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ecision hyper plane heuristic based artificial immune network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4
1
作者 DENG Ze-lin TAN Guan-zheng +1 位作者 HE Pei YE Ji-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852-1860,共9页
Most of the developed immune based classifiers generate antibodies randomly, which ha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guide the antibody generation effectively, a decision hyper plane h... Most of the developed immune based classifiers generate antibodies randomly, which ha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guide the antibody generation effectively, a decision hyper plane heuristic based artificial immune network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DHPA1NC) is proposed. DHPAINC taboos the inner regions of the class domain, thus, the antibody generation is limited near the class domain boundary. Then, the antibodies are evaluated by their recognition abilities, and the antibodies of low recognition abilities are removed to avoid over-fitting. Finally, the high quality antibodies tend to be stable in the immune network. Th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wo simulated datasets classification,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ision hyper planes determined by the antibodies fit the class domain boundaries well. Moreover, th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UCI datasets classification and emotional speech recognition,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good performance, which means that DHPAINC is a promising classif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mmune network decision hyper plane recognition ability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聚类的FCM与aiNet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加伏 罗晓萍 +1 位作者 唐贤瑛 朱金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4期515-517,588,共4页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使用欧氏距离衡量,遇到潜在的类或簇背离超球面结构时表现不佳。利用免疫理论中的克隆选择、亲和力成熟和免疫网络理论来建构一种网络模型aiNet,将其用于数据聚类可以减少数据中的冗余,描述数据结构和聚类形状。通过...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使用欧氏距离衡量,遇到潜在的类或簇背离超球面结构时表现不佳。利用免疫理论中的克隆选择、亲和力成熟和免疫网络理论来建构一种网络模型aiNet,将其用于数据聚类可以减少数据中的冗余,描述数据结构和聚类形状。通过实验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当潜在的类或簇背离凸集时,aiNet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聚类 FCM ainET 模糊C均值算法 网络模型 人工免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PSO的传感器网络动态节点部署策略
3
作者 俞垚魏 李云龙 +2 位作者 岳川 袁伟 李艳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利用传感器网络对任务区域进行监测是保障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多传感器组建的覆盖网络可为区域提供高效的感知和通信服务。理想的传感器部署策略是实现网络覆盖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部分固定传感器功能失效导致监测区域出现覆盖空... 利用传感器网络对任务区域进行监测是保障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多传感器组建的覆盖网络可为区域提供高效的感知和通信服务。理想的传感器部署策略是实现网络覆盖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部分固定传感器功能失效导致监测区域出现覆盖空洞,可以通过调整周围可移动传感器实施快速修复。首先建立了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模型。其次,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特征,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Immune-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IPSO),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解决了传统优化算法中容易出现的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值问题,提升了节点部署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基于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以及改进的免疫粒子群算法(Improved Immu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IPSO)相比,AIPSO算法从整体上减少了动态传感器的移动距离,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率和节点覆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动态节点 部署策略 人工免疫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N信息融合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葛红 田联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8,21,共4页
