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要点及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5-700,共6页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疗策略,重点描述组蛋白H3突变致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表观遗传学治疗策略,并展望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未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表观基因组学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单中心研究
2
作者 张静 王鹏 邱晓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2-738,共7页
目的探索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生存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采用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和尼妥珠单抗化疗或放射治疗联合ACT001化疗的14例儿童DIPG患者的临床和影... 目的探索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生存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采用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和尼妥珠单抗化疗或放射治疗联合ACT001化疗的14例儿童DIPG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信息及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项因素对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共14例患儿的客观缓解率为10/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8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30个月。基线影像学无强化是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的保护因素(RR=0.052,95%CI:0.006~0.416;P=0.005);男性(RR=0.085,95%CI:0.009~0.764;P=0.028)、年龄较大(RR=0.631,95%CI:0.423~0.942;P=0.024)、无脑神经受累表现(RR=0.116,95%CI:0.017~0.781;P=0.027)和基线影像学无强化(RR=0.046,95%CI:0.005~0.413;P=0.006)是总生存期延长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诊断时年龄较小、发病时脑神经受累、基线影像学强化是影响DIPG患儿生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7+3”方案在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近期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霞霞 文晓玲 +7 位作者 黎若祺 张夏林 张恬波 董春霞 王梅芳 张建华 杨林花 张睿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与标准“7+3”方案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受VEN+AZA方案(41例)或“7+...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与标准“7+3”方案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受VEN+AZA方案(41例)或“7+3”方案(38例)诱导治疗且资料完整的79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后,比较组间缓解率、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VEN+AZA组总反应率(ORR)为68%,“7+3”组为84%,其中复合缓解率(CR+CRi;CRc)分别为64%和72%,两组ORR(P=0.185)及CRc(P=0.544)均无统计学差异。VEN+AZA组的5例未缓解(NR)患者中,4例伴7号染色体异常(7q-/-7),1例伴ETV6基因突变。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和12个月,6个月OS、PFS率均无统计学差异(84%vs 92%,P=0.389;84%vs 92%,P=0.258)。两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Ⅲ-Ⅳ级骨髓抑制,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27(11-70)和25(14-61)d(P=0.161),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27(11-75)和25(16-50)d(P=0.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N+AZA组感染发生率低于“7+3”方案组(56%vs 88%,P=0.012),两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36%和64%(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N+AZA和标准“7+3”方案治疗新诊断老年AML的近期疗效相近,但VEN+AZA组感染发生率低。伴有7号染色体异常(7q-/-7)可能是老年AML患者接受VEN+AZA治疗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药物化疗及靶向治疗进展
4
作者 盖菁菁 孔晨晨 +1 位作者 赵传 张俊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6-711,共6页
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多数呈非侵袭性,预后较好。手术全切除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可达到长期生存。然而对于位于脑干、视觉传导通路等脑深部结构的肿瘤,无法手术全切除,药物化疗是临床症状恶化或影像... 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多数呈非侵袭性,预后较好。手术全切除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可达到长期生存。然而对于位于脑干、视觉传导通路等脑深部结构的肿瘤,无法手术全切除,药物化疗是临床症状恶化或影像学进展时的首选辅助治疗方法;近年除传统药物化疗外,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综述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药物化疗及靶向治疗进展及所面临的挑战,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管生成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拉帕利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疗效分析
5
作者 余建忠 韩记昌 +2 位作者 刘亚超 李林 李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均接受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和依托泊苷的治疗方案,统计肿瘤客观缓解率以评估疗效;记录患儿耐受性和安全性指标如肝肾功能、心功能、恶心呕吐、疲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共12例患儿中10例肿瘤体积缩小均≥30%,其中2例肿瘤体积缩小100%;1例肿瘤体积无变化;1例肿瘤体积增大20%,总客观缓解率为10/12。不良反应包括5例出现恶心呕吐,主要发生在药物化疗期间;8例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在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6
作者 徐锦江 孙铭 +4 位作者 顾立学 董桂娟 朱丽娟 曲靓靓 尹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为癌症化疗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居家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评价系统,分别在乳腺癌第1个化疗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t1),第1(t2)、第2(t3)、第3(t4)个化疗疗程居家休...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为癌症化疗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居家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评价系统,分别在乳腺癌第1个化疗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t1),第1(t2)、第2(t3)、第3(t4)个化疗疗程居家休息的第2周评价。结果不同时间患者认知、行为、现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较t1、t3较t2、t4较t3认知、行为、现状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从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行为4个领域全方位护理介入,既解决了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间期居家管理中的问题,又为护理提供了标准化的、可遵循的居家自我管理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护理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后奥沙利铂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崔海滨 葛怀娥 +2 位作者 白希永 臧春霞 张媛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奥沙利铂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奥沙利铂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胃癌术后2~3周行全身化疗。