3倍(0.456 g/kg)、5倍(0.760 g/kg)推荐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10 d,停药后继续观察7 d。通... 为评价受试药品莲黄颗粒用于靶动物猪的安全性及安全剂量范围,将32头4日龄哺乳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为莲黄颗粒1倍(0.152 g/kg)、3倍(0.456 g/kg)、5倍(0.760 g/kg)推荐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10 d,停药后继续观察7 d。通过临床表现、给药前后体重变化、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及各重要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莲黄颗粒对靶动物仔猪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组仔猪临床表现均正常;给药10 d后,与空白对照组仔猪相比,各给药组仔猪临床表现、体重变化、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与莲黄颗粒5倍推荐剂量组未发现明显病理学变化,心、肝、脾、肺、肾、肠等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莲黄颗粒按照临床推荐剂量0.152 g/kg体重使用对靶动物仔猪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黄颗粒 安全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糖浆脱色工艺优化
11
作者 陈金足 韦晓雯 +5 位作者 农晶晶 韩丽芳 冯学 唐婷范 李利军 程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7,共7页
为寻找绿色环保且具有高吸附性的糖浆脱色材料,本文通过原位生成氢氧化镁沉积在活性炭表面,制备了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和空隙度分析仪(BET)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为寻找绿色环保且具有高吸附性的糖浆脱色材料,本文通过原位生成氢氧化镁沉积在活性炭表面,制备了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和空隙度分析仪(BET)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脱色率为指标,复合材料投入量、pH、脱色温度、脱色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的最佳工艺。结果证明所制备的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为多孔性,其比表面积和空隙率大、晶型结构良好、吸附能力强。糖浆脱色的最佳工艺为:复合材料用量为0.70 g,pH为10.00,脱色温度为50℃,脱色时间为5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的脱色率可达到80.7%,脱色效果明显优于商用活性炭。综上表明,氢氧化镁-活性炭复合材料对糖浆具有较理想的脱色效果,作为一种绿色材料在工业制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活性炭 赤砂糖回溶糖浆 复合材料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对水溶液中Cd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12
作者 朱吉颖 刘军武 +2 位作者 方迎春 吴振斌 张义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9,共7页
颗粒状硅藻土具有良好的重金属吸附性,能够应用于Cd废水处理。为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镉(Cd),以颗粒硅藻土(DE)为吸附剂,通过碱改性法制成Mg(OH)_(2)-DE。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BET比表面积分析了DE和Mg(OH)_(2)-DE的组... 颗粒状硅藻土具有良好的重金属吸附性,能够应用于Cd废水处理。为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镉(Cd),以颗粒硅藻土(DE)为吸附剂,通过碱改性法制成Mg(OH)_(2)-DE。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BET比表面积分析了DE和Mg(OH)_(2)-DE的组成和结构特性,系统考察了不同因素对DE和Mg(OH)_(2)-DE的Cd^(2+)吸附效果影响,并且对DE和Mg(OH)_(2)-DE吸附Cd^(2+)的主要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相较于DE,Mg(OH)_(2)-DE表现出更优的吸附性能,去除率更加稳定,并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DE和Mg(OH)_(2)-DE对Cd^(2+)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Cd^(2+)的吸附过程是以非均质多层吸附为主,物理化学作用共同主导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吸附-络合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颗粒 表征 影响因素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GRANULE IMPACT MODEL OF NOPD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S
13
作者 徐志伟 陶宝祺 黄协清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Aiming at the impaction among granules of non 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NOPD),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model for vertical impact of granules is established by adopting Hertz contact theory. The numerical simulati... Aiming at the impaction among granules of non 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NOPD),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model for vertical impact of granules is established by adopting Hertz contact theor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granules movement process is proceeded, and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a free free uniform beam is obtained for the case when all granules act on it. Through this method, the effect on vibration absorption of impaction is investigated. The simulational data show that multi gra nule vertical impaction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movement clearance.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is also very well when the clearance changes within a large range. Therefore,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vibration magnitude may increase if the clearance in a single impact body is improperly selected will not happen.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suppression in the range of middle and high frequencies(2 500~6 000 Hz) i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ange of low frequency(<2 500 Hz). It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n vibration absorption of multi granule can well restrain the vibration of middle and high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damping vibration absorp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multi granule impa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固废湿法制备陶粒及其性能研究
