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层组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
作者 章淼 徐明伟 吴建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22-25,共4页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近的研究发现IP组播方案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性质和应用的特点 ,在IP组播模型、OverlayNetwork和Peer to Peer等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应用层组播技术 .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层组播...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近的研究发现IP组播方案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性质和应用的特点 ,在IP组播模型、OverlayNetwork和Peer to Peer等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应用层组播技术 .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层组播领域的主要算法 ,重点分析了其中的主要研究问题 ,概括了应用层组播算法研究中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 ,并对应用层组播的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 OVERLAY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网络组播技术的新发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东星 郑少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3,共5页
本文综述了IP网络中组播实现体制和技术的新发展。首先,对在IP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IP组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比较了IP组播两种业务模型———标准业务模型和确定源节点业务模型,讨论了IP组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接着,对... 本文综述了IP网络中组播实现体制和技术的新发展。首先,对在IP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IP组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比较了IP组播两种业务模型———标准业务模型和确定源节点业务模型,讨论了IP组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接着,对应用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讨论,描述了应用层组播体制的主要功能和机制,对主要的几个应用层组播方案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应用层组播体制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Internet中组播业务的实现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 组播技术 体系结构 应用层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战场信息分发的应用层可靠组播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震 邓苏 罗雪山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
应用层组播是一种实现网络中心战环境下一对多战场信息分发的有效途径,在对网络中心战环境下应用层组播研究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组播可靠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可靠组播策略,通过反压技术和备份缓存的方式来保... 应用层组播是一种实现网络中心战环境下一对多战场信息分发的有效途径,在对网络中心战环境下应用层组播研究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组播可靠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可靠组播策略,通过反压技术和备份缓存的方式来保证端对端传送的可靠性,对组播树的错误恢复算法进行了设计,并提供了一种随机路由的辅助策略来改善可靠组播传送的效率,从而满足战场信息分发的高效和高可靠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中心战 应用层组播 组播树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B:基于环状层次结构的应用层多播协议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建真 严正岭 王常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156-159,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应用层多播方案(HRB),提出层次多环的叠加网结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区间划分技术,在叠加网上建立传输拓扑转发数据;并且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将端系统组织到不同的环状拓扑中进行管理以减轻主干网络的链路压力.仿...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应用层多播方案(HRB),提出层次多环的叠加网结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区间划分技术,在叠加网上建立传输拓扑转发数据;并且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将端系统组织到不同的环状拓扑中进行管理以减轻主干网络的链路压力.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在控制负载、带宽利用率、物理网络的链路压力以及路径长度方面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控制负载 链路压力 路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RB:基于层状多环结构的应用层多播协议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建真 严正岭 张福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53,57,共5页
提出HMRB(Hierarchical Rings Based)协议,并对其性能进行仿真评估。HMRB建立在层次多环拓扑之上,是一可扩展的应用层多播协议。该方案设计提出区间划分机制。通过该机制可以简单快速地建立起转发树转发数据。利用p2psim,对HMRB进行性... 提出HMRB(Hierarchical Rings Based)协议,并对其性能进行仿真评估。HMRB建立在层次多环拓扑之上,是一可扩展的应用层多播协议。该方案设计提出区间划分机制。通过该机制可以简单快速地建立起转发树转发数据。利用p2psim,对HMRB进行性能仿真并和NICE协议作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和NICE相比,HMRB带宽利用率高、平均路径长度小、链路压力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层次环状拓扑 区间划分 带宽利用率 链路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多播协议的多维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海宁 卢锡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22,共9页
