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6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影响机制研究——AI身份威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玥 姜冠岐 李璐含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3,共14页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用户信息行为引导、AIGC技术优化和AIGC产品迭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构建信息可控...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用户信息行为引导、AIGC技术优化和AIGC产品迭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构建信息可控度、信息透明度和AI焦虑影响信息回避的理论模型,通过虚拟实验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数据及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信息回避行为在不同AIGC信息透明度与可控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I焦虑与信息回避行为有正向关系。研究发现,AI身份威胁对AIGC信息不确定性与AI焦虑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信息回避 ai身份威胁 ai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的电磁场计算建模研究综述
2
作者 金亮 苏浩展 +2 位作者 郭劭男 宋居恒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13-3029,共17页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在图像、语言、决策和诊断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随着电工装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强弱电耦合特性使得电磁场问题呈现的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和非线性问题逐渐突出...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在图像、语言、决策和诊断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随着电工装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强弱电耦合特性使得电磁场问题呈现的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和非线性问题逐渐突出,对其进行高精度数值计算建模和优化计算的难度逐渐增加。因此,该文在AI背景下,结合课题组近期研究成果,介绍深度学习对数据驱动建模、物理驱动的偏微分方程(PDE)求解、知识嵌入建模等典型交叉问题的求解方法,特别是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的复杂电磁场综合问题智能建模现状,阐述电磁综合性能精确建模分析与优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电磁场 建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I“识菌”模型,重塑微生物实验教学
3
作者 张霞 李鲍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4,共6页
微生物学实验在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显微制片与染色观察更是其中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的环节,涉及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传统实验课堂常采用教师集中式评价模式,学生需要排队等待人工评阅和反馈,时间... 微生物学实验在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显微制片与染色观察更是其中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的环节,涉及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传统实验课堂常采用教师集中式评价模式,学生需要排队等待人工评阅和反馈,时间成本高、效率低,教师也在重复性工作中耗费大量精力。为解决这一瓶颈,研究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开发了“识菌”(Identify Microbe)模型,通过提示词策略和工作流逻辑进行定制训练,使模型能在数秒内对学生提交的显微图像进行快速识别与自动评分,并输出针对性的操作改进建议。引入AI模型后,实验课堂整体效率显著提升,学生能够进行多轮次涂片操作并深度思考染色原理,显微图片质量高分率明显增加,教师则腾出更多时间进行个别化辅导和课程拓展。“识菌”模型与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不仅化解了显微操作批量评价的痛点,也为实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菌模型 人工智能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ai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新论与AI艺术的现实生成
4
作者 李磊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158,共10页
现实主义的定义与论争总是伴随着媒介环境更迭被不断重视与提及。人工智能时代也不例外,并存着两种现实主义:一种是经典现实主义,指向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另一种是网络现实主义或媒介现实主义,形塑着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相对应的是,现... 现实主义的定义与论争总是伴随着媒介环境更迭被不断重视与提及。人工智能时代也不例外,并存着两种现实主义:一种是经典现实主义,指向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另一种是网络现实主义或媒介现实主义,形塑着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相对应的是,现阶段的AI艺术基本上是以网络艺术的形式呈现的,既有经典艺术形态的一面,也有新艺术形态的一面。于是,网络现实主义关联虚拟层现实,经典现实主义关联经验层现实。一方面,创作过程和结果自动生成的特点增加了现实世界的更多未知与可能,对应的是混合的、无限的、游戏的虚拟现实,适用智能化的网络现实主义。另一方面,AI艺术用一种间接反映现实的方式重建了经典现实主义的认知规律,从而完成三种结合:人机交互的迭代升级与媒介的科幻性结合;艺术想象的指令化与题材的现实性结合;创作素材的数字化与转码的准确性结合,并最终深度探索国产大模型的现实主义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人工智能 ai艺术 现实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驱动的实验室安全隐患智能识别系统
5
作者 厉旭杰 顾雨晨 +1 位作者 姚持恩 王继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68,共7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巡查中存在的专业依赖性强和人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隐患智能识别方法。通过解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构建了结构化知识库,并采用text-embedding-3-large模型实现了303项检查...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巡查中存在的专业依赖性强和人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隐患智能识别方法。通过解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构建了结构化知识库,并采用text-embedding-3-large模型实现了303项检查条目的语义向量化。结合FAISS框架,建立了毫秒级检索机制,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动态K值优化的检索增强生成(RAG)算法。系统支持文本描述和图像识别两种巡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隐患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2.7%,显著缩短了安全巡查时间。目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温州大学实验室的日常巡查,累计识别隐患237项,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安全巡查 实验室安全 检索增强生成 多模态人工智能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IoT的协同智能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宇哲 李玲 +5 位作者 侯朋朋 于佳耕 程丽敏 张常有 武延军 赵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206,共28页
