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s in neuromorphic computing:Expanding horizons for AI development through novel artificial neurons and in-sensor computing
1
作者 杨玉波 赵吉哲 +11 位作者 刘胤洁 华夏扬 王天睿 郑纪元 郝智彪 熊兵 孙长征 韩彦军 王健 李洪涛 汪莱 罗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3,共23页
AI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great success to upgrading the information age.At the same time,the large-scal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building AI systems is thirsty for computing power,which is barely satisfied by ... AI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great success to upgrading the information age.At the same time,the large-scal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building AI systems is thirsty for computing power,which is barely satisfied by the conventional computing hardware.In the post-Moore era,the increase in computing power brought about by the size reduction of CMOS in very 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VLSIC)is challenging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AI computing power.To address the issue,technical approaches like neuromorphic computing attract great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feature of breaking Von-Neumann architecture,and dealing with AI algorithms much more parallelly and energy efficiently.Inspired by the human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neuromorphic computing hardware is brought to life based on novel artificial neurons constructed by new materials or devices.Although it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deploy a training process in the neuromorphic architecture like 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the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has incubated promising technologies like in-sensor computing,which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including the field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d microelectronics integration technology.The vision chips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s could reduce unnecessary data transfer and realize fast and energy-efficient visual cognitive processing.This paper reviews firstly the architectures and algorithms of SNN,and artificial neuron devices supporting neuromorphic computing,then the recent progress of in-sensor computing vision chips,which all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morphic computing 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 in-sensor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ticle dispersion modeling in ventilated room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2
2
作者 Athmane Gheziel Salah Hanini +1 位作者 Brahim Mohamedi Abdelrahmane Ararem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7-35,共9页
Due to insufficiency of a platform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validation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method(CFD) for different geometries and conditions,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d... Due to insufficiency of a platform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validation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method(CFD) for different geometries and conditions,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del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to describ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icles concentration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a stationary flow regime.The database used to build the ANN model was deducted from bibliography literature and composed by 261 points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Multilayer perceptron-type neural network(MLP-AN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map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put variables and the outputs.Several training algorithms were tested to give a choice of the Fletcher 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TrainCgf).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results determined by simulation of the ANN model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simulated by the CFD approach.The developed neural network was beneficial and easy to predict the particle dispersion curves compared to CFD model.The average absolute error given by the ANN model does not reach 5%against 18%by the Lagrangian model and 28% by the Euler drift-flux model of the CF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patial distribution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DOOR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到端机器学习代理模型构建及其在爆轰驱动问题中的应用
3
作者 柏劲松 刘洋 +1 位作者 陈翰 钟敏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0,共12页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训练数据,将正向模拟与逆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特征位置速度剖面、材料动态变形与工程因素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给出了代理模型的计算精确度,验证了代理模型从速度剖面反演工程因素的能力。结果表明:端到端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其预测的速度剖面与工程因素估计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可用于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问题的快速设计、高精度预测和敏捷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爆炸力学 爆轰驱动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端到端代理模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体神经网络的生物智能计算: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特邀)