从数据转发策略、服务模型、优化目标、优化技术和容错机制等5个维度综合研究分析了应用层多播领域的主要协议,并针对应用层多播协议设计过程中所需考虑的协议开销、可靠性、拓扑适配性、可伸缩性和优化目标等若干问题给出建议,最后对... 从数据转发策略、服务模型、优化目标、优化技术和容错机制等5个维度综合研究分析了应用层多播领域的主要协议,并针对应用层多播协议设计过程中所需考虑的协议开销、可靠性、拓扑适配性、可伸缩性和优化目标等若干问题给出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覆盖网 数据转发 优化技术 容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私感知的数据驱动覆盖网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淼 张玉军 李国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40,共7页
为了解决数据驱动覆盖网络(DONet)中节点自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私感知的DONet,简称SA-DONet机制.SA-DONet赋于每个节点一个利他值,记录着该节点对其他节点的转发贡献;基于节点利他值设计的数据段请求和发送算法,保证利他值高的节点被... 为了解决数据驱动覆盖网络(DONet)中节点自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私感知的DONet,简称SA-DONet机制.SA-DONet赋于每个节点一个利他值,记录着该节点对其他节点的转发贡献;基于节点利他值设计的数据段请求和发送算法,保证利他值高的节点被优先服务.SA-DONet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使用分布式方法来检测自私节点并动态的调整数据段请求和发送策略;其次,自私的评价(利他值)基于节点的历史数据,无需发送额外的探测和测量包;最后,SA-DONet保持着和DONet相当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和DONet相比,即使存在一定比例的自私节点,SA-DONet机制也能提高应用层组播的总体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控制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值 应用层组播 数据驱动 分布式算法 自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特网上数字视频的组播传输 被引量:1
8
作者 蒋东星 郑少仁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共3页
讨论了数字视频业务在因特网中的组播传输,重点对因特网中视频服务系统基于应用层组播传输的技术和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因特网 数字视频 组播传输 视频服务系统 应用层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Multi:一种延迟优化的P2P应用层组播协议
9
作者 林龙新 周杰 +1 位作者 张凌 叶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84,共7页
为克服现有P2P应用层组播方案中存在的转发延迟较大、组播转发树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P2P应用层组播协议——DOMulti.该协议利用Tapestry路由和定位机制构建了深度有界且节点出度受限的组播转发树,该转发树不包含非组成员节点... 为克服现有P2P应用层组播方案中存在的转发延迟较大、组播转发树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P2P应用层组播协议——DOMulti.该协议利用Tapestry路由和定位机制构建了深度有界且节点出度受限的组播转发树,该转发树不包含非组成员节点,从而优化了源到组成员节点间的传输延迟,提高了组播转发树结构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DOMulti在端到端延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更适合于P2P环境中的延迟敏感型组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组播 协议 对等网络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的效率优化技术研究
10
作者 饶翔 张顺颐 +2 位作者 许建真 陈涛 周筠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9-84,共6页
应用层多播(ALM)作为IP多播的替代在互联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提出一个基于优先级的动态分层应用层多播模型CDMP(The Classified Dynamic Model Based on the Priority in Application-Level Multicast)。该模型通过对不同性质的结点的... 应用层多播(ALM)作为IP多播的替代在互联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提出一个基于优先级的动态分层应用层多播模型CDMP(The Classified Dynamic Model Based on the Priority in Application-Level Multicast)。该模型通过对不同性质的结点的分层来搭建整个架构,通过分域将性质接近的结点放在一起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数据共享的公正性,并且减少了结点寻找路由的代价,加快了当结点失败时的路由修复速度。通过分析和仿真证明,CDMP协议具有良好的上述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优先级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类应用层组播的搜索引擎模型
11
作者 廖小飞 李津生 +1 位作者 洪佩琳 薛开平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类应用层组播的搜索引擎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仿真,证明这种搜索引擎模型在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和网络负载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改善,非常适合搜索引擎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 移动代理 应用层组播 搜索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应用层组播转发速率的机制
12
作者 曹继军 苏金树 吕高锋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5,共5页
针对应用层组播报文转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应用层组播转发速率的新机制。该机制降低了应用层组播报文从主机内存到网卡缓冲区之间数据复制的次数,节省了CPU处理开销。理论分析表明该机制能够降低应用层组播延迟和提高应用层组... 针对应用层组播报文转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应用层组播转发速率的新机制。该机制降低了应用层组播报文从主机内存到网卡缓冲区之间数据复制的次数,节省了CPU处理开销。理论分析表明该机制能够降低应用层组播延迟和提高应用层组播转发速率。实验验证了该机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转发速率 网卡 延迟 代理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模型的应用层优化组播路由算法研究
13
作者 李陶深 潘国庆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70,74,共5页