信息融合技术是一种集成多个传感器数据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检测和识别结果的技术。如何有效地集成多源检测数据以充分发挥各种检测数据的作用,从而获得最好的检测和识别结果,仍然是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 信息融合技术是一种集成多个传感器数据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检测和识别结果的技术。如何有效地集成多源检测数据以充分发挥各种检测数据的作用,从而获得最好的检测和识别结果,仍然是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索。提出采用人工免疫网络(Artificial Immune Network,AIN)作为模式识别领域中信息融合技术的融合算法,并做出了初步的尝试,两个实验证明了AIN作为信息融合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人工免疫网络 对象检测与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D.AiNet聚类算法的空袭目标类型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海雄 刘付显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2,共6页
针对防空反导作战中空袭目标类型识别问题,在分析空袭目标的主要类型、识别指标及其识别原则的基础上,将人工免疫算法中矢量距人工免疫网络聚类算法应用于抗体样本训练模块,并建立了抗体训练和目标识别的并行决策模型。最后进行了算例验... 针对防空反导作战中空袭目标类型识别问题,在分析空袭目标的主要类型、识别指标及其识别原则的基础上,将人工免疫算法中矢量距人工免疫网络聚类算法应用于抗体样本训练模块,并建立了抗体训练和目标识别的并行决策模型。最后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了算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类型识别 矢量距 人工免疫网络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进化的aiNet聚类算法
6
作者 郭建华 邓飞其 杨海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aiNet算法中没有定义目标函数、记忆网络动态无规律变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进化的人工免疫网络聚类新算法,将人工免疫网络压缩聚类抽象为多目标规划问题,定义了记忆网络的整体进化目标,并采用疫苗注射策略提升免疫学习质量.中心... 针对aiNet算法中没有定义目标函数、记忆网络动态无规律变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进化的人工免疫网络聚类新算法,将人工免疫网络压缩聚类抽象为多目标规划问题,定义了记忆网络的整体进化目标,并采用疫苗注射策略提升免疫学习质量.中心聚类和非线性聚类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聚类质量、压缩质量、参数敏感性等优于原aiNet算法;新算法的平均类散布矩阵迹为4.1420,低于原aiNet的4.2575;样本压缩率比原aiNet算法高8.42%;聚类正确率对压缩阈值的敏感性比原aiNet算法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网络 目标进化 聚类分析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限负荷及非线性定价的柔性负荷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吕延哲 衡俊良 +1 位作者 高洪涛 王向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8-494,共7页
针对柔性负荷在电价低谷时段集中需求响应不佳等问题,采用弹性限负荷算法实现对柔性负荷的混合控制。提出一种用非线性价格参数来调节负荷需求曲线高次项的控制方法,通过惩罚负荷柔性来提高负荷需求曲线的平滑度,抑制低价时段的电采暖... 针对柔性负荷在电价低谷时段集中需求响应不佳等问题,采用弹性限负荷算法实现对柔性负荷的混合控制。提出一种用非线性价格参数来调节负荷需求曲线高次项的控制方法,通过惩罚负荷柔性来提高负荷需求曲线的平滑度,抑制低价时段的电采暖需求高峰,降低负荷响应的控制偏差,并对东北某地社区1032户居民的电采暖开展负荷响应控制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柔性负荷控制方法可有效抑制电价低谷时段的负荷需求高峰。与采用线性参数进行负荷控制的传统方法相比,柔性负荷控制方法能使负荷需求曲线平滑度提升56.3个百分点,使负荷响应控制偏差降低16.8个百分点。弹性限负荷区间随负荷需求的增加而变宽,在电价分界时段,为保证负荷响应速度,弹性限负荷区间会急剧缩窄。研究结论为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负荷 电采暖 非线性定价 弹性限负荷 人工免疫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design concepts for network intrusion systems based on dendritic cells processes 被引量:2
8
作者 RICHARD M R 谭冠政 +1 位作者 ONGALO P N F CHERUIYOT W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175-2185,共11页
An abstraction and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worth of dendritic cells (DCs) ability to collect, process and present antigens are presented. Computationally, this ability is shown to provide a feature reduction mechanism... An abstraction and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worth of dendritic cells (DCs) ability to collect, process and present antigens are presented. Computationally, this ability is shown to provide a feature reduction mechanism that could be used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a search space, a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 of highly specialized detector sets as well as a selective mechanism used in directing subsets of detectors to be activated when certain danger signals are present. It is shown that DCs, primed by different danger signals, provide a basis for different anomaly detection pathways. Different antigen-peptide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different danger signals present, and these peptides are presented to different adaptive layer detector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given danger signal. Experiments are then undertaken that compare current approaches, where a full antigen structure and the whole repertoire of detectors are used, with the proposed approach.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ch an approach is feasible and can help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by significant levels. It also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given that only a subset of detectors are involved during the detection process. Having several different sets of detectors increas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ulting system. Detectors developed based on peptides are also highly discriminative, which reduces the false positives rates, making the approach feasible for a real tim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anomaly detection feature reduction negative selectionalgorithm danger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筛选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基因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9
