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s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 Image Resolution of Airborne and Space-Born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芳 俞信 阎吉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6年第4期457-461,共5页
A new way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 image resolution of airborne and space-born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system, which is called as arrival angle-method. Applying this method, s... A new way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 image resolution of airborne and space-born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system, which is called as arrival angle-method. Applying this method, some engineering examples a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turbulence influences on image resolution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atmospheric turbulence models quantificationally, for the airborne remote sensing system, the resolution errors caused by the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re less than 1 cm, and for the space-borne remote sensing system, the errors are around 1 cm. The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at obtained by the previous Fried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Fried-method, the arrival angle-method is rather simple and can be easily used in engineering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turbulence coherence length arrival angle-method airborne or space-born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system image re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垂直特征及模式识别
2
作者 尹林赛 刘春腊 +2 位作者 蒲美霖 皇甫子贞 王飞宇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3,412,共11页
[目的]从区域尺度和垂直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识别其特征和模式,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空间协调和优化、推动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方法]以湘西州178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引入“三生空间”理论,利用遥感... [目的]从区域尺度和垂直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识别其特征和模式,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空间协调和优化、推动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方法]以湘西州178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引入“三生空间”理论,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方法,探讨传统村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的垂直特征、模式及影响因素。[结果](1)湘西州传统村落总体呈现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垂直结构特征。(2)空间结构垂直分异规律显著,可细分为6种基本模式。(3)空间结构分异影响因素中,自然条件是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人文因素是关键支撑、经济发展是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推手。[结论]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垂直特征分异明显,是自然条件、人文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开展定量、动态研究,同时针对不同模式下的村落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 垂直分异 遥感影像识别 “三生空间” 湘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域推扫成像方法检测对地遥感动目标
3
作者 张刘 齐晓蕊 +2 位作者 李桂阳 王文华 吕雪莹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46,共9页
针对星载双线阵相机对地运动目标检测中,双线阵系统成本高、时间和空间同步性差、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面阵CMOS的双域线阵相机推扫成像方法,利用CMOS时间延迟积分(TDI)技术在固定位置间隔开窗,实现双区域推扫成像;针对两... 针对星载双线阵相机对地运动目标检测中,双线阵系统成本高、时间和空间同步性差、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面阵CMOS的双域线阵相机推扫成像方法,利用CMOS时间延迟积分(TDI)技术在固定位置间隔开窗,实现双区域推扫成像;针对两路通道数据,进行序贯模式图像采集,形成独立完整的两幅长条带图像;通过建立的双域线阵TDI相机时间与位置函数,检测并分析高速运动目标的运动特性;基于卫星推扫地球成像原理,设计并搭建了一套TDI推扫式成像试验装置,进行了高速运动目标的速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CMOS像元分辨率为4096×3072,视场角为16°0'34″,行频为998 Hz,开窗间隔为3056行的情况下,绝对速度误差小于0.445%,像移速度误差为2.323 pixel/s,保证了时空同步性,进而提高检测精度,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遥感 星载相机 推扫成像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光学遥感图像的信噪比提升技术综述
4
作者 王智 魏久哲 +1 位作者 王芸 李强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光学遥感向全时域、智能化方向发展。微光遥感因需要在夜间和晨昏时段等低照度条件下对地物进行探测,成像具有低对比度、低亮度、低信噪比的特性。针对低信噪比特性会导致大量复杂物理噪声将图像景物特征淹...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光学遥感向全时域、智能化方向发展。微光遥感因需要在夜间和晨昏时段等低照度条件下对地物进行探测,成像具有低对比度、低亮度、低信噪比的特性。针对低信噪比特性会导致大量复杂物理噪声将图像景物特征淹没,严重影响地面目标识别与判读的情况,文章基于遥感成像的全链路物理模型,总结天基光学遥感图像信噪比提升的技术途径,分别对基于传统滤波的方式、基于物理模型的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各类方式中主要代表算法之间的特点及差异,对未来天基光学遥感图像信噪比提升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算法 全链路模型 信噪比 遥感图像 天基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级时空融合模型在NDVI和LST的应用分析—以大理地区为例
