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果实糖积累特性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41
1
作者 魏建梅 齐秀东 +1 位作者 朱向秋 马锋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3-1199,共7页
以富士和国光苹果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以揭示糖分积累代谢特性对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富士和国光均为己糖积累型果实,富士果实以积累果糖最多,果糖/葡萄糖(F/G)值为1.... 以富士和国光苹果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以揭示糖分积累代谢特性对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富士和国光均为己糖积累型果实,富士果实以积累果糖最多,果糖/葡萄糖(F/G)值为1.56,而国光以积累葡萄糖最多,F/G值仅为0.68;蔗糖在两品种中含量和所占比例均很低,在近成熟期富士高于国光.(2)富士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均随果实糖的累积量增加而显著升高,酸性转化酶(AI)活性也渐趋升高,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波动不大,且其糖累积与AI和SPS活性相关性最大,而与NI相关性不大,SS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发育后期;在国光果实糖积累过程中SPS起主导作用,SS和NI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发育前期,而AI的作用不大.(3)富士和国光果实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在淀粉积累高峰之后,富士果实淀粉降解速度更快,其淀粉含量迅速下降且低于国光,此时其相应淀粉酶活性也高于国光.研究发现,富士和国光果实糖积累和淀粉代谢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果实糖代谢过程,进而导致果实品质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糖积累 糖代谢酶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玉’ב金冠’苹果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遗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闫忠业 伊凯 +4 位作者 刘志 王冬梅 吕天星 李春敏 陈东玫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探讨糖酸组分在苹果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规律。【方法】以苹果品种‘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的实生群体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测定‘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糖组分含量在‘红... 【目的】探讨糖酸组分在苹果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规律。【方法】以苹果品种‘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的实生群体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测定‘红玉’与‘金冠’及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糖组分含量在‘红玉’与‘金冠’杂交后代中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在亲本与其杂交后代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是主要糖组分。亲本的果糖与葡萄糖含量比例要低于杂交后代中2者的平均比例。杂交后代群体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9.86、15.46、23.02 mg·g^(-1),遗传传递力分别为71.59%、65.56%、182.55%;果糖、葡萄糖的遗传主要是加性效应引起的,蔗糖的遗传除存在加性效应外,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果实中酸的主要成分有苹果酸、枸橼酸、琥珀酸和草酸,草酸、琥珀酸、枸橼酸含量都呈不连续变异,苹果酸呈连续变异,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杂交后代群体果实中苹果酸、枸橼酸、琥珀酸、草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55、0.04、0.03、0.02 mg·g^(-1),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0.09%、57.62%、84.26%、91.57%。【结论】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草酸、枸橼酸、琥珀酸可能是由2对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并受微效基因影响;分别控制琥珀酸、枸橼酸含量的2对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杂交后代 糖组分 酸组分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会科 李金玲 +2 位作者 王雷存 曹卫东 梅立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0-968,共9页
