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的发展瓶颈及方法论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燕玲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5,共15页
人工智能法律应用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其发展面临准确性、效率性、安全性和道德性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方法论加以应对。在宏观层面,应遵从体系性原理。一方面,在法治生态系统的视角下构建人工智能法律... 人工智能法律应用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其发展面临准确性、效率性、安全性和道德性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方法论加以应对。在宏观层面,应遵从体系性原理。一方面,在法治生态系统的视角下构建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系统,避免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的研发违反法律和道德。另一方面,应重视系统的生长性,在科学的底层系统和底层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人工智能法律精准应用,保证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的可靠性和动态性;在微观层面,应遵从协同性原理,以算法透明、规则科学以及应用可靠为基本路径,将机器的逻辑思维优势、人类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思维优势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律应用困境 法律与技术的融合 宏观方法论 微观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光致发光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文超 张璇 +3 位作者 徐倩倩 文政绩 邵宇川 戴宁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2-895,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微纳结构因其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与灵活的调控能力,已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这类新型功能材料在光场调控、光电探测、生物传感和能源转换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已取得... 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微纳结构因其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与灵活的调控能力,已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这类新型功能材料在光场调控、光电探测、生物传感和能源转换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人工微纳结构增强光致发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简要概述了等离激元共振理论及其应用,着重阐释了光致发光的特征参数和调控机制;随后,详细介绍了基于人工微纳结构增强光致发光和提升光电功能器件性能的典型应用,涵盖了金属纳米粒子、等离子体薄膜、光子晶体/谐振腔、微纳光栅/阵列以及超构表面等多种微纳结构;最后,对目前人工微纳结构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微纳结构 光致发光增强 光场调控 自发辐射速率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众包视觉感知方法促进公众视角融入城市设计决策
3
作者 黄路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8,共7页
【目的】众包视觉感知数据及分析方法凭借高效性、代表性和低成本优势,已成为城市建成环境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解析众包视觉感知方法的作用路径与效能特征,系统揭示其促进公众视角融入城市设计决策的理论逻辑,为人本导向的城市设计实... 【目的】众包视觉感知数据及分析方法凭借高效性、代表性和低成本优势,已成为城市建成环境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解析众包视觉感知方法的作用路径与效能特征,系统揭示其促进公众视角融入城市设计决策的理论逻辑,为人本导向的城市设计实践提供科学且实用的方法论支撑。【方法】选取5篇基于众包视觉感知方法的城市设计文献作为研究案例,围绕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方案生成3个城市设计的关键环节,讨论众包视觉感知数据及分析方法促进公众视角融入城市设计决策的作用机制。【结果】在数据收集阶段,通过训练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视觉感知推理模型对微观尺度城市公众视觉感知进行自动量化,提供低成本、广覆盖的公众视角的需求洞察;解析公众视觉感知与建成环境要素的关联可为制定科学的设计干预策略和设计目标提供依据;在方案生成阶段,基于众包视觉感知数据训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将公众的感知偏好自动转换为直观且可视化的设计语言,为城市设计决策的方案生成阶段提供了一种新型人机协同手段。【结论】揭示了利用众包视觉感知方法促进公众视角融入城市设计决策的路径与潜力,提升了设计决策的科学性和包容性,但其应用仍面临数据质量、公众动态体验捕捉及技术透明度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众包方法 视觉感知 微观尺度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研究--以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应皓恬 李欣然 金吉鸿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融资 数字征信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研究的经济学思维 被引量:36
5
作者 金碚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新质生产力”思维概念,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理论范式,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范式,运用于对新时代新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在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中,对于“人”的概化具有特别重要的认识论和逻辑自洽性意义... “新质生产力”思维概念,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理论范式,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范式,运用于对新时代新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在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中,对于“人”的概化具有特别重要的认识论和逻辑自洽性意义。“人”的概化,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人与人的关系,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新质生产力经济学思维所概化的“人”,从“经济人”“组织人”演化产生了“智能机器人”。当新质生产力研究接受数字化人工智能的经济学思维时,主流经济学将发生颠覆性的范式变革。对生产力的“质态”关切,超越对生产力的“量态”关切,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经济学属性。