为充分考虑端主机系统在复制转发数据时产生的时延,建立端系统的时延模型,提出三种优化组播算法:队列优化组播算法QOMA、主动优化组播算法AOMA、被动优化组播算法POMA.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算法能有效地降低组播最大延迟和平均延迟,在实... 为充分考虑端主机系统在复制转发数据时产生的时延,建立端系统的时延模型,提出三种优化组播算法:队列优化组播算法QOMA、主动优化组播算法AOMA、被动优化组播算法POMA.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算法能有效地降低组播最大延迟和平均延迟,在实时多媒体应用中都能取得较好效果,其中尤以主动优化算法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alm) 服务质量(Qos) 策略函数 时延模型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层的多源组播协议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玉珠 高仲合 谷玉奎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7年第6期29-31,共3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应用层的多源组播协议ALMSM。ALMSM协议是针对小规模的多源视频会议而设计的,是一个完全分布式系统,除"主成员"外所有成员是逻辑平等的且包含一个完整的成员列表,"主成员"则包含带宽、延迟和负载信息... 提出了一个基于应用层的多源组播协议ALMSM。ALMSM协议是针对小规模的多源视频会议而设计的,是一个完全分布式系统,除"主成员"外所有成员是逻辑平等的且包含一个完整的成员列表,"主成员"则包含带宽、延迟和负载信息,决定何时优化多播树。给出了"主成员"的设计及协议的主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主成员 加入组 退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备用机制的应用层多播树重构方法
15
作者 曹继军 谢晶 苏金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202,共13页
首先,将前向式树重构策略扩展应用于基于Chord的结构型多播树,提出了路径备用机制,该机制为多播树中每个节点预先寻找一条用于快速恢复与多播树连接的备用路径。接着,以路径备用机制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基于Chord的应用层多播协议ChordM-F... 首先,将前向式树重构策略扩展应用于基于Chord的结构型多播树,提出了路径备用机制,该机制为多播树中每个节点预先寻找一条用于快速恢复与多播树连接的备用路径。接着,以路径备用机制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基于Chord的应用层多播协议ChordM-FR。仿真结果表明,ChordM-FR协议的多播树重构速度比采用后向式树重构策略的ChordM-SR协议平均快大约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前向式树重构 路径备用机制 ChordM-FR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结构的应用层多播方案
16
作者 马海波 符晓青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78-81,共4页
研究了P2P网络的应用层组播中共享树建立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应用层组播方案.该模型从逻辑上分上下两层,上层由信息节点组成的可靠分布树型覆盖网络,下层由具有各种资源的网络节点组成,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研究了P2P网络的应用层组播中共享树建立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应用层组播方案.该模型从逻辑上分上下两层,上层由信息节点组成的可靠分布树型覆盖网络,下层由具有各种资源的网络节点组成,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可以连接IP多播岛来充分利用IP多播的高效率,可以根据特定的域灵活选择相应的应用层多播协议.该模型具有较低的控制开销、较高的带宽利用率和较高的数据传输率,较好的提高多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IP组播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流媒体的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
17
作者 高雅 陈群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6-97,106,共3页
提出了一个应用层组播网络模型,并对其中应用层组播服务结点路由的构建和维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智能蚁群的组播路由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特别在有效性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并能随同给规模增大而降低。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路由算法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技术分析比较
18
作者 杨庆祥 孙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4-39,共6页
分析了采用多环技术实现有伸缩能力的各种组通信方法,并按照恶劣环境中所要求的安全性和可自救性等对各种技术进行了分类比较。
关键词 多环网络 环网 应用层组播 组通信 网络可自救性 网络可恢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C中一种负载均衡与时延优化的RTP媒体流转发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海鹏 廖建新 朱晓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113,共9页
对OMA(open mobile alliance)提出的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平台的PoC(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服务器处的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媒体流转发机制进行了分析建模并进行了改进。新机制通过引入分布式控制的思... 对OMA(open mobile alliance)提出的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平台的PoC(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服务器处的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媒体流转发机制进行了分析建模并进行了改进。新机制通过引入分布式控制的思想来增强参与服务器侧控制功能,将RTP流的转发操作提前到参与服务器处完成,达到了减轻控制服务器处瓶颈效应、平衡网络流量负载和优化数据传输时延的目的。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机制在平衡网络负载和优化数据传输时延方面较旧机制有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S POC 负载均衡 分布式控制 应用层多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利用率最优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太永 周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2376-2379,共4页
应用层组播(ALM)树的构建是一个NPC问题,目前已经提出几种启发式组播树构建算法,各种启发式算法因为考虑因素的制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根据当前网路链路状态,通过计算比较选择父节点构建组播树,提出了在满足最大网络连接带宽、度... 应用层组播(ALM)树的构建是一个NPC问题,目前已经提出几种启发式组播树构建算法,各种启发式算法因为考虑因素的制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根据当前网路链路状态,通过计算比较选择父节点构建组播树,提出了在满足最大网络连接带宽、度约束、足够可用性时间的前提下使组播树的资源利用率最优的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此算法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根据组播树的数据吞吐量分析,与通常组播树构建算法相比,基于此算法构建的组播树更加合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足够可用性时间 链路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