设置苹果(Malus demestica Borkh)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单作与间作栽培处理,通过根箱试验研究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互作导致苹果根系生长发育的正效应和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的负效应;... 设置苹果(Malus demestica Borkh)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单作与间作栽培处理,通过根箱试验研究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互作导致苹果根系生长发育的正效应和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的负效应;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系对种间互作的响应能力不同,细根比粗根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苹果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提高,而白三叶细根占总根中的比例则降低;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不同径级根垂直分布格局影响不明显,但对不同径级根在各土层中的分布比例产生了明显影响,苹果粗根和细根均有下移的趋势,细根下移的趋势更明显,而白三叶细根分布有上移的趋势,粗根则无明显变化。总之,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发育及其垂直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不同径级根生长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白三叶 果园生草 种间互作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乙酰丙酸对苹果叶片耐弱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安玉艳 张丽颖 +3 位作者 冯新新 田凡 李洁 汪良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7-995,共9页
为了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苹果耐弱光性的影响,以‘润太2号’和‘郑优3号’两个品种苹果为材料,设置露天对照(CK)、轻度遮荫(LS)和重度遮荫(SS)3种光照条件,通过根际浇灌法研究了10mg·L^(-1) ALA处理对弱光条件下苹果叶片活... 为了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苹果耐弱光性的影响,以‘润太2号’和‘郑优3号’两个品种苹果为材料,设置露天对照(CK)、轻度遮荫(LS)和重度遮荫(SS)3种光照条件,通过根际浇灌法研究了10mg·L^(-1) ALA处理对弱光条件下苹果叶片活性氧代谢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CK相比,弱光胁迫显著降低了两品种苹果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大了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且‘郑优3号’的活性氧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在弱光下的升高幅度更大;ALA处理显著提高了弱光胁迫下两品种的保护酶活性,降低了活性氧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并以耐弱光性较差的‘郑优3号’的变化更显著。(2)在弱光胁迫下,苹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b/a升高,而ALA处理使二者进一步显著升高。(3)弱光胁迫下,苹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V_J、M_o、DI_o/RC显著升高,而ψ_o、ψE_o、ψR_o、PI_(ABS)、PI_(CS)和PI_(total)显著降低;ALA处理抑制了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弱光胁迫下的变化,甚至使其达到优于对照的水平。研究表明,弱光条件下苹果的抗氧化能力较差,受到明显的氧化伤害,且‘郑优3号’的耐弱光能力比‘润太2号’差;ALA处理提高了苹果在弱光下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弱光对苹果叶片的氧化伤害,同时还提高了弱光条件下苹果叶片捕捉、传递和转化光能的效率,改善了光合电子传递情况,增大了苹果叶片在弱光胁迫下的光能利用效率,改善了光合性能;根灌ALA可以明显提高苹果的耐弱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ALA) 遮荫胁迫 活性氧代谢 叶绿素荧光特性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NaHSO_3溶液对红富士苹果贮藏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屏昭 蒋彬 +3 位作者 武卫华 祁岑 蔡兆翔 张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5-1397,1409,共4页
以8年生盛果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Red Fuji)树为试材,通过叶面、果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观察了红富士苹果采收后在常温下几项贮藏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叶面、果面喷施NaH... 以8年生盛果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Red Fuji)树为试材,通过叶面、果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观察了红富士苹果采收后在常温下几项贮藏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叶面、果面喷施NaHSO3溶液可保持果实的硬度,降低失水率和病害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相对含量的下降,其中以10 mmol/L NaHSO3溶液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 Red Fuji) NAHSO3 贮藏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两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珩 卢明艳 +4 位作者 王涛 孙守文 赵蕾 古丽米热 张东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89-3893,共5页
