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证据的类型分析与规则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登科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2,F0002,175,共13页
人工智能的技术扩散和广泛应用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在涉人工智能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中,人工智能证据成为认定事实的新兴证据。狭义人工智能证据仅限于人工智能对数据处理后形成的结果或者意见,而广义人工智能证据包括狭义人工智能证... 人工智能的技术扩散和广泛应用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在涉人工智能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中,人工智能证据成为认定事实的新兴证据。狭义人工智能证据仅限于人工智能对数据处理后形成的结果或者意见,而广义人工智能证据包括狭义人工智能证据、人工智能自动收集或采集的数据、人工智能系统本身等。界定人工智能证据内涵及其外延时,需要正确处理好其与大数据证据、算法证据、科学证据之间的关系。当下人工智能证据的使用场景,主要包括AI犯罪案件中的人工智能证据、AI执法中的人工智能证据、数字检察中的人工智能证据、智慧司法中的人工智能证据。在立法层面,需要赋予人工智能证据独立的法律地位,将人工智能证据列入法定证据种类中;将人工智能证据的收集获取和审查认定纳入技术性正当程序规制;通过技术和法律来保障人工智能证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证据 证据种类 鉴定意见 电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电子电器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建厅 刘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智能制造背景下,逐步推动电子电器专业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文通过分析上述关键技术在电子电器制造中的应用,... 智能制造背景下,逐步推动电子电器专业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文通过分析上述关键技术在电子电器制造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实现定制化生产、推动绿色制造和促进全球化协同方面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电子电器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深化物联网和大数据的集成、推动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发展、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以及实现全球化协同制造网络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电子电器设备 智能化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档案数据智治探索——基于智慧医疗档案管理“提智增效”的考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田丽杰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在数字化、网络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档案数据已不再是孤立、静态的信息孤岛,而是需要与其他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关联和共享的重要资产。本研究将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现医疗档案数据与其他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在数字化、网络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档案数据已不再是孤立、静态的信息孤岛,而是需要与其他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关联和共享的重要资产。本研究将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现医疗档案数据与其他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探索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档案数据智治新模式。对人工智能在档案数据管理和应用中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档案数据 智慧医疗 档案管理 自然语言处理 电子病历 智能推荐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智能到机器实现模型——粒计算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71
4
作者 苗夺谦 张清华 +7 位作者 钱宇华 梁吉业 王国胤 吴伟志 高阳 商琳 顾沈明 张红云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3-757,共15页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对人的意识、思维过程的模拟。粒计算是当前智能信息处理领域中一种新的概念和计算范式,是研究基于多层次粒结构的思维方式、复杂...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对人的意识、思维过程的模拟。粒计算是当前智能信息处理领域中一种新的概念和计算范式,是研究基于多层次粒结构的思维方式、复杂问题求解、信息处理模式及其相关理论、技术和工具的方法论。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模拟人脑智能的粒计算模式与方法,其次总结了粗糙集、商空间、模糊集、云模型、三支决策等几种典型的粒计算基本构架与数学模型,然后分析知识的多粒度解析表示与不确定性度量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粒计算求解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不确定性 粒计算 多粒度 粗糙集 商空间 模糊集 云模型 三支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线上实物实验平台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磊 胡仁杰 +1 位作者 堵国樑 黄慧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3-169,共7页
为推进线上实验教学的发展,深入分析实物实验的需求和特点,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积累的成功经验,引入可重构、大数据、混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线上实物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法,探索新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构... 为推进线上实验教学的发展,深入分析实物实验的需求和特点,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积累的成功经验,引入可重构、大数据、混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线上实物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法,探索新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构建线上实物实验的实施方案。实施结果表明,在疫情特殊时期下能保障和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实物实验 电工电子 可重构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6
作者 杜锋 雷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1-163,共3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电子鼻在构造上模仿动物和人的嗅觉特征,研究了电子鼻的识别原理。探讨了电子鼻在食品感官质量评价、等级判定、类别识别、成份检测、贮藏保鲜、生产过程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人工智能、数据融合等技术在电子... 本文对比分析了电子鼻在构造上模仿动物和人的嗅觉特征,研究了电子鼻的识别原理。探讨了电子鼻在食品感官质量评价、等级判定、类别识别、成份检测、贮藏保鲜、生产过程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人工智能、数据融合等技术在电子鼻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食品工业 识别原理 感官质量评价 等级判定 嗅觉 数据融合 人工智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人工智能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德毅 肖俐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共7页
五十多年来,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知识工程、机器人等领域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离真正的人类智能还相差甚远。本文强调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作为信息技术的先导,人工智能科学有着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要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实现人工智能... 五十多年来,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知识工程、机器人等领域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离真正的人类智能还相差甚远。本文强调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作为信息技术的先导,人工智能科学有着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要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实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创新。要关注认知科学、脑科学、生物智能、物理学、复杂网络、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交叉渗透,尤其是重视认知物理学的研究;自然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载体,是人工智能研究知识表示无法回避的直接对象,要对语言中的概念建立起能够定量表示的不确定性转换模型,发展不确定性人工智能;要利用现实生活中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模型和无尺度特性,把网络拓扑作为知识表示的一种新方法,研究网络拓扑的演化与网络动力学行为,研究网络化了的智能,从而适应信息时代数据挖掘的普遍要求,迎接人工智能科学与应用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不确定性人工智能 认知物理学 数据场 云模型 网络化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开路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闯 寇磊 +2 位作者 蔡国伟 赵梓含 张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57-2970,共14页
