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5
|
|
2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 |
叶俊民
尹兴翰
于爽
刘清堂
罗晟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3
|
人工智能赋能情报服务与决策:内涵、逻辑与路径 |
张海涛
庞宇飞
刘彦辉
周红磊
|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高校教师构建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的行动研究:基于实践—反思的路径 |
魏志慧
胡啸天
林东华
刘玉梅
郭可慧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家庭教育的模型构建及系统实践 |
王珊
肖义墙
潘亦宁
彭唯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人工智能在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探索 |
汪炜军
罗如燕
薛飞
郑元林
胡京博
罗如柏
|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成果导向“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
亢洁
杨帆
张万虎
刘文波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现场工程师培养:原则遵循与靶向路径 |
徐兰
麦强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政府情报决策阐发: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
庞宇飞
张海涛
张传洋
吴川徽
|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影响、风险挑战与实践路径 |
裴榕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11
|
当代AI技术的伦理现象透视与实践智慧探索 |
徐亚州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2
|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机制研究 |
王娇
孙慧
廖振良
|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 |
郭安然
李擎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4
|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风险挑战与应对之策 |
肖福赟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5
|
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
曹权玺
王建华
谭嫄嫄
|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从结果量化到过程赋能:AI技术驱动下科研评价的范式转型与实践路径 |
张琳
陈国梁
|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研究 |
关庆
陆萍
韩旭
李婷婷
|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开放教育教学场景:样态、价值及实践路径 |
石磊
方海光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学习的离身困境与实践路径 |
洪玲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0
|
全科医师对AI辅助诊疗系统的认知与需求调查 |
潘琦
任菁菁
马方晖
胡梦杰
|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