为了解套袋对苹果品种新富1号(Malus domestica Borkh.cv.Xinfu No.1)、长富2号(M.domestica cv.Fuji Nagafu No.2)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套袋后2个苹果品种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 为了解套袋对苹果品种新富1号(Malus domestica Borkh.cv.Xinfu No.1)、长富2号(M.domestica cv.Fuji Nagafu No.2)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套袋后2个苹果品种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2个富士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均以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在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上,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在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套袋果实>未套袋果实。新富1号果实香气成分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2-甲基乙酸丁酯、丁酸乙酯、乙酸己酯为主,长富2号果实香气成分以2-甲基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正戊酸己酯、2-甲基-1-丁醇、丁酸乙酯、丁酸丙酯、乙酸丁酯、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为主,2个苹果品种的果实主要香气成分基本一致。不过套袋果实乙酸酯型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套袋 香气成分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属不同种对褐斑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洁 赵华 +2 位作者 苏苏 高小宁 黄丽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4,83,共6页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苹果褐斑病菌(Diplocarpon mali)接种苹果品种富士和砧木山定子叶片后不同时间点的生长发育特点。接种富士6h后分生孢子即可萌发入侵,24h在表皮细胞中形成吸器,3d在叶组织中形成菌落并已扩展至海绵组织,5d后观察...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苹果褐斑病菌(Diplocarpon mali)接种苹果品种富士和砧木山定子叶片后不同时间点的生长发育特点。接种富士6h后分生孢子即可萌发入侵,24h在表皮细胞中形成吸器,3d在叶组织中形成菌落并已扩展至海绵组织,5d后观察到特殊的角质层下菌丝束(SHS)组织,7d即可观察到大量分生孢子盘。虽然病菌在山定子叶片中的生长发育过程与在富士上相似,但发育明显延迟,接种后3d在角质层下扩展并侵染表皮细胞形成吸器;7d时仍局限在侵染点周围,未观察到SHS组织;11d始见个别分生孢子盘。且接种后12h在侵染点周围的表皮细胞壁上有明显的胼胝质沉积,说明山定子对褐斑病的抗性明显大于富士,可用于进一步的抗病机理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褐斑病菌 吸器 角质层下菌丝束 富士 山定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MicroRNA的茎环RT-PCR检测及离体试管苗与田间苗表达差异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飞飞 李贺 张志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MicroRNA(mi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改进CTAB法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设计茎环反转录引物,利用定性RT-PCR技术从寒富苹果幼嫩叶片、成熟叶片、嫩茎、幼果和根等不同器官中均检测到miRNA,并从寒富苹果叶片中克隆分... MicroRNA(mi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改进CTAB法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设计茎环反转录引物,利用定性RT-PCR技术从寒富苹果幼嫩叶片、成熟叶片、嫩茎、幼果和根等不同器官中均检测到miRNA,并从寒富苹果叶片中克隆分离出14种miRNA。在此基础上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寒富苹果离体试管苗与田间苗中10种miRNA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miR156和miR157在离体试管苗叶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田间苗幼叶。本研究建立了苹果miRNA的茎环RT-PCR检测体系,为研究miRNA在苹果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苹果 表达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尘对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莫治新 王家强 +1 位作者 柳维扬 王冀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412-2415,共4页
以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区,利用多重比较方法分析降尘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叶片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尘使苹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均下降。受降尘影响后,元帅(... 以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区,利用多重比较方法分析降尘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叶片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尘使苹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均下降。受降尘影响后,元帅(M.domestica cv.Delicious)和富士(M.domestica cv.Fuji)苹果叶片中的氮素含量增加、钾素含量减少;而金冠(M.domestica cv.Goldcn Delicious)苹果叶片的氮素含量下降、钾素含量增加;不同品种的苹果叶片磷素含量受降尘影响后呈现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叶片 降尘 光合作用特性 营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病害基因转化苹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凌飞 王贵章 +2 位作者 梁东 张军科 马锋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7-131,共5页
