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免疫系统中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鹤 郑幸 梁意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1125,共5页
反向选择模型是人工免疫系统中的经典模型,但存在训练代价高、覆盖率低的问题.危险理论模型是人工免疫系统中新引进的模型,在降低训练代价,提高覆盖率上具有优势.建立人工免疫危险理论模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在保持人工免疫系统... 反向选择模型是人工免疫系统中的经典模型,但存在训练代价高、覆盖率低的问题.危险理论模型是人工免疫系统中新引进的模型,在降低训练代价,提高覆盖率上具有优势.建立人工免疫危险理论模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在保持人工免疫系统自适应特征的前提下,设计人工抗原提呈细胞.本文从抗原提呈细胞的生物学原理出发,设计了人工免疫系统中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给出单个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的结构、细胞上Toll样受体的结构,以及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群体的结构;设计了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群体的生命周期.初步的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具有自适应发现恶意软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危险理论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恶意软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体外激活肝癌CD8^+T细胞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士珊 向晓星 龚卫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APC)K32/4-IBBL/CD86对肝癌CD8+T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磁珠法分选HLA-A 2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aAPC与CD8+T细胞按不同比例(1∶1、1∶2、1∶3)混合培养,诱导CT... 目的:探讨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APC)K32/4-IBBL/CD86对肝癌CD8+T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磁珠法分选HLA-A 2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aAPC与CD8+T细胞按不同比例(1∶1、1∶2、1∶3)混合培养,诱导CTL。锥虫蓝拒染法测定CTL的生长曲线,MTS/PMS法检测CTL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CTL分泌IFN-γ的能力,MTT法检测CTL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经aAPC作用后,增殖能力明显增强,按1∶1、1∶2、1∶3比例混合培养后第8天分别为(21.2±2.5)×105、(17.6±3.2)×105、(15.3±2.8)×1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15)×105(P<0.01),混合培养后分泌IFN-γ的CTL比例分别为(26.2±1.91)%、(21.3±1.38)%、(18.6±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0.02)%(P<0.01)。aAPC活化的CTL对BEL7402细胞和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按1∶3混合培养后得到的CTL对BEL7402细胞和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1.8±4.3)%和(25.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8)%和(3.8±2.0)%(P<0.01);效靶比为50∶1时,1∶1混合培养组CTL对BEL7402细胞的杀伤率(56.8±3.0)%和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64.8±4.2)%明显高于1∶2混合培养组的(44.3±2.6)%、(56.1±3.4)%和1∶3混合培养组的(38.9±4.7)%、(46.2±4.7)%(P<0.05)。结论:aAPC在体外可高效活化肝癌患者CD8+T细胞,诱导CTL分泌IFN-γ,且CTL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自体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肝癌 CD8+T细胞 CTL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体外激活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构建
3
作者 彭耀军 吴其艳 +2 位作者 刘鸿宇 赵健 危华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587,共7页
目的构建CD19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APC)用于体外激活扩增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T细胞(CD19-CAR-T),并考察其杀伤效应。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制备以NIH3T3为细胞骨架、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和/或CD137L的CD19特异性a APC(NIH3T... 目的构建CD19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APC)用于体外激活扩增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T细胞(CD19-CAR-T),并考察其杀伤效应。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制备以NIH3T3为细胞骨架、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和/或CD137L的CD19特异性a APC(NIH3T3-CD19/86、NIH3T3-CD19/86/137L)。采用照射的CD19特异性a APC与CD19-CAR-T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激活扩增CD19-CAR-T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并绘制CD19-CAR-T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AR-T细胞CAR表达变化及分化表型;生物发光细胞毒性法检测扩增的CD19-CAR-T细胞体外靶特异杀伤效应。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表面分别高表达CD19、CD86和/或CD137L分子;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都能够高效扩增CD19-CAR-T细胞,NIH3T3-CD19/86/137L细胞具有更好的扩增效应,其与CD19-CAR-T细胞混合培养14 d后,扩增的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IH3T3-CD19/86细胞组(P<0.05);同时,与刺激前相比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刺激扩增的T细胞中CD19-CAR-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扩增的CD19-CAR-T细胞具有靶特异杀伤效应,能够特异性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流式检测显示NIH3T3-CD19/86/137L扩增的CD19-CAR-T细胞含有约20%作用中心记忆性T细胞。结论成功制备CD19特异性a APC,其可在体外特异性扩增功能性CD19-CAR-T细胞,为初步建立制备高质量临床级CD19-CART细胞的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CD19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增殖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R1/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功能检测
4
作者 赵桂华 龚业莉 翁秀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9-655,共7页
目的构建MR1/IgG1Fc融合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使其在昆虫细胞内表达获得MR1/IgG1Fc二聚体,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用于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反应性代谢物及MAIT细胞功能调控研究。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β2m编码基因。商业... 目的构建MR1/IgG1Fc融合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使其在昆虫细胞内表达获得MR1/IgG1Fc二聚体,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用于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反应性代谢物及MAIT细胞功能调控研究。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β2m编码基因。商业化合成MR1胞外段和IgG1Fc融合基因的全序列基因MR1/IgG1Fc,与β2m基因重组构建pFastBac^(TM)Dual+[β2m+MR1/IgG1Fc]表达载体;利用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表达MR1/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并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建立MR1/IgG1Fc二聚体加载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APCs),即MR1aAPCs,提呈大肠埃希菌(DH5α)来源的代谢物,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检测MAI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水平。结果经PCR及测序鉴定证实pFastBac^(TM)Dual+[β2m+MR1/IgG1Fc]载体中MR1/IgG1Fc与β2m具有正确序列。ELISA、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MR1/IgG1Fc二聚体在重组杆粒感染的Sf9细胞培养上清富集,具有正确构象。加载DH5α来源代谢物的MR1aAPCs能够促进MAIT细胞活化和增殖。结论成功构建pFastBac^(TM)Dual+[β2m+MR1/IgG1Fc]重组质粒,并在Sf9细胞中表达MR1/IgG1Fc二聚体,制备获得MR1aAPCs,为研究MAIT细胞反应性代谢物及MAIT细胞功能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 MR1/IgG1Fc二聚体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反应性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