5
作者 高雍乐 常金生 +1 位作者 杨永崇 王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过去几十年中,时空融合技术为实现长时间序列观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但此类方法对结构信息的保留能力较弱,同时计算的效率也比较低。该研究对比分析主流时空融合方法与对象级(Object Level,OL)时空融合方法,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D... 过去几十年中,时空融合技术为实现长时间序列观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但此类方法对结构信息的保留能力较弱,同时计算的效率也比较低。该研究对比分析主流时空融合方法与对象级(Object Level,OL)时空融合方法,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的融合效果和融合效率的差异。文章以大理地区作为研究区,使用9种时空融合方法对Landsat和MODIS数据做融合处理,通过目视判别和统计分析,评估其在时空模拟效果和计算效率上的差异。实验表明:1)OL-FSDAF2.0(Object Level-Flexible Spatiotemporal Data Fusion 2.0)相较于其他时空融合方法更好地恢复了地表真实信息和结构信息;2)对象级时空融合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比其余像素级时空融合方法提高20.70倍;3)对象级时空融合方法对地物时间动态特征细节的捕捉能力均比像素级时空融合方法高。总的来说,对象级时空融合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更精确的融合效果,其中,OL-FSDAF2.0在复杂地表区域与模拟地表覆盖动态变化中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信息 图像质量评价 结构相似度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提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芸菲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2,共9页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建筑物提取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调查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图像中建筑物类型多样,尺度大小不一的特点给自动提取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针对遥感图像提取中大型建筑物容易出现空洞、小型建筑物容易漏检的问题,文章...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建筑物提取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调查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图像中建筑物类型多样,尺度大小不一的特点给自动提取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针对遥感图像提取中大型建筑物容易出现空洞、小型建筑物容易漏检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与非局部计算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首先利用Res2Net50作为编码器以提高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然后在解码器部分引入非局部计算模块获取上下文信息,以进一步改善不同尺度建筑物的提取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建筑物数据集WHU上的评价指标IoU和F1分别达到了89.65%和94.55%,比改进前的UNet网络分别提高了1.52%和0.86%,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提取 多尺度 非局部计算 遥感图像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中阴影检测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白杰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阴影探测算法的比较,对左权县土地确权过程中航空遥感影像上的阴影区域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基于HSV-C1C2C3彩色模型的算法研发阴影探测,经过验证发现它的探测效果是非常出色的。我们开发了基于MATLAB的Shadown识别软件...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阴影探测算法的比较,对左权县土地确权过程中航空遥感影像上的阴影区域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基于HSV-C1C2C3彩色模型的算法研发阴影探测,经过验证发现它的探测效果是非常出色的。我们开发了基于MATLAB的Shadown识别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研究结果对地物的正确识别、土地权属界限的准确划定及植被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HSV-C1C2C3色彩空间 阴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样例的遥感图像时空融合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振稷 欧阳恒 《电视技术》 2024年第5期69-71,共3页
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卫星图像是研究地表动态的重要数据,在监测土地变化与灾害以及估算农作物生长态势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等原因,目前没有传感器可以同时拥有高精度的空间分辨率和频繁的重访周期... 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卫星图像是研究地表动态的重要数据,在监测土地变化与灾害以及估算农作物生长态势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等原因,目前没有传感器可以同时拥有高精度的空间分辨率和频繁的重访周期。时空融合是一种将2类具有相似波段数量和带宽的遥感数据整合在一起的技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单样例遥感图像的时空融合方法,使用神经网络来表示不同空间分辨率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提升模型预测目标图像的准确度。从实验结果来看,所提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时空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CNN) 精细-粗略图像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图像数据的建筑物信息提取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越 《江苏建材》 2024年第1期134-135,共2页
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三维建模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因技术局限,遥感光学图像建筑物三维空间信息提取的效率无法显著提升。文章从多源遥感光学立体像对建筑物位置信息提取、三维结构信息复原以及联合提取三维信息等方面开展... 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三维建模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因技术局限,遥感光学图像建筑物三维空间信息提取的效率无法显著提升。文章从多源遥感光学立体像对建筑物位置信息提取、三维结构信息复原以及联合提取三维信息等方面开展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光学图像 建筑物信息提取 三维空间 城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城市建筑物的分类制图与统计
