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s for Derivation of Density Matrix of Arbitrary Multi-Mode Gaussian States from Its Phase Space Representation
1
作者 Sheng-Li Zhang Song Y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5-9,共5页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derivation of the density matrix of an arbitrary multi-mode continuous variable Gaussian entangled state from its phase space representation.An explicit computer algorithm is given to reconstru...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derivation of the density matrix of an arbitrary multi-mode continuous variable Gaussian entangled state from its phase space representation.An explicit computer algorithm is given to reconstruct the density matrix from Gaussian covariance matrix and quadrature average values.As an example,we apply our method to the derivation of three-mode symmetric continuous variable entangled state.Our metho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entanglement and correlation in continuous variable quantum network with multi-mode quantum entanglement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 MATRIX methodS for DERIVATION of Density MATRIX of arbitrary MULTI-MODE GAUSSIAN States from Its Phase Space Repres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E-ANCF方法的卷曲展开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2
作者 黄斐 袁婷婷 刘锦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针对含复杂的多区域接触的卷曲展开机构,该研究将其简化为带刚性转盘的变长度柔性构件,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实现高效仿真。首先,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的绝对节点坐标法对变长度梁进行建模;然后,将复杂接触问题简化为移动边... 针对含复杂的多区域接触的卷曲展开机构,该研究将其简化为带刚性转盘的变长度柔性构件,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实现高效仿真。首先,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的绝对节点坐标法对变长度梁进行建模;然后,将复杂接触问题简化为移动边界的约束关系,给出一种增删节点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单元长度变化引起的奇异和精度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用隐式算法实现了动力学方程的数值求解。通过滑绳和动滑轮算例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建立了卷曲机构充气展开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移动网格实时跟踪卷曲机构的位置,精准捕捉移动边界点,从而高效确定接触行为。分析了气压力与黏附力对展开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控制黏附力分布,实现了卷曲机构的匀速展开,对工程实际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长度梁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的绝对节点坐标法 卷曲展开机构 动力学建模 移动边界约束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aterial-mesh algebraic collapsing acceleration technique in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based neutron transport code 被引量:4
3
作者 Ming Dai Mao-Song Che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95-109,共15页
The algebraic collapsing acceleration(ACA)technique maximizes the use of geometric flexibility of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MOC).The spatial grids for loworder ACA are the same as the high-order transport,which ma... The algebraic collapsing acceleration(ACA)technique maximizes the use of geometric flexibility of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MOC).The spatial grids for loworder ACA are the same as the high-order transport,which makes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ACA equations costly,especially for large-size problems.To speed-up the MOC transport iterations effectively for general geometry,a coarse-mesh ACA method that involves selectively merging fine-mesh cells with identical materials,called material-mesh ACA(MMACA),is presented.The energy group batching(EGB)strategy in the tracing process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parallel efficiency for microscopic crosssection problems.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crosssection benchmark problems are used to validate and analys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MACA method.The maximum errors in the multiplication factor and pin power distributions are from the VERA-4 B-2 D case with silver-indium-cadmium(AIC)control rods inserted and are 104 pcm and 1.97%,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single-thread ACA solution,the maximum speed-up ratio reached 25 on 12 CPU cores for microscopic cross-section VERA-4-2 D problem.For the C5 G7-2 D and LRA-2 D benchmarks,the MMACA method can reduce the computation time by approximately one half.The present work proposes the MMACA method and demonstrates its ability to effectively accelerate MOC transport it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ebraic collapsing acceleration Material-mesh ACA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OPENMP arbitrary ge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E Fractional Step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Fluid-Structure Nonlinear Interaction Problem 被引量:1
