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芳环堆砌作用研究(Ⅰ)──[Cu(C_(10)H_8O_4)(C_(10)H_8N_2)(H_2O)]·2H_2O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红外光谱 被引量:11
1
作者 关伟 孙锦玉 +1 位作者 张向东 刘祁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合成了Cu(bipy)[BMA]·3H2O混配配合物单晶(BMAH2为苄基丙二酸),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α=1.6593(3)nm,b=1.4673nm,c=1.6747(3)nm,Z=8.R和Rw分别为0.037和0.038.晶体... 合成了Cu(bipy)[BMA]·3H2O混配配合物单晶(BMAH2为苄基丙二酸),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α=1.6593(3)nm,b=1.4673nm,c=1.6747(3)nm,Z=8.R和Rw分别为0.037和0.038.晶体结构表明分子间芳环堆砌作用和分子间氢键作用是此晶体形成的主要作用力.晶胞中的分子间芳环堆砌作用不同于已往的文献报道,具有分子识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 芳环堆砌 分子识别 铜配合物 联吡啶 B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芳香氮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中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恩君 刘瑕 刘祁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0.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0.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二甲基邻菲罗啉(dmphen)和联吡啶3,3'-二羧酸(BDA);Aa为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S-苄基-半胱氨酸(bcys)、谷氨酰胺(glu)和γ-谷氨酰-α-萘胺(gnapa)。从配合物配体间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等观点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效应各自对三元配合物附加稳定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Ⅱ) 芳香氮碱 氨基酸 三元配合物 电子效应 芳环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铜髤配合物[Cu_2(phen)_2(H_2O)_2(μ_2-C_2O_4)](NO_3)_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3
作者 卢文贯 潘育方 彭翠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9-712,共4页
A new b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Cu2(phen)2(H2O)2( μ2-C2O4)](NO3)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UV-Vis spectrum.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 A new b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Cu2(phen)2(H2O)2( μ2-C2O4)](NO3)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UV-Vis spectrum.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0.712 21(8) nm, b=1.170 93(14) nm, c=1.783 7(2) nm, β=111.828(2)°, and V=1.380 8(3) nm3, Dc=1.769 Mg·m-3, Z=2, F(000)=744, R1=0.025 4, wR2=0.069 5, Gof=1.077, Δρ=328^-455 e·nm-3. The complex is packed by one centrosymmetry binuclear copper(Ⅱ) unit, oxalate dianion and NO3- anion. In the molecul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two Cu(Ⅱ) ions are bridged by oxalate dianion and each Cu(Ⅱ) ions coordinate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1,10-phenanthroline ligand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water to form a five-coordinate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configuration. The hydrogen bonds are observed between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and NO3- anions. The analysi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has a two-dimensional stacking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is formed by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stacking effect of aromatic ring. CCDC: 255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Ⅱ)配合物 草酸根桥联 晶体结构 complex analysis CRYSTAL CRYSTAL network NO3^- Cu(Ⅱ) 合成 UV-VIS and spect space group the The data unit with ATOM form one are new Its was ani 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螯合物稳定性的影响——镉(Ⅱ)-甘氨酸(苯丙氨酸)-乙醇/水体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恩君 孙玉珍 石中亮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37℃、I=0.1mol·dm-3(KNO3)、乙醇/水混合溶剂中(V/V%)配合物Cd(Aa)n(Aa-=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n=1,2)的一、二级稳定常数lgk1...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37℃、I=0.1mol·dm-3(KNO3)、乙醇/水混合溶剂中(V/V%)配合物Cd(Aa)n(Aa-=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n=1,2)的一、二级稳定常数lgk1、lgk2及配体Aa-的酸解离常数pk1、pk2。结果表明,对于Cd-gly体系,lgk1、lgk2均与gly-的碱性强度pk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Cd-phe体系,仅lgk1与phe-的pk2呈线性关系,而lgk2与pk2则为曲线关系。从溶剂化角度和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观点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常数 螯合物 甘氨酸 苯丙氨酸 镉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Hsal)_2(py)_2]_n晶体结构和二维堆积网络 被引量:4
5
作者 朱龙观 蔡国强 +1 位作者 Susumu Kitagawa Ho-Chol Chang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11-914,共4页
The title complex, [Cu(Hsal)2(py)2], was synthesized by layered solution technique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The copper atom has a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is... The title complex, [Cu(Hsal)2(py)2], was synthesized by layered solution technique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The copper atom has a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is fiv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is linear one dimensional network. There is a stacking effect between pyridine ligands of neighbouring 1 D chains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is extended into two dimensional stacking network. Two salicylates in the complex have a position of crab pincers like, in which one salicylate is unidentate and another coordinates through the carboxylate group and phenyl group unident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Hsal)2(py)2]n 晶体结构 二维堆积网络 吡啶 水杨酸 芳环堆积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体内酶 - 金属离子 - 底物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洪良 龚钰秋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用1HNMR法研究了钯(Ⅱ)-NTP-A体系内金属离子与配体以及配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NTP代表腺苷5′-三磷酸(ATP)和尿苷5′-三磷酸(UTP);A代表1,10-邻菲口罗啉,2,2′-联吡啶和L-色氨酸... 