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气工程专业双创人才CDCA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迁 贾宏杰 +3 位作者 余晓丹 穆云飞 李天翔 田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从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培养模式3个角度,深入剖析传统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明确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目标,构建“后备人才、攻关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金字... 从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培养模式3个角度,深入剖析传统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明确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目标,构建“后备人才、攻关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金字塔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框架。通过这一框架,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出一种“思考—设计—合作—应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实践表明,该模式符合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思考—设计—合作—应用模式 电气工程 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地方高校转型研究
2
作者 董超俊 赵雨旸 李亚东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9,I0003,共9页
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重点;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观,以人民至上、整体协同和追求卓越为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观,以提质增效、系统跃升和转型变轨为特征。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遵循三大逻辑理路:... 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重点;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观,以人民至上、整体协同和追求卓越为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观,以提质增效、系统跃升和转型变轨为特征。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遵循三大逻辑理路:遵循大学发展逻辑,融入社会发展大系统,探索中国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坚持“三位一体”统筹谋划,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成为地方发展的共同体,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地方高校分类特色发展之路。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在办学定位、发展策略、动力机制、范式转型四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在办学定位上坚守“地方性”生长基因和“应用型”类型特征;在发展策略上以高质量为追求,注重需求导向,与地方深度融合;在动力机制上把政策牵引力和需求拉动力内化为自我革新内驱力;范式转型是从规模扩张高增长范式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范式。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范式转型的实施路径为:基于核心价值转移的本体论,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升级;基于分类特色发展的认识论,由“经院型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转变;基于“三位一体”的方法论,从“地方中的高校”向“地方的高校”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应用型高校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的迷思及破解
3
作者 吴建福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本文探讨了统计学界对“四大天王”期刊(Ann.of Stat.,J.Am.Stat.Assoc.,Biometrika,J.Roy.Stat.Soc.B.)的过度重视现象,指出虽然“四大天王”在学术评价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度依赖会导致学术视野狭窄,忽视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本文探讨了统计学界对“四大天王”期刊(Ann.of Stat.,J.Am.Stat.Assoc.,Biometrika,J.Roy.Stat.Soc.B.)的过度重视现象,指出虽然“四大天王”在学术评价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度依赖会导致学术视野狭窄,忽视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建议将“四大天王”扩展为“华丽十大”,鼓励学者关注更多领域的期刊和会议,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本文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统计学的影响,认为统计学仍具有独特的价值,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统计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例如加强实验设计和不确定性量化等领域的研究,以及改进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天王 华丽十大 人工智能 应用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招生方式的博士生培养质量
4
作者 李莞荷 乔路通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5,I0006,I0007,共13页
基于调查数据的多重比较分析发现:“申请-审核”制招收的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和学术兴趣显著优于本科直博生,“申请-审核”制能够更加有效地筛选出始终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候选人,“申请-审核”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容易重获对学术职业的认同... 基于调查数据的多重比较分析发现:“申请-审核”制招收的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和学术兴趣显著优于本科直博生,“申请-审核”制能够更加有效地筛选出始终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候选人,“申请-审核”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容易重获对学术职业的认同和从事学术职业的志向。未来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博士生招生制度,可以进一步推广“申请-审核”制度,推动博士招生科学化、效益化;完善“申请-审核”制度规范,促进博士生招考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深化贯通式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开创高端人才培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审核”制 博士生 研究生招生 博士培养 研究生培养 高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植物学开放教育改革研究
5
作者 王石超 宋宇琦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种灵活、自主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成为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植物学课程为对象,针对其课程内容与农村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地域适配性不强等问题,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种灵活、自主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成为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植物学课程为对象,针对其课程内容与农村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地域适配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实践导向、学科交叉、思政融合”的教学改革路径。通过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和深挖思政元素等措施,构建可以服务乡村振兴的植物学课程体系,从而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乡村振兴 应用型人才培养 开放教育 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出导向的一体化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科学综合实习”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司旭 辛广 +7 位作者 王月华 汪艳群 颜廷才 皮钰珍 武俊瑞 张琦 孙希云 李斌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119-121,125,共4页
为更好地落实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研究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以产出为导向(OBE)的行业动态调查、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重组等多方面阐述了基于OBE模式和产出导向的“食... 为更好地落实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研究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以产出为导向(OBE)的行业动态调查、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重组等多方面阐述了基于OBE模式和产出导向的“食品科学综合实习”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一份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 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改革 食品科学综合实习应用型人才培养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34
7
作者 韦相贵 傅水根 +2 位作者 张科研 颜晓娟 曾江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理念、内涵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对工程训练中心在应用型高校转型中的重要性、功能、基础设施、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整合校内资源、搭建互联互通实践教学平... 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理念、内涵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对工程训练中心在应用型高校转型中的重要性、功能、基础设施、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整合校内资源、搭建互联互通实践教学平台、制定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举措,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工程训练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6
8
作者 付兴锋 张常年 +1 位作者 尹天光 肖秀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来说更为关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从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3个方面出发,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来说更为关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从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3个方面出发,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适合各个水平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发展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长宏 王刚 +1 位作者 戚向阳 张恒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9-181,199,共4页
介绍了实践基地建设目的、原则、标准,探究了多元的基于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加快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提出了有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 实践基地 研究与应用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独立操作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10
作者 晏井利 梅建平 +2 位作者 黄海波 张旭海 刘加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275,279,共4页
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独立操作培训办法和管理制度,发挥独立操作人员的作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更有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介绍了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独立操作的管理模式和实践成效。