4
作者 岳宝增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A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upled motion of a structure and a viscous incompressible fluid.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the effect of the moving surface of th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 A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upled motion of a structure and a viscous incompressible fluid.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the effect of the moving surface of th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free surface motion, the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formulation is employed as the basis of the finite element spatial discretization. For numerical integration in time, the fraction,step method is used. This method is useful because one can use the same linear interpolation function for both velocity and pressure.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nonlinear interaction of a structure and a tuned liquid damper. All computations are performed with a personal compu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 equation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ractional metho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卧软弱夹层地基ALE法强夯加固数值分析
5
作者 李岳 彭梦凯 +3 位作者 蔡靖 刘文俊 水伟厚 董炳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2-149,199,共9页
随着高能级强夯快速发展,软弱夹层对地基加固影响问题凸显,其吸能缓冲作用机理尚不清晰,夯击参数选取经验性强。基于现场试验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e-Euler, ALE)法强夯加固仿真开展地基应力波传播过程研究,探讨下卧软... 随着高能级强夯快速发展,软弱夹层对地基加固影响问题凸显,其吸能缓冲作用机理尚不清晰,夯击参数选取经验性强。基于现场试验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e-Euler, ALE)法强夯加固仿真开展地基应力波传播过程研究,探讨下卧软弱夹层对加固效果影响机理。对夯击能级、夹层埋深、夹层厚度等因素进行参数研究,改进强夯参数设计流程。结果表明:软弱夹层对夯击应力波向下传播过程有迟滞作用,地基应力场在此深度内发生断层;当首击地基加固深度为1/2软弱夹层埋深时,可兼顾能级控制与施工效率需要;当软弱夹层埋深大于10 m或厚度超过2 m时加固难度较大,需配合其他工法共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软弱夹层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法 夯击参数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中远场爆炸冲击波作用下航行体表面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勇 肖正明 +3 位作者 段浩 伍星 卢敏 王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1-2350,共10页
针对水下中远场爆炸作用下航行体表面动态响应复杂、预测困难的问题,基于任意欧拉-拉格朗日数值算法,考虑自由面对冲击波反射的影响,利用爆炸相似理论细化模型网格,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水下爆炸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冲击波作用下航行体表面... 针对水下中远场爆炸作用下航行体表面动态响应复杂、预测困难的问题,基于任意欧拉-拉格朗日数值算法,考虑自由面对冲击波反射的影响,利用爆炸相似理论细化模型网格,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水下爆炸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冲击波作用下航行体表面动态应力峰值出现的时间和区域,并对其动态响应随当量、爆距及水深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得到航行体表面动态应力方程,并通过决定系数验证其可靠性,在定当量、爆距情况下可直接求解其动态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当量增加,动态应力在相同爆距区间内衰减速率增大;爆距增大,动态应力在相同当量区间内增长速率降低;深度每下降100 m,动态应力增长20 MPa左右。所得研究结果可为中远场水下爆炸作用下航行体安全防护和抗冲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中远场水下爆炸 任意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爆炸相似理论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分布ST方法及其在随机场线耦合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艺赢 陈韦韦 +1 位作者 闫丽萍 赵翔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4期424-430,共7页