14
作者 伍天然 谈云志 +2 位作者 吴军 李辉 明华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在采用烧结法制备河湖库底泥基陶粒时,一般需对高含水率底泥进行预干燥处理,这不符合节能减排发展战略.基于此,论文提出以河湖库底泥(RS)、磷石膏(PG)和废弃黏土砖粉(BP)为主要制陶原材料,研究了对多源固废进行湿法造粒制备陶粒的可行性... 在采用烧结法制备河湖库底泥基陶粒时,一般需对高含水率底泥进行预干燥处理,这不符合节能减排发展战略.基于此,论文提出以河湖库底泥(RS)、磷石膏(PG)和废弃黏土砖粉(BP)为主要制陶原材料,研究了对多源固废进行湿法造粒制备陶粒的可行性.首先通过热重试验确定高温烧结关键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系列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煅烧温度、固废掺入比、包裹形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污染物浸出试验验证了陶粒固持磷、氟效果.结果表明:当RS、PG、BP以干质量比为1.0∶1.7∶0.5进行混掺,在380℃预热10 min、1150℃煅烧20 min条件下制备的陶粒具有最优的力学、经济和环境性能,其堆积密度为967 kg/m^(3),表观密度为1654 kg/m^(3),1和24 h吸水率分别为8.5%和8.7%,单粒抗压强度可达6.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磷石膏 废弃黏土砖粉 湿法造粒 包裹 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瀚 陈金润 +1 位作者 王倩雯 张虹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cards数据库查询参苓白术颗粒中药成分与疾病靶点,将二者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cards数据库查询参苓白术颗粒中药成分与疾病靶点,将二者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功能富集。构建“药物—疾病—通路”网络,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分子对接对其进行可视化。设置5、10、20、40μmol/L浓度梯度的槲皮素,CCK-8法检测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共刺激的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佳给药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Jun原癌激酶(Jun kinase,JUN)/半胱天冬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参苓白术颗粒治疗AD的主要通路有IL-17、TNF信号通路,其可能是通过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与核心靶点PTGS2、RXRA、RELA发挥治疗作用。CCK-8结果表明,HaCaT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其中槲皮素浓度在40μmol/L时,对细胞的抑制率约为5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40μmol/L槲皮素干预后,JUN和PTGS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JUN和PTGS2的表达水平,发挥对皮肤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颗粒 特异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除湿颗粒治疗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范雪纯 王国强 +2 位作者 王艳艳 王秀阁 米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健脾除湿颗粒治疗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门诊的70例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给予健脾除湿颗粒口服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 目的探究健脾除湿颗粒治疗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门诊的70例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给予健脾除湿颗粒口服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体质量(Wt)、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相关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91.43%,无效率达8.57%。治疗后WC、HC、Wt、BM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略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超重/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健脾除湿颗粒能够改善糖脂代谢水平,降低体质量指数,治疗甚或逆转糖尿病前期,延缓向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超重 肥胖 健脾除湿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解瘀颗粒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17
作者 何晨晨 祁江晗 +4 位作者 韦琛谊 蔡巧燕 高铸烨 张铃 褚剑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目的 观察清心解瘀颗粒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及清心解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 目的 观察清心解瘀颗粒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及清心解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给药剂量为6.74 mg/(kg·d),清心解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0.99、1.98、3.96 g/(kg·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预防性灌胃给药14 d, 1次/d。末次给药1 h后,麻醉大鼠,采用聚乙烯管作动-静脉搭桥建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正常对照组除外),15 min后取出血栓,用万分之一精密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各组大鼠血栓质量(湿重);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浆中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含量;酶标仪比浊法测定各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显著升高,血浆中TXB2的含量显著升高,6-keto-PGF1α的含量则显著降低,ADP诱导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阳性对照组及清心解瘀颗粒各剂量组的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为53.80%、23.96%、33.63%、32.59%;血浆中TXB2的含量显著降低,6-keto-PGF1α的含量显著升高,ADP诱导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且清心解瘀颗粒各剂量组间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各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86.90%、26.17%、38.87%、54.48%。结论 清心解瘀颗粒具有预防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解瘀颗粒 动-静脉旁路血栓 二磷酸腺苷(ADP)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的氯虫苯甲酰胺多孔中空二氧化硅缓释剂研发及对沙葱萤叶甲的生物活性