10
作者 陈梁 余学祥 +1 位作者 蒲涛 汤连盟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建筑物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其进行分类与统计可以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和环境监测等要事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从而支持正确决策的制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遥感影像中各建筑物之间间距小的问题,基于机器... 建筑物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其进行分类与统计可以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和环境监测等要事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从而支持正确决策的制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遥感影像中各建筑物之间间距小的问题,基于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算法并结合多尺度分割进行安庆市区无人机影像建筑物的分类制图与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精度为0.873 4,Kappa系数为0.762 7,并通过目视解译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方法在建筑物分类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无人机影像 分类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在地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试验
11
作者 邰文飞 陈绪慧 +4 位作者 张新胜 蔡明勇 任致华 王丽霞 史雪威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0,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极化数据变化检测技术方法与流程,并选择内蒙古新井露天煤矿区域进行试验,成功验证了GF-3影像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F-3卫星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成功获取新井煤矿范围形变图,形变较大区域与光学影像解译结果基本吻合,证明GF-3卫星具有差分干涉测量能力;2)基于GF-3影像变化检测提取的新井煤矿事故发生位置准确,提取变化区域面积为0.128 km^(2),与公开发布的监测结果(0.1 km^(2))基本一致,证明GF-3影像可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变化检测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 形变图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高光谱图像分类分析
12
作者 张广连 杨晨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1期92-93,共2页
阐述当前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大多以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模型为主干,但是过多卷积神经网络会带来大量的参数量和Transformer中注意力的二次复杂性。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架构,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设计一个轻量级网络,实现参数量和... 阐述当前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大多以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模型为主干,但是过多卷积神经网络会带来大量的参数量和Transformer中注意力的二次复杂性。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架构,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设计一个轻量级网络,实现参数量和精确度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状态空间模型 高光谱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遥感图像特性表征及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曹汉军 乔延利 +4 位作者 杨伟锋 王乐意 洪 津 罗睿智 原育凯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8,共6页
本文基于实验型偏振CCD相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了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的偏振图像数据获取实验、结果显示:偏振图像信息与强度图像相比,低照度(阴影等)部分,特别是边缘信息得到了增强。从模拟目标样品的实验结果看,偏振信息对纹理... 本文基于实验型偏振CCD相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了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的偏振图像数据获取实验、结果显示:偏振图像信息与强度图像相比,低照度(阴影等)部分,特别是边缘信息得到了增强。从模拟目标样品的实验结果看,偏振信息对纹理探测效果十分明显,结合边缘信息的增强作用,偏振探测在军事侦察及伪装检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图像 特性表征 遥感应用 强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中国卫星遥感器的发展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岳涛 黄宇民 +2 位作者 刘品雄 侯宇葵 周一鸣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4期77-82,共6页
介绍了国外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重点研究和归纳了中国的气象、海洋、农业、灾害、资源、环境等重大发展问题对空间遥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空间遥感器的发展建议,可为中国对地观测卫星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间遥感 卫星遥感 遥感应用 空间遥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在遥感地质调查中的初步应用评价 被引量:24
15
作者 梁树能 魏红艳 +2 位作者 甘甫平 陈玲 肖晨超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72,共10页