4
作者 杜金帅 邓寅 +7 位作者 曹世阳 陆泽营 李杰 韩卓 周晋民 王棵 桂丽丽 徐坤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13,I0001,共22页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其高能耗、低解释性和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生物神经网络(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BNN)因其基于真实生物神经元的动态可塑性和自适应性,成为突破AI瓶颈的重要研究方向。离体培养的BNN通过精确的...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其高能耗、低解释性和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生物神经网络(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BNN)因其基于真实生物神经元的动态可塑性和自适应性,成为突破AI瓶颈的重要研究方向。离体培养的BNN通过精确的培养技术和先进的调控手段,为理解生物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及开发新型智能系统提供了实验平台。文中系统地综述了离体BNN的培养方法及功能优化技术,包括二维和三维培养方式,以及模块化网络构建与连接调控方法。详细探讨了电学刺激、光学刺激和化学刺激等信号输入技术,以及细胞内外动作电位记录、钙荧光成像等信号输出技术。此外,还分析了BNN在静态任务(如语音识别)和实时交互任务(如神经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其在动态学习、复杂模式识别和实时任务适应中的潜力。最后,总结了当前基于BNN的生物智能计算研究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为未来生物智能计算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神经网络 离体培养 双向通信技术 生物智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光学神经网络计算芯片发展现状及趋势
5
作者 杨卓樾 钱广 +2 位作者 黄梦昊 孔月婵 陈堂胜 《光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介绍了用于人工智能的光学神经网络芯片工作原理、系统架构以及应用场景,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关键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突破传统电子计算“功耗墙”和“算力墙”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 介绍了用于人工智能的光学神经网络芯片工作原理、系统架构以及应用场景,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关键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突破传统电子计算“功耗墙”和“算力墙”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计算 光学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在变电站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浩 简思亮 +1 位作者 郭俊韬 高钰颖 《集成电路应用》 2025年第1期278-279,共2页
阐述通过分析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算法在智能变电站运维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如故障诊断、设备状态监测和优化调度等,总结其在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升供电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技术 变电站故障诊断 设备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7
作者 姚建萍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针对大规模图像数据处理的计算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与优化方法。通过搭建Kubernetes集群和利用TensorFlow分布式计算模块,实现了高效的多节点协同计算,并结合Ceph分布式文件系统,以确保数据和模型权重的快速存... 针对大规模图像数据处理的计算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与优化方法。通过搭建Kubernetes集群和利用TensorFlow分布式计算模块,实现了高效的多节点协同计算,并结合Ceph分布式文件系统,以确保数据和模型权重的快速存取。选用ResNet和GAN作为核心模型,分别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生成任务,并在CIFAR-10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云计算分布式架构不仅显著提升了训练速度,同时优化了模型性能,证明其在大规模图像处理任务中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数据处理 云计算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Web前端开发技术研究
8
作者 孙莉莉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7期77-80,共4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Web前端开发正经历着变革,这不仅显著提高了开发效率,还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然而,现行技术在Web前端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好,所开发的Web前端不仅响应性能比较差,而且代码错误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为此... 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Web前端开发正经历着变革,这不仅显著提高了开发效率,还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然而,现行技术在Web前端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好,所开发的Web前端不仅响应性能比较差,而且代码错误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为此,文章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Web前端开发技术的研究。该技术以模型视图控制器分层架构与模块化设计为基础,通过数据层、视图层以及逻辑层搭建Web前端框架。根据Web前端框架的运行需求,文章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生成与Web前端框架相匹配的代码,从而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Web前端开发。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技术开发的Web前端响应时间不超过1 s,代码错误率不超过1%,可以实现Web前端的流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Web前端 MVC 前端框架 模块化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的文化基因库数字化构建
9
作者 王名昌 李佳倩 刘梦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2期20-25,32,共7页
数字化文化基因库,作为民族文化存储与保护的创新手段,其构建融合生物学理念、先进计算机算法与设计学理论,其中算法和设计的融合是影响构建成效的关键。通过深入对比BP神经网络技术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CNN)在技术应用上的差异,分析CNN... 数字化文化基因库,作为民族文化存储与保护的创新手段,其构建融合生物学理念、先进计算机算法与设计学理论,其中算法和设计的融合是影响构建成效的关键。通过深入对比BP神经网络技术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CNN)在技术应用上的差异,分析CNN在文化基因库构建中的独特价值和显著优势,提出基于CNN技术的文化基因库构建策略,展示基于CNN技术和设计理论及方法融合构建数字化文化基因库的具体步骤与侗族文化基因(鼓楼)库实践案例,为文化基因库的构建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更高效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文化基因 人工智能 数字化 文化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究
10
作者 高源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7期101-103,共3页