利用抗真菌病害基因转化苹果主栽品种"嘎拉",以期提高其对真菌病害的抗性。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因素的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嘎拉叶片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叶盘法转化受体材料,将-β1,3-葡聚糖酶基因及几丁质酶... 利用抗真菌病害基因转化苹果主栽品种"嘎拉",以期提高其对真菌病害的抗性。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因素的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嘎拉叶片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叶盘法转化受体材料,将-β1,3-葡聚糖酶基因及几丁质酶基因导入苹果中。对获得的"嘎拉"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初步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嘎拉"苹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抗真菌病害基因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朝红 杨凤秋 +4 位作者 陈东玫 赵同生 赵国栋 李扬 赵永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了初步揭示短枝型苹果的遗传机制,本文以‘新红星’和‘宫崎短枝富士’正反交分离群体、‘宫崎短枝富士’ב坂田津轻’的分离群体植株6397株为试材,开展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短枝型苹果的后代中,枝条... 为了初步揭示短枝型苹果的遗传机制,本文以‘新红星’和‘宫崎短枝富士’正反交分离群体、‘宫崎短枝富士’ב坂田津轻’的分离群体植株6397株为试材,开展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短枝型苹果的后代中,枝条长度、枝条基部粗度、成枝力、总芽数、短枝率和尖削度表现为超亲变异趋势,萌芽率和节间长度为超低亲变异的趋势;短枝型苹果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存在显性上位效应;筛选到CHG02、CHO01和CH02C06与短枝型密切相关的SSR标记,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6,4.6和4.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杂种 短枝型 遗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茎尖组织中GA2ox基因的结构特征及蛋白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牡丹 王彩虹 +2 位作者 田义轲 陈宝印 刘云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9,共5页
GA2ox是赤霉素合成代谢的关键酶,以苹果品种富士茎尖为供试材料,应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GA2ox基因,获得长度为1 656 bp的DNA序列和1 014 bp cDNA序列。对比分析表明,DNA序列存在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GA2ox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337个氨基... GA2ox是赤霉素合成代谢的关键酶,以苹果品种富士茎尖为供试材料,应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GA2ox基因,获得长度为1 656 bp的DNA序列和1 014 bp cDNA序列。对比分析表明,DNA序列存在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GA2ox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337个氨基酸残基,推断其相对分子量为37.679 8 kDa,等电点为6.41。蛋白质结构域检索表明,GA2ox属于依赖于2-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家族成员;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GA2ox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GA2ox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51%~97%;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苹果和梨首先聚类,其次是毛果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GA2ox 保守结构域 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氨基酸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SLAF图谱构建及果锈基因QTL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朝红 陈东玫 +4 位作者 杨凤秋 赵同生 李扬 赵国栋 赵永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4,共8页
为了定位苹果果锈的QTL,鉴定果锈基因的遗传位点,以解析苹果果锈基因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宫崎短枝富士×坂田津轻分离群体及其亲本为材料,基于SLAF-seq技术开发分子标签,并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3个年份的田间表型数据,采用mapqtl... 为了定位苹果果锈的QTL,鉴定果锈基因的遗传位点,以解析苹果果锈基因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宫崎短枝富士×坂田津轻分离群体及其亲本为材料,基于SLAF-seq技术开发分子标签,并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3个年份的田间表型数据,采用mapqtl进行果锈基因的QTL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522 122 315 reads(110.32 Gb)的测序数据,测序平均Q30为95.07%,平均GC含量为40.11%;开发了20 440个SLAF标签,7 309 729个SNP;构建了17个连锁群,4 075个上图标记,总图距为2 235.23 cM,平均图距达0.55 cM,上图标记的完整度为99.92%。共检测到了9个果锈相关的QTL,分别分布在Chr3、Chr9、Chr11、Chr15染色体上,标记距离为0~4.9 cM,贡献率为18.0%~85.5%。其中,检测到控制果锈的Qru-9、Qru-15、Qru-3的贡献率较高,可能是控制苹果果锈的关键位点。构建了苹果SLAF遗传图谱,获得了9个与果锈相关的QTL,研究结果对于苹果果锈及其相关基因的进一步挖掘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锈 SLAF 遗传图谱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F1群体的SSR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尹宝颖 张媛 孙福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1,共6页
