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误诊为肺结核瘤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分析
1
作者 胡以恒 伊力努尔·哈力甫 +1 位作者 康晓静 沈晓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曾误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下肢红疹伴溃疡入院。曾行“鼻窦炎”手术,术前筛查发现肺部肿物行“肺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曾误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下肢红疹伴溃疡入院。曾行“鼻窦炎”手术,术前筛查发现肺部肿物行“肺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肺结核瘤,抗结核治疗无效。入院后结合患者多系统受累表现及实验室、肾穿刺病理检查等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调节免疫等治疗,症状缓解。结论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易误诊。临床中应对疑似病例尽早行相关医技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误诊 肺结核瘤 抗结核药 抗体 抗核 抗体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抗蛋白酶3抗体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
2
作者 蒋满凤 张四芳 +1 位作者 陈颖 彭利芬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513-518,共6页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的护理要点包括:成立个案护理小组,重点关注患者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造口护理、康复训练和心理...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的护理要点包括:成立个案护理小组,重点关注患者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造口护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在多科室医护共同诊疗、悉心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骶尾部4期压力性损伤伤口创面较之前明显好转缩小,最终转归出院。后续随访患者骶尾部压力性损伤伤口经创面修复及积极换药后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肺结核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分析
3
作者 何蓉会 黄琼 +2 位作者 李双良 谢永琼 任崇松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特征,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以咳嗽、咯血、气促就诊,1例以咯血就诊,1例以咳嗽、呼吸困...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特征,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以咳嗽、咯血、气促就诊,1例以咯血就诊,1例以咳嗽、呼吸困难就诊,3例均有肺部受累,均被误诊为肺结核,误诊时间4~29个月。行ANCA谱检测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2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例失访,1例病情恶化死亡。结论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应警惕该病,尽早完善ANCA谱检测,以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误诊 肺结核 咯血 血尿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抗蛋白酶3抗体IgG型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受累首发的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欢欢 谢奇伟 +3 位作者 张立涛 孔德秋 邬秀娣 王耀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3期203-20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既往体健,因“右耳不适1个月”于2022-01-03收治入院。1个月前患者因右耳耳闷伴轻度听力下降反复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分泌性中耳炎,经口服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保守治疗后未能完全缓解,收治于我科。专科查体:右耳...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既往体健,因“右耳不适1个月”于2022-01-03收治入院。1个月前患者因右耳耳闷伴轻度听力下降反复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分泌性中耳炎,经口服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保守治疗后未能完全缓解,收治于我科。专科查体:右耳耳道湿润可见淡黄色脓液,稍黏稠,量稍多,鼓膜充血肿胀,标志欠清,鼓室可见积液(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伴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 中耳炎(Otitis Me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AECA、ANCA蛋白在川崎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晓华 王倩 赵建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KD患儿42例,分为冠脉损害(CAL)组16例,无冠脉损害(NCAL)组26例,以20例普通发热患儿、15例...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KD患儿42例,分为冠脉损害(CAL)组16例,无冠脉损害(NCAL)组26例,以20例普通发热患儿、15例择期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9、AECA和ANCA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明胶酶谱法分别测定单个核细胞MMP-9 m RNA表达及血清MMP-9酶活性。结果 KD急性期外周血MMP-9 m RNA表达、蛋白水平及酶活性均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CAL组较NCAL组升高更显著(P均<0.05)。KD缓解期MMP-9 m RNA表达、蛋白水平及酶活性较急性期降低(P均<0.01)。KD急性期AECA、ANCA蛋白水平均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CAL组ANCA蛋白水平高于NCAL组(P<0.01)。KD急性期血清AECA水平与MMP-9呈正相关(r=0.77,P<0.01)。急性期CAL组MMP-9、ANCA与冠状动脉内径/主动脉瓣环内径比值呈正相关关系(r=0.57,P<0.05;r=0.88,P<0.01)。结果 MMP-9、AECA、ANCA蛋白参与KD血管炎及冠脉损害过程,检测其血清水平对早期预测冠脉损害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冠状动脉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霞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AAV仍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和统一的治疗指南。