关键词 大型仪器 独立操作 使用效益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福荫 黄慕雄 +2 位作者 胡小勇 张学波 吴鹏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面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面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政策要求,面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不匹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培训实践体系未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脱节的问题,培养机制未能很好融合校内外资源和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培养本专业人才的问题,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从2015年起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协同培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迭代构建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五结合”高水平课程体系、“四位一体”培训实践体系、“六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同类型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推动与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技术应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政企合作 共育应用型人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彭长宇 刘晓琴 代显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5-227,共3页
从研究校政企合作的缘起出发,校政企合作源于教育方针、产学研结合的需要、国外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以及国内成功的院校实践经验。梳理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学校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政府驱动、调控... 从研究校政企合作的缘起出发,校政企合作源于教育方针、产学研结合的需要、国外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以及国内成功的院校实践经验。梳理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学校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政府驱动、调控、监督校政企合作,给校政企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企业共享实验实习设备、负责产品的更新换代、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学校、政府、企业在校政企合作中是三方共赢、相互需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政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行业学院的定位与展望 被引量:24
13
作者 徐正兴 顾永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8-52,共5页
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行业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自觉实践与可靠载体。定位上,行业学院必须明确顶层设计,厘清定性、定向和定型的根本性问题,坚守"教育共同体""办学行业化"和"全面应用... 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行业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自觉实践与可靠载体。定位上,行业学院必须明确顶层设计,厘清定性、定向和定型的根本性问题,坚守"教育共同体""办学行业化"和"全面应用型"。从发展趋向看,行业学院还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即加强校地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定向回归行业,充分发挥行业育人价值;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完善协调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行业学院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 被引量:42
14
作者 罗静 侯长林 蒋炎益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2,I0002,I0003,共12页
随着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职业本科的出现及其对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区别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的旨归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应用问题,技术技能型... 随着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职业本科的出现及其对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区别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的旨归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应用问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职业发展问题;人才培养的关注重点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是“理论宽厚+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是“职业能力+理论够用”;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是应用学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是职业学科;人才培养的学校类型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办学层次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包括中职、专科和本科三个层次;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现代大学同时产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人才培养的社会评价不同,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相对较弱但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能力相对较强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应用本科 应用型人才 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15
作者 叶安胜 王清远 李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7-251,共5页
成都大学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综合性大学。学校于2015年成立张澜学院,作为学校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和教学管理试验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构建以高... 成都大学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综合性大学。学校于2015年成立张澜学院,作为学校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和教学管理试验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构建以高质量生源、严格的淘汰制度、配备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式的教学模式、荣誉制等为培养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人才培养成效逐步凸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应用型高校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教学——跨学科联合毕业设计实践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海静 邓蜀阳 陈纲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6期38-42,共5页
培养具有综合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建筑学科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两个维度,基于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通过... 培养具有综合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建筑学科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两个维度,基于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通过跨学科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应用型 跨学科 人才培养 联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彬 邹晓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6,114,共9页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技术为导向,以培养"专家"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流程解决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具有人本性、系统性和适应性的内在价值意蕴。能...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技术为导向,以培养"专家"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流程解决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具有人本性、系统性和适应性的内在价值意蕴。能力目标是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质量标准的建构逻辑就是围绕着能力目标,发现和搭建能力目标与课程、教学过程之间内在匹配和支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质量标准 教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祁春节 王刘坤 +1 位作者 曾光 雷泽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4-142,共9页
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农林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这3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针对性... 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农林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这3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3种类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设想,并对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若干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①“新农科”背景下,大多农林类院校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有明显区别且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农林类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应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及配套保障机制;②校企联合、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是当前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政府、企业等力量创新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改进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愿;③部分农林类高校已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林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改革经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教育、农业部门以及全国农林类高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人才培养 复合型 创新型 应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陶 李文 +2 位作者 陈宏伟 刘全德 高兆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724-1725,1728,共3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为核心,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 应用型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为核心,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 培养模式 特色人才 应用型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基于高质量就业视角的审视 被引量:27
20
作者 梁秀生 顾永安 王中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37-42,共6页
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当前形势下,高质量就业倒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质量就业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 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当前形势下,高质量就业倒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质量就业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高校应该从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建设企业深度参与的行业学院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向,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 行业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