作者 李斌华 熊伟 +1 位作者 程凌 陆华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7-1614,共8页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征基因,并分析免疫细胞在RA相关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GSE1919和GSE77298芯片均来自GEO数据库。运用R语言将两芯片进行合并与批次矫正,得到一个新数据集,并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征基因,并分析免疫细胞在RA相关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GSE1919和GSE77298芯片均来自GEO数据库。运用R语言将两芯片进行合并与批次矫正,得到一个新数据集,并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Metascape富集分析和GO、KEGG富集分析。运用R软件“randomForest”包在随机森林(RF)算法下筛选RA特征基因,并依据基因评分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排名前4的基因(HubGene)进行后续分析。应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计算样品中免疫细胞丰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筛选出排名前15的基因作为RA特征基因:STAT1、RUNX3、AR、CDH11、LMO4、TIMP1、PLXNC1、CAP2、PRKAA2、VDR、SPP1、HCK、EPHB2、KCNAB1、ITGB7,其中STAT1、RUNX3、CDH11在RA滑膜组织中均上调,AR在RA滑膜组织中下调。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RA与活化CD4 T细胞相关性最显著。与RUNX3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免疫细胞最多。RUNX3与活化B细胞、活化CD4 T细胞、活化CD8 T细胞、中央记忆CD4+T细胞、效应性记忆CD8 T细胞、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巨噬细胞呈显著正相关,但与NK细胞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确定了与RA相关的15个特征基因,其中排名前4的基因为STAT1、RUNX3、AR、CDH11。强调了活化CD4 T细胞、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活化B细胞等免疫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为RA诊断和免疫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卫魏 王曦 +2 位作者 钟昕辉 冯世杰 王美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1,共4页
以提升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水平为目的,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数据采集层利用若干个用户探针连接IDS检测服务器后,使用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捕获用户网络运行数据,再通过传输层内防火墙、核心交换机和MQTT/C... 以提升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水平为目的,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数据采集层利用若干个用户探针连接IDS检测服务器后,使用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捕获用户网络运行数据,再通过传输层内防火墙、核心交换机和MQTT/CoAP通信协议将用户网络运行数据发送到逻辑运算层内,该层利用数据预处理模块对用户网络运行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后,将其输入到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块内,通过该模块输出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结果,然后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展示层,通过入侵告警信息、数据可视化展示等模块实现人机交互。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较为稳定,可有效检测不同类型网络入侵的同时,其检测及时性和入侵告警能力较好,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轻量级 网络入侵 检测系统 数据采集 硬件结构 无监督 免疫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皮病线粒体相关基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志威 孟庆良 +2 位作者 崔家康 郭克磊 卞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0-929,共10页
目的建立基于GEO数据库硬皮病线粒体相关基因的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联合诊断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3份硬皮病芯片。其中GSE95065及GSE59785合并作为实验数据集并提取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量,使用随机森林、LASSO回归... 目的建立基于GEO数据库硬皮病线粒体相关基因的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联合诊断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3份硬皮病芯片。其中GSE95065及GSE59785合并作为实验数据集并提取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量,使用随机森林、LASSO回归和SVM算法筛选硬皮病线粒体相关特征基因,并用特征基因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10折交叉验证模型准确性。来用验证数据集GSE76807对模型进一步验证,利用ROC曲线下面积值评估模型准确性。用RT-qPCR实验验证关键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最后用CIBERSORT算法预估硬皮病与筛选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关联。结果共获取差异基因24个,其中上调基因11个,下调基因13个。通过3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到最相关的7个线粒体相关特征基因(POLB、GSR、KRAS、NT5DC2、NOX4、IGF1、TGM2),并构建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使用该模型绘制了实验组和验证组诊断的ROC曲线,AUC值为0.984。验证组AUC为0.740。10折交叉验证AUC平均值大于0.980。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硬皮病中POLB(P=0.004)、GSR(P=0.029)、KRAS(P=0.007)、NOX4(P=0.019)、IGF1(P=0.008)、TGM2(P<0.0001)表达量明显上调,而NT5DC2(P=0.001)表达量在硬皮病组中明显下调。免疫细胞浸润显示,特征基因与滤泡辅助T细胞、幼稚B细胞、静息树突状细胞、记忆激活CD4+T细胞、巨噬细胞M0、单核细胞、记忆静息CD4+T细胞和肥大细胞激活等相关。结论构建了硬皮病特征基因的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为探索硬皮病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线粒体 人工神经网络 免疫细胞浸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硬皮病关键基因和免疫浸润机制及靶向中药预测
