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优化算法在ALM环路径搜索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芳琼 吴春梅 侯睿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7期115-118,122,共5页
应用层组播技术解决了IP组播业务在Internet中的发展困境,其易于部署和实现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根据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蚁群算法各自的特点,提出一种融入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对应用层组播技术的最优环路径问... 应用层组播技术解决了IP组播业务在Internet中的发展困境,其易于部署和实现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根据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蚁群算法各自的特点,提出一种融入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对应用层组播技术的最优环路径问题进行搜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及寻优效果方面均优于基本的蚁群算法和遗传、粒子群的混合算法,证明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最优环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请求序列对ALM建树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 罗代升 +1 位作者 王蕾 王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106,119,共4页
研究应用层多播(ALM)中连接请求序列对ALM算法的影响。利用实际网络数据进行实验,发现连接序列的不同会造成ALM构建树拓扑的异构,从而影响ALM建树的性能。基于实验对比结果,选定一种能够保证ALM算法稳定性的连接序列,实现低错误率ALM树... 研究应用层多播(ALM)中连接请求序列对ALM算法的影响。利用实际网络数据进行实验,发现连接序列的不同会造成ALM构建树拓扑的异构,从而影响ALM建树的性能。基于实验对比结果,选定一种能够保证ALM算法稳定性的连接序列,实现低错误率ALM树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连接请求序列 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分应用的车轮结构分层ALM模型
3
作者 许建真 芦瑞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5-87,共3页
基于区分应用提出具有层次车轮结构的应用层多播(ALM)模型,该模型在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数据传输速度高。给出一种基于泛洪算法和区分应用的分层多播数据传输协议,根据不同应用使数据通过不同链路传输。依据网络状况变化动态优化系统... 基于区分应用提出具有层次车轮结构的应用层多播(ALM)模型,该模型在混乱情况下自愈性强、数据传输速度高。给出一种基于泛洪算法和区分应用的分层多播数据传输协议,根据不同应用使数据通过不同链路传输。依据网络状况变化动态优化系统拓扑结构。利用P2Psim在Linux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提高ALM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 车轮结构 区分应用 动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ALM:一种高效的树结构应用层组播协议(英文)
4
作者 李婧 顾乃杰 贾维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84-1193,共10页
提出一种可扩展、高效的树结构应用层组播协议——FTALM,通过将组播组成员构成的列表进行递归分割,构造一棵可高效传送组播数据的层次化斐波那契树.引入新的概念"本地区域",通过考虑底层的拓扑结构特点来减少在高代价链路上... 提出一种可扩展、高效的树结构应用层组播协议——FTALM,通过将组播组成员构成的列表进行递归分割,构造一棵可高效传送组播数据的层次化斐波那契树.引入新的概念"本地区域",通过考虑底层的拓扑结构特点来减少在高代价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在构树过程中,考虑本地区域的成员数目以获得一棵平衡的树结构.底层拓扑结构的考虑以及斐波那契树的构造使FTALM的组播延迟性能得到提高.模拟实验结果证实了FTALM在组播延迟性能上的优势,在大型组播组的情况下优势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层次化斐波那契树 底层拓扑结构 大型组播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综述 被引量:19
5
作者 苏金树 曹继军 张博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590,共15页
互联网上组通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传统IP组播发展面临的困境导致应用层组播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相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文中概述了应用层组播... 互联网上组通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传统IP组播发展面临的困境导致应用层组播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相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文中概述了应用层组播的数据传输模型、组播树构造算法和协议性能评价标准,阐述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衡量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标准,分析了影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分类为降低节点离开事件发生频率的方法、缩小节点离开事件影响范围的方法以及缩短节点离开事件发生后组播树恢复时间的方法,并介绍了各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叶保留 李春洪 +2 位作者 姚键 顾铁成 陈道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0,53,共6页
组播技术是一种针对多点传输和多方协作应用的组通信模型,有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下一代Internet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试图在IP层提供组播通信功能,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因此,大规模应用... 组播技术是一种针对多点传输和多方协作应用的组通信模型,有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下一代Internet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试图在IP层提供组播通信功能,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因此,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近两年来,随着Peer-to-Peer(P2P)研究的兴起,基于应用层的组播技术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应用层组播协议将组成员节点自组织成覆盖网络,在主机节点实现组播功能,为数据多点并发传输提供服务。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上能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有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应用层组播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特点,描述了协议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了现有工作及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研究进展 Internet 组播技术 数据传输效率 网络基础设施 IP组播 组播功能 通信模型 多点传输 支撑技术 通信功能 组播协议 关键技术 协议设计 IP层 自组织 有效解 路由器 节点 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艳丽 鲜继清 白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67-1270,共4页