18
作者 李淼 杨佳乐 +4 位作者 陈景 张文兵 李颖 韩国栋 谭瑶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共11页
多孔中空二氧化硅(PHS)是一种理想的杀虫剂载体,但常规软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大多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易挥发性,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存在风险。本研究以咪唑为阳离子配体、水杨酸为阴离子配体的疏水性离子液体(IMI-SA... 多孔中空二氧化硅(PHS)是一种理想的杀虫剂载体,但常规软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大多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易挥发性,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存在风险。本研究以咪唑为阳离子配体、水杨酸为阴离子配体的疏水性离子液体(IMI-SA)作为软模板,以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CHL)为模式杀虫剂,成功构建了一种简单、绿色的农药微囊缓释剂(imidazole-chlorantraniliprole-porous hollow silica,IMI-CHL-PHS)制备方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孔中空二氧化硅对氯虫苯甲酰胺的载药量为19.43%;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酸性条件下释放速率快于碱性条件;IMI-CHL-PHS微囊剂具有一定的光稳定性。盆栽安全性试验表明,IMI-CHL-PHS微囊剂在推荐施用浓度及4倍推荐浓度下对黑麦草和韭菜生长均无不良影响。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采用点滴法施药时,IMI-CHL-PHS微囊剂对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幼虫的活性高于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处理后24 h,IMI-CHL-PHS微囊剂对沙葱萤叶甲3龄1 d幼虫的活性(LD50值为17.59 mg/kg)是氯虫苯甲酰胺原药(LD50值48.40 mg/kg)的2.8倍,48 h时的活性(LD50值为2.85 mg/kg)是氯虫苯甲酰胺原药(LD50值43.94 mg/kg)的17.2倍;采用浸叶法施药时,IMI-CHL-PHS微囊剂在24和48 h时的活性均低于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点滴法还是浸叶法施药,IMI-CHL-PHS微囊剂的活性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即48 h的LD50值均小于24 h的LD50值,而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活性随时间延长并无显著变化,表明所制备的微囊剂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可以有效延长药剂的持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剂 缓释颗粒 离子液体 氯虫苯甲酰胺 沙葱萤叶甲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骨方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
19
作者 陈小晴 黄杨玲 +3 位作者 李姗姗 梁春波 宫云昭 陈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42-50,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骨方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获取骨方颗粒的有效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靶点。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和...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骨方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获取骨方颗粒的有效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靶点。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筛选药物核心靶点,绘制独立验证数据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核心靶点的表达和通路。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化合物-靶点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采用CCK-8法筛选药物的非细胞毒性浓度,以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通过TRAP染色法计数破骨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骨方颗粒潜在有效成分251个、相关靶点1078个,其中核心靶点SRC和TNF的高表达主要与破骨细胞分化、MAPK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核心活性成分Glabridin与SRC、TNF靶蛋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及相互作用。骨方颗粒各浓度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较RANKL组明显减少(P<0.01,P<0.001);骨方颗粒含药血清可显著降低NFATc1、CTSK、SRC、TNF-αmRNA表达,并显著下调NFATc1、CTSK、p-SRC、TNF-α蛋白表达(P<0.05,P<0.01,P<0.001)。结论骨方颗粒可能通过下调NFATc1、CTSK、p-SRC、TNF-α表达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减缓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方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高炉矿渣固化/稳定化Cr(Ⅵ)污染土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文杰 金典 +1 位作者 郭兴璋 李西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碱激发高炉矿渣(GGBFS)替代水泥(PC)用于污染土固化处置,具有能耗低、碳排放少的特点,同时GGBFS中含的还原性硫可以将铬(Cr)从六价还原成三价,从而显著提高固化/稳定化效率。使用碱激发GGBFS固化/稳定化总Cr含量2000mg/kg(其中Cr(Ⅵ)121... 碱激发高炉矿渣(GGBFS)替代水泥(PC)用于污染土固化处置,具有能耗低、碳排放少的特点,同时GGBFS中含的还原性硫可以将铬(Cr)从六价还原成三价,从而显著提高固化/稳定化效率。使用碱激发GGBFS固化/稳定化总Cr含量2000mg/kg(其中Cr(Ⅵ)1210mg/kg)的污染土,并与PC固化进行对比。通过浸出毒性、固定效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处理效果,借助pH、还原效率、化学形态、矿物成分和微观图像分析揭示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GGBFS固化污染土的Cr浸出浓度明显低于PC固化土,GGBFS掺量20%,养护龄期28 d时总Cr和Cr(Ⅵ)浸出浓度分别降至2.12,1.09 mg/L,满足填埋场进场浓度限值要求,且GGBFS固化污染土的强度明显高于PC固化土;还原效率分析表明,GGBFS中的S^(2-)可以有效地将Cr(Ⅵ)还原成Cr(Ⅲ),还原效率可达96.0%,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Cr(Ⅵ)对水化过程的抑制作用,使用GGBFS固化/稳定化该含量的Cr(Ⅵ)污染土时不需额外添加还原剂;微观分析表明,与PC相比,GGBFS固化后更多不稳定态的Cr转化成稳定形态,Cr的迁移性显著降低,同时生成了更多水化凝胶,土颗粒胶结程度更高,因此具有更好的封固效果和更高强度。该研究为GGBFS固化/稳定化Cr(Ⅵ)污染土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化高炉矿渣 Cr(Ⅵ)污染土 固化/稳定化 浸出浓度 还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