电力电子变换器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系统、直流输电、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其可靠性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开展对电力电子变换器开路故障监测与智能诊断方法研究,对避免二次故障、降低运维时间与成本和提高电力... 电力电子变换器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系统、直流输电、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其可靠性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开展对电力电子变换器开路故障监测与智能诊断方法研究,对避免二次故障、降低运维时间与成本和提高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电力电子变换器故障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然后对特定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实例综述,随后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与瞬时故障特征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用于三相电力电子变换器故障诊断,最后提出基于AI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面临的挑战,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力电子变换器 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 故障定位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刑事裁判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防范——美国威斯康星州诉卢米斯案的启示 被引量:109
9
作者 朱体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5,共10页
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智能化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取向之一,智能辅助刑事裁判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卢米斯案中智能辅助量刑引发的争议启示我们应当注意人工智能辅助刑事裁判的不确定性、可解释性风险。应当坚守法官... 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智能化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取向之一,智能辅助刑事裁判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卢米斯案中智能辅助量刑引发的争议启示我们应当注意人工智能辅助刑事裁判的不确定性、可解释性风险。应当坚守法官的主体性和智能裁判系统的工具性,防止出现对于智能工具的过度依赖和锚定效应。确立司法智能化改革和智能辅助裁判系统应用的制度框架,制定智能辅助裁判工具设计与使用的伦理准则,加强人工智能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着力实现司法公开和司法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司法大数据 智能辅助刑事裁判 不确定性风险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数据的证据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82,共10页
由于人类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的智能和认知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电子数据的可信性和证据分析的科学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需要通过区分基于有形物和基于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的证据属... 由于人类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的智能和认知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电子数据的可信性和证据分析的科学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需要通过区分基于有形物和基于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的证据属性来审查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电子数据的可信性。同时,基于贝叶斯网络,实践中还需要在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的信息点挖掘、模式识别以及证据表达方式三方面充分利用规则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分析电子数据的认知模型,并用拓扑势形式化地表示电子数据信息中的规律性,这样才能确保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电子数据证据分析过程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电子数据 证据可信性 证据分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医院建设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91
11
作者 许昌 孙逸凡 +10 位作者 董四平 曹晓均 刘颜 卢红 吴雅林 石宇 钟婉婷 戴遥 罗斌 陶红兵 陈芸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随着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诸多医院顺应变化,开始由传统信息化向更为先进的智慧化进行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并首次明确了智慧医院相... 随着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诸多医院顺应变化,开始由传统信息化向更为先进的智慧化进行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并首次明确了智慧医院相关建设要求,标志着全国智慧医院即将迎来建设浪潮。如何解读这一时期的相关政策,怎样看待智慧医院建设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智慧医院建设对临床专科各方面究竟产生哪些作用,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定位及转型战略的制定实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院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电子病历 人工智能 医疗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A的电子海图应用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治军 王孝通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
讨论了基于PDA的海图数据的预处理、海图显示和GPS通信等关键技术 ,并给出了基于PDA的电子海图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关键词 PDA 人工智能 电子海图应用系统 系统设计 数据预处理 掌上电脑 模块 个人数字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布域变换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渗透率预测及不确定性估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明轩 韩宏伟 +2 位作者 刘浩杰 桑文镜 袁三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4-1680,共17页
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油气藏开发的关键参数.传统测井方法与常规机器学习方法估算的渗透率都是固定值.但由于测井数据本身存在噪声,渗透率的预测结果可能受到噪声的影响出现测量性的随机误差(即任意不确定性);同时,当测试数据与训练数据... 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油气藏开发的关键参数.传统测井方法与常规机器学习方法估算的渗透率都是固定值.但由于测井数据本身存在噪声,渗透率的预测结果可能受到噪声的影响出现测量性的随机误差(即任意不确定性);同时,当测试数据与训练数据存在差异时,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渗透率时可能出现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即认知不确定性).为实现渗透率的准确预测并量化两种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数据分布域变换和贝叶斯神经网络同时实现渗透率预测及其不确定性的估计.提出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同域数据分布的相互转换,另一部分是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神经网络渗透率建模预测和不确定性估计.由于贝叶斯神经网络存在数据分布的假设,当标签的概率分布与网络的分布保持一致时,贝叶斯神经网络可以更好的学习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寻找一个函数将一个原始域的渗透率标签转换为目标域的与渗透率有关的变量(我们称为目标域渗透率),使得该变量符合贝叶斯神经网络的分布假设.我们使用贝叶斯神经网络预测目标域渗透率以及任意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随后,通过分布域的逆变换,我们将目标域渗透率还原回原始域渗透率.应用本文方法到某油田的18口井的测井数据中,使用16口井的数据进行训练,2口井进行测试.测试井的预测渗透率与真实渗透率基本一致.同时,任意不确定性的预测结果提供了渗透率预测值受到的测井数据噪声影响的位置.认知不确定的预测结果说明数据量少的位置具有更高的认知不确定性.我们提出的这一流程不仅显示了在储层表征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可以降低测井解释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神经网络 渗透率预测 数据分布域变换 人工智能 不确定性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