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5a-5p通过靶向APAF1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吉非替尼耐药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彦明 郝雁冰 +4 位作者 杨继雷 李传贵 陈万生 孙忠哲 容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2-628,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5a-5p在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吉非替尼(gefitinib,Gef)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人NSCLC耐药细胞株A549/GR和NSCLC细胞株A549,将miR-125a-5p mimic、miR-125a-5p inhibitor、p... 目的:探讨miR-125a-5p在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吉非替尼(gefitinib,Gef)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人NSCLC耐药细胞株A549/GR和NSCLC细胞株A549,将miR-125a-5p mimic、miR-125a-5p inhibitor、pcDNA3.1-APAF1、空载体pcDNA3.1转染至A549/GR细胞。用qPCR检测细胞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ef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a-5p与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tic peptid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的靶向关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GR细胞中APAF1蛋白水平,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中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水平。结果:A549/GR细胞中miR-125a-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549细胞(P<0.01)。敲降miR-125a-5p显著增强Gef对A549/GR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均P<0.05),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5a-5p靶向APAF1,并负调控其表达。进一步实验显示,miR-125a-5p通过靶向下调APAF1缓解Gef对A549/G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促进作用(均P<0.05),减弱Gef引起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的上调(均P<0.05)。结论:miR-125a-5p促进NSCLC细胞Gef耐药,其机制是通过靶向APAF1而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A549/GR细胞 获得性耐药 miR-125a-5p 蛋白酶活化因子1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a和APAF-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琼 何素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23a(miR-23a)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切除手术的123例标本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其癌旁组织为正常组。检测子...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23a(miR-23a)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切除手术的123例标本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其癌旁组织为正常组。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3a与APAF-1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3a和APAF-1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两指标对患者的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miR-23a的表达升高,APAF-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23a、APAF-1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显著相关(P<0.05);miR-23a与APAF-1呈显著负相关(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miR-23a低表达组与APAF-1阳性表达组中的PFS、OS显著高于miR-23a高表达组和APAF-1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miR-23a表达升高,APAF-1降低,二者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及患者预后相关,有望成为临床上评估早期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微小RNA-23a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9、细胞色素C及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许明 张泓 +4 位作者 刘继生 尹秀婷 张健 黄桂兰 艾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8-633,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功能及脊髓组织中Caspase-9、细胞色素C(Cyt-C)及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抽取36只,采用改良T_(10)脊髓横断法制作完全性脊...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功能及脊髓组织中Caspase-9、细胞色素C(Cyt-C)及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抽取36只,采用改良T_(10)脊髓横断法制作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取24只成功模型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其余未造模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各12只。于造模后第19天取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行电针,连续7 d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测定脊髓组织中Caspase-9、Cyt-C和Apa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膀胱最大容量及膀胱顺应性均明显降低(P<0.01),膀胱基础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增加(P<0.05);脊髓组织TUNEL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1);脊髓组织中Caspase-9、Cyt-C和Apaf-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膀胱最大容量及膀胱顺应性明显增加(P<0.01),膀胱基础压力和漏尿点压力降低(P<0.05);脊髓组织TUNEL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脊髓组织中Caspase-9、Cyt-C及Apaf-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可改善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脊髓组织中Caspase-9、Cyt-C和Apaf-1的表达下调,凋亡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电针 CASPASE-9 细胞色素C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Apaf-1表达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瑞 高维娟 +1 位作者 钱涛 王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2-877,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根据再灌注不同时点再分为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 7个亚组,于再灌注相应时点提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Apaf-1 mRNA的表达。结果:除0 h和120 h外,脑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而溶剂对照组各时点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则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抑制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及mRNA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黄芪注射液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海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osin通过Apaf-1和caspase-3诱导HepG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5
作者 海广范 张慧 +2 位作者 马敬 郭兰青 王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93-2197,共5页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提取物nodosin对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nodosin设置为1. 25μmol/L、2. 5μmol/L、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不同浓度组,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后,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电...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提取物nodosin对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nodosin设置为1. 25μmol/L、2. 5μmol/L、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不同浓度组,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后,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电镜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RT-qPCR检测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Apaf-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及其前体和活化体的蛋白水平。结果:形态学结果显示,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细胞皱缩和细胞核偏移越明显,凋亡小体在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剂量组明显增多。Apaf-1 mRNA的表达增加,caspase-3及其前体的表达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加(P <0. 01)。结论:Nodosin能够诱导Hep G2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Apaf-1 mRNA的表达继之激活caspase-3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NODOSIN 细胞凋亡 CASPASE-3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在贲门腺癌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洪亮 郭炜 +3 位作者 郭艳丽 邝钢 杨植彬 董稚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9.6%(62/125)vs 4.0%(5/125),P<0.01],Ⅲ期和Ⅳ期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58.8%vs 38.6%,P<0.05),但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与GCA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GCA组织中Apaf-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39.2%vs 96.0%,P<0.01),且与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相关。GCA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74.4%vs 11.2%,P<0.01),且与Apaf-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GCA组织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Apaf-1和EZH2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GCA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Apaf-1) DNA甲基化 EZH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7