随机测试(ST)方法是一种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已有的ST方法还不能处理具有任意分布随机变量的情况。通过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为任意分布随机变量构建混沌多项式基底,对ST方法进行拓展,使其可用于任意分布随机变量的情况。将拓展后的ST... 随机测试(ST)方法是一种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已有的ST方法还不能处理具有任意分布随机变量的情况。通过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为任意分布随机变量构建混沌多项式基底,对ST方法进行拓展,使其可用于任意分布随机变量的情况。将拓展后的ST方法用于传输线场线耦合分析中。在场线耦合的计算中,由于辐射场的不确定性,入射波极化角、方位角与仰角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传输线的响应也呈现出不确定性,导致随机场线耦合问题。针对输入参数服从任意分布的情况,应用ST方法对传输线场线耦合响应进行不确定性量化。对模型的输出响应进行多项式混沌展开,通过求解展开系数得到模型响应的统计信息。结合单随机变量和多随机变量场线耦合算例,得到传输线电压响应的统计信息。最后对比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验证了ST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测试方法 任意分布 场线耦合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像素匹配的扫描显微相位测量轮廓术
8
作者 王思远 刘元坤 于馨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6,共10页
在扫描相位测量轮廓术中,需要先将不同位置的物体匹配到同一点,再根据相移算法提取相位信息,而像素匹配精度与相移算法均会影响测量精度。为此,采用显微系统,根据其远心光路特性实现物体移动量与像素移动量的等量转换;通过交替采集白场... 在扫描相位测量轮廓术中,需要先将不同位置的物体匹配到同一点,再根据相移算法提取相位信息,而像素匹配精度与相移算法均会影响测量精度。为此,采用显微系统,根据其远心光路特性实现物体移动量与像素移动量的等量转换;通过交替采集白场图像和条纹图像,由白场图像通过光流法实现精确的像素匹配,再根据物体匀速运动特点实现条纹图像的精确像素匹配;根据初始条纹周期选择基本符合满周期的N幅条纹图,由任意步数相移方法计算出截断相位分布,再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搜索最佳条纹周期,进而得到准确的相位信息,完成物体形貌测量。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相移算法也适用于任意N(N≥3)幅图,在模拟工业流水线场景中物体的三维测量时,RMSE(均方根误差)可达0.008 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测量 光流法 显微系统 概率密度函数 任意N步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任意几何特征线法长射线加速方法性能研究
9
作者 郭建 朱贵凤 +1 位作者 严睿 邹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9-2376,共8页
为了消除规则粗网格加速方法对几何描述能力的限制,本文在长射线加速方法中引入任意低阶角度近似和低阶射线近似的基础上,利用熔盐堆、重水堆和压水堆等多个不同类型基准题对加速效果进行测试,验证长射线方法在各种类型问题的加速性能... 为了消除规则粗网格加速方法对几何描述能力的限制,本文在长射线加速方法中引入任意低阶角度近似和低阶射线近似的基础上,利用熔盐堆、重水堆和压水堆等多个不同类型基准题对加速效果进行测试,验证长射线方法在各种类型问题的加速性能。研究表明:长射线加速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实现不同燃料形式和慢化剂的基准题加速,达到约20倍的时间加速效果。获得和传统粗网有限差分方法相近的加速效果,解决了时间加速比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输运数值模拟 长射线加速方法 特征线法 二维任意几何 构造实体几何 低阶角度近似 低阶射线近似 基准题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站仪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测量研究
10
作者 张成增 吕宝雄 +2 位作者 王伟 丁璐 杨振胤 《西北水电》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无法布设观测点,常规的边角测量方法无法对其挠度进行测量。为实现对塔架挠度的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的原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了工艺流...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无法布设观测点,常规的边角测量方法无法对其挠度进行测量。为实现对塔架挠度的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的原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了工艺流程、测站布设和观测计算方法、步骤,分析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法流程清晰、技术可行、成本可控,弥补了利用角度观测实现风机塔架挠度测量的技术空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钻仪 任意设站法 竖向构件 挠度 塔架 塔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钱志浩 杨腾茂 刘谋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 CSCD 2024年第2期366-397,共32页
Combining the strengths of Lagrangian and Eulerian descriptions,the coupled Lagrangian–Eulerian method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subjects.This work reviews thei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o... Combining the strengths of Lagrangian and Eulerian descriptions,the coupled Lagrangian–Eulerian method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subjects.This work reviews thei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ocean engineering.Initially,we briefly outlin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Lagrangian and Eulerian descriptions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ed Lagrangian–Eulerian approach.Then,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these methods,the fundamental formulations and the frameworks of various approaches,including the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particle-in-cell method,the material point method,and the recently developed Lagrangian–Eulerian stabilized collocation method,are detailedly reviewed.In addition,the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se methods with applications in ocean hydrodynamics,focusing on free surface flows,numerical wave generation,wave overturning and breaking,interactions between waves and coastal structures,fluid–rigid body interactions,fluid–elastic body interactions,multiphase flow problems and visualization of ocean flows,etc.Furthermore,the latest research advancements in the numerical stability,accuracy,efficiency,and consistency of the coupled Lagrangian–Eulerian particle methods are reviewed;these