用1HNMR法研究了钯(Ⅱ)-NTP-A体系内金属离子与配体以及配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NTP代表腺苷5′-三磷酸(ATP)和尿苷5′-三磷酸(UTP);A代表1,10-邻菲口罗啉,2,2′-联吡啶和L-色氨酸.实验发现,三元配合物体系中ATP的H-C(2),H-C(8)和H-C(1′)与UTP的H-C(5),H-C(6)和H-C(1′)都发生明显高场位移.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Ⅱ) 核苷酸 底物 芳环堆积作用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ATP三元配合物稳定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春丽 林瑞森 刘树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Cu(Ⅱ)与五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及ATP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发现lgk与pk2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了三元配合物中配体间的疏水缔合作用及芳环堆积效应,探讨了温度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Cu(Ⅱ)与五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及ATP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发现lgk与pk2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了三元配合物中配体间的疏水缔合作用及芳环堆积效应,探讨了温度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证明了熵增是疏水缔合作用及芳环堆积效应的主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线性自由能关系 疏水缔合作用 芳环堆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Cu^(2+)-dpx-PCA^-体系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及其配合物的组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旭文 龚钰秋 林秋月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和4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堆积百分数与羧酸根中亚甲基数有关,其顺序为Bz-<PAc-<PPr-<PBu,同时还与dpx的结构有关,其顺序为dpa<dpm<dpk。这是堆积作用对配体的结构要求及存在π电子协作效应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萃取 dpx PCA^-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体结构对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洪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1,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物Pd(Phen)...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1,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物Pd(Phen)(PCA)+中(PCA,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最适宜堆积的苯基羧酸是2-苯乙酸和3-苯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芳环堆积 稳定常数 邻菲咯啉 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配铂(Ⅱ)配合物堆积异构平衡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洪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9-442,共4页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Pt(Phen)(CA) +(Phen=1,10 Phenanathroline,CA=carboxylate Ligand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pH titr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in 30~90%(V/V) aqu...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Pt(Phen)(CA) +(Phen=1,10 Phenanathroline,CA=carboxylate Ligand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pH titr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in 30~90%(V/V) aqueous ethanal(I=0.1mol·L -1 ,KNO 3;25℃).The difference of stability among the different complexes was compared and discussed,and the percentages of the stacked isomers in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Pt(Phen)(PCA) +(PCA=2 phenylacetate and 3 phenylpropionate) was calcul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tent of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 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 in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Pt(Phen)(PCA) + complexes depends on the polarity of the solution.The weaker the polarity of the solution,the more notable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 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the larger the percentage of the stacked isomers in the ternary complexes,and the more stable the ternary mixed ligand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铂(Ⅱ)配合物 堆积异构平衡 溶剂效应 稳定常数 芳环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配合物 羧酸 1 10-邻菲绕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氨基萘磺酸铈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
11
作者 陈延民 解庆范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0-486,共7页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一种单核铈配合物[Ce(H2O)2(phen)2(Ans)3](phen)·4H2O(1)(其中HAns=4-氨基-1-萘磺酸,phen=邻菲啰啉),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定。标题配合物...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一种单核铈配合物[Ce(H2O)2(phen)2(Ans)3](phen)·4H2O(1)(其中HAns=4-氨基-1-萘磺酸,phen=邻菲啰啉),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定。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32882(5),b=2.44909(9),c=1.87421(6)nm,β=9.1214(3)nm,z=4,V=6.0981(4)nm3,D c=1.585 g·cm3,μ=0.929 mm-1,R1=0.0612,wR2=0.1518,S=1.07。配合物中9配位的Ce(III)处于畸变的三帽三棱柱配位多面体环境CeN4O5。配位单元[Ce(H2O)2(phen)2(Ans)3]与未配位的phen和晶格水通过芳环堆积相互作用和氢键组装形成三维超分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配合物 晶体结构 超分子 芳环堆积 氨基萘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Ⅱ)-A(bpy、trp)-ATP^(4-)体系混配合物的稳定性
12
作者 龚钰秋 孙洪良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1期83-87,共5页