深度学习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AIoT生态的繁荣.一方面AIoT设备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海量数据资源,另一方面深度学习使得AIoT设备更加智能化.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和克服单个AIoT设备的资源瓶颈,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成为了深度学习在A... 深度学习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AIoT生态的繁荣.一方面AIoT设备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海量数据资源,另一方面深度学习使得AIoT设备更加智能化.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和克服单个AIoT设备的资源瓶颈,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成为了深度学习在AIoT应用场景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支撑.联邦学习能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用户的数据资源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协同推理能借助多个设备的计算资源来提升推理的性能.引入了面向AIoT的协同智能的基本概念,围绕实现高效、安全的知识传递与算力供给,总结了近十年来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算法以及架构和隐私安全3个方面的相关技术进展,介绍了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在AIoT应用场景中的内在联系.从设备共用、模型共用、隐私安全机制协同和激励机制协同等方面展望了面向AIoT的协同智能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智能 联邦学习 协同推理 智能物联网 智能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时代数字人赋能人机协同学习:价值、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余越凡 赵志群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深刻推动着人机协同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受限于语音、文本等传统媒介形式,AIGC在交互方式和应用成效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引发诸如知识机械投喂、情境创设不足以及情感交互缺失等一系...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深刻推动着人机协同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受限于语音、文本等传统媒介形式,AIGC在交互方式和应用成效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引发诸如知识机械投喂、情境创设不足以及情感交互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数字人作为智能时代新兴的媒介形态,与AIGC深度融合后,展现出反身媒介性、具身在场性和智能演绎性等核心特征。在人机协同学习场景下,AIGC赋能的数字人具备独特价值,能够重塑学习的行动场域、实践模式、认知路径以及学习理念。基于上述背景,研究构建了AIGC时代数字人赋能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框架。该框架涵盖案例习得、案例迁移和知识创新三个阶段,并且可广泛应用于素质教育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职业教育中基于工作的学习以及终身教育范畴内的泛在学习等多元场景。为推进这种人机协同学习方式的全面推广与有效落地,还需在技术和应用层面进一步探索,包括开发能够实现情感与智能共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智能化能力评价算法,以及灵活运用多元学习场景和多样化组织形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人 人机协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协同情境下的AIGC用户知识创新过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思远 彭国超 舒雅童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背景下,人智协同成为推动个体知识创新的重要引擎,有必要探究人智协同情境下AIGC用户的知识创新过程及形成机制。文章通过扎根理论和叙事研究对28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构建人智协同情境下用户知识创新的...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背景下,人智协同成为推动个体知识创新的重要引擎,有必要探究人智协同情境下AIGC用户的知识创新过程及形成机制。文章通过扎根理论和叙事研究对28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构建人智协同情境下用户知识创新的过程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心理需求、AI素养、IT正念等内源动机和包含社会遵从、创新遵从的外源动机共同构成AIGC用户知识创新前因动机;用户知识创新过程呈现出“知识创新准备—人智知识协同—自我知识协同”的演化路径;人智协同情境下知识创新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知识利用、知识增值和知识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知识创新 人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周圣荃 李以科 +6 位作者 王永志 刘海明 李楠 柯昌辉 李瑞萍 赵永岗 张丽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16,共14页