12
作者 左志威 杨梦蝶 +3 位作者 尚炳锃 刘畅 郭克磊 卞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55-2068,共14页
目的建立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硬皮病相关基因的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联合诊断模型并评价其效果及预测和分析靶向中药。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两份硬皮病芯片GSE23741... 目的建立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硬皮病相关基因的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联合诊断模型并评价其效果及预测和分析靶向中药。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两份硬皮病芯片GSE23741与GSE95065合并作为训练组数据集,使用随机森林和lasso回归算法筛选硬皮病关键基因并构建用于诊断硬皮病的ANN模型。使用验证数据集GSE76807、GSE32413和GSE59785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评价ANN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关键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CIBERSORT算法预估硬皮病与筛选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关联。最后用关键基因进行靶向中药筛选。结果共获取差异基因167个。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筛选得到5个关键基因(SERPINE2、SFRP4、SUGCT、FBLN5、NRXN2),并构建了ANN诊断模型。使用该模型绘制了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训练组AUC值为1.000。验证组AUC为0.770、0.795及0.872。RT-qPCR验证结果与机器学习算法相一致。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硬皮病组记忆CD4+T细胞激活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而正常组γδT细胞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关键基因与巨噬细胞M1、T细胞、记忆激活CD4+T细胞、静息肥大细胞、CD8+T细胞等相关。根据关键基因筛选出12味中药,其四气五味多属温、寒、平,甘、辛、苦,多归肝、脾、肺经,功效多为补虚祛风湿药。结论构建了硬皮病关键基因的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可用于临床诊断硬皮病,并预测出了潜在治疗硬皮病的靶向中药,为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人工神经网络 免疫细胞浸润 机器学习 中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免疫工程综述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谈英姿 沈炯 +2 位作者 肖隽 宋兆龙 吕震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6-682,共7页
概述免疫系统基本概念 ,比较了三大生物信息处理系统 (神经系统、遗传系统和免疫系统 )的特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免疫工程 (artificialimmuneengineering ,AIE)的概念 ,介绍了AIE的主要方法 ,包括基于免疫网络学说的人工免疫网络模... 概述免疫系统基本概念 ,比较了三大生物信息处理系统 (神经系统、遗传系统和免疫系统 )的特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免疫工程 (artificialimmuneengineering ,AIE)的概念 ,介绍了AIE的主要方法 ,包括基于免疫网络学说的人工免疫网络模型、基于免疫特异性的否定选择算法和基于接种疫苗及免疫多样性的免疫进化算法 ;阐述了AIE的应用现状 ,包括人工免疫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免疫特异检测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及免疫反馈和免疫鲁棒自适应特性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多种典型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人工免疫工程 人工免疫网络 免疫检测 人工智能 免疫智能控制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记忆的新型分类器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莫宏伟 吕淑萍 +4 位作者 管凤旭 徐立芳 叶秀芬 马忠丽 王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6期28-32,46,共6页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自然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原理,之后对aiNet和AIRS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免疫记忆在两种算法中起关键作用。aiNet利用传统聚类技术对产生的记忆抗体进行数据聚类分析,无法得知原始抗原类别。AIRS通过训练产生记忆细胞池,...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自然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原理,之后对aiNet和AIRS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免疫记忆在两种算法中起关键作用。aiNet利用传统聚类技术对产生的记忆抗体进行数据聚类分析,无法得知原始抗原类别。AIRS通过训练产生记忆细胞池,利用最近邻原理对原始抗原分类。文中,aiNet的记忆抗体生成机制与KNN分类机制结合,提出基于人工免疫网络记忆的新型分类器AINMC———人工免疫网络记忆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分类器具有良好的记忆和泛化性能,准确率可以与许多传统方法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网络 免疫记忆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WVD识别的滚动轴承智能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勇 周晓军 +1 位作者 杨先勇 张文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90,共5页