作者 吕涛 关俊宏 +2 位作者 陈铎 魏翔泰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方法分析37例脑胶质瘤及9例瘤旁非肿瘤脑组织中Apaf-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37例...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方法分析37例脑胶质瘤及9例瘤旁非肿瘤脑组织中Apaf-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37例胶质瘤中23例Apaf-1mRNA表达下调,而瘤旁脑组织未发现Apaf-1mRNA表达明显下调或者上调;在Apaf-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的23例胶质瘤中15例出现甲基化,表达水平无明显下调的14例胶质瘤中仅4例出现甲基化,而瘤旁非肿瘤的9例脑组织中未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Apaf-1基因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 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高温促进猪睾丸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小瑞 张禛 +2 位作者 席华明 梁亚俊 贺俊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5-1160,共6页
高温热应激条件下,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生殖细胞凋亡增加。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和凋亡蛋白酶活化起始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 高温热应激条件下,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生殖细胞凋亡增加。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和凋亡蛋白酶活化起始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 9,Caspase-9)是细胞凋亡内源途径中的重要调节蛋白,热应激条件下猪睾丸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夏季畜舍高温使Apaf-1和Caspase-9表达量升高。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正常舍温20℃)相比,短时热应激组(40-42℃,1 h/d,7 d)和长时热应激组(40-42℃,1 h/d,42 d),Apaf-1和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Apaf-1在猪睾丸组织中免疫反应阳性物定位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生精细胞。热应激处理导致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Apaf-1表达量升高。在各实验猪睾丸组织中,Caspase-9定位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生精细胞的胞质中。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处理导致减数分裂以后的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Caspase-9表达量升高。上述结果表明,高温热应激促进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提示Apaf-1和Caspase-9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猪舍高温导致的猪精液品质下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公猪 睾丸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其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红旗 郭锡熔 +6 位作者 陈荣华 倪毓辉 王玢 张敏 刘峰 辜楠 邱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通过油红... 目的观察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其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人重组TNF-α.1.0ng·mL^-1干预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抽提脂肪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后,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段及TNF-α干预后不同时间(2、6、12和24h)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3T3-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APAF1基因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②人重组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TNF-α对APAF1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呈现随刺激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的总体趋势。结论①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APAF1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可能有利于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脂质积聚;②APAF1基因在人重组TNF-α刺激成熟脂肪细胞过程中呈明显上调趋势,这种上调可能具有协同TNF-α促进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 脂肪细胞分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益波 陈冠桦 +4 位作者 戴岳楚 伍慧慧 麻怀露 俞盛健 梁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m RNA与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组织中Apaf-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m RNA与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组织中Apaf-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PT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通过下调CGTHW-3细胞中Apaf-1表达量,验证Apaf-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在PTC组织中,Apaf-1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 05);下调Apaf-1表达增强了CGTHW-3细胞的增殖活性(P <0. 05)。结论:Apaf-1在PTC中低表达,抑制其表达可增强CGTHW-3细胞的增殖能力。Apa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可能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4 位作者 周延民 张茹慧 赵静辉 李秋实 李艳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1例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53例OSCC组织中有41例(77.36%)APAF1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5例(9.43%)APAF1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86.79%(46/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F1基因的甲基化与病理分级、年龄、性别无关。结论: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甲基化 甲基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多霖对高功率微波照射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述霞 王春燕 +5 位作者 苟巧 齐雪松 张翠兰 佟鹏 张伟 吕慧敏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0-214,共5页
以p53、cyt-c和apaf-1为观察指标,选用性成熟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模型组、3 mg/kg、6 mg/kg和9 mg/kg给药组,给药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给药结束后,给药组和模型组动物以100 mW/cm2的... 以p53、cyt-c和apaf-1为观察指标,选用性成熟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模型组、3 mg/kg、6 mg/kg和9 mg/kg给药组,给药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给药结束后,给药组和模型组动物以100 mW/cm2的高功率微波照射15 min,大鼠分别在微波照前、照后第3、7和10天解剖取睾丸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的目的蛋白,再用Image pro plus分析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含量。结果表明:大鼠经高功率微波照后第3、7和10天,模型组睾丸细胞p53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给药组明显高于辐照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睾丸细胞cyt-c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组虽然也降低,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对于apaf-1而言,辐照模型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给药组则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安多霖 凋亡 p53 CYT-C APA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3 位作者 张茹慧 王林 赵静辉 李艳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32例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情况。结果: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32例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情况。结果: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结论:APAF1基因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OSCC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表达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联合顺铂显著诱导PC3细胞中Noxa和Bim过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进峰 舒文云 +1 位作者 祝宏斌 邝乾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前列腺癌顺铂化疗的辅助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PC3在不同浓度二氢杨梅素和顺铂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顺铂和二氢杨梅素联用对PC3细胞FOXO1、Noxa和Bim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前列腺癌顺铂化疗的辅助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PC3在不同浓度二氢杨梅素和顺铂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顺铂和二氢杨梅素联用对PC3细胞FOXO1、Noxa和Bim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的释放及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水平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C3细胞中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和caspase-9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C3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二氢杨梅素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顺铂对前列腺癌的体外抗肿瘤活性(P<0.05)。二氢杨梅素处理能显著促进PC3细胞FOXO1的表达,转染FOXO1小干扰RNA(siRNA)后,二氢杨梅素对顺铂的辅助治疗效果受到明显抑制。二氢杨梅素联合顺铂能显著诱导PC3细胞中Noxa和Bim的过表达,细胞色素C的释放,Apaf-1和caspase-9的相互作用,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及凋亡的发生。转染FOXO1 siRNA后,二氢杨梅素联合顺铂对PC3细胞的凋亡诱导途径受到显著抑制。结论:二氢杨梅素可能通过FOXO1-Bim/Noxa途径增强顺铂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FOXO1-Bim/Noxa信号通路 顺铂 前列腺癌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