治疗组患者根据胃癌术后恢复状况第1~2天开始行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d,90 min/次,连续4 d,术后1个月行全身化疗。观察两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术后2年复发率及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患者Ⅰ~Ⅱ度骨髓抑制、Ⅲ~Ⅳ度骨髓抑制、Ⅰ~Ⅱ度恶心呕吐、Ⅲ~Ⅳ度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3例患者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均顺利完成,术后1年时失访1例,对照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27.9%(12/43)〕较治疗组〔7.1%(3/42)〕升高、术后3年生存率〔37.2%(16/43)〕较治疗组〔73.8%(31/4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90.7%(39/43)与95.2%(4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可明显降低腹腔复发率,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提高患者中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奥沙利铂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晓红 李义慧 +3 位作者 杨俊泉 张瑞娟 王建功 胡万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加用该药,两组术后1周进行TA方案化疗,每21 d为1周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加用该药,两组术后1周进行TA方案化疗,每21 d为1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分别于化疗前1天及化疗1周后抽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测定血常规、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血IL-4、IL-10水平。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5.56±1.78)×109/L,高于对照组的(3.51±1.5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及CD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39.41±2.34)%和(40.12±1.7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0.14±1.51)%和(25.45±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lgG、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升高白细胞、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利于放化疗顺利进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注射液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6
9
作者 凌华晃 李涛 +2 位作者 吴祥成 蔡茂德 苏炳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化疗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4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化疗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4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0.7%(11/27),对照组为35.0%(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0,P=0.7885);观察组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9,P=0.0330)。结论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培美曲塞 奈达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81例报告 被引量:42
10
作者 曹志宇 何建苗 +6 位作者 杨波 张庆军 赵华洲 张心慧 刘瑞军 史玉琪 孙永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9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1例,其中Ⅲa期65例,Ⅲb期1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及保乳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分为...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9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1例,其中Ⅲa期65例,Ⅲb期1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及保乳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结果 8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81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12例(14.8%),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 CR)4例(4.9%),临床部分缓解(PR)52例(64.2%),稳定17例(21.0%),无进展病例,总有效率(ORR)为79.0%(64/81)。新辅助化疗后经12~60个月(中位时间34个月)的随访,3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肺、肝脏、脑膜和骨,远处转移率3.7%(3/81),其中1例死亡。新辅助化疗后有48例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行保乳手术,术后局部复发率6.3%(3/48),保乳综合治疗后1年进行乳腺外形的评估,其中优14.6%(7/48),良43.8%(21/48),差41.7%(20/48)。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田金徽 葛龙 +8 位作者 娄丽丽 谢吻 甘雨虹 裴改琴 王权 刘锐锋 张秋宁 王小虎 张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326-3335,共10页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ISI Web of Knowledge、EMBase、Pub Med和Cochrane Libr...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ISI Web of Knowledge、EMBase、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纳入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对比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Win BUGS 1.4统计学软件和试验序贯分析统计学软件分别执行网状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RCTs,包含1 884例患者,共涉及6种中药注射剂(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和概率排序结果显示复方苦参、康莱特联合CF化疗方案在提高有效性指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其他方案,然而,在降低恶心呕吐(Ⅲ~Ⅳ级)和白细胞计数减少(Ⅲ~Ⅳ级)发生率方面参芪扶正、艾迪联合CF化疗方案效果更好。结论目前尚无有力证据显示在提高乳腺癌治疗有效性指标、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和白细胞计数减少等方面的最佳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临床实践中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中草药 注射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卵巢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毒副作用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单既英 迟宝荣 +5 位作者 杨雷 刘蒙蒙 金凤岚 范秀丽 侯俊杰 刘子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在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毒副作用。方法 25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全身静脉化疗(IP组)和单纯全身静脉化疗(IV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恶心、...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在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毒副作用。