现有的流媒体系统一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和IP组播技术,这限制了用户数量且IP组播需先得到ISP支持,故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在P2P网络中,每个接收数据的用户同时向外转发数据,这就充分利用了以往忽视的客户机资源。首先指出了P2P流... 现有的流媒体系统一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和IP组播技术,这限制了用户数量且IP组播需先得到ISP支持,故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在P2P网络中,每个接收数据的用户同时向外转发数据,这就充分利用了以往忽视的客户机资源。首先指出了P2P流媒体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着重从应用层多播树、网络异构性、激励机制等方面阐述了P2P流媒体的研究现状,分析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应用层组播 流媒体 激励 异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曾彬 张大方 +1 位作者 黎文伟 吕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1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和维护算法(PPE)。综合考虑节点的性能及其在组播树中的位置,尽可能使高性能的节点接近源节点,使低性能的节点接近叶子节点,以此来提高组播树的效率,降低端到端的延迟,减小链路压力和控制开...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性能估算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和维护算法(PPE)。综合考虑节点的性能及其在组播树中的位置,尽可能使高性能的节点接近源节点,使低性能的节点接近叶子节点,以此来提高组播树的效率,降低端到端的延迟,减小链路压力和控制开销。仿真结果表明,PPE在大规模节点环境中能有效改善组播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组播 节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9
作者 章淼 徐明伟 吴建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22-25,共4页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近的研究发现IP组播方案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性质和应用的特点 ,在IP组播模型、OverlayNetwork和Peer to Peer等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应用层组播技术 .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层组播...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近的研究发现IP组播方案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性质和应用的特点 ,在IP组播模型、OverlayNetwork和Peer to Peer等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应用层组播技术 .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层组播领域的主要算法 ,重点分析了其中的主要研究问题 ,概括了应用层组播算法研究中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 ,并对应用层组播的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 OVERLAY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罗建光 赵黎 杨士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57-1563,共7页
应用层组播采用终端主机转发数据的方式,在一对多的媒体内容分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IP组播相比,应用层组播具有灵活和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因为终端主机可以自由地退出组播树,应用层组播也存在数据传递易中断的缺点,这对实时性要求... 应用层组播采用终端主机转发数据的方式,在一对多的媒体内容分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IP组播相比,应用层组播具有灵活和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因为终端主机可以自由地退出组播树,应用层组播也存在数据传递易中断的缺点,这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视频直播应用的影响尤为严重.通过对超过1000万条实际视频直播系统的真实用户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用户平均剩余在线时间随着已经在线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视频直播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模拟结果表明,算法对减少视频直播应用下应用层组播树的数据传递中断次数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组播树生成 视频直播 用户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双路径组播树提高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方案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小飞 宋转 +2 位作者 李德敏 刘华山 陈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9-982,共4页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替代方案,具有简单灵活、容易部署的优点,在分布式多媒体通信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组播树稳定性的问题,发展受到了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双路径组播树方案,采用两个组播树传输和转发不同内容的数据,在节点...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替代方案,具有简单灵活、容易部署的优点,在分布式多媒体通信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组播树稳定性的问题,发展受到了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双路径组播树方案,采用两个组播树传输和转发不同内容的数据,在节点加入或者退出组播组时,不需要重新构建组播树,其它节点仍然可以接收到可接受的多媒体数据,从而减少故障恢复的时间,提高应用层组播的稳定性,改善应用层组播的性能.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在节点加入和退出时减少了故障恢复时间,维护了组播树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性能改善和显著的优点,适合多媒体业务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组播树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先级的应用层组播的分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建真 许密画 +1 位作者 张福炎 程一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7-1520,共4页
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ALM管理模型PBHM。该模型以分层结构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构建,更好的扩展性,以及无须任何底层拓扑信息等优点,且构建了PR IOR ITY数学模型来确定每个组成员的优先级。另外,... 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ALM管理模型PBHM。该模型以分层结构为基础,具有控制开销小,高效、分布式的构建,更好的扩展性,以及无须任何底层拓扑信息等优点,且构建了PR IOR ITY数学模型来确定每个组成员的优先级。另外,通过仿真实验测试了系统性能,验证了相关结论。本模型能够更好地对用户进行管理和提高应用层组播的转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优先级 分层结构 组播管理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MMOG的对等网络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石祥滨 周东明 宋宝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00-2104,共5页
使用P 2P支持MM OG的主要难点在于“邻点发现”和“带宽消耗”.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MM OG的对等网络模型,它通过引入D e launay三角网解决P 2P游戏中的“邻点发现问题”,利用兴趣管理和应用层多播降低网络带宽消耗.