为了探索基于振动谱图像模式识别的智能故障检测方法,以滚动轴承为对象,提出了用SPWVD分布来表征振动信号时频分布特性,利用SPWVD图像的GLCM及其特征统计量来提取故障特征。改进了人工免疫网络分类算法,通过人工免疫网络分类方法对故障... 为了探索基于振动谱图像模式识别的智能故障检测方法,以滚动轴承为对象,提出了用SPWVD分布来表征振动信号时频分布特性,利用SPWVD图像的GLCM及其特征统计量来提取故障特征。改进了人工免疫网络分类算法,通过人工免疫网络分类方法对故障样本特征统计量进行学习,形成记忆抗体集,进而对检验抗原进行故障分类识别,在故障特征信号干扰严重的情况下,取得了较BP神经网络好的检测准确率,验证了人工免疫网络良好的适应性。随着智能故障检测技术发展,基于图像模式识别的故障检测方法必将得到推广和应用,验证其在轴承故障监测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格纳-维尔分布 灰度共生矩阵 人工免疫网络 智能故障检测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30
16
作者 尤勇 盛万兴 王孙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9,98,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和收敛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借鉴免疫网络调节与免疫规划,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在人工免疫网络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免疫调节原理,利用免... 为了克服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和收敛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借鉴免疫网络调节与免疫规划,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在人工免疫网络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免疫调节原理,利用免疫规划来进化网络结构,采用了新的个体编码方式、神经元适应度函数和自适应混沌变异算子,通过免疫规划进行网络结构的设计,并结合免疫网络调节的进化算法进行网络的学习。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计算实例表明,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负荷预测方法与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电力系统 电网 时间序列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安全实时风险检测方法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益丰 李涛 +1 位作者 胡晓勤 宋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5-949,共5页
 依据人体免疫系统中抗体浓度的变化与人体生病的严重程度的对应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安全实时风险检测的方法,给出了自体、非自体、抗体和抗原实现方式,建立了抗体的克隆选择、学习机制以及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基于...  依据人体免疫系统中抗体浓度的变化与人体生病的严重程度的对应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安全实时风险检测的方法,给出了自体、非自体、抗体和抗原实现方式,建立了抗体的克隆选择、学习机制以及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基于抗体浓度的网络安全风险的定量计算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定量计算、实时性等优点,是网络安全实时风险检测的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 网络入侵检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念 刘孙俊 +1 位作者 刘勇 赵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29,200,共5页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作为积极主动的防御技术,目前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在分析与总结国内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该方法采用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作为态势感知的基...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作为积极主动的防御技术,目前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在分析与总结国内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该方法采用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作为态势感知的基础,实现对网络中已知和未知入侵行为的检测;依据生物免疫系统抗体浓度的变化与病原体入侵强度的对应关系,建立网络安全态势定量评估模型,并采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调整网络安全策略,为系统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是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的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机制在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俊忠 黄厚宽 田盛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93-1299,共7页
首先对当前入侵检测中所应用的免疫机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接着 ,对迄今所提出的 3个基于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模型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最后 ,根据在免疫机制研究中的一些体验 ,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机制和方向 。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 人工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网络结构抗毁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23
20
作者 董飞鸿 吕晶 +1 位作者 巩向武 李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0-58,共9页
结合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强抗毁性的空间信息网络结构设计方法。分析并选择自然连通度作为网络的抗毁性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连通度的空间信息网络结构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免疫审查的人工免疫算法并进... 结合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强抗毁性的空间信息网络结构设计方法。分析并选择自然连通度作为网络的抗毁性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连通度的空间信息网络结构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免疫审查的人工免疫算法并进行模型求解。仿真实验表明,在链路失效模式和节点失效模式下,优化设计的空间网络与典型空间信息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网络结构抗毁性与顽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抗毁性 自然连通度 人工免疫算法 免疫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