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半灌木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马
韩蕊莲
+2 位作者
靳淑静
郭颖
梁宗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采用桶栽称量法,对重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适宜水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55%和75%(CK)〕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Laxm.)Schindl.〕和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叶片的7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采用桶栽称量法,对重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适宜水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55%和75%(CK)〕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Laxm.)Schindl.〕和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叶片的7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随处理时间延长,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叶片的SOD活性逐渐增加,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二者的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总体上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APX活性则呈现不同的波动规律,但POD、CAT和APX活性峰值及出现的时间有差异,其中在重度干旱条件下POD、CAT和APX活性的变化幅度均最大。在干旱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叶片MDA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MDA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但二者的MDA含量水平及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二者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现不同的波动规律,其中,在中度干旱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幅度均最大;在干旱条件下,二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有一定差异,但作为黄土高原乡土植物,二者具有相似的抗旱机制,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和适应干旱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铁杆蒿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抗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年蒿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
21
2
作者
黄静
郝文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8-223,共6页
以万年蒿为原料,研究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及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工艺条件;并将其与传统...
以万年蒿为原料,研究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及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工艺条件;并将其与传统的热回流法和浸提法进行了比较。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0(g:mL),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万年蒿总黄酮提取量为69.5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年蒿
超声波提取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德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37,共4页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年蒿
3α
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O-β-D-葡萄糖甙
1
4-咖啡酰奎宁酸
二萜
分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毛白莲蒿富集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崔兆庆
龚玉新
侯玉霞
《中国奶牛》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本研究以一种可作为牧草的植物——密毛白莲蒿为试验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硝酸铅进行铅胁迫,用q-PCR测定相关样品在富集铅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密毛白莲蒿根部和茎叶部组织中存在的YS3、MT基因与铅富集相关,YS3、MT基因的...
本研究以一种可作为牧草的植物——密毛白莲蒿为试验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硝酸铅进行铅胁迫,用q-PCR测定相关样品在富集铅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密毛白莲蒿根部和茎叶部组织中存在的YS3、MT基因与铅富集相关,YS3、MT基因的表达受铅胁迫诱导而上调,茎叶部组织中MT基因上调表达量显著高于根部组织(P<0.05),根部组织YS3基因上调表达量比茎叶部组织高2.5倍。该研究为进一步明确牧草铅富集的分子机制,提高我国乳品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毛白莲蒿
铅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抗小麦赤霉病菌的白莲蒿内生真菌的筛选及代谢产物质谱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红娟
庄绪会
+5 位作者
邹海杰
李光涛
韩伟
苗海江
杜传林
罗晓宏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6期238-246,共9页
采用表面消毒法和尖端菌丝挑取法从白莲蒿中分离纯化12株内生真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8株内生菌发酵液的抗小麦赤霉病活性;采用形态学结合ITS rDNA区基因序列鉴定活性最好菌株为芳香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并建立质谱方法分...
采用表面消毒法和尖端菌丝挑取法从白莲蒿中分离纯化12株内生真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8株内生菌发酵液的抗小麦赤霉病活性;采用形态学结合ITS rDNA区基因序列鉴定活性最好菌株为芳香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并建立质谱方法分析其主要代谢产物。结果表明:白莲蒿内生真菌(No:20202707)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在65.27%。其主要代谢产物主要有3,4-二氢香豆素、5′脱氧核糖核苷、Harmala生物碱、苯并呋喃、苯并噻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莲蒿
内生真菌
生物活性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半灌木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蔡马
韩蕊莲
靳淑静
郭颖
梁宗锁
机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KZX2-YW-BR-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43)
文摘
采用桶栽称量法,对重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适宜水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55%和75%(CK)〕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Laxm.)Schindl.〕和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叶片的7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随处理时间延长,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叶片的SOD活性逐渐增加,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二者的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总体上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APX活性则呈现不同的波动规律,但POD、CAT和APX活性峰值及出现的时间有差异,其中在重度干旱条件下POD、CAT和APX活性的变化幅度均最大。在干旱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叶片MDA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MDA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但二者的MDA含量水平及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二者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现不同的波动规律,其中,在中度干旱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幅度均最大;在干旱条件下,二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有一定差异,但作为黄土高原乡土植物,二者具有相似的抗旱机制,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和适应干旱的能力。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铁杆蒿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抗旱机制
Keywords
Lespedeza daurica (Laxm.) Schindl.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
drought stress
physiological response
mechanism of drought resistance
分类号
Q945.8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Q948.112.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年蒿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
21
2
作者
黄静
郝文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8-223,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2008DF02)
文摘
以万年蒿为原料,研究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及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工艺条件;并将其与传统的热回流法和浸提法进行了比较。超声波提取万年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0(g:mL),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万年蒿总黄酮提取量为69.55 mg/g。
关键词
万年蒿
超声波提取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设计
Keywords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
ultrasonic extraction
total avonoids
extraction processes
orthogonal test design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德志
机构
广东药学院药学系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37,共4页
文摘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关键词
万年蒿
3α
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O-β-D-葡萄糖甙
1
4-咖啡酰奎宁酸
二萜
分离
结构
Keywords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 , 3α, 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 3α, 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 1,4-dicaffeylquinic acid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Q946.8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毛白莲蒿富集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崔兆庆
龚玉新
侯玉霞
机构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出处
《中国奶牛》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文摘
本研究以一种可作为牧草的植物——密毛白莲蒿为试验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硝酸铅进行铅胁迫,用q-PCR测定相关样品在富集铅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密毛白莲蒿根部和茎叶部组织中存在的YS3、MT基因与铅富集相关,YS3、MT基因的表达受铅胁迫诱导而上调,茎叶部组织中MT基因上调表达量显著高于根部组织(P<0.05),根部组织YS3基因上调表达量比茎叶部组织高2.5倍。该研究为进一步明确牧草铅富集的分子机制,提高我国乳品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密毛白莲蒿
铅
基因表达
Keywords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 var. messerschmidtiana (Bess.) Y. R. Ling
Lead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S82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抗小麦赤霉病菌的白莲蒿内生真菌的筛选及代谢产物质谱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红娟
庄绪会
邹海杰
李光涛
韩伟
苗海江
杜传林
罗晓宏
机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出处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6期238-246,共9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X1941)。
文摘
采用表面消毒法和尖端菌丝挑取法从白莲蒿中分离纯化12株内生真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8株内生菌发酵液的抗小麦赤霉病活性;采用形态学结合ITS rDNA区基因序列鉴定活性最好菌株为芳香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并建立质谱方法分析其主要代谢产物。结果表明:白莲蒿内生真菌(No:20202707)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在65.27%。其主要代谢产物主要有3,4-二氢香豆素、5′脱氧核糖核苷、Harmala生物碱、苯并呋喃、苯并噻唑等。
关键词
白莲蒿
内生真菌
生物活性
次级代谢产物
Keywords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endophytic fungi
biological activity
secondary metabolites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半灌木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蔡马
韩蕊莲
靳淑静
郭颖
梁宗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万年蒿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黄静
郝文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张德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密毛白莲蒿富集铅的分子机制
崔兆庆
龚玉新
侯玉霞
《中国奶牛》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株抗小麦赤霉病菌的白莲蒿内生真菌的筛选及代谢产物质谱分析
陈红娟
庄绪会
邹海杰
李光涛
韩伟
苗海江
杜传林
罗晓宏
《粮油食品科技》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