地球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多维度发展持续驱动着地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创新。生成式AI技术作为新兴研究工具,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知识推理能力为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系统梳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脉络,对比ChatGPT与国产DeepSeek模型... 地球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多维度发展持续驱动着地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创新。生成式AI技术作为新兴研究工具,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知识推理能力为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系统梳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脉络,对比ChatGPT与国产DeepSeek模型的技术路线,展现了生成式AI技术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多模态模型构建的优势。本文详细总结了生成式AI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资源勘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成式AI技术已实现地学领域中多源异构数据的通用性整合,在资源勘查领域深入参与各阶段工作并于数据整合、认知推理、应用服务等层面提供技术支撑,掀起资源勘查领域革新浪潮。目前,生成式AI技术在地学应用领域依然存在数据完备性缺陷、地质复杂系统挑战、地质模型可解释性难题等核心制约。综合分析指出,生成式AI重构“数据感知-知识提炼-决策生成”技术体系,必将加速实现该技术在地球科学各领域的应用突破,为创新勘查技术方法、提高勘查效率、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成式ai技术 ChatGPT 找矿预测 资源勘查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在茶产业上的应用:从认知到应用的全面洞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锡端 王岳飞 王杰 《中国茶叶》 2025年第3期6-13,共8页
随着全球对高品质、可持续茶产品需求的攀升,传统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茶产业面临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管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深入剖析AI技术在茶产业全链条的应用现状、成效与挑战,... 随着全球对高品质、可持续茶产品需求的攀升,传统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茶产业面临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管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深入剖析AI技术在茶产业全链条的应用现状、成效与挑战,发现AI在茶园智能管理与茶叶生产加工优化、品质控制和精准营销等环节价值显著,尤其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效果突出。然而,AI技术在茶产业中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应用成本较高、数据安全存在隐患、数据科学与AI领域专业人才短缺等。研究表明,AI与茶产业的深度融合需循序渐进,要注重技术适配性、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借助更先进的AI算法和数据分析工具,茶产业将朝着智能化、精细化和高质量方向迈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茶产业 智能管理 生产加工优化 精准营销 应用挑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与出版新质生产力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殿利 周杨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从数字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矛盾与困惑切入,以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已取得的应用成果及其对出版产业的启示为基础,论述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对传统出版业态进行新质生产力改造,如何创造新型文化企业等,审慎探讨人工智能与出版新质生产力的可... 从数字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矛盾与困惑切入,以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已取得的应用成果及其对出版产业的启示为基础,论述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对传统出版业态进行新质生产力改造,如何创造新型文化企业等,审慎探讨人工智能与出版新质生产力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冀望引发学界和业界对人工智能与出版新质生产力乃至出版行业管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人工智能 出版 新质生产力 新型文化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与量子技术在未来电网中的融合模式与应用展望
12
作者 臧奕茗 李卓潇 +4 位作者 张少春 闫云凤 许永鹏 刘亚东 江秀臣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8-1726,共19页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备监测与运维、电力系统控制与规划、电力交易与市场管理、电力电子系统和电力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应用场景,分析了AI技术具有的优势。然后,从量子测量、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材料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量子技术在电力参量高精度测量、电力系统快速规划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通信和电力设备优化改进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从“AI+量子测量”、“AI+量子计算”、“AI+量子通信”、“AI+量子材料”4个角度展望了AI与量子技术紧密融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AI与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结合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电网运行控制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 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市场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AI介入的设计行为驱动构塑
13
作者 张文泳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8,139,共6页
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时代,设计活动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重塑着设计、技术、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布鲁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探讨在AI设计机制中将不同的行动者连接起来,驱动联合互动的设计行为构塑。在ANT... 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时代,设计活动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重塑着设计、技术、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布鲁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探讨在AI设计机制中将不同的行动者连接起来,驱动联合互动的设计行为构塑。在ANT中,AI被视为一个行动者,包括技术开发者、用户、政策制定者、教育者等。这些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形成了一个协同工作的网络,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拉图尔的ANT理论为理解这种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框架,通过分析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AI时代设计实践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AI时代的设计图景。本文认为,在AI设计实践中,导入ANT的“技术的社会形塑”理念,把技术的社会建构向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建构扩展,重视异质实体各行动者的互动,建立起社会联结,确保设计过程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同时,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伦理考量,关注数据隐私、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可以促进AI技术的正确发展和应用,推动负责任和可持续的设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拉图尔 技术与社会 行动者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UTAUT模型研究大学生学习AI绘画工具的意愿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常圣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7,共9页
