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鸡峡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洪波 辛琛 +1 位作者 王义民 黄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6-234,共9页
【目的】研究水文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诊断,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对渭河44年(1960-2005年)的水文资料和宝鸡峡灌区32年(1972-2005年)的引水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引水对渭河水文规... 【目的】研究水文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诊断,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对渭河44年(1960-2005年)的水文资料和宝鸡峡灌区32年(1972-2005年)的引水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的影响,并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对32个水文改变指标(IHA)进行统计,研究引水对渭河水文情势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引水导致渭河年平均流量较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年份尤为突出,32年中有8年年平均流量低于生态基流量;输沙量较引水前减少了80%强;且对河流的枯季月流量、年最小流量平均值、年最小1日流量发生时间、年低流量发生次数及平均延时、流量平均增加率等影响较大。【结论】宝鸡峡灌区引水对渭河的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低流量出现的频率和时间过多,严重影响河流的功能实现,迫切需要开展维持渭河河流健康生命的相关研究,在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安全的同时,支持和改善灌区建设,以确保粮食稳定和区域社会的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峡引水 渭河 水文规律 水文情势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13
2
作者 凌士兵 高珊 刘铭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1,共7页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出现的比较早,而且范围比较大.本文通过对天气尺度的环境场、具有代表性的单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寻求大风出现的原因.还深入利用MM5模式对台风的气压场、风场、流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台...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出现的比较早,而且范围比较大.本文通过对天气尺度的环境场、具有代表性的单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寻求大风出现的原因.还深入利用MM5模式对台风的气压场、风场、流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对此次大风天气出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流场分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台风 地形倒槽 MM5模式 大风区 阻挡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井流问题水头降深的分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元会 常安定 邓秋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2,17,共3页
为了对2种流态并存区域上井流问题的水头降深进行精确求解,在非线性渗流区域内对渗流规律中的非线性指数n进行了分区取值,对建立起来的水均衡方程,用Boltzmann变换进行求解,推导出了线性与非线性渗流区域内水头降深更精确的解析表达式。
关键词 2种流态区域 井流问题 非线性指数 分区计算 水头降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钉螺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巍 廖文根 +1 位作者 匡尚富 肖斯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5-20,共6页
洞庭湖区是目前我国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疫区。受长江中上游干流及洞庭湖流域季节性洪水影响,近年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渐趋频繁,湖区钉螺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为揭示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迁移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相... 洞庭湖区是目前我国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疫区。受长江中上游干流及洞庭湖流域季节性洪水影响,近年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渐趋频繁,湖区钉螺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为揭示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迁移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相关关系,本文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作为疫区水情变化的表征指标,定量分析洞庭湖区钉螺面积变化与疫区水情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钉螺面积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面积 血吸虫病 迁移扩散 水情指标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积型Froude数的河型判数与黄河河道最大输沙流量及河槽宽深尺度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红武 张罗号 赵晨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7,47,共8页