advancements enable efficient and highly accurate simulation of complicated multiphysics problems in ocean and coastal engineering.By building on these works,th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hybrid Lagrangian–Eulerian particle methods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Lagrangian–Eulerian description Ocean engineering Wave–structure interaction Particle methods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methods Particle-in-cell(PIC) Material point method(MPM) Lagrangian–Eulerian stabilized collocation method(LES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E法的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硕 程志 +4 位作者 刘巍巍 于嵩松 王亚东 樊冬梅 孙守林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方法,对海底电缆在位情况下土壤覆盖物射流清理过程进行探讨,并分析射流速度和海床强度在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过程中对海底电缆受力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床土壤相同时...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方法,对海底电缆在位情况下土壤覆盖物射流清理过程进行探讨,并分析射流速度和海床强度在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过程中对海底电缆受力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床土壤相同时,射流速度越大,海底电缆受力越大,当射流速度为50 m/s时海底电缆将发生破坏;在相同射流速度下,海床土体的剪切模量、内聚力和摩擦角越小,海底电缆受力越大。在海底电缆覆盖物清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海床强度选择相对应的射流速度,以满足清理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土壤覆盖物清理 射流技术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海底电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的射流破土仿真分析
13
作者 吴尚华 鲁滢 +3 位作者 武硕 尹原超 张陶 岳前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2-171,共10页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对射流破土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琼州海峡黏土质砂为研究对象,选用MAT-FHWA-SOIL模型建立土体材料本构。运用LS_DYNA软件建立包括射流源、喷嘴、水域及土体的仿真模型,探究射流破土机理。并讨论射流关键参数...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对射流破土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琼州海峡黏土质砂为研究对象,选用MAT-FHWA-SOIL模型建立土体材料本构。运用LS_DYNA软件建立包括射流源、喷嘴、水域及土体的仿真模型,探究射流破土机理。并讨论射流关键参数对破土效果的影响,对射流压力、喷嘴直径、射流靶距进行单因素研究。研究发现在其他射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射流压力增大1倍,最大冲坑深度也增大1倍;土体的冲蚀体积会随着射流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与射流时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喷嘴直径从5 cm增大到9 cm时,最大冲坑深度增幅为43%。在20~60 cm之间的射流靶距对清理效果的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为海底电缆抢修的射流破土作业过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破土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 冲坑深度 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的相控阵任意形状波束子阵综合方法
14
作者 张清河 单琰 +2 位作者 吴欣悦 文方青 沈钊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传统相控阵由于设计复杂性和成本过高,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子阵划分等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任意形状波束相控阵子阵综合方法,在激励匹配策略下,将子阵综合问题转化为一个子阵布局优化问题,而子阵的复激... 传统相控阵由于设计复杂性和成本过高,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子阵划分等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任意形状波束相控阵子阵综合方法,在激励匹配策略下,将子阵综合问题转化为一个子阵布局优化问题,而子阵的复激励可解析地从参考阵列激励计算得到。利用一种无监督聚类K-means方法对子阵布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该方法能同时对子阵的激励幅相进行优化,增加了子阵综合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在任意形状波束子阵综合数值算例中,通过与传统智能优化方法在方向图逼近、激励匹配代价函数、阵列性能参数及计算效率等方面的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任意形状波束 子阵综合 激励匹配 K-mean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基线收敛的任意平面阵干涉仪测向方法
15
作者 左峰 卢毅 罗美方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满足任意平面阵的快速二维测向需求,提出了一种逐基线收敛的干涉仪测向方法。建立了任意平面阵的几何模型与信号模型,在无相位模糊条件下推导出了二维来波方向解算公式。基于真实角度下基线模板相位差与测得相位差的相关性,提出了一... 为满足任意平面阵的快速二维测向需求,提出了一种逐基线收敛的干涉仪测向方法。建立了任意平面阵的几何模型与信号模型,在无相位模糊条件下推导出了二维来波方向解算公式。基于真实角度下基线模板相位差与测得相位差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逐基线收敛的解模糊方法。通过一组八元任意平面阵干涉仪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依据各基线模板相位差与测得相位差的相关性逐次对潜在二维来波方向组合进行收敛,能够有效地提升干涉仪二维测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测向方法 任意平面阵 相位解模糊 相关干涉仪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串联双圆柱涡激振动机理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郭晓玲 唐国强 +2 位作者 刘名名 吕林 滕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9,共10页
