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0
1
作者 庞清乐 孙同景 +1 位作者 穆健 秦伟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针对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很难实现对消弧线圈的精确、快速控制,提出了基于PID控制的消弧线圈控制系统。通过对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设定。通过比较... 针对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很难实现对消弧线圈的精确、快速控制,提出了基于PID控制的消弧线圈控制系统。通过对气隙调感式消弧线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设定。通过比较该系统和传统开环系统的阶跃响应,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消弧线圈 PID控制器 补偿 自动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接地电网预随调补偿方式及其实现 被引量:29
2
作者 连鸿波 谭伟璞 +3 位作者 裴善鹏 杨以涵 齐郑 张宏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79-84,共6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压电网采用谐振接地方式以更加有效地熄灭接地电弧,采用这种接地方式的关键技术是消弧线圈补偿方式和消弧线圈的选择。文中提出了一种预调和随调相结合的补偿方式(简称预随调式),解决了预调式和随调式单独运用时存在...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压电网采用谐振接地方式以更加有效地熄灭接地电弧,采用这种接地方式的关键技术是消弧线圈补偿方式和消弧线圈的选择。文中提出了一种预调和随调相结合的补偿方式(简称预随调式),解决了预调式和随调式单独运用时存在的熄灭瞬时接地电弧难的问题。在这种补偿方式下,消弧线圈在正常运行时置于15%过补偿点附近,故障时再快速调整消弧线圈到全补偿点处。针对这种补偿方式,设计了一种主从式消弧线圈方案,它以自动调匝式消弧线圈为主体,串联辅以晶闸管电子开关投切的N个细调线圈,它们的电感值采用二进制组合,可构成2N个补偿值。该新型补偿方式及主从式消弧线圈可靠性在EMTP仿真实验并口10 kV高压物理模拟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中压配电系统 消弧线圈 补偿方式 主从式 预随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消弧线圈控制的单相接地电流测量方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唐轶 王涛 罗建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42-2245,共4页
为提高消弧线圈动作的成功率,提出了一种既适合于"随调式",又适合于"预调式"消弧线圈控制的接地电流测量方法。该法是先测量出电网正常运行的零序电压,而后控制消弧线圈输出一个已知的增量补偿电流,再测得该增量补... 为提高消弧线圈动作的成功率,提出了一种既适合于"随调式",又适合于"预调式"消弧线圈控制的接地电流测量方法。该法是先测量出电网正常运行的零序电压,而后控制消弧线圈输出一个已知的增量补偿电流,再测得该增量补偿电流输出后的电网零序电压值,依据这3个量准确计算出电网的接地电流的电容电流(或脱谐电流)分量和有功电流(阻尼电流)分量。模拟试验和挂网运行均证明该方法测量简便、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消弧线圈 调谐控制 接地电流测量 补偿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C控制技术的快速响应自动消弧装置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艳村 鲁铁成 +3 位作者 文习山 陈维贤 李翔 王志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88-93,共6页
自动消孤装置是由一种基于晶闸管投切电容(TSC)控制技术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和互感器等组成的成套设备。它可对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做出快速响应,并精确补偿接地电流。此装置很好地解决了3个技术难点:第一,线路对地容抗的精... 自动消孤装置是由一种基于晶闸管投切电容(TSC)控制技术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和互感器等组成的成套设备。它可对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做出快速响应,并精确补偿接地电流。此装置很好地解决了3个技术难点:第一,线路对地容抗的精确测量,误差在2%以下;第二,根据线路电容电流和人工中性点电压的变化来智能判别单相接地故障;第三,采取串联小电抗,过零投切和加装风机等措施,以确保晶闸管的安全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触摸屏式人机界面(HMI)和过零触发板构成了该装置的控制系统。模拟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自动调谐 晶闸管投切电容 单相接地 对地容抗 中性点 合闸涌流 过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抗器组合式消弧线圈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锡祺 齐郑 +3 位作者 杨以涵 李新泉 董迪 孙博闻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6,共5页
提出了新型的并联电抗器组合式消弧线圈,阐述了消弧线圈的整体结构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讨论了其动态调谐原理和工作方式。该消弧线圈具有16挡或32挡调节功能。电网正常运行时监测系统对地电容变化,对地电容发生变化时精确计算电容电流... 提出了新型的并联电抗器组合式消弧线圈,阐述了消弧线圈的整体结构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讨论了其动态调谐原理和工作方式。该消弧线圈具有16挡或32挡调节功能。电网正常运行时监测系统对地电容变化,对地电容发生变化时精确计算电容电流,精度达到1A以内;接地故障时投入可以精确地补偿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进行全补偿消弧,同时采用突变量选线方法进行故障选线,能够大大提高选线正确率。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证明该消弧线圈能够满足现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消弧线圈 自动调谐 接地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残流消弧线圈综述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晓波 王崇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21,共6页
国内实现零残流有2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即在谐振接地系统接地相的滞后相接电容或超前相接电感,该方法需在电网一次侧施加能分相操作的开关及相应的电感及电容,同时该方法相当于人为造成了两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故障;第二种方法即有源注入... 国内实现零残流有2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即在谐振接地系统接地相的滞后相接电容或超前相接电感,该方法需在电网一次侧施加能分相操作的开关及相应的电感及电容,同时该方法相当于人为造成了两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故障;第二种方法即有源注入的方案,该方法选出接地故障的线路,借鉴有源电力滤波的理念来实现零残流。而目前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其选线技术还不太完善,若接地线路错选,则后续接地电流的估算及对有源逆变器的控制等工作都是朝着错误的方向继续前进。另外零残流消弧线圈的被补偿电流是不可测的,因此不能完全套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方案来实现"零残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零残流 自动跟踪补偿 电容电流 谐振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谐量的消弧线圈跟踪调谐方法 被引量:42
7
作者 刘宝稳 李晓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共4页