方法 25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全身静脉化疗(IP组)和单纯全身静脉化疗(IV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恶心、呕吐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两组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腹痛、心脏毒性和发热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作为Ⅱ期以上的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术后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未增加毒副作用,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腔热灌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海波 赵明峰 +4 位作者 李玉明 邓琦 耿莉 崔蕊 刘鹏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28-3533,共6页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及重要性,探索预测AML预后的简单易行的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初治AML的患者110例,均采用经典DA化...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及重要性,探索预测AML预后的简单易行的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初治AML的患者110例,均采用经典DA化疗方案或类似化疗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化疗。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时检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4组:〈100×10^9/L组45例、(100^150)×10^9/L组19例、(151^300)×10^9/L组25例、〉300×10^9/L组21例。比较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复发率。以患者年龄60岁为界,分为≥60岁41例,〈60岁69例;以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为界,分为≥30×10^9/L 28例,〈30×10^9/L 82例;以患者是否预后不良染色体为界,分为预后不良染色体16例,非预后不良染色体94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为界,分为完全缓解70例,未完全缓解40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界,分为〉300×10^9/L 21例,≤300×10^9/L 8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别以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作为观察终点,采用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诱导化疗后不同血小板计数组患者性别、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100^150)×10^9/L组患者年龄高于〉300×10^9/L组(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所占比例、复发率高于〉300×10^9/L组(P〈0.007)。Log-rank检验示,不同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预后不良染色体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首次诱导化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与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初治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增多者预后相对较好,且可独立影响AM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小板计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变化对肺癌化疗早期疗效的观察与评估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谢海涛 黎庶 +5 位作者 初金刚 李雪 王强 郭恩中 李智勇 徐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初治肺癌常规化疗患者25例。化疗前1周内CT检查与化疗后90~100 d的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根据RECIST标准分成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前1周内及...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初治肺癌常规化疗患者25例。化疗前1周内CT检查与化疗后90~100 d的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根据RECIST标准分成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后21 d行两次CT灌注扫描,比较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25例患者中缓解组15例,非缓解组10例。在25例患者中,化疗前与化疗后早期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早期CT各灌注参数在两组中均有变化。缓解组血容量(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71.0±20.4)mL/1 000 mL和(49.8±31.4)mL/1 000 mL,t值2.558,P值0.023;Patlak血容量(P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73.1±34.1)mL/1 000 mL和(45.2±19.0)mL/1 000 mL,t值3.325;P值0.005,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可见两种参数呈下降趋势。未缓解组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50.4±61.0)mL/1 000 mL和(120.5±15.7)mL/1 000 mL,t值-3.062,P值0.016;PBV参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38.0±9.3)mL/1 000 mL和(62.0±38.3)mL/1 000 mL;t值-2.471;P值0.036,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上升趋势。进行分组对照BV和PBV缓解率的χ2检验后验证BV升高组和降低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V升高组与下降组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V降低组缓解率高于PBV升高组。结论:化疗后早期病变大小较化疗前均无明显变化;CT灌注参数在化疗后早期的变化,对肺癌化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彭芳 张静平 +1 位作者 李小云 张海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对1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总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对1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总健康状况得分粗分(RS)为(4.11±1.21)分,得分排前3位的分别是认知功能、经济困难、情绪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年龄、KPS得分、医护工作满意度,总的决定系数(R2)为0.287,复相关系数(R)为0.536。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在认知功能、经济困难、情绪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最差,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与年龄、KPS得分、医护工作满意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生活质量 Karnofskyal功能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毋永娟 崔荣 +6 位作者 华云旗 杨燕霞 刘丽萍 谭亚琴 张文慧 袁海清 刘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6-968,共3页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合理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培美曲塞组患者化疗前7 d开始...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合理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培美曲塞组患者化疗前7 d开始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用药前1 d晚上及用药当天早、晚均给予地塞米松片5 mg,口服;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1 d为1个周期。厄洛替尼组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 mg/d,餐后2 h口服,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组患者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作为观察终点,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培美曲塞组、厄洛替尼组、支持治疗组PFS分别为7.9、6.2、3.2个月,3组患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停药对症治疗后缓解。厄洛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均为轻度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培美曲塞组与厄洛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能显著延长患者的PFS,且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和B超以及钼靶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傅健飞 李曙光 +1 位作者 洪中武 徐熙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944-3946,共3页
