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3种人工灌木林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胡尔查 王铮 +3 位作者 李梓豪 宝虎 胡永宁 刘辰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探究不同人工灌木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其与林分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毛乌素沙地羊柴、沙柳和小叶锦鸡儿3种人工灌木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分析不同人工林林下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盖度、地上生物量及其与灌木林林分因子的... 为探究不同人工灌木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其与林分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毛乌素沙地羊柴、沙柳和小叶锦鸡儿3种人工灌木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分析不同人工林林下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盖度、地上生物量及其与灌木林林分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3种人工灌木林样地中,共记录草本植物47种,隶属于15科38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藜科的植物种类尤为丰富。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种数量从小到大依次为羊柴人工林<沙柳人工林<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高于1 a生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主要以旱生植物为主。林下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人工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小叶锦鸡儿灌木林林下的草本层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最高,而沙柳灌木林的物种多样性则相对较低。对毛乌素沙地3种典型人工灌木林林下草本群落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因子对林下草本群落的结构和特征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沙地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灌木林 林分因子 林下植被 群落特征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更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净 郭雪艳 +3 位作者 达良俊 王婕 惠晓萍 耿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9,共9页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外环绿带人工林为对象,于2007—2009年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和每木调查法相结合,共计调查典型样地908个,测定记录林下更新层木本植物的种类、数量、盖度及其生境特征,分析更新层物种组成及出现频率、不同群落类型及结...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外环绿带人工林为对象,于2007—2009年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和每木调查法相结合,共计调查典型样地908个,测定记录林下更新层木本植物的种类、数量、盖度及其生境特征,分析更新层物种组成及出现频率、不同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多样性格局的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①人工林样地更新层木本植物丰富度普遍高于林木层,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更新层多样性较最高,乔—灌—草结构和乔—草结构更新层物种多样性高于灌—草结构;②林下更新层共出现木本植物101种,占林木层总种数的65.1%,其中常绿树种33种,落叶树种68种,出现频率≥1%的有36种,生活型以落叶阔叶乔木为主,乡土物种占75%,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8.6%和53.7%;③种源、种子散布方式、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草本层盖度等生境因子是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林下更新 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石山降香黄檀人工林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7
3
作者 农友 卢立华 +4 位作者 孙冬婧 黄德卫 李华 雷丽群 明安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68,共6页
为深入了解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应用典型样地法,研究广西西南部岩溶石山降香黄檀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分析降香黄檀实生幼苗幼树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影响其种群更新的环境因... 为深入了解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应用典型样地法,研究广西西南部岩溶石山降香黄檀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分析降香黄檀实生幼苗幼树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影响其种群更新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在20个5 m×5 m的样方中共调查降香黄檀幼苗幼树94株,其平均密度1 880株/hm^2,空间分布以随机分布为主。幼苗幼树的个体主要集中在DBH≤3 cm和H≤4.0 m以内,且胸径随树高的增加而增长;其多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随高度级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均呈现偏锋型曲线。用Canoco对可能影响降香黄檀幼苗幼树更新的9个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选取的环境因子共解释幼苗幼树分布信息的81.91%,影响降香黄檀幼苗幼树密度的主要因子依次为草本个体数、草本覆盖度、林窗面积、土壤含水率、土壤表层p H值、灌木覆盖度、岩石裸露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木个体数。其中,降香黄檀幼苗幼树密度与草本个体数及其覆盖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表层pH值、灌木覆盖度、岩石裸露率与降香黄檀幼苗幼树密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山 降香黄檀 人工林 天然更新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源野果林主要气象特征和人工更新集雨防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功 刘立强 +5 位作者 颉刚刚 朱璐辉 木萨.波拉提 余天蓝 曼苏尔.那斯尔 廖康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7-135,150,共10页
本试验在野果林原生境设置自动气象站,测定主要气象指标,分析温度、降雨和光照等主要气象特征;同时选择野果林原生境阳坡、阴坡和平地3种生境类型试验地,分别铺设园艺地布、黑色地膜和挖鱼鳞坑3种处理,研究其保水和抑制杂草效果。主要... 本试验在野果林原生境设置自动气象站,测定主要气象指标,分析温度、降雨和光照等主要气象特征;同时选择野果林原生境阳坡、阴坡和平地3种生境类型试验地,分别铺设园艺地布、黑色地膜和挖鱼鳞坑3种处理,研究其保水和抑制杂草效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试验区气温从4—7月上升,8月10日后开始逐渐下降,最高温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试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呈现不均匀变化,极值出现频率较高;光照从4—6月底逐渐上升,且变化范围较大,7月开始下降;表层土壤温度从5—7月中旬逐渐上升,之后开始下降;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其降雨约占试验期降雨量的65.63%;铺膜和挖鱼鳞坑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层0~60 cm的含水量,其中,铺园艺地布、铺黑色地膜、鱼鳞坑处理下0~6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20.33%,13.45%,8.58%;3种处理对不同试验地的土壤含水量影响略有差别;阴坡和平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阳坡则相反;土壤含水量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阳坡与平地土壤含水量与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降雨量显著相关,阴坡仅与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显著相关;铺地布和地膜的防草效果极显著,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源野果林 气象因素 人工更新 集雨 防草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卢晓强 杨德超 张显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78-81,85,共5页
以2005年设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普定县的12块侧柏人工林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分的8个因子对其林分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侧柏幼树株数与其林分... 以2005年设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普定县的12块侧柏人工林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分的8个因子对其林分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侧柏幼树株数与其林分的郁闭度、林木株数以及林地的坡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将影响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8个因素归并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它们在其更新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地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地区 侧柏人工林 天然更新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和凋落物对水杉天然幼苗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来仙 姚兰 +3 位作者 艾训儒 郭秋菊 刘本洲 向钦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6-464,共9页
为查明水杉天然更新的关键障碍因素,探索促进水杉天然更新的有效途径,在野外原生境中选择5株水杉母树作为研究对象,以水杉母树为中心设置样圆,在样圆内采用不同林下处理方式(群落阻隔、林下活地被物阻隔、凋落物阻隔和无阻隔)进行分区试... 为查明水杉天然更新的关键障碍因素,探索促进水杉天然更新的有效途径,在野外原生境中选择5株水杉母树作为研究对象,以水杉母树为中心设置样圆,在样圆内采用不同林下处理方式(群落阻隔、林下活地被物阻隔、凋落物阻隔和无阻隔)进行分区试验,研究植被和凋落物对水杉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下处理方式对水杉幼苗更新密度、存活率、苗高、地径、根长、叶片数量、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幼苗萌发生长指标均在无阻隔区达到最大值,再由高到低依次是凋落物阻隔区、林下活地被物阻隔区、群落阻隔区。水杉林下活地被物、凋落物和群落环境均是造成水杉天然更新困难的障碍因素,对水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程度的排序为:群落环境>林下活地被物>凋落物。水杉幼苗苗高的生长动态变化符合S型生长曲线(R~2≥0.893),4种处理方式的水杉幼苗更新密度均呈倒“V”形分布。无阻隔处理显著促进了水杉幼苗的天然更新,其存活率、苗高、地径、根长、叶片数量、叶面积、生长速率及生物量等指标均最高;今后在水杉种群保护和管理中,应适当清除林下活地被物和凋落物,为水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促进水杉种群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天然更新 凋落物 林下植被 林下活地被物 障碍因子 幼苗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