经济学的范式变革,须将长期性、未来性、存量性、多元性等因素也纳入观察研究体系,这是域观经济学与新质生产力相契合的逻辑基础,可以引导现代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体系,更科学地研究新时代、新世界所产生的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思维 “人”的概化 “微观-宏观”范式 域观经济学 数字化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文壮 游可唯 +2 位作者 张胤 周阳 张丽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54,共1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微纳结构光谱调控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深度学习可以在无明确物理解析模型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复杂的神经网络,从实验或仿真数据中学习微纳结构的光谱响应特性,从而实现高效的设计优化,这...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微纳结构光谱调控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深度学习可以在无明确物理解析模型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复杂的神经网络,从实验或仿真数据中学习微纳结构的光谱响应特性,从而实现高效的设计优化,这为微纳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微纳结构设计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其在结构色、热辐射控制以及窄带光谱传感等光谱调控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微纳结构 光谱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质文物的无损和微损分析技术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竞帆 莘苗苗 +1 位作者 温晓东 张清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8,共9页
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和鉴定工作需要对纸张和写印材料的构成、成分及年代进行分析。随着对纸质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无损和微损分析技术相较于有损分析更加受到关注。本文梳理了用于纸质文物无损和微损分析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 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和鉴定工作需要对纸张和写印材料的构成、成分及年代进行分析。随着对纸质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无损和微损分析技术相较于有损分析更加受到关注。本文梳理了用于纸质文物无损和微损分析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太赫兹光谱法、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加速器质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或人工智能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等,并对其在纸质文物的原料鉴别、染料成分及年代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纸质文物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通过这些分析技术与实际工作的深入融合、学术交流的加强以及相关标准研究的推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和鉴定工作的快速发展将得到有力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文物 纸张 文物保护 无损检测 微损检测 年代分析 人工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波前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思蔚 魏静轩 刘永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84,共13页
光学波前是光波相位面的几何表示,光学波前传感技术通过检测光波传播路径中的相位变化来分析物体的性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大气湍流检测、光学元件缺陷分析、生物样品研究等领域,在天文学、自适应光学、显微成像、激光系统和生物医学等... 光学波前是光波相位面的几何表示,光学波前传感技术通过检测光波传播路径中的相位变化来分析物体的性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大气湍流检测、光学元件缺陷分析、生物样品研究等领域,在天文学、自适应光学、显微成像、激光系统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常见探测器仅对光强度敏感,为了探测光学波前,通常需要在探测前端使用一系列复杂的光学元件,这导致系统体积庞大、成本高昂且结构复杂。近年来,随着微纳光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不断进展,涌现出一系列基于新原理、新器件和新算法的集成化、小型化和高性能的光学波前传感技术。该论文系统综述了近期光学波前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其原理将其分为干涉型和非干涉型两大类,具体包括剪切干涉型、光栅干涉型、近场干涉型、算法重构型和维度关联型等技术。最后,总结了当前领域尚存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波前传感 微纳光学 人工智能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浅层纵波速度调查中的应用
9
作者 朱峰 石一青 +1 位作者 符伟 李博南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8-932,共15页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和地层波速的方法,以期通过少量实测微测井实现大范围纵波速度结构的有效预测。该方法的实施流程如下:(1)两两配对静力触探和微测井数据以生成控制点位,以岩性变化为网络分裂条件,输入层神经元接收锥尖阻力、侧摩阻力和深度数据,输出层神经元接收纵波速度,在中间设置多个全连接隐藏层;(2)通过前馈训练机制更新隐藏层神经元参数;(3)将非控制点位的静力触探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以获取全区近地表纵波速度结构剖面。在苏北某场地进行方法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证实岩性分层的精细度和训练样本量是决定模型表现的两个关键因素。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浅层纵波速度的准确率超过90%,在可靠性、分辨率以及鲁棒性方面都超越了现有的经验公式法,可以辅助判断地下虚反射界面和低降速带分布范围,是提高地震勘探浅层速度调查精度和效率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近地表层速度调查 数据融合算法 静力触探 微测井调查 近地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增注意力的微表情识别方法
10
作者 战子为 孙兆才 +1 位作者 李翔 吴镇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6-764,I0011,共10页
微表情是个体无意识发生的表情变化,能够反映人们潜在的情绪和内心状态.微表情发生时动作强度低且涉及面部范围小,导致在微表情识别过程中存在着提取特征不充分、定位有效特征不准确的问题,影响识别精度.构建一种递增注意力多尺度卷积网... 微表情是个体无意识发生的表情变化,能够反映人们潜在的情绪和内心状态.微表情发生时动作强度低且涉及面部范围小,导致在微表情识别过程中存在着提取特征不充分、定位有效特征不准确的问题,影响识别精度.构建一种递增注意力多尺度卷积网络,该网络融合了多尺度卷积模块和递增注意力模块.利用多尺度卷积模块学习不同感受野下的细粒度特征,提取丰富的细节特征,同时设计一种递增注意力模块,通过多个注意力图间的特征共享与增强,准确定位面部运动区域,稳健提取微表情图像中的运动特征.所提网络在数据集SMIC、CASMEII及SAMM上进行实验,准确率分别达到0.826、0.880和0.787,F1值分别达到0.817、0.864和0.761.研究结果可为谎言检测、心理健康早期筛查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微表情识别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卷积 谎言检测 心理健康早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小花蝽人工饲料微胶囊剂型的研制及饲养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11
