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脊柱术后SSI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66年1月~2017年5月)、EMBASE(1974年1月~2017年5月)、Cochrane Lib...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脊柱术后SSI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66年1月~2017年5月)、EMBASE(1974年1月~2017年5月)、Cochrane Library(2017年5期)、CNKI(1994年1月~2017年5月)、CBM(1979年1月~2017年5月)、维普(1989年1月~2017年5月)和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2017年5月),纳入关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两名作者分别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包括研究地点、研究时间、样本量、年龄、诊断、手术方式以及暴露因素)以及运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包括18486例患者,其中感染组932例,对照组17554例。根据NOS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A级文献19篇,B级文献1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男性)[OR=1.33,95%CI(1.08,1.64),P<0.05]、年龄(>60岁)[OR=1.44,95%CI(1.01,2.04),P<0.05]、肥胖[OR=2.64,95%CI(1.35,5.15),P<0.05]、糖尿病[OR=3.86,95%CI(2.68,5.55),P<0.05]、感染史[OR=6.64,95%CI(1.29,34.29),P<0.0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2分)[OR=2.72,95%CI(1.38,5.38),P<0.05]、尿失禁[OR=6.32,95%CI(3.40,11.76),P<0.05]、脑血管疾病[OR=5.73,95%CI(1.62,20.35),P<0.05],同种异体骨植骨[OR=3.02,95%CI(1.09,8.34),P<0.05]、手术时间(>3h)[OR=3.44,95%CI(1.92,6.13),P<0.05]、失血量(>1000ml)[OR=2.40,95%CI(1.73,4.77),P<0.05]、输血[OR=2.61,95%CI(1.36,5.01),P<0.05]、融合节段(>3个)[OR=2.23,95%CI(1.55,3.23),P<0.05]、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5.43,95%CI(2.66,11.08),P<0.05]、术中参观人员[OR=2.28,95%CI(1.19,4.37),P<0.05]。结论 :男性、年龄>60岁、肥胖、糖尿病、感染史、ASA评分>2分、尿失禁、脑血管疾病、同种异体骨植骨、手术时间>3h、失血量>1000ml、输血、融合节段>3个、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参观人员均为国人脊柱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组住院接受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患者主要诊断包括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外伤、颈椎后...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组住院接受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患者主要诊断包括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外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筛选出术后发生SSI的病例(SSI组)。再从未感染的患者中按1∶4的比例随机抽取对应数量的患者作为对照(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改良JOA(m JOA)评分、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内科合并症情况、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数量、术中回输血量、手术节段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二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SSI相关的术中危险因素,并进一步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的临界值。结果:10年间共有3720例患者在我院骨科颈椎组接受颈椎后路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颈后路椎管后壁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其中13例患者发生SSI,发生率为0.35%(13/3720),女3例,男10例,年龄为58.38±2.52岁。从未发生SSI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感染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m JOA评分、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内科合并症情况、BMI、术中输血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数量、手术节段以及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五个因素纳入二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为颈椎后路术后SSI的独立术中危险因素;其临界值分别为180ml及84.5min。结论: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发生SSI的风险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脊柱术后SSI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66年1月~2017年5月)、EMBASE(1974年1月~2017年5月)、Cochrane Library(2017年5期)、CNKI(1994年1月~2017年5月)、CBM(1979年1月~2017年5月)、维普(1989年1月~2017年5月)和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2017年5月),纳入关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两名作者分别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包括研究地点、研究时间、样本量、年龄、诊断、手术方式以及暴露因素)以及运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包括18486例患者,其中感染组932例,对照组17554例。根据NOS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A级文献19篇,B级文献1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男性)[OR=1.33,95%CI(1.08,1.64),P<0.05]、年龄(>60岁)[OR=1.44,95%CI(1.01,2.04),P<0.05]、肥胖[OR=2.64,95%CI(1.35,5.15),P<0.05]、糖尿病[OR=3.86,95%CI(2.68,5.55),P<0.05]、感染史[OR=6.64,95%CI(1.29,34.29),P<0.0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2分)[OR=2.72,95%CI(1.38,5.38),P<0.05]、尿失禁[OR=6.32,95%CI(3.40,11.76),P<0.05]、脑血管疾病[OR=5.73,95%CI(1.62,20.35),P<0.05],同种异体骨植骨[OR=3.02,95%CI(1.09,8.34),P<0.05]、手术时间(>3h)[OR=3.44,95%CI(1.92,6.13),P<0.05]、失血量(>1000ml)[OR=2.40,95%CI(1.73,4.77),P<0.05]、输血[OR=2.61,95%CI(1.36,5.01),P<0.05]、融合节段(>3个)[OR=2.23,95%CI(1.55,3.23),P<0.05]、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5.43,95%CI(2.66,11.08),P<0.05]、术中参观人员[OR=2.28,95%CI(1.19,4.37),P<0.05]。结论 :男性、年龄>60岁、肥胖、糖尿病、感染史、ASA评分>2分、尿失禁、脑血管疾病、同种异体骨植骨、手术时间>3h、失血量>1000ml、输血、融合节段>3个、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参观人员均为国人脊柱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