Froude数同水流强度和水流能量关系密切,水深型Froude数不适用于黄河沙质河段,面积型Froude数在判断复杂河流水流相对强度、河床冲淤与稳定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价值。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面积型Froude数在河型判别的应用,利用不同河型临... Froude数同水流强度和水流能量关系密切,水深型Froude数不适用于黄河沙质河段,面积型Froude数在判断复杂河流水流相对强度、河床冲淤与稳定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价值。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面积型Froude数在河型判别的应用,利用不同河型临界关系式,得到整治流量或整治河宽计算式,以及均衡条件下的河床形态公式。根据黄河模型小河造床过程,得到主槽最大输沙或相对稳定状态下,断面单位能量与河相系数关系方程,进一步研究了最大输沙流量对应的主河槽宽深尺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型Froude数 河型 河相系数 最大输沙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航天器离轨再入气动融合结构变形失效解体落区数值预报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志辉 彭傲平 +5 位作者 马强 石卫波 党雷宁 梁杰 蒋新宇 唐小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3-417,共15页
准确可靠求解大型航天器服役期满离轨再入跨流域气动环境与金属(合金)桁架结构变形失效解体非线性力学行为,是解决航天器失联无控或受控再入坠毁飞行航迹落区数值预报软件研制的关键基础。在求解Boltzmann模型方程的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 准确可靠求解大型航天器服役期满离轨再入跨流域气动环境与金属(合金)桁架结构变形失效解体非线性力学行为,是解决航天器失联无控或受控再入坠毁飞行航迹落区数值预报软件研制的关键基础。在求解Boltzmann模型方程的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GKUA)基础上,采用转动惯量描述气体分子自旋运动,利用分子总角动量守恒作为一个新的碰撞不变量,引入能量模式配分函数和非弹性碰撞松弛数,确立了描述复杂飞行器跨流域高超声速流动非平衡输运现象统一Boltzmann模型方程,构造了直接捕捉Boltzmann模型速度分布函数演化更新数值格式,提出了离散速度空间区域分解大规模并行计算策略与高效数据通信模型,建立了稳定运行数万CPU核求解大型航天器离轨再入跨流域气动力/热环境高性能并行算法。针对无控航天器非常规再入问题,提出瞬态热传导方程与材料热弹性动力学方程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了强气动力热环境致结构变形热力响应有限元算法,发展了适于高超声速再入气动环境与结构热力耦合计算技术。通过对竖直平板、中空球体、类天宫飞行器高超声速流场计算与结构响应变形非线性力学行为一体化计算验证,证实统一算法大规模并行计算策略与热力响应变形有限元算法精度可靠性,建立了服役期满大型航天器离轨再入跨流域气动环境与结构热力耦合响应变形失效/解体飞行航迹一体化模拟平台,开展了该平台在类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受控再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无控陨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再入解体落区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再入落区数值预报 板舱桁架结构大型航天器 跨流域空气动力学 BOLTZMANN模型方程 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 结构响应变形/毁坏有限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绕流桩群流态影响区段比较测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绍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2-124,共3页
利用水槽试验研究了不同桩群对浅水均匀流绕流后方流态区段影响程度及范围,经过多组试验数据对比,揭示了桩群绕流对浅水均匀流的影响规律、性质与程度,以及桩群后方流场流态影响区段的有关规律。结果表明:同排列形式的方柱桩群对水流绕... 利用水槽试验研究了不同桩群对浅水均匀流绕流后方流态区段影响程度及范围,经过多组试验数据对比,揭示了桩群绕流对浅水均匀流的影响规律、性质与程度,以及桩群后方流场流态影响区段的有关规律。结果表明:同排列形式的方柱桩群对水流绕流的影响甚于圆柱桩群;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桩柱密度,对桩群绕流的影响甚于顺水流方向桩柱排列的密度;雷诺数对桩群绕流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绕流桩群 流态影响区段 比较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及界面面积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牛海宁 潘立卫 王树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4,共5页
以氢氧化钠水溶液及纯二氧化碳气体为工质,研究了石英玻璃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两相界面面积。实验中可清晰分辨的流型为弹状流(Slug),弹状一环状流(Slug—annular)及搅拌流(Churn),由实验观测的结果建立了相应的流型图... 以氢氧化钠水溶液及纯二氧化碳气体为工质,研究了石英玻璃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两相界面面积。实验中可清晰分辨的流型为弹状流(Slug),弹状一环状流(Slug—annular)及搅拌流(Churn),由实验观测的结果建立了相应的流型图并与Triplett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液相表观流速对流型转换影响较大。在微通道中可以实现比较高的气液两相界面面积,实验范围内气液两相界面面积高达5070m^2/m^3。两相界面面积随气相表观流速的增加而增加,而液相表观流速对两相界面面积的影响则不显著。相对于弹状流区域,在弹状一环状流及搅拌流区域可以实现比较高的传质界面面积。搅拌流区域气液两相界面面积可以采用气液表观雷诺数进行很好关联,其绝对平均偏差仅为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两相流 流型 流型图 界面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