作者 谭晓玲 王甦 +1 位作者 李修炼 张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91-900,共10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人工饲料微胶囊进行了配方优化研究,明确了海藻酸钠及壳聚糖的填充比例和芯壁比例在微胶囊产率、包埋率和含水率等方面的影响。各配方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芯壁比>海藻酸钠填充比>... 通过正交试验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人工饲料微胶囊进行了配方优化研究,明确了海藻酸钠及壳聚糖的填充比例和芯壁比例在微胶囊产率、包埋率和含水率等方面的影响。各配方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芯壁比>海藻酸钠填充比>壳聚糖填充比;而各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壳聚糖填充比>海藻酸钠填充比>芯壁比;含水率受海藻酸钠填充比影响最大,而后依次为壳聚糖填充比和芯壁比;在海藻酸钠填充比为2.0%、壳聚糖填充比为0.6%及芯壁比为1∶3时,所得人工饲料微胶囊感官评定得分最高。以包埋率作为基准考量下,取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填充比为1.0%,壳聚糖填充比为0.8%,芯壁比为1∶1的配方,制作人工饲料微胶囊饲喂东亚小花蝽,与取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组为对照,进行了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取食人工饲料微胶囊后,东亚小花蝽1、2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雌成虫寿命显著缩短;羽化率和产卵前期差异不显著,但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显著降低。此外,取食人工饲料微胶囊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呼吸墒显著低于对照,运动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人工饲料 微胶囊 发育历期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吴方喜 朱永生 +2 位作者 谢鸿光 张建福 谢华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采用人工老化方法对193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耐储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绝大多数种质不耐储藏,但仍有少数种质的耐储藏特性较好,其中籼稻的耐储藏特性一般好于粳稻,同时籼稻和粳稻中都存... 采用人工老化方法对193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耐储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绝大多数种质不耐储藏,但仍有少数种质的耐储藏特性较好,其中籼稻的耐储藏特性一般好于粳稻,同时籼稻和粳稻中都存在较好的耐储藏种质。在地域分布上,不同来源的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其中来源于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广东、江西、江苏等省份的种质较耐储藏。因此,可以从大量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耐储藏特性较好的种质用于耐储藏水稻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储藏 微核心种质 人工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根系活力、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4
13
作者 张莉 王长庭 +3 位作者 刘伟 王启兰 李里 向泽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5-194,共10页
以三江源区重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6年人工草地和10年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6种土壤酶活性,分析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根系活力、群落数量结构与土壤微... 以三江源区重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6年人工草地和10年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6种土壤酶活性,分析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根系活力、群落数量结构与土壤微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6年人工草地的禾本科植物生物量最大、豆科植物开始入侵;10年人工草地的禾本科植物较6年人工草地生物量降低,杂类草生物量最大,豆科植物大量入侵,开始出现莎草科植物;人工草地根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发生变化,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提高,土壤容重、温度、pH值降低;6年和10年人工草地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脲酶的活性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全磷和水解酶类正相关,与土壤容重、pH值、多酚氧化酶负相关;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与土壤含水量、pH值、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负相关;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变化的趋势是6年人工草地高于10年人工草地,土壤微环境的改变使得植物间对于土壤资源利用竞争增大,植物根系活力随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的分配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建植期 人工草地 植物群落 土壤环境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替代漂珠的低密度材料 被引量:15
14
作者 沙林浩 李立荣 +2 位作者 高永会 常占宪 邢鹏举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6,60+86,共4页
漂珠低密度水泥浆由于密度低、强度高、体系稳定而在油田低压易漏层及低压油气层长封固段固井作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近年来,由于漂珠的产量越来越少,油田低成本要求急需开发代替漂珠的新型减轻材料,以满足配制低密度水泥浆的需求... 漂珠低密度水泥浆由于密度低、强度高、体系稳定而在油田低压易漏层及低压油气层长封固段固井作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近年来,由于漂珠的产量越来越少,油田低成本要求急需开发代替漂珠的新型减轻材料,以满足配制低密度水泥浆的需求。开发了BCL-10S低密度混合减轻材料,其物化性能与漂珠相当,用它作减轻剂配制的低密度水泥浆性能与用漂珠作减轻剂配制的低密度水泥浆性能相媲美,并已经在长庆油田获得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添加剂 人造珠 低密度水泥浆 减轻材料 漂珠替代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复眼成像系统设计与制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巩宪伟 鱼卫星 +3 位作者 张红鑫 卢振武 孙强 沈宏海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1期34-45,共12页