为实现消弧线圈的跟踪调谐,提出基于失谐量(ωCΣ-1/(ωL))的消弧线圈跟踪调谐方法。对于消弧线圈并阻尼电阻接地的配电网,改变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的大小,测量中性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通过相位的变化便可判断消弧线圈的补偿状态,根... 为实现消弧线圈的跟踪调谐,提出基于失谐量(ωCΣ-1/(ωL))的消弧线圈跟踪调谐方法。对于消弧线圈并阻尼电阻接地的配电网,改变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的大小,测量中性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通过相位的变化便可判断消弧线圈的补偿状态,根据中性点电压的幅值、阻尼电导和现有的消弧线圈电感值即可计算失谐量,以此失谐量作为反馈量可求出线路对地电容的大小,进而调节消弧线圈可实现电网无功电流的跟踪控制补偿。通过Matlab进行相应的仿真计算,表明变阻尼测量对系统运行影响小,在预调式和随调式消弧线圈中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失谐量 消弧线圈 跟踪调谐 中性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谐振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全补偿方法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磊 曾祥君 +3 位作者 喻锟 余敏琪 周宁 冯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62,共6页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无法补偿有功电流和抑制间歇性接地故障等难题,提出了一种谐振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全补偿新方法。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注入信号谐振精确测量系统对地绝缘参数,根据绝缘参数计算补偿元件值;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利用故障电流...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无法补偿有功电流和抑制间歇性接地故障等难题,提出了一种谐振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全补偿新方法。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注入信号谐振精确测量系统对地绝缘参数,根据绝缘参数计算补偿元件值;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利用故障电流的相位选出故障相,然后在故障相的滞后相投入阻容性补偿元件,将故障相电压抑制为0,实现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影响,能快速抑制故障相电压,实现配电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的全补偿,有效抑制间歇性接地故障,且操作简单可靠、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消弧 故障相电压 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测量跟踪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忠仁 吴维宁 +1 位作者 陈家宏 董浩斌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24-28,共5页
精确的测量和跟踪是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精确地补偿系统电容电流、有效地熄灭接地点电弧的前提和基础。在模拟试验和现场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测量精确度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修正公式和应对措施;最后讨论了跟踪准确度和灵敏度的... 精确的测量和跟踪是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精确地补偿系统电容电流、有效地熄灭接地点电弧的前提和基础。在模拟试验和现场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测量精确度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修正公式和应对措施;最后讨论了跟踪准确度和灵敏度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自动调谐 接地点 电容电流 测量精确度 电弧 现场运行 跟踪问题 实现方法 补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相法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桑振华 苗晓鹏 +1 位作者 李晓波 李慧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调相法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测量方法。对于消弧线圈并阻尼电阻接地的配电网,通过投切并联在消弧线圈两端的阻尼电阻以增加系统的阻尼率,同时调节消弧线圈的电感量,保证调节前后零序电压的相位互差90°,即可根据已... 提出了一种基于调相法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测量方法。对于消弧线圈并阻尼电阻接地的配电网,通过投切并联在消弧线圈两端的阻尼电阻以增加系统的阻尼率,同时调节消弧线圈的电感量,保证调节前后零序电压的相位互差90°,即可根据已知信息计算出系统的对地电容和对地电导的精确值。通过在Matlab中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调谐方法的正确性。这种调谐新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在预调式和随调式消弧线圈中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零序电压 电压相位 消弧线圈 跟踪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原理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牧函 纪延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50-54,共5页
对目前在国内外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中常采用的几种自动调谐原理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比较 ,说明了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针对其仍然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在满足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均实现补偿的全状态补偿原理和实现方式 。
关键词 消弧线圈 自动调谐原理 阻抗三角形法 相位调谐法 城市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变参调谐通用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宝稳 李晓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共6页
为实现消弧线圈精确跟踪调谐,适应不同变参调谐方式,提出了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变参调谐通用方法。对于通过改变支路阻抗(变参)的形式实现自动跟踪调谐的消弧线圈,测量变参前后零序电压或中性点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差即可精确测量电网对地分... 为实现消弧线圈精确跟踪调谐,适应不同变参调谐方式,提出了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变参调谐通用方法。对于通过改变支路阻抗(变参)的形式实现自动跟踪调谐的消弧线圈,测量变参前后零序电压或中性点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差即可精确测量电网对地分布总电容和分布总电导,参数的变化可以是电阻或电感单个参数的变化,也可以是电阻和电感2个参数同时变化。由于不受变参形式的影响,在预调式和随调式消弧线圈中均可适用。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线实时测量,不影响系统运行,实现了消弧线圈的跟踪控制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消弧线圈 跟踪调谐 分布电容 分布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原理的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鸿雁 何湘宁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1,37,共5页
对消弧线圈的各种自动调谐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提出了各种调谐方法的优缺点和调谐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消弧线圈 自动调谐 电容电流 谐振 城市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电网阻尼率及脱谐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忠仁 吴维宁 +1 位作者 陈家宏 张勤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9,44,共5页