以鸡冠×富士F1代的243个单株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对F1代单株进行杂种真伪性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35对SSR标记中筛选出了9对在亲本间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标记,占总数的26%,其中5对完全互补型标记鉴定率(95%以上... 以鸡冠×富士F1代的243个单株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对F1代单株进行杂种真伪性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35对SSR标记中筛选出了9对在亲本间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标记,占总数的26%,其中5对完全互补型标记鉴定率(95%以上)明显高于4对不完全互补型标记(50%左右),9对标记相互补充鉴定出了225株真杂种,真杂种率为93%。7个SSR标记用于基因型分析,除1个标记表现为偏分离,其余6个标记的分离均符合孟德尔规律。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5个F1代单株可划分为2个大类4个亚类,单株间遗传变异较大,且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SSR标记 F1群体 杂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花期抗寒能力判定指标解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龙 褚燕南 +5 位作者 张磊 陈仁伟 张晓煜 岳海英 贾永华 王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35-1944,共10页
【目的】解析衡量苹果花期抗寒能力的客观判定指标。【方法】以海棠类八棱海棠、达尔文以及苹果类长富2号、岩富10号、丹霞、嘎拉、金冠和OPAL为试材,利用模拟霜箱系统检测并明确各品种花朵子房过冷点、结冰点温度及差异性。设置不同降... 【目的】解析衡量苹果花期抗寒能力的客观判定指标。【方法】以海棠类八棱海棠、达尔文以及苹果类长富2号、岩富10号、丹霞、嘎拉、金冠和OPAL为试材,利用模拟霜箱系统检测并明确各品种花朵子房过冷点、结冰点温度及差异性。设置不同降温梯度与制冷时长双因素试验,明确不同生境下各品种花朵子房受冻率及差异性,解析过冷点、结冰点温度与子房受冻率的相关性,结合不同品种花朵的生长发育指标调查,综合判断造成苹果花期抗寒能力差异的影响因子。【结果】海棠类八棱海棠、达尔文过冷点温度显著低于苹果品种,丹霞、长富2号过冷点温度低于其他品种,且与岩富10号、OPA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花朵子房过冷点与受冻率(-3℃降温1 h)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93),结冰点与受冻率间无显著相关性。八棱海棠与达尔文在开花持续时长、花量等指标方面较苹果品种具有明显优势,金冠、OPAL单位长度花量较富士多,盛花期完全开放花比率较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过冷点(X_(1))、开花持续时间(X_(2))、花量(X_(3))及盛花期完全开放花比率(X_(4))与子房受冻率(Y)存在多元线性相关性(R^(2)=0.89),其中过冷点温度(X_(1))标准化系数达0.87,对子房受冻率影响最大。【结论】过冷点温度是衡量果树花朵子房抗寒能力的重要指标,但还需要结合花量、开花持续时间和盛花期完全开放花比率等花朵生长发育指标来综合判定不同品种花期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过冷点 结冰点 花朵子房受冻率 花期综合抗寒能力 判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型与普通型苹果茎尖组织中GA2ox基因的序列比较及表达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牡丹 王彩虹 +2 位作者 田义轲 刘云龙 陈宝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以柱型苹果舞姿和普通型苹果富士茎尖为试材,克隆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GA2ox,并对二者茎尖组织中GA2ox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中GA2ox基因cDNA序列长度均为1 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cDNA序列中存在2... 以柱型苹果舞姿和普通型苹果富士茎尖为试材,克隆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GA2ox,并对二者茎尖组织中GA2ox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中GA2ox基因cDNA序列长度均为1 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cDNA序列中存在2处单核苷酸差异,其中1处差异会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与已发表的苹果基因组中同源序列的比较分析表明,舞姿和富士cDNA序列上的差异不是造成柱型性状的原因。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两品种及其杂交F1代杂种的检测表明,柱型苹果茎尖中GA2ox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普通型苹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GA2ox基因 CDNA序列 定量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冠与富士苹果杂交F_1代生物学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党伟锋 张军科 +1 位作者 王拓 温博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以秦冠×富士杂交F1群体的158个株系2年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树高、干粗、叶形指数、叶柄指数、新梢长等1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以及部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F1代性状指标的平均值大都低于亲中值,F1代表现出了明显的性状退... 