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求解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动网格方法,对低雷诺数下(Re =150)等直径串联圆柱的涡激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中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在弹簧和阻尼作用下... 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求解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动网格方法,对低雷诺数下(Re =150)等直径串联圆柱的涡激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中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在弹簧和阻尼作用下允许同时发生顺流向和横流向的运动。在约化速度Ur=3.0~12.0的范围内(阻尼比ξ=0.007)研究了两圆柱圆心间距比(LX/D =3.0、5.0、8.0)及圆柱质量比(m*=5.0、10.0、20.0)对下游圆柱的运动响应及受力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圆柱间距比的变化会导致锁定区间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圆柱涡激振动的位移响应和受力特性。这些方面都与尾流区涡旋脱落模式密切相关,体现了双圆柱间干涉作用对涡激振动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圆柱质量比的变化对以约化速度表征的锁定区间、运动响应和尾流模式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方程 串联圆柱 涡激振动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单元间断Galerkin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贺立新 张来平 张涵信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基于龙格库塔间断Galerkin(RKDG)有限元法的构造思想,通过局部坐标变换,发展了非正交单元DG有限元计算方法;借鉴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隐式计算方法,发展了适应于DG有限元方法的隐式计算方法;借鉴一维和二维(三角形单元)DG有限元限制器构... 基于龙格库塔间断Galerkin(RKDG)有限元法的构造思想,通过局部坐标变换,发展了非正交单元DG有限元计算方法;借鉴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隐式计算方法,发展了适应于DG有限元方法的隐式计算方法;借鉴一维和二维(三角形单元)DG有限元限制器构造方法,提出了非正交三棱柱单元限制器方法;利用上述方法数值模拟了球头和双椭球的高超声速粘性绕流,得到了清晰的流场结构,并得到了较好的压力和热流分布,表明该方法在复杂高超声速流动的数值模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单元 间断Glerkin有限元 隐式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共形映射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祝江鸿 杨建辉 +2 位作者 施高萍 王珺 蔡建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83,共9页
将复杂开挖断面为边界的力学问题转化成单位圆为边界的力学问题,是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开展地下隧洞围岩力学分析的前提。从黎曼存在定理出发,建立了以洛朗级数有限项表示的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的共形映射函数。根据边界对应... 将复杂开挖断面为边界的力学问题转化成单位圆为边界的力学问题,是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开展地下隧洞围岩力学分析的前提。从黎曼存在定理出发,建立了以洛朗级数有限项表示的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的共形映射函数。根据边界对应原理,将域到域的共形映射问题转化成单位圆周线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边界线的共形映射问题。从三角插值理论出发,采用奇偶插值点反复相互迭代对映射函数的求解开展了研究。为快速地进行迭代计算,采用法线逼近法进行计算点(映射点)调整。提出了以映射边界线与实际开挖洞形边界线之间的绝对误差作为迭代计算的收敛条件,保证了共形映射精度。给出了3个开挖断面隧洞映射函数的求解算例,并将研究结果与文献中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共形映射的计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和收敛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开挖断面 共形映射 三角插值 法线逼近法 收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分析的边界元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何应付 李剑 +1 位作者 杨正明 张训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4,共5页
为了研究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将该模型转变成Laplace空间的修正Helmholtz方程,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考虑井... 为了研究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将该模型转变成Laplace空间的修正Helmholtz方程,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考虑井筒储存效应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不同边界条件双重介质油藏井底压力的典型曲线分析表明:窜流系数控制过渡段出现的早晚,裂缝弹性容量系数控制过渡段持续时间的长短,油藏的边界条件对油藏的压力动态存在明显影响。不渗透区域的存在对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导数曲线存在明显的影响,可根据压力导数典型曲线的特征识别近井大范围局部不渗透区域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油藏 任意形状 边界元方法 不稳定压力 典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形状工作面沉陷预测的概率积分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晓东 陈阳 蒋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87-3392,3400,共7页
概率积分法是煤矿开采沉陷预测的重要方法,可适用于缓倾斜、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分布曲线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计算。针对原方法对任意形状工作面存在的不足,在原有走向和倾向概率积分函数的基础上,以走向和倾向为基准划... 概率积分法是煤矿开采沉陷预测的重要方法,可适用于缓倾斜、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分布曲线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计算。针对原方法对任意形状工作面存在的不足,在原有走向和倾向概率积分函数的基础上,以走向和倾向为基准划分积分函数区域,在该区域内剖分非结构化的三角形单元作为二重积分的基本单位;通过坐标旋转变换的二重积分换元法,转化为以直线为上、下限的二重积分,计算旋转后的影响半径,对新的二重积分采用复合辛普森数值积分公式,积分得出地表任意点在基本三角形开采单元下的积分下沉值;最后,通过叠加计算完成任意点、任意形状工作面概率积分法的沉陷预测计算。算法在GIS系统下实现,实例应用效果良好,可为"三下"采煤提供地表移动预测计算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法 算法 任意形状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