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套原理的ANN型矿井小构造预测方法与应用——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武强 陈红 刘守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9-453,共5页
应用"多重环套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矿井小构造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优选确定煤层倾角、厚度、瓦斯聚集量和涌水量变化是主要控制岭子煤矿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的四大因... 应用"多重环套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矿井小构造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优选确定煤层倾角、厚度、瓦斯聚集量和涌水量变化是主要控制岭子煤矿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的四大因子,建立了1号井的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预测的非线性模型。现场检验结果表明,在煤层回采过程中,只要精细掌控主控因子的大量信息变化,就能准确预测预报工作面回采前方的小构造展布特征。基于环套原理的ANN型矿井小构造预测方法解决了诱发矿井重大灾害事故小构造的预测预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套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ann) 小构造预测 回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ANN模型和模糊PD控制的变速直膨式空调系统温湿度同时控制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钊 崔凌闯 陈剑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91,共7页
直膨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过程高度耦合,造成传统方法下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同时精确控制较难实现。本研究基于模糊PD控制逻辑,利用稳态ANN模型建立新型温湿度同时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温湿度的控制误差计算所需的显、潜冷量,输出风机、压缩... 直膨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过程高度耦合,造成传统方法下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同时精确控制较难实现。本研究基于模糊PD控制逻辑,利用稳态ANN模型建立新型温湿度同时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温湿度的控制误差计算所需的显、潜冷量,输出风机、压缩机转速,实现温湿度的同时控制。针对建立的新型控制算法,进行了控制性能验证实验,命令跟随实验结果表明,在新型控制算法的控制下,空气干球与湿球温度设定值改变后在720 s内被稳定在新的设定值,误差在±0.2℃以内;负荷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有负荷扰动的条件下,控制器在干湿球温度偏离设定值0.5℃后迅速响应,并在600 s内将干湿球温度控制到设定值,波动不超过0.2℃。因此本文建立的新型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使用变速直膨式系统进行室内空气温湿度同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调节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PD 温湿度同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及徐变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40
3
作者 肖建庄 许向东 范玉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2-757,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规律.结果表明:龄期120d时,粗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收缩总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7%,59%;徐变持荷90d时,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徐变变形值... 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规律.结果表明:龄期120d时,粗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收缩总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7%,59%;徐变持荷90d时,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徐变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2%,76%.将徐变试验数据与RILEM B3,ACI 209R-92,CEB-FIP(90)等徐变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并结合试验结果对RILEM B3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再生混凝土徐变进行了预测,考察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等对再生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收缩 徐变 预测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工程实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钧 赵其华 熊孝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7,共4页
在应用软科学理论于岩土工程问题变形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北锚碇基础所进行的施工变形监控与预测工作实践,在现场系统开展了对该处特深、特大型锚碇基坑变形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研究,保证了工程施... 在应用软科学理论于岩土工程问题变形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北锚碇基础所进行的施工变形监控与预测工作实践,在现场系统开展了对该处特深、特大型锚碇基坑变形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多步滚动预测研究,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及其环境维护。进而,与常规采用的传统方法相比,论述了本项研究的创意性。本文采用工程实录方式作了扼要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扬大桥 智能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锚碇基础 基坑工程 施工变形 预测与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选取 被引量:7
5
作者 楼乐明 李明辉 彭颖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41-1443,共3页
基于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性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快走丝线切割加工工艺模型 .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模型能精确地预测出给定条件下的切割速度和表面粗糙度 ,反映了该机床的加工工... 基于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性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快走丝线切割加工工艺模型 .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模型能精确地预测出给定条件下的切割速度和表面粗糙度 ,反映了该机床的加工工艺规律 .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件的实际厚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得到最优的加工参数组合 ,克服了工艺参数表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工艺建模 优化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设计和神经网络法对柴油机性能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静 姜峰 牛彩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一款3.1L电控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算法进行实验设计与计算,确立了6个实验因子和4000个实验数目.通过神经网络径向基算法对不同响应变量因子进行建模,最终确定了转速与EGR率两个实验因子对多目标... 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一款3.1L电控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算法进行实验设计与计算,确立了6个实验因子和4000个实验数目.通过神经网络径向基算法对不同响应变量因子进行建模,最终确定了转速与EGR率两个实验因子对多目标优化影响的贡献度最大.通过建立实验因子和响应变量模型关联,完成了基于模型的多目标遗传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柴油机扭矩和燃油消耗率,可使柴油机扭矩值最大提升12.3%,且燃油消耗率最大能下降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因子 拉丁超立方采样 实验设计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与重要性指标筛选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荣义 张诺曦 周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47,共5页
以对评价目标有影响的所有评价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会导致网络模型复杂、降低其性能和影响计算精度的问题,因而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重要性指标筛选法的神经网络评价建模方法即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重要度排序,然后利... 以对评价目标有影响的所有评价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会导致网络模型复杂、降低其性能和影响计算精度的问题,因而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重要性指标筛选法的神经网络评价建模方法即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重要度排序,然后利用重要性指标筛选法过滤出对评价目标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以其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该法不仅简化网络模型,而且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计算精度。运用该法对企业安全工作评价,结果证明,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重要性指标筛选 人工神经网络(ann) 评价模型 安全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中的智能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潘金灯 郭腾冲 涂序彦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8期81-84,共4页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生物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发和解释等,它综合运用数学、信息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文章对“生物信息学”的进展进行评述,从“人工智能”的观点,研究...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生物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发和解释等,它综合运用数学、信息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文章对“生物信息学”的进展进行评述,从“人工智能”的观点,研究生物信息学中用到的模型和方法;并从计算机的角度分析了生物信息学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生物芯片 隐含马尔科夫模型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元网络 bayesian模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