临床处理AAV患者时需要从疾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AAV仍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和统一的治疗指南。临床处理AAV患者时需要从疾病分期、疾病活动和(慢性)损害的区别和生活质量3个方面进行评估。文中就血管炎最新分类、疾病分期和严重性的关系、活动性和永久性损害之间区别的重要性、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合并症的处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分类 评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婷 徐强 邢广群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AAV患者177例,其中28例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149例未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AAV患者177例,其中28例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149例未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V合并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结果栓塞组发生在AAV活动期23例(82.1%),发生在缓解期5例(17.9%),50.0%发生在疾病诊断后2个月。栓塞组合并急性感染率、BVAS评分、血清肌酐、ESR水平高于未栓塞组,但血小板计数、C3水平低于未栓塞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急性感染、ESR、C3水平是AAV合并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AV患者活动期,尤其在疾病诊断后的2个月,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合并急性感染、ESR升高、C3降低的AAV患者可能更易合并血栓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丁磊 张志刚 +3 位作者 李虹 焦红梅 刘新民 赵明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肺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60岁以上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 目的探讨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肺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60岁以上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患者平均年龄75.9(60~89)岁,均有慢性基础病。发病至确诊的中位间隔时间为4个月(2周~1年)。小血管炎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咯痰(90.9%);喘憋气短或活动耐力下降(63.6%);咯血/痰中带血(36.4%)和发热(45.5%)。胸部影像学9例(91.9%)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其中8例呈显著肺纤维化表现;2例(18.2%)呈两肺大片渗出的弥漫肺泡出血表现(其中1例在肺纤维化基础上发生);1例呈结节性病变(9.1%)。8例(72.7%)患者初诊时无肾损害。确诊主要依靠血清ANCA的检测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经免疫抑制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好转,初诊及随访期间5例(45.5%)因呼吸衰竭或严重感染死亡。结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常有肺部受累并可以为首发表现。其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肺间质病变突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小血管炎 肺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30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炜 邵雪华 +4 位作者 叶华茂 许成新 崔丹萍 齐激扬 陈存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检测并明确诊断的3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胞浆型ANCA(c-ANCA)阳性4例,3例...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检测并明确诊断的3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胞浆型ANCA(c-ANCA)阳性4例,3例识别蛋白酶3(PR3),1例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6例,均识别MPO。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以肾、肺受累为主。多数患者有贫血、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诱导缓解的缓解率为83.3%。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受累,缺乏特异性,其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ANCA检测和病理活检综合考虑,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较好疗效,吗替麦考酚酯和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较环磷酰胺毒副作用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小血管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膜血浆置换对需肾替代治疗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卿 黄显莉 +1 位作者 郝炎 蔡康琴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9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膜血浆置换对需肾替代治疗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 目的探讨双膜血浆置换对需肾替代治疗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25例,确诊时即需要肾替代治疗,随机分为接受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双膜血浆置换(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的DFPP组(12例)和只接受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的对照组(13例),分析入组时患者一般情况,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NCA、IgG水平,记录随访12个月患者的存活情况。结果DFPP组治疗后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yeloperoxidase-ANCA,MPO-ANCA)及Ig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下降率分别为53.2%(t=12.131,P<0.001),47.4%(t=10.798,P<0.001)。对照组治疗后MPO-ANC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6.7%(t=10.319,P=0.069),对照组治疗后Ig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4.1%(t=10.134,P=0.035)。