关键词 MMOG 对等网络 DELAUNAY三角网 兴趣管理 应用层多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的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华胜 齐勇 李伟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88-4690,共3页
为提高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针对应用多维属性定义节点稳定性存在的困难,算法根据节点多维属性计算稳定性相似度,按相似度阈值进行层次聚类,建立分层结构,并在分层... 为提高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节点属性层次聚类应用层组播生成树算法。针对应用多维属性定义节点稳定性存在的困难,算法根据节点多维属性计算稳定性相似度,按相似度阈值进行层次聚类,建立分层结构,并在分层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提高组播生成树效率。实验模拟表明,算法能有效改善组播树的非稳态结构,同时也能保证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层次聚类 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的多播协议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映波 符云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1,共2页
传统的多播(multicasting)服务被实现在TCP/IP协议的网络层,但由于网络层的多播服务实现需要扩展网络层的路由与数据包收发协议,这在大多数的实际网络环境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最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开始重新审视多播服务的实现宿主... 传统的多播(multicasting)服务被实现在TCP/IP协议的网络层,但由于网络层的多播服务实现需要扩展网络层的路由与数据包收发协议,这在大多数的实际网络环境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最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开始重新审视多播服务的实现宿主层,并提出将多播服务实现在TCP/IP协议的应用层。应用层的多播在提供与网络层的多播的相近质量的服务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应用灵活性。本文介绍了应用层多播的定义和方法,及现阶段国内外已提出的应用层多播协议,并简要地讨论了应用层多播协议的性能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IP协议 数据包收发协议 多播协议 网络层 服务质量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的时延受限高稳定性生成树算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继军 苏金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51-3164,共14页
应用层组播树会因为单个成员节点的退出或失效而被迫调整其他多个成员节点在组播树中的位置,从而导致多个节点的组播连接被迫中断.该问题被称为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它严重影响用户接收组播数据的连续性.首先分析了应用层组播树的... 应用层组播树会因为单个成员节点的退出或失效而被迫调整其他多个成员节点在组播树中的位置,从而导致多个节点的组播连接被迫中断.该问题被称为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它严重影响用户接收组播数据的连续性.首先分析了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瞬态稳定度模型(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model,简称ISDM).通过利用组播用户动态行为的统计学特性,提出了一种评估该模型中节点相对离开概率的实用方法.其次,由于实时传输是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进而基于ISDM模型提出了延迟受限最大瞬态稳定度组播生成树问题——DDSD(the degree-and delay-bounded maximum 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ALM tree),并且证明了该问题属于NP-Hard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DDSD-H近似算法,该算法共衍生出3种启发式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了所提算法在各种启发式策略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稳定性 瞬态稳定度模型 生成树算法 启发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春洪 叶保留 +1 位作者 顾铁成 陈道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271-1274,共4页
组播技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应用中理想的通信机制。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侧重于从IP层提供组播通信支持,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且大规模应用还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阻碍。应... 组播技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应用中理想的通信机制。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侧重于从IP层提供组播通信支持,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且大规模应用还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阻碍。应用层组播(ALM)将组成员组织成覆盖网络为数据传输提供服务,组播功能完全由终端系统在应用层实现,从而易于大规模部署和实现。本文介绍了应用层组播模型的机理和构造协议,分析了大规模DIS系统中通信需求的特点,探讨在大规模DIS中实施应用层组播的一些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组播 分布式交互仿真 应用层组播 覆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协议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伟 沈长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56-159,共4页
由于IP组播至今没能在Internet上大规模的应用,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应用层组播的新方法来实现广域的组播服务。此方法中组播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终端主机而不再依靠网络中的路由器。和IP组播不一样的是,应用层组播不需要底层架构的支持并且能... 由于IP组播至今没能在Internet上大规模的应用,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应用层组播的新方法来实现广域的组播服务。此方法中组播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终端主机而不再依靠网络中的路由器。和IP组播不一样的是,应用层组播不需要底层架构的支持并且能够在Internet上很容易的实现。该文讨论了目前四种有代表性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并且给出了这些协议的性能和应用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IP组播 应用层组播协议 控制拓扑 数据传输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流媒体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鲁逸峰 王劲林 苏少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1,共4页
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然而传统流媒体系统存在着种种不足。最近兴起的P2P技术能够利用客户端节点的资源减轻服务器和骨干网的负担,为解决流媒体内容分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流媒体系统的不足之处,以及P2P流媒... 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然而传统流媒体系统存在着种种不足。最近兴起的P2P技术能够利用客户端节点的资源减轻服务器和骨干网的负担,为解决流媒体内容分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流媒体系统的不足之处,以及P2P流媒体系统与之相比的优势,而后通过对P2P流媒体技术研究现状的详细调查,分析了P2P流媒体技术的两个分支——直播与点播的特性要求,并以P2P流媒体系统的典型代表为例说明了当前所采用的主流技术。最后,本文就P2P流媒体技术在应用层拓扑的建立、激励机制、安全性、无线应用以及网络编码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TO-PEER 流媒体 应用层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2P MMOG兴趣域内多播节点加入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石祥滨 邢元胜 +1 位作者 王谦 杜玲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3-626,共4页
在基于Pastry的Scribe多播模型上增加了度约束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异构网络应用层的多播加入算法,最后给出了减少非-DHT连接数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减少非-DHT连接数量和降低树的加权半径方面相对于其它相关算法有了较大的改进.
关键词 MMOG 对等网 应用层多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