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M(1,1)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西安市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
1
作者 李培月 梁豪 +2 位作者 杨俊岩 田艳 寇晓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对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降水量和开采量两个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GM(1,1)灰度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地下水位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10~2016年,地下水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2020年间,得益于地下水压采和供水设施的不断优化完善,地下水位呈回升趋势。(2)降水和人为开采均对西安市地下水位变动具有显著影响;地下水位埋深是决定受降水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其中河漫滩地区最为敏感,阶地次之,黄土塬区较弱。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埋深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这凸显了其在调控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中的主导地位。(3)地下水位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研究区地下水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本研究对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趋势进行了研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 主导因素 回归分析 灰色模型 BP神经网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湿地退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预测分析
2
作者 鲁春辉 荣树杰 +5 位作者 杨杰 谢一凡 叶逾 沈城吉 徐腾 南统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进一步采用Python语言构建马尔科夫模型,分别模拟自然演化情景、超采加剧情景、自然补给情景下2025年研究区湿地的演变趋势,并根据演变趋势进行相应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湿地退化现象严重;2010—2020年湿地总面积开始增加,研究区的湿地退化现象得以缓解。与2020年相比,2025年研究区自然演化情景下湿地面积增加16.23 km^(2),但在安新县、阜平县、曲阳县和唐县的退化现象仍较为严重;超采加剧情景下湿地面积减少13.94 km^(2),开采点周围区域发生显著的湿地退化现象;自然补给情景下湿地面积将随着降雨等级的提高分别增加21.68、27.32、32.82 km^(2),湿地退化现象的缓解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强。本研究结果对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地下水超采的治理管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退化 地下水超采 马尔科夫模型 预测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渗流方程的三维地面沉降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烨霜 沈水龙 +1 位作者 唐翠萍 姜弘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针对地下水抽取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饱和与不饱和岩土介质中地下水渗流理论,计算出三维状态下的大面积地面沉降。提出的方法被结合到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中,计算时考虑了地层的可压缩性... 针对地下水抽取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饱和与不饱和岩土介质中地下水渗流理论,计算出三维状态下的大面积地面沉降。提出的方法被结合到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中,计算时考虑了地层的可压缩性,并被用来分析软土的固结,将该法与太沙基理论及固结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误差小于2%。该法还被用来分析单井抽取承压地下水引起的周围地基的沉降及承压水层由于挡水板的阻断作用而引起的下游侧的地基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抽取 地下水渗流 大面积地面沉降 三维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宇博 梁秀娟 +1 位作者 乔雨 王中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61,共4页
为更好地研究地下水位预测模型,选用灰色GM(1,1)、叠加的马尔科夫链和BP神经网络3种模型,选取2007-2010年长春市的地下水位资料进行地下水位预测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其适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 为更好地研究地下水位预测模型,选用灰色GM(1,1)、叠加的马尔科夫链和BP神经网络3种模型,选取2007-2010年长春市的地下水位资料进行地下水位预测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其适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0%,在一定程度上表明3种模型均具备一定可信度,其中叠加的马尔科夫链模型的误差相对较大,另外两种则相差不大。灰色GM(1,1)模型适用于把握数据的大体变化趋势;叠加马尔科夫链模型适用于对相对稳定的数据的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需要基于相对较多的数据进行有弹回地校正模拟,且预测的结果相对拟合程度更好,预测结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水位预测 模型对比分析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A和神经网络预测尾矿坝地下水位 被引量:8
5
作者 郎学政 许同乐 +2 位作者 黄湘俊 杜华程 宋洪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针对尾矿坝安全监测需要对尾矿坝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及时分析尾矿坝稳定性的问题,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建立尾矿坝地下水位的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自相关分析选择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多维输入变量进行降... 针对尾矿坝安全监测需要对尾矿坝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及时分析尾矿坝稳定性的问题,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建立尾矿坝地下水位的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自相关分析选择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多维输入变量进行降维和去相关处理,最后利用提取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某尾矿坝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主成分分析处理后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不仅简化了网络的结构,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而且提高了网络泛化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 尾矿坝 地下水位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组合模型在库岸边坡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邓宏艳 王成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根据某库岸边坡地下水位的监测资料,建立了地下水位预测的时间序列法和速率分析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表明:非线性组合模型的精度高于单一预测模型,是一种较好的库岸坡体地下水位预测方法,非线... 根据某库岸边坡地下水位的监测资料,建立了地下水位预测的时间序列法和速率分析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表明:非线性组合模型的精度高于单一预测模型,是一种较好的库岸坡体地下水位预测方法,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的应用,为库岸边坡稳定性的长期预测提供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组合模型 时间序列法 速率分析法 库岸边坡 边坡稳定性 地下水位预测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水系统分析与泉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南祥 苏万益 张金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3-27,共5页
在岩溶水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岩溶泉域视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并应用时间序列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泉流量预测模型。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系统分析 预测模型 地下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AR模型的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预测
8
作者 刘中培 齐明坤 +2 位作者 韩宇平 曹润祥 冷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8,共10页
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地下水需求程度变得愈来愈强,导致开采区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影响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为探明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特征,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24个观测井64年的实测数据,通过Arc... 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地下水需求程度变得愈来愈强,导致开采区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影响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为探明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特征,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24个观测井64年的实测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对整个灌区地下水漏斗的形成、演变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自回归(Autoregression,AR)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2022-2030年夏庄漏斗的中心水位和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整个灌区地下水漏斗中心最先出现在董庄,逐渐过渡形成以夏庄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在不断下降,面积不断增加.2022-2030年夏庄漏斗中心水位下降约1.5 m,面积增加约8.5 km^(2).以2025年为分界点,2025年前后漏斗中心水位和面积变化速度不同.2022-2025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约为0.08 m/a,漏斗面积增加速度约为1.4 km^(2)/a,2025-2030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约为0.25 m/a,漏斗面积增加速度约为0.85 km^(2)/a.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对黄河下游地下水漏斗演变的深层次理解,可为漏斗的治理修复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地下水漏斗演变 模型预测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