"高分二号"(GF-2)卫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遥感卫星,标志着中国民用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为了更好地了解卫星的应用性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好GF-2卫星数据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高分二号"(GF-2)卫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遥感卫星,标志着中国民用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为了更好地了解卫星的应用性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好GF-2卫星数据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条件艰苦地区和境外区域。文章利用GF-2卫星在新疆哈密地区的相关影像数据开展了遥感地质调查应用评价,从数据处理、地质构造信息提取、地层及岩体等岩性信息的识别,以及可识别地质体精度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F-2卫星数据能有效地划分遥感影像地质单元、识别地质构造空间展布特征,很好地满足优于1∶25 000尺度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可为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及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哈密地区 遥感地质调查 应用评价 “高分二号”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二号”卫星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策略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忠武 刘顺喜 +2 位作者 戴建旺 尤淑撑 孟超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高分二号"(GF-2)卫星能够提供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全色影像和优于4m的多光谱影像,可以作为高精度土地基础数据采集的影像数据源之一。针对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精度对后续数据处理和应用影响较大的问题,文章分别采用原始多光... "高分二号"(GF-2)卫星能够提供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全色影像和优于4m的多光谱影像,可以作为高精度土地基础数据采集的影像数据源之一。针对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精度对后续数据处理和应用影响较大的问题,文章分别采用原始多光谱与全色影像的自动配准和纠正后配准两种方法,对比不同策略的配准精度,结合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监测的相关技术规程,形成GF-2卫星多光谱与全色影像配准策略。对10景山区和平原区完整景GF-2卫星影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原始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自动配准方法不仅能保证配准精度,而且能缩短影像预处理完成时间,是规模化数据应用中较好的配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配准 精度 策略 “高分二号”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四号”卫星遥感技术创新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果 孔祥皓 +1 位作者 刘凤晶 练敏隆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5,共9页
"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四号"卫星将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相结合,为减灾、气象、地震和林业等多个行业... "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四号"卫星将高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相结合,为减灾、气象、地震和林业等多个行业的应用提供遥感数据服务,并为海洋、国土和水利等行业以及国防建设提供遥感数据支持,实现中国民用高分卫星研制和卫星遥感应用领域的新突破。文章分析了"高分四号"卫星在运行轨道、探测手段、控制体制等多方面的任务特点,总结了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高精度控制技术、复杂条件下像质保障技术、高精度热控技术、高可靠长寿命技术等创新点,为中国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领域后续发展提出重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特点 应用 “高分四号”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CCD成像电路的设计及实施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煜 陆亦怀 +1 位作者 赵欣 司福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3-668,共6页
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通过获取地球大气或地表反射、散射的紫外/可见光辐射,监测大气痕量气体的全球分布。载荷使用4片面阵CCD作为探测器,对地观测、实时测量紫外可见波段光谱信息。其中CCD成像电路是电子学部件的核心,该电路的设计除完... 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通过获取地球大气或地表反射、散射的紫外/可见光辐射,监测大气痕量气体的全球分布。载荷使用4片面阵CCD作为探测器,对地观测、实时测量紫外可见波段光谱信息。其中CCD成像电路是电子学部件的核心,该电路的设计除完成通用CCD成像电路功能以外,还针对卫星空间有限和航天元件受限等特殊情况,采用了单板四通道、数字像元合并的方案。本文讨论了载荷CCD成像电路的设计实施过程,并重点论述了单板四通道和数字像元合并的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成像电路 差分吸收光谱仪 卫星载荷 大气探测 空间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天基光学观测模式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余建慧 苏增立 谭谦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2-776,共5页
对空间目标的监视可采用地基和天基两种方式实现。与地基观测相比,天基观测在空域覆盖性和监视时效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空间目标天基观测技术已成为当今空间领域的前沿性技术。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大力发展空间目标天基观测技术... 对空间目标的监视可采用地基和天基两种方式实现。与地基观测相比,天基观测在空域覆盖性和监视时效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空间目标天基观测技术已成为当今空间领域的前沿性技术。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大力发展空间目标天基观测技术。天基光学观测可采用光学栅栏、特定天区和地球同步带搜索方式实现空间目标的捕获;可通过恒星跟踪和天文定位方法获取空间目标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等待或跟踪方式实现对目标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天基光学观测 光学探测 光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二号”卫星遥感技术 被引量:43
20
作者 潘腾 关晖 贺玮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4,共9页
"高分二号"(GF-2)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为满足应用亟需和替代进口而规划的遥感卫星,也是中国第一颗目标定位精度要求达到50m、寿命要求达到5~8年、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低轨遥感卫星。文章分析了... "高分二号"(GF-2)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为满足应用亟需和替代进口而规划的遥感卫星,也是中国第一颗目标定位精度要求达到50m、寿命要求达到5~8年、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低轨遥感卫星。文章分析了GF-2卫星高分辨率、高定位精度等任务的特点,以及高精度图像保障、扰振抑制设计、长寿命设计等技术创新点,并介绍了其在轨评价及应用情况,为后续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特点 应用 “高分二号”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