目的旨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学生接受和使用AI绘画工具的意愿。方法扩展UTAUT模型并结合个体创新性和AI焦虑因素,研究设计专业学生接受AI绘画工具的关键变量。结果个体创新性显著正向影响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行为意图,表明对新技... 目的旨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学生接受和使用AI绘画工具的意愿。方法扩展UTAUT模型并结合个体创新性和AI焦虑因素,研究设计专业学生接受AI绘画工具的关键变量。结果个体创新性显著正向影响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行为意图,表明对新技术具有较高开放性的学生更倾向于对AI绘画工具的性能与易用性抱有更高期待。AI焦虑对努力期望和行为意图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表明AI焦虑可能会抑制学生采纳这类工具的意愿。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便利条件对行为意图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强调了这些因素在技术接受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然而,社会影响对行为意图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在AI绘画工具的学习应用场景中,外界社会压力或支持并非决定性因素。此外,方差分析的结果揭示,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对采用AI绘画工具持有更积极的看法。结论研究结果支持了UTAUT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验证了IT中的个体创新性和人工智能焦虑在AI绘画工具接受过程中的重要性,还提供了针对设计教育中AI绘画工具应用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绘画 生成式人工智能 UTAUT模型 ai焦虑 个体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大模型产业政策体系重塑:美国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贵明 阳镇 师磊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7,共14页
AI大模型的流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投资、创新、应用浪潮。本文先从产业政策体系视角出发,将产业人才培育、产业技术研发、产业安全打造、产业生态建设等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推动美国AI大模型发展的产业政策分析框架。目前... AI大模型的流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投资、创新、应用浪潮。本文先从产业政策体系视角出发,将产业人才培育、产业技术研发、产业安全打造、产业生态建设等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推动美国AI大模型发展的产业政策分析框架。目前,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推动AI大模型发展的政策设计日渐完善、国内AI大模型的数量和类型日渐丰富、AI大模型的用户数量和适用场景日见增多。但是在技术短板、人才错配、生态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短板与缺点,从而造成了相关产业发展的滞后。为此,需要系统性加大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积极培育和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努力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全面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推动我国AI大模型产业政策体系重塑,进一步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 产业政策体系 比较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医疗之“术”与“道”:基于道家思想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莉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发展充分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AI医疗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AI医疗代表了医学之“术”的精进,然而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一系列“道”的伦理问题,在医疗行业也未能幸免。基于道家思想视角对...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发展充分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AI医疗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AI医疗代表了医学之“术”的精进,然而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一系列“道”的伦理问题,在医疗行业也未能幸免。基于道家思想视角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审视,发现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过度应用可能会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而技术的过度干预也会对自然生命过程构成潜在风险,同时引发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问题。立足道家思想进行反思,提示全社会特别是医疗机构在使用AI医疗的过程中应当避免过度干预,审慎应用技术,保护隐私尊严,强调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公正,才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家思想 ai医疗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视域下智库要素模型建构及其功能路径变迁
17
作者 何双伯 唐闻天 +3 位作者 黄筠惠 谢彬瑜 杨利辛 李刚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意义]全面系统地探究智库运行机制与组成要素,能够为分析智库的功能实现提供模型基础。[方法/过程]本文剖析了智库运作模式下的各功能要素,建构了利益相关者—组织—技术—证据(stakeholder-organization-technology-evidence,SO... [目的/意义]全面系统地探究智库运行机制与组成要素,能够为分析智库的功能实现提供模型基础。[方法/过程]本文剖析了智库运作模式下的各功能要素,建构了利益相关者—组织—技术—证据(stakeholder-organization-technology-evidence,SOTE)要素模型,并对其动力因素以及应用场景展开阐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人工智能这一变革性力量对SOTE模型的影响。[结果/结论]人工智能显著改变了SOTE模型的各要素及要素间的互动模式,为智库功能实践路径提供了创新动力,推动了智库议程设置、研究与运营工作的革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库 要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 for Science:认知性协作、全过程效应与行动领域