目的探讨体检、B超和钼靶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准确性。方法共入组96例可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TEC方案(多西他赛针75mg/m2+表阿霉素针60mg/m2+环磷酰胺针600mg/m2)进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及新辅助化疗后分别... 目的探讨体检、B超和钼靶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准确性。方法共入组96例可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TEC方案(多西他赛针75mg/m2+表阿霉素针60mg/m2+环磷酰胺针600mg/m2)进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及新辅助化疗后分别接受体检、B超和钼靶检查。比较3种临床检查测得肿瘤大小与病理检查测得肿瘤大小的差异,了解3种临床检查用于新辅助化疗后检测肿瘤大小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3种临床检查用于预测病理完全缓解的符合率。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体检、B超和钼靶3种临床检查测得肿瘤大小与病理检查测得肿瘤大小的差值分别为-0.64cm、-0.16cm和-0.22cm。比较3种检查手段与病理学检查的符合程度:B超的符合程度明显高于体检的符合程度(t=22.380,P=0.019),钼靶的符合程度明显高于体检的符合程度(t=23.139,P=0.002),B超与钼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07,P=0.836)。3种临床检查用于预测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符合率分别为55.21%、78.49%、80.2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3种临床检查测得肿瘤大小与病理检查测肿瘤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与体检相比,钼靶及B超评价准确性相对较高。3种临床检查预测病理完全缓解的符合率均不是很理想,期待更为准确的临床检查用于临床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超声检查 乳房 钼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袁惠 马芸 +1 位作者 陈洪艳 田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0,10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乳腺癌患者73个肿瘤行NAC前后采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检查,对肿瘤最大径线、血流分级...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乳腺癌患者73个肿瘤行NAC前后采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检查,对肿瘤最大径线、血流分级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73个肿瘤NAC后最大径线较NAC前缩小;行彩色模式SMI检查显示化疗后血流分级(以0级、Ⅰ级为主)较化疗前(以Ⅱ级、Ⅲ级为主)下降,肿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RI均降低(P<0.05)。超声评价本组中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37例,总有效率79.5%,与病理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SMI为临床评估乳腺癌NAC疗效提供了一种无创、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在DNA损伤性放化疗引发的小鼠骨髓毒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梅 李菲菲 +3 位作者 郑红 倪芳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子IL-3(Interleukin-3,0.5ng/ml)、SCF(stem cell factor,0.5ng/ml)将造血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粒-巨噬造血细胞系(granulocyte-macrophage,GM)。60Coγ射线及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CDDP)处理后,台盼蓝染色法观察比较三种GM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集落形成实验(Colony-forming Units,CFU)分析比较卵黄囊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差异;血细胞计数法检测比较WT小鼠和SHP-2+/-小鼠在照射或化疗后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rk在WT及SHP-2-/-造血细胞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结果在CDDP或60Coγ射线导致的细胞损伤反应中,SHP-2-/-造血细胞的生存能力较SHP-2+/-和WT造血细胞增强;相比WT小鼠,SHP-2+/-组小鼠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量降低程度减轻;SHP-2-/-造血祖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较SHP-2+/-组及WT组增强;提示SHP-2-/-突变可以减轻CDDP或60Coγ导致的骨髓毒性。Western Blot显示在CDDP损伤反应中,SHP-2-/-抑制Erk的磷酸化。结论SHP-2参与调控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毒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HP-2对Erk活化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骨髓/药物作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CIK细胞和树突细胞治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吕刚 张庆军 +1 位作者 史玉琪 曹志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目的评估化疗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细胞(DC)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9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无法手术的Ⅳ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化疗组(n=35)采用FOLFOX4方案,共... 目的评估化疗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细胞(DC)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9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无法手术的Ⅳ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化疗组(n=35)采用FOLFOX4方案,共进行6~10个疗程。CIK细胞和DC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n=37)除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外,同时诱导培养患者自身CIK和DC细胞,CIK细胞经静脉回输,DC细胞在患者腹股沟、腋下淋巴结附近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大小、细胞免疫指标(外周血CD3+、CD4+、CD8+、CD3+CD56+、CD3–CD56+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Karnofsky评分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结果 7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22个月。单纯化疗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疾病控制率(DCR)为54.3%(19/35),联合治疗组中CR 1例,PR 9例,SD 16例,DCR为70.3%(2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56+、CD3–CD56+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而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8~13(–5±10)分,联合治疗组提高–6~15(–3±1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2年生存率(57.1%,20/35)与联合治疗组(64.9%,24/37)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和DC细胞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是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