用pH电位法测定40%(V/V)二(口恶)烷-水介质中(I=0.1,25±0.1℃)Pd(Ⅱ)A(bpy、trp^-)-ATP^(4-)体系形成三元混配合物Pd(bpy)(ATP)^(2-)和Pd(trp)(ATP)~3的稳定常数,其lgK_(Pd(A)(ATP)^(2-))^(Pd(A))值分别为5.16和4.11,Jlgk值为-0.02... 用pH电位法测定40%(V/V)二(口恶)烷-水介质中(I=0.1,25±0.1℃)Pd(Ⅱ)A(bpy、trp^-)-ATP^(4-)体系形成三元混配合物Pd(bpy)(ATP)^(2-)和Pd(trp)(ATP)~3的稳定常数,其lgK_(Pd(A)(ATP)^(2-))^(Pd(A))值分别为5.16和4.11,Jlgk值为-0.02和-1.08,并与lgK_(Pd(phen)(ATP)^(2-))^(Pd(A))-作了比较,其稳定顺序为Pd(phen)(ATP)^(2-)〉Pd(bpy)(ATP)~2〉Pd(trp)(ATP)^(3-).这一变化规律可从配体间πA~πB的合作效应及配体A和ATP^4间芳环堆积作用获得满意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合物 稳定常数 PH电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配合物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Ⅲ——核磁共振法研究Pd^(2+)—A(phen、bpy、trp)—UTP^(4-)体系
13
作者 龚钰秋 孙洪良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用~1HNMR法测定Pd^(2+)-A-UTP^(4-)体系中混配合物Pd(A)(UTP)^(2-)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A=邻氮二菲,Phen;2,2′-联吡啶(bpy)和色氨酸(trp^-);UTP^(4-)=尿苷-5′-三磷酸盐,认为由于UTP^(4-)中嘧啶环与A中的芳香杂环间发生部份堆积,使得U... 用~1HNMR法测定Pd^(2+)-A-UTP^(4-)体系中混配合物Pd(A)(UTP)^(2-)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A=邻氮二菲,Phen;2,2′-联吡啶(bpy)和色氨酸(trp^-);UTP^(4-)=尿苷-5′-三磷酸盐,认为由于UTP^(4-)中嘧啶环与A中的芳香杂环间发生部份堆积,使得UTP^(4-)分子内H(5)、H(6)和H(1′)发生明显的高场位移.混配合物中的芳环堆积作用按下列顺序减小:Pd(Phen)(UTP)^(2-)>Pd(bpy)(UTP)^(2-)>Pd(trp)(UTP)^(3-).这一变化恰与A的芳环大小相一致,即Phen>bpy>t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作用 三元混配合物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研究Cu^(2+)-bpy-PCA~-体系有机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景华 龚钰秋 黄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7-108,共2页
萃取法研究Cu^(2+)-bpy-PCA~-体系有机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徐景华,龚钰秋,黄宪(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芳环堆积作用,铜,联吡啶,苯基羧酸可用pH电位滴定、质子核磁共振、电子光谱和CD光谱、... 萃取法研究Cu^(2+)-bpy-PCA~-体系有机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徐景华,龚钰秋,黄宪(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芳环堆积作用,铜,联吡啶,苯基羧酸可用pH电位滴定、质子核磁共振、电子光谱和CD光谱、萃取等方法研究混配配合物配体间的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环堆积 联吡啶 苯基羧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体分子结构对Pd(Ⅱ)-Phen-PCA体系堆积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洪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0-683,共4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1,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1,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其中以2-苯乙酸和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Ⅱ) 混配配合物 芳环堆积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配位化学研究:IX.Pt(Ⅱ)-Phen-PCA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洪良 《贵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30,共4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 1 ,1 0 -邻菲咯啉 (Phen )和羧酸 (CA )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t(Phen) (CA ) +体系的稳定常数 ,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 :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t(Phen) (PCA) +中 (PCA为苯...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 1 ,1 0 -邻菲咯啉 (Phen )和羧酸 (CA )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t(Phen) (CA ) +体系的稳定常数 ,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 :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t(Phen) (PCA) +中 (PCA为苯基羧酸 )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 ,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 ,其中以 2 -苯乙酸和 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配位化学 混配配合物 芳环堆积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钙配合物的分子内芳环堆积效应研究(英文)
17
作者 孙洪良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3-67,共5页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 )与核苷酸NTP(NTP为腺苷 5′ 三磷酸和尿苷 5′ 三磷酸 )和另一芳环系列配体HRB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HRB) (NTP) n -(HRB =phen ,bpy和trp ;n =2或 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 (I =0 1mol/L ,KNO3 ;2 5℃ ) ....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 )与核苷酸NTP(NTP为腺苷 5′ 三磷酸和尿苷 5′ 三磷酸 )和另一芳环系列配体HRB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HRB) (NTP) n -(HRB =phen ,bpy和trp ;n =2或 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 (I =0 1mol/L ,KNO3 ;2 5℃ ) .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 ,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 酸 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混配 配合物 核苷酸 芳环堆积效应 合作效应 PH电位滴定法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对三元混配物芳环堆积作用的影响
18
作者 孙洪良 《贵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 1 ,1 0 -邻菲绕啉 (Phen)和羧酸 (CA)配体的三元混配物Pd(Phen) (CA) +体系在不同浓度乙醇 -水溶液 ( 30 %~ 90 % ,V/V)中的稳定常数 ,比较和讨论了各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 ,并计算了三元混配物Pd(Phen) (P...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 1 ,1 0 -邻菲绕啉 (Phen)和羧酸 (CA)配体的三元混配物Pd(Phen) (CA) +体系在不同浓度乙醇 -水溶液 ( 30 %~ 90 % ,V/V)中的稳定常数 ,比较和讨论了各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 ,并计算了三元混配物Pd(Phen) (PCA) +(PCA为 2 -苯乙酸和 3-苯丙酸 )中堆积异构体的百分数。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混配物Pd(Phen) (PCA) +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与溶液极性有关。溶液极性愈弱 ,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愈强 ,堆积异构体的百分数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常数 芳环堆积作用 混配物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