阻尼率和脱谐度是补偿电网的两个重要参数。针对补偿电网运行中出现的虚幻接地、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问题,分别从中性点位移电压、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以及残流的有功分量、无功分量等方面,分析了阻尼率和脱谐度对补偿电网运行特性的影响,推... 阻尼率和脱谐度是补偿电网的两个重要参数。针对补偿电网运行中出现的虚幻接地、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问题,分别从中性点位移电压、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以及残流的有功分量、无功分量等方面,分析了阻尼率和脱谐度对补偿电网运行特性的影响,推导出了阻尼电阻和脱谐度的配置公式,也解决了运行中出现的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电网 消弧线圈 阻尼率 脱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电网阻尼率及脱谐度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忠仁 董浩斌 +2 位作者 吴维宁 张勤 陈家宏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1,共2页
阻尼率和脱谐度是补偿电网的两个重要参数。针对补偿电网运行中出现的虚幻接地、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问题,分析了补偿电网的阻尼率和脱谐度,推导出了阻尼电阻和脱谐度的配置公式;也解决了运行中出现的该类问题。
关键词 补偿电网 消弧线圈 阻尼率 脱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的谐振接地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庞清乐 孙同景 +1 位作者 穆健 程丽平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共4页
针对偏磁式消弧线圈很难实现对消弧线圈的精确控制,提出了基于PID的控制系统。通过对偏磁式消弧线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利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M atlab仿真比较该系统和传统开环系统的阶跃... 针对偏磁式消弧线圈很难实现对消弧线圈的精确控制,提出了基于PID的控制系统。通过对偏磁式消弧线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利用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M atlab仿真比较该系统和传统开环系统的阶跃响应,说明该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PID控制器 补偿 自动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调匝式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一体化装置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裴善鹏 连鸿波 +1 位作者 李万彬 王璐 《现代电力》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文章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采用主从式结构的快速调匝消弧线圈、预调与随调相结合的调谐方式以及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它的工作方式和软硬件设计。电网正常运行时监测系统对地电容变化,对... 文章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采用主从式结构的快速调匝消弧线圈、预调与随调相结合的调谐方式以及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它的工作方式和软硬件设计。电网正常运行时监测系统对地电容变化,对地电容发生变化时精确计算电容电流,接地故障时进行全补偿消弧,并给出选线结果。从消弧线圈具有16档细调功能,故障时投入可以精确补偿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补偿精度达到1安培以内。模拟试验表明这种新型快速调匝式消弧线圈能够有效地熄灭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单相接地电弧,并可以进行正确选线,它的推出将大大提高中压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消弧线圈 补偿方式 主从式 晶闸管 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有功选线 被引量:54
18
作者 杜丁香 徐玉琴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6,共4页
结合自动补偿电网的特征 ,对利用零序电流的附加有功分量进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利用EMTP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对所述原理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合适的实施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选线准确 ,耐过渡电阻能力强 ,并且易于实现与... 结合自动补偿电网的特征 ,对利用零序电流的附加有功分量进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利用EMTP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对所述原理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合适的实施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选线准确 ,耐过渡电阻能力强 ,并且易于实现与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的一体化协调运行。从而实现对谐振接地配电网的灵活有效的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接地 电网 有功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的并联运行方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忠仁 吴维宁 +1 位作者 张勤 陈家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3-95,共3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种类繁杂的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的并联运行问题凸现。探讨了各种类型的消弧线圈的并联,提出了3种并联运行方式,即自动并联、主从并联及集中控制方式,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各种并联方式的适...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种类繁杂的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的并联运行问题凸现。探讨了各种类型的消弧线圈的并联,提出了3种并联运行方式,即自动并联、主从并联及集中控制方式,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各种并联方式的适用场合,对消弧线圈的选型和现场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并联运行 自动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公茂法 葛卉婷 +2 位作者 林煜清 刘丙乾 杨宁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4-87,共4页
针对目前10k V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老式消弧线圈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F2812的可控消弧线圈补偿装置,装置采用改进极值法在线测量接地电容电流,根据中性点位移电压识别电网运行状态,判断故障类型,采用晶... 针对目前10k V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老式消弧线圈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F2812的可控消弧线圈补偿装置,装置采用改进极值法在线测量接地电容电流,根据中性点位移电压识别电网运行状态,判断故障类型,采用晶闸管二次调容的方式实现动态调谐,设计采用过补偿和全补偿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电容电流的在线精确测量和接地电容电流自动补偿的功能,可靠性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改进极值法 接地电容电流 晶闸管二次调容 自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