DFPP组治疗后IgG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下降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4,P=0.012)。随访12个月,累计存活率DFPP组为61.5%,对照组为58.3%(χ^2=0.193,P=0.046),2组中存活患者均未摆脱透析。结论双膜血浆置换能有效降低患者IgG及MPO-ANCA抗体水平,提高患者1年存活率,但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摆脱透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血浆置换 肾脏替代治疗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李周 郑红 +1 位作者 薛东鹰 李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总结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 目的总结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为68~85岁,中位年龄70岁。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或胸闷、喘息、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5例均有肺部受累,单纯肺部受累2例;3例肾脏受累,均有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肾功能不全1例;1例心脏受累,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心包积液;1例肌电图证实周围神经受累。初诊易误诊为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或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阳性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1例。肺穿刺证实肉芽肿性炎1例。胸部CT表现为多发结节或实变伴或不伴小空洞形成、片状渗出浸润影、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纤维条索影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单纯激素治疗1例均好转,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拒绝进一步治疗。结论AAV起病年龄较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累及肺部时易误诊为肺炎、IPF等,从查体和检查化验中发现多系统受累的证据,结合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肺穿刺病理证据等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临床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ANCA阳性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2
作者 伍璞 刘纯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
抗甲状腺药物是Graves’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粒细胞缺乏是其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主要和免疫反应有关。PTU能诱导ANCA的产生及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生,部分患者合并出现粒细胞减少。虽然粒细胞减少症并未列入... 抗甲状腺药物是Graves’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粒细胞缺乏是其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主要和免疫反应有关。PTU能诱导ANCA的产生及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生,部分患者合并出现粒细胞减少。虽然粒细胞减少症并未列入ANCA相关的疾病谱,近年越来越多文献报道支持ANCA参与粒细胞减少的发生。这里报道一个MMI治疗后出现ANCA阳性合并严重粒细胞减少不伴血管炎的病例,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减少症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可抑制在RAW264.7巨噬细胞和斑马鱼幼虫中由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静 武万强 杨靖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通过巨噬细胞和斑马鱼这2种模型来评价紫草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首先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紫草素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然后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LPS 1μg/mL)、LPS(1μg/mL)+紫草素(0.3、1.5、3μg/mL))组和... 【目的】通过巨噬细胞和斑马鱼这2种模型来评价紫草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首先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紫草素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然后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LPS 1μg/mL)、LPS(1μg/mL)+紫草素(0.3、1.5、3μg/mL))组和紫草素(3μg/mL)组。采用一氧化氮产生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促炎因子和促炎细胞介质的含量。在斑马鱼试验中,检测紫草素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并通过存活率、体型、心率和体长等结果,选择合适的紫草素浓度(0.001、0.01、0.1μg/mL)进行后续试验。在转基因斑马鱼卵黄囊中注射2 nL LPS(2 mg/mL)建立炎症模型,测定紫草素处理后卵黄囊中2种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情况、测定紫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斑马鱼心跳的影响。【结果】在细胞研究中,与仅经LPS处理的细胞相比,紫草素的加入可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积累。同时,紫草素还能抑制一氧化氮的分泌量,抑制率可达50%。斑马鱼的研究表明,紫草素有效地减少了卵黄囊中两种细胞的大量聚集,最高抑制率为73.3%,也减轻了LPS引起的斑马鱼心率增加的症状。【结论】紫草素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来减轻炎症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炎活性物质,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阻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脂多糖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斑马鱼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A、CEA、NLR联合检测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立明 郑葳 +12 位作者 付慧颖 蒙仪妹 管晓琳 吴思凡 隆婷婷 王巧花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陈娟娟 李华 曹莉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抗纺锤体抗体(MSA)、癌胚抗原(CEA)及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联合检测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SCLC患者53例(SCLC组)、肺腺癌(LAC)患者33例(LAC组)、肺鳞癌(LSC)患者29例(LSC组)、胃癌(GC)患... 