为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并以某型号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为例,进行了多项故障类型的模拟检测。实验结果指出,模糊神经网络在处理复杂、不确定的故障信号... 为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并以某型号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为例,进行了多项故障类型的模拟检测。实验结果指出,模糊神经网络在处理复杂、不确定的故障信号时,表现出较高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特别是在检测齿轮断齿故障和换挡电磁阀故障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可信度值均超过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技术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生智能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专注度分析
11
作者 吴巨爱 王振宇 +2 位作者 陈春超 张腾飞 宋宁 《移动通信》 2025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脑机接口技术为未来通信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脑、感知人的方法,并且可以与网络内生智能双向赋能。以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状态检测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专注度状态... 脑机接口技术为未来通信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脑、感知人的方法,并且可以与网络内生智能双向赋能。以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状态检测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专注度状态检测算法,应用了注意力机制、卷积等技术,高效提取了脑电信号在时、频、空(采集通道)域中的复杂特征。然后,招募了12位被试者,设计了面向电力巡检业务的虚拟仿真实验场景,针对每一位被试采集了专注状态与非专注状态对照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算法模型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相较于四种传统的脑电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专注状态识别准确率。探索了虚拟仿真实验与脑机接口技术的融合,所提方法有望进一步部署到未来内生智能计算硬件上,为基于脑机接口-网络一体化的系统高效运行提供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内生智能 专注度检测 神经网络算法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视广播音频自动化降噪方法研究
12
作者 王政一 侯婕 《电声技术》 202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电视广播音频中的噪声干扰问题严重影响观众体验,急需高效、精准的降噪方法来提升节目质量。基于此,研究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音频自动化降噪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精确识别和有效抑制音频信... 电视广播音频中的噪声干扰问题严重影响观众体验,急需高效、精准的降噪方法来提升节目质量。基于此,研究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音频自动化降噪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精确识别和有效抑制音频信号中的噪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降噪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多个噪声环境中表现出显著的降噪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电视广播音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CNN) 主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Stepped Planing Craft Using CFD and ANNs 被引量:6
13
作者 Hamid Kazemi M.Mehdi Doustdar +2 位作者 Amin Najafi Hashem Nowruzi M.Javad Ameri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21年第1期67-84,共18页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tepped planing craft is investigat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analysis.For this purpose,the hydrodynamic resistances of without step,one-step,and two-st...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tepped planing craft is investigat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analysis.For this purpose,the hydrodynamic resistances of without step,one-step,and two-step hulls of Cougar planing craft are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distances of the second step and LCG from aft,weight loadings,and Froude numbers(Fr).Our CFD results are appropriately validated against our conducted experimental test in National Iranians Marine Laboratory(NIMALA),Tehran,Iran.Then,the hydrodynamic resistance of intended planing crafts under various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conditions is predicted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CFD analysis shows two different trends in the growth rate of resistance to weight ratio.So that,using steps for planing craft increases the resistance to weight ratio at lower Fr and decreases it at higher Fr.Additionally,by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steps,the resistance to weight ratio is decreased and the porpoising phenomenon is delayed.Furthermore,we obtained the maximum mean square error of ANNs output in the prediction of resistance to weight ratio equal to 0.0027.Finally,the predictive equation is suggested for the resistance to weight ratio of stepped planing craft according to weights and bias of designed AN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ped planing craft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运财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8期93-95,共3页
文章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首先,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其次,详细研究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神经网络模型、词嵌入技术、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 文章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首先,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其次,详细研究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神经网络模型、词嵌入技术、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转换器模型与自注意力机制等,并分析了这些技术面临的挑战。最后,通过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文章研究内容对于推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转换器模型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舰艇计算机生成兵力仿真系统的结构设计
15
作者 李尚富 陈大伟 宫旭柱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6-179,共4页