基于仿生复眼光学成像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视场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生物复眼的结构与分类;分别从平面型和曲面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设计概述了仿生复眼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国内外典型复眼... 基于仿生复眼光学成像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视场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生物复眼的结构与分类;分别从平面型和曲面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设计概述了仿生复眼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国内外典型复眼成像系统的结构、模型和成像功能;总结了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特点和优势。最后,分析了目前仿生复眼的工艺现状,指出仿生复眼的功能主要受微器件制作工艺的限制,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革新的、综合的微细加工方法,具有制作更高精度透镜阵列,提高人工仿生复眼应用能力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成像系统 微透镜阵列 光学设计 微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微合金钢热轧奥氏体晶粒尺寸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牛济泰 孙雷剑 +3 位作者 李海涛 翟瑾潘 樊程 李鑫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16,共5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微合金钢热轧控制参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提取了轧制温度、应变量、应变速率和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获取了实验后样品断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通过归一化把实验...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微合金钢热轧控制参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提取了轧制温度、应变量、应变速率和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获取了实验后样品断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通过归一化把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采用BP算法训练网络,对热轧控制参数(轧制温度、应变量、应变速率)和奥氏体晶粒尺寸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函数逼近,建立了奥氏体晶粒尺寸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网络估测的结果可定量地进行热轧控制质量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晶粒尺寸模型 微合金钢 控制轧制 奥氏体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气旋和冷锋相结合天气过程的宏、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以琳 王俊 龚佃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0-38,共9页
为选择飞机人工增雨的作业区和作业时机 ,利用中尺度模式、加密探空和PMS粒子探测系统的资料 ,分析了江淮气旋冷锋共同影响降水过程中的宏微观结构、适宜冷云云中冰晶增长的区域和可播区。结果表明 ,可以在降水前的水汽由低层向高层输... 为选择飞机人工增雨的作业区和作业时机 ,利用中尺度模式、加密探空和PMS粒子探测系统的资料 ,分析了江淮气旋冷锋共同影响降水过程中的宏微观结构、适宜冷云云中冰晶增长的区域和可播区。结果表明 ,可以在降水前的水汽由低层向高层输送和冰晶增长区由高层向低层传播的过程中选择作业时机 ,在上升速度区、- 1 0℃层云水高值区和冰水转化区等区域中选择作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宏微观结构 作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储气库建库微观模型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睿 郭平 +2 位作者 孙良田 黄爱斌 易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采用人造微观储层模型模拟实际建库过程中的各个过程。应用可视化方法,观察各驱替过程的驱替现象,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流体进入和驱替的全过程,并分析了储气库的注气、储气机理。天然气驱油和水的效果十分明显,说明高含水后期油藏进行储气... 采用人造微观储层模型模拟实际建库过程中的各个过程。应用可视化方法,观察各驱替过程的驱替现象,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流体进入和驱替的全过程,并分析了储气库的注气、储气机理。天然气驱油和水的效果十分明显,说明高含水后期油藏进行储气库建设,其注气、储气能力较好。在渗透率较高的高倾角油藏中局部注气时,其重力驱动效果明显,气液界面不平行。随着注气速度的增加,油藏的注入能力和储气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后期油藏 改建储气库 人造微观储层模型 微观驱替 可视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丝驱动的仿生转动关节臂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明东 马培荪 +1 位作者 马建旭 程君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284-1287,共4页
提出了动物关节臂的力学模型,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动物骨骼肌生物力学行为的相似性和力学性能的差异.基于仿生学的原理,研究了用SMA丝驱动仿生转动关节的技术.研制了能实现SMA感知功能的控制电路和SMA丝驱动的... 提出了动物关节臂的力学模型,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动物骨骼肌生物力学行为的相似性和力学性能的差异.基于仿生学的原理,研究了用SMA丝驱动仿生转动关节的技术.研制了能实现SMA感知功能的控制电路和SMA丝驱动的仿生转动关节驱动器,并用该关节驱动器开发了一个两自由度的微型关节臂,该微型关节臂可用于微型步行机器人和人工假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转动关节臂 仿生学 形状记忆合金丝 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人工草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生英 严林 +4 位作者 马玉寿 陈生翠 陈伶俐 马洪福 李琳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4-960,共7页
为了解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变化动态,于2012年4—10月以极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为对照,利用定位观测方法对其进行了7次调查。结果表明:共捕获各类中小型土壤动物标本4552只,隶属3门、8纲... 为了解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变化动态,于2012年4—10月以极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为对照,利用定位观测方法对其进行了7次调查。结果表明:共捕获各类中小型土壤动物标本4552只,隶属3门、8纲、23目、55科、65属;大类群中蜱螨目(Acarina)占41.39%,线虫类(Nemata)占26.24%,弹尾目(Collembola)占23.77%,其他类群仅占8.60%;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4—10月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在7—8月均达到最高;其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有显著增加趋势,土壤动物群落结构随着人工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愈加稳定,群落稳定性以2000年人工草地最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人工草地 土壤动物 中小型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