目的观察血清抗纺锤体抗体(MSA)、癌胚抗原(CEA)及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联合检测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SCLC患者53例(SCLC组)、肺腺癌(LAC)患者33例(LAC组)、肺鳞癌(LSC)患者29例(LSC组)、胃癌(GC)患者16例(GC组)、肝癌(HC)患者14例(HC组)、大肠癌(IC)患者13例(IC组)、鼻咽癌(NC)患者12例(NC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MSA,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电阻抗法测算全血NLR,分析MSA、CEA、NLR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SCLC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与其余组比较,SCLC组血清MSA阳性率高;与SCLC组比较,LAC组血清CEA、全血NLR阳性率高,对照组血清CEA、全血NLR阳性率低;P均<0.05。NLR单独检测诊断SCLC的灵敏度最高(43.40%),MSA单独检测诊断的特异度最高(96.58%)。MSA+CEA+NLR三者联合检测诊断SCLC的敏感度(并联,81.84%)、特异度(串联,100.00%)最高。MSA与CEA一致性较高(κ=0.654);MSA与NLR一致性中等(κ=0.451)。结论血清MSA、CEA及全血NLR联合检测有助于SCL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抗纺锤体抗体 癌胚抗原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程 于同波 周珍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0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对比两组同型半胱...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对比两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与病程、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观察组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3.74±1.90)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1.23±3.57)μmol/L, C反应蛋白(4.70±0.81)mg/L、叶酸(5.10±2.17)ng/ml、维生素B12 (248.27±82.13)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10.04±1.64)mg/L、(6.33±0.86)ng/ml、(329.67±73.8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334, 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病程、C反应蛋白、维生素B12水平无相关性(r=0.163、0.259、-0.153, 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率为61.90%(39/63)。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受累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宁 张国俊 鲍洪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7期3086-3090,共5页
目的探讨肺部受累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96例肺部受累的AAV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组(MPA组,118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组... 目的探讨肺部受累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96例肺部受累的AAV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组(MPA组,118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组(GPA组,42例)及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组(EGPA组,36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及临床缓解情况。结果 MPA组年龄高于其余两组,EGPA组年龄高于GPA组(均P<0.05)。EGPA组乏力和体质量下降者占比低于其余两组,皮疹患者占比高于其余两组,胸闷气喘者占比高于GPA组,GPA组有消化道症状和精神症状者占比低于其余两组,咯血者占比高于其余两组,MPA组肌痛者占比高于其余两组(均P<0.05)。MPA组斑片实变影出现频率低于其余两组,胸膜增厚、纤维条索影、网格状结构出现频率低于其余两组(均P<0.05)。EGPA组白细胞计数低于MPA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其余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其余两组,MPA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其余两组,血清肌酐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A组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水平高于其余两组,GPA组抗蛋白酶3(PR3)抗体水平高于其余两组(均P<0.05)。主要治疗措施:185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1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47例接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经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达到临床缓解。结论 MPA患者炎症反应、消耗性及肾功能损害较大,影像以实变影和间质性改变为主,抗MPO抗体水平较高;EGPA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高,皮肤及肺部反应性症状较多见;GPA患者典型表现为肺结节,咯血症状亦较多见,抗PR3抗体水平较高。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该病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肺部受累 症状 影像学表现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对趋化三肽激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李杰萍 梁统 周克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厚朴酚对趋化三肽激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分别用酶标仪和荧光比色法测定超氧阴离子的生成、溶菌酶的释放以及 β 葡糖苷酸酶的释放。 结果 :厚朴酚在 1~10 0 μmol/L可以使中性粒细胞的... 目的 :探讨厚朴酚对趋化三肽激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以阐明其抗炎机理。方法 :分别用酶标仪和荧光比色法测定超氧阴离子的生成、溶菌酶的释放以及 β 葡糖苷酸酶的释放。 结果 :厚朴酚在 1~10 0 μmol/L可以使中性粒细胞的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增加 ,在大于 10 μmol/L时可以明显地抑制激活的中性粒细胞 β 葡糖苷酸酶和溶菌酶的释放。 结论 :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可能是厚朴酚抗炎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中性粒细胞 超氧阴离子 β-葡糖苷酸酶 溶菌酶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CA、IL-6、NGAL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7