虚拟环境训练和测试可以实现对真实海洋战场环境的模拟,并有效减少对真实舰艇、人员和装备的需求。本文对军事舰艇计算机生成兵力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需求,设计的系统结构包括实体行为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 虚拟环境训练和测试可以实现对真实海洋战场环境的模拟,并有效减少对真实舰艇、人员和装备的需求。本文对军事舰艇计算机生成兵力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需求,设计的系统结构包括实体行为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设计,包括实体模型设计、舰艇兵力生成及模拟、人工智能决策实现等。实体行为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不断融合和交互,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和模糊逻辑控制器,实现对海洋复杂战场环境以及敌对行为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舰艇 计算机生成兵力仿真系统 神经网络算法 结构设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在自动艺术分析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炼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2期109-114,123,共7页
为了提高艺术品属性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模型ArtGraph。该模型采用了多模态学习策略和多任务策略,并在测试时采用了特定的方法。为了构建知识图谱,使用了WikiArt和DBpedia,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艺术品属性预测方法。... 为了提高艺术品属性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模型ArtGraph。该模型采用了多模态学习策略和多任务策略,并在测试时采用了特定的方法。为了构建知识图谱,使用了WikiArt和DBpedia,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艺术品属性预测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图神经网络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博 钱鑫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2期191-195,共5页
针对在复杂图像环境下,无法精准快速识别目标图像的复杂特征等问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方法。在灰度级模糊C均值算法基础上,引入类贡献抑制因子与类紧密度,设计改进的快速模糊C均值算法,用于计算机图像自动分割与目... 针对在复杂图像环境下,无法精准快速识别目标图像的复杂特征等问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方法。在灰度级模糊C均值算法基础上,引入类贡献抑制因子与类紧密度,设计改进的快速模糊C均值算法,用于计算机图像自动分割与目标提取;同时,改进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卷积层、Batch Normalization层、池化层及全连接层提取并转换处理目标图像特征,得到目标图像特征向量;并通过Sortmax层处理目标图像特征向量,得到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自动分割并精准提取特征目标图像特征,完成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验证了该方法在复杂图像识别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图像 自动识别 模糊C均值 贡献抑制因子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停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苗苗 江洪(审校) 蔡朋达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2-337,共6页
胚胎停育(embryonic arrest)是早期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胚胎停育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异常、免疫系统失调、母体健康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其发生。近年来,随着生物... 胚胎停育(embryonic arrest)是早期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胚胎停育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异常、免疫系统失调、母体健康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其发生。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的发展,医学研究人员开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深度学习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胚胎停育的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有效识别高风险群体并实施早期干预。然而胚胎停育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早期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未来的研究需加强遗传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改善预测模型的性能,为优化生殖健康的整体管理和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影响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计算机 深度学习 胚胎停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泵站计算机自动化及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大东 吴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0,共4页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泵站的利用效益,对水利泵站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并对水利泵站的计算机自动化和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远程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远程管理模块、网络传输系统、模拟量采集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数据库。为了...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泵站的利用效益,对水利泵站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并对水利泵站的计算机自动化和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远程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远程管理模块、网络传输系统、模拟量采集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数据库。为了充分利用水利泵站的自动化和远程监控系统,缩短维修时间,借助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评估,预测水利泵站的作业状态。为了验证水利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性能,对其进行调试和作业状态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且可准确预测水利泵站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泵站 计算机自动化 远程监控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状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计算等离子体中的应用
20
作者 户金铭 孙铭言 +2 位作者 许鹏 张俊杰 王建国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5-914,共10页
由于等离子体固有的特性,其计算过程通常耗时较长。尽管传统方法已经能够成功求解不同类型的系统,但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找到快速高效的求解方法成为研究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许多涉及复杂物理过程的算... 由于等离子体固有的特性,其计算过程通常耗时较长。尽管传统方法已经能够成功求解不同类型的系统,但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找到快速高效的求解方法成为研究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许多涉及复杂物理过程的算法和网络相继涌现,逐渐成为等离子体仿真研究的重要助力。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计算等离子体领域中的应用,探讨了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与前沿,分析了不同网络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人工智能在等离子体仿真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人工智能 电磁仿真 智能科学计算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