以秦冠×富士杂交F1群体的158个株系2年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树高、干粗、叶形指数、叶柄指数、新梢长等1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以及部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F1代性状指标的平均值大都低于亲中值,F1代表现出了明显的性状退化现象,但也有个别性状出现了超高亲现象,如高粗比、分枝角度、短枝率等。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成枝数(45.66%),最小的为叶形指数(7.26%)。遗传力最大的是叶形指数(90.92%),最小的为新梢长(16.38%)。树高和干粗与绝大多数性状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分枝数则和叶宽、叶柄长、叶柄粗都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杂交后代 生物学性状 遗传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柱型性状的SRAP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司鹏 戴洪义 +3 位作者 薛华柏 张玉刚 郭俊英 曹尚银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3期31-33,89,共4页
为了更深入研究苹果柱型基因,为苹果树型性状改良奠定基础,以舞姿与富士杂交的F1代群体为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与BSA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苹果柱型性状。筛选出了1对SRAP引物组合M10E4,其在柱型池与普通型池间表现出分离,分离片段... 为了更深入研究苹果柱型基因,为苹果树型性状改良奠定基础,以舞姿与富士杂交的F1代群体为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与BSA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苹果柱型性状。筛选出了1对SRAP引物组合M10E4,其在柱型池与普通型池间表现出分离,分离片段约为310bp。选用柱型与普通型的极端类型进行验证,柱型群体中多数单株都出现此片段,有2株出现交换,普通型群体中有3株出现交换,交换率为7.14%,用Mapmaker/Exp3.0软件对标记与目标性状进行连锁分析,测算遗传距离为7.7cM,并将此标记命名为M10E4-310。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RAP技术初步找到了与柱型基因连锁较紧密的标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柱型基因CO S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枝型苹果杂种后代早期鉴别及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朝红 李扬 +4 位作者 赵国栋 杨凤秋 陈东玫 张新生 赵永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45,共9页
[目的]快速有效地筛选和鉴定短枝型苹果种质资源。[方法]以新红星和宫崎短枝富士的正反交群体为试材,调查了658株3年生实生树的8项枝芽形态指标,然后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在其10年生时进一步开展类型确证。[结果]节间长度、枝条基... [目的]快速有效地筛选和鉴定短枝型苹果种质资源。[方法]以新红星和宫崎短枝富士的正反交群体为试材,调查了658株3年生实生树的8项枝芽形态指标,然后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在其10年生时进一步开展类型确证。[结果]节间长度、枝条基部粗度和萌芽率的次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枝条长度、平均成枝数、总芽数和尖削度的频数分布为偏态分布;采用概率分级法,设X±0.5346S两个分点,将6项指标均分成3级,其中关于萌芽率、枝条长度及枝条基部粗度的分级或可应用于枝芽形态特征的评价;相关分析表明,枝条形态特征指标间信息重叠,单一指标不能直接或准确地评价枝芽特性,为此运用因子分析,将影响枝条形态的指标综合成为5类因子,即枝条的长度因子(短枝率、枝条长度、尖削度)、空间密布因子(萌芽率和平均成枝数)、节长因子(节间长度)、节度因子(总芽数)和粗度因子(枝条基部粗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对23个单株幼树期枝条的枝芽进行短枝型苹果形态指标的综合评价,后经成年期形态确认,发现这种评价能较好地区别短枝型与非短枝型植株,符合率为86.9%。[结论]采用概率分级的方法对苹果杂种后代枝条的萌芽率、枝条长度及枝条基部粗度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苹果杂种实生后代中短枝型种质,为苹果后代短枝型的选择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杂种 短枝型 形态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芽变优系的SSAP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江波 吴翠云 张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1184,共4页
采用SSAP分子标记技术对田间自然产生的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新芽变材料及其对照进行了遗传鉴定。结果表明,一个376 bp DNA片段为芽变材料特异性片段,其序列与苹果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启动子同源性达90%,表明芽变材料是遗传物... 采用SSAP分子标记技术对田间自然产生的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新芽变材料及其对照进行了遗传鉴定。结果表明,一个376 bp DNA片段为芽变材料特异性片段,其序列与苹果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启动子同源性达90%,表明芽变材料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稳定变异,为进一步研究芽变材料发生性状变异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malus domestica) 芽变 SSAP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