18
作者 王硕 张徐姗 +2 位作者 武晨箫 阎妍 李正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计算性协作到认知性协作的脉络中考察AI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AI不再只是从外部为科研赋能,而是逐步介入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层面与科学家建立深度协作。从全过程科研视角分析Science,AI不仅赋能科学知识生产,也推动科技传播的民主化与精准化,助力科研管理与评价的智能化。从技术—社会系统的视角来看,为了更好地释放AI for Science的潜力,应着眼于面向AI for Science的科研生态系统整体建设。未来应从人才培养、科研组织、数据资源、伦理治理等行动领域出发,提升科研人员的AI for Science胜任力、推动跨领域合作、促进高质量数据流通与共享以及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for Science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认知性协作 全过程科研 科技伦理治理 科研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presentative air traffic management capability 被引量:1
19
作者 TANG Jun LIU Gang PAN Qing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1123-1134,共12页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has increased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as evidenced by its applications to a wide range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problems.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is becoming incr...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has increased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as evidenced by its applications to a wide range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problems.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utomated and autonomous,making it lucrative for AI applications.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that employ AI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ATM capability.A brief account of the history,structure,and 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is provided,followed by the description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everal representative ATM tasks,such as air traffic services(ATS),airspace management(AM),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ATFM),and flight operations(FO).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e current review is the professional survey of the AI application to ATM alongside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their specific advantages:(i)these methods provid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conventional physical modeling techniques,(ii)these methods do not require knowing relevant internal system parameters,(iii)these methods are computationally more efficient,and(iv)these methods offer compact solutions to multivariable problems.In addition,this review offers a fresh outlook on future research.One is providing a clear rationale for the model type and structure selection for a given ATM mission.Another is to understand what makes a specific architecture or algorithm effective for a given ATM mission.These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that will continue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AI research community and ATM work team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 air traffic services(ATS) airspace management(AM)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ATFM) flight operations(F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FBS的GenAI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框架研究
20
作者 宗威 白廷俊 +1 位作者 田晓夏 姚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6-57,共12页
目的旨在深度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和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来构建产品创新设计框架,填补GenAI辅助设计在功能-结构约束方面的空缺,强化设计师跨学科研究能力,... 目的旨在深度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和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来构建产品创新设计框架,填补GenAI辅助设计在功能-结构约束方面的空缺,强化设计师跨学科研究能力,提升创新设计的效率与合理性。方法采用理论驱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拓展FBS模型、剖析GenAI在设计任务中的效能,并引入相关基础研究结论,构建GenAI辅助设计框架并基于案例分析法证明该框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案例分析表明,该框架能清晰地引导设计师使用GenAI完成创新设计,大幅缩短设计耗时并优化产品的功能及结构。结论该框架能够有效辅助产品创新设计,不仅能提升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效率;还显著优化了产品的功能结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 人工智能(ai)辅助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 功能-行为-结构(FBS)模型 设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