18
作者 沈漪萍 沈轩宇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DKD患者,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 60m L/(min·1. 73 m2)时,根据尿清蛋白肌...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DKD患者,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 60m L/(min·1. 73 m2)时,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将其分为微量清蛋白尿组(A组)34例和临床蛋白尿组(B组)42例,e GFR≤60 m L/(min·1. 73 m2)为慢性肾衰期组(C组)53例,同时收集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ACA(ACA-IgG、ACA-IgA、ACA-IgM)、IL-6水平,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NGAL水平,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的危险因素。结果 A、B、C组ACR、Cys C水平高于D组(P均<0. 05);B、C组e GFR低于A组(P均<0. 05),ACR、Cys C水平高于A组;C组e GFR低于B组(P <0. 05),ACR、Cys C水平高于B组(P均<0. 05)。C组Scr水平高于A、B、D组(P均<0. 05)。A、B、C组血清ACA-IgA、IL-6、NGAL水平高于D组,B、C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P均<0. 05);C组血清ACA-IgG水平高于A、B、D组,A、B组血清ACA-IgM水平高于C、D组(P均<0. 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ACA不同分型与e GFR呈负相关(r分别为-0. 392、-0. 287、-0. 331,P分别为0. 037、0. 034、0. 198),与ACR、Cys C呈正相关(r分别为0. 376、0. 456、0. 407;0. 368、0. 398、0. 361,P分别为0. 046、0. 009、0. 042;0. 034、0. 013、0. 071);IL-6与e GFR呈负相关(r=-0. 363,P <0. 05),与ACR、Cys C、Scr呈正相关(r分别为0. 491、0. 467、0. 375,P均<0. 05);NGAL与ACR、Cys C呈正相关(r分别为0. 527、0. 502,P均<0. 05)。e GFR是DKD的保护因素(OR=0. 710,P <0. 05),ACR、Cy-s C、Scr、ACA-IgA、IL-6、NGAL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 103、1. 879、1. 394、2. 938、1. 269、1. 362,P均<0. 05)。结论 DKD患者血清ACR、IL-6、NGAL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且随着DKD患者肾损伤病情的加重呈上升趋势,与DKD发病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对预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抗心磷脂抗体 白细胞介素6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2期1471-1472,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ANCA,比较二者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68.3%,正常健康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特异性92.7%,灵敏度65.9%。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和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结论p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点,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核周型抗中性料细胞胞浆抗体特异性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寻劢 李志辉 段翠蓉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9期623-626,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的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13例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n...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的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13例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n=7)单纯给予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n=6)在此基础上联合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伯明翰血管炎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评分、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评分、ANCA转阴情况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的BVAS评分(对照组:19.71±4.33比11.57±2.64,t=4.247,P=0.001;观察组:20.50±5.85比7.17±2.56,t=3.552,P=0.005)及HRCT评分(对照组:4.57±1.40比2.57±1.51,t=2.384,P=0.034;观察组:4.17±1.17比0.83±0.65,t=5.583,P<0.001)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观察组BVAS评分(7.17±2.56比11.57±2.64,t=3.037,P=0.011)及HRCT评分(0.83±0.65比2.57±1.51,t=2.413,P=0.034)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NC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7);2组患儿肾功能改善均不明显[对照组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76.30(129.90,30.59)比98.88(141.89,43.10)ml/(min·1.73m^2),Z=0.943,P=0.346;观察组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19.99(126.40,15.02)比17.80(145.19,12.45)ml/(min·1.73m^2),Z=0.689,P=0.491]。结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联合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儿童ANCA相关性血管炎能够更有效的清除ANCA,能更明显的降低患儿血管炎活动度及促进肺部病变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血浆置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