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2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ar pulse waveform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mplementary amplitude coding
1
作者 XIE Ailun LIU Xiaobin +3 位作者 WU Qihua ZHAO Feng QIAO Zhenyu XIAO Shun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671-680,共10页
Low sidelobe waveform can reduce mutual masking between targets and increase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weak targets.A low sidelobe waveform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mplementary amplitude coding(CAC)is proposed in t... Low sidelobe waveform can reduce mutual masking between targets and increase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weak targets.A low sidelobe waveform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mplementary amplitude coding(CAC)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which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sidelobe level of multiple waveforms.First,the CAC model is constructed.Then,the waveform design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 by constructing an objective function using the two indicators of peak-to-sidelobe ratio(PSLR)and integrated sidelobe ratio(ISLR).Finally,genetic algorithm(GA)is us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get the best CAC waveforms.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form design low sidelobe complementary amplitude coding(CAC) genetic algorithm(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的产生、分解与合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口袋实验板”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宪阳 杨红莉 +2 位作者 黄家才 张国玉 褚南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针对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口袋实验板,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该实验板具备开展多项与波形相关实验的功能,尤其侧重于波形产生、分解与合成等关键实验。首先,利用方波发生器产... 针对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口袋实验板,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该实验板具备开展多项与波形相关实验的功能,尤其侧重于波形产生、分解与合成等关键实验。首先,利用方波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并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基波、3次谐波、5次谐波以及7次谐波信号,完成波形的分解实验。然后通过移相器调节各信号相位,并通过加法器将这些信号叠加合成,最终还原为方波信号,完成波形的合成实验。该实验不仅可验证傅里叶级数理论,还可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兴趣。此外,该口袋实验板有效解决了设备资源短缺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的分解 波形的合成 口袋实验室 模拟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充电桩快速变化波形模态的动态电能参比测试信号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伟 李松竹 +3 位作者 袁瑞铭 焦东翔 巨汉基 孟静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9-770,I0102,共13页
针对直流充电桩快速变化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波形模态描述尚不完善、可用样本数据不足、波形特性不清楚、缺少波形模态数学模型的问题,首先,建立充电桩直流电流和电压信号的离散随机数学模型和时频域表征模型;然后,针对实测充电直流信号,提... 针对直流充电桩快速变化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波形模态描述尚不完善、可用样本数据不足、波形特性不清楚、缺少波形模态数学模型的问题,首先,建立充电桩直流电流和电压信号的离散随机数学模型和时频域表征模型;然后,针对实测充电直流信号,提取30种波形模态,提出三大类波形模态及其对应的特征参量,并据此建立三大类波形模态的波形特征库;其次,采用时频原子的方法建立3类波形模态的数学模型,给出实际波形对应的人工测试信号模型,解决了反映实际波形模态重要波形特征问题;最后,提出构建测试电能表计量误差的直流信号参比模型的原则,据此,建立动态电能计量参比测试信号模型,表征了动态直流测试信号的特征信息,用于提升直流电能表动态试验和改进直流电能表的测试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充电桩 快速变化波形模态 波形特征参量 动态电能 参比测试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互感器的宽频电压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鸣 朱豪帅 +4 位作者 邹滨阳 司马文霞 冯宇 赵晓林 张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7-2266,共20页
随着高比例的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电力系统中会出现具有宽频带、高幅值的宽频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电压互感器作为变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压测量装置,其在测量宽频电压时存在较大误差,无法为宽频振荡... 随着高比例的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电力系统中会出现具有宽频带、高幅值的宽频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电压互感器作为变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压测量装置,其在测量宽频电压时存在较大误差,无法为宽频振荡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电压信息。鉴于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宽频电压传感原理,并将现有宽频电压测量方法分为物理空间直接测量法和数字空间间接测量法;然后,阐述了电压互感器测量特性,并从传感原理、研究进展、适用范围等方面介绍了基于电压互感器的结构改造法和反演补偿法;最后,对两种宽频电压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与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电网宽频电压测量方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电压测量 电压互感器 电压传输特性 电压波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相似性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短路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继明 陈文淙 +2 位作者 仉志华 于馨玮 徐乾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由于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 open point,SNOP)复杂的控制策略及其弱馈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进行FDN故障区段... 由于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 open point,SNOP)复杂的控制策略及其弱馈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进行FDN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首先,针对SNOP的典型控制策略,分析FDN的短路故障特征。其次,计算配电网中不同故障位置电流正序分量的Tanimoto系数,通过对比不同位置的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构建FDN短路故障定位判据,并通过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ion,TEO)实现故障时刻的精确定位,利用智能配电终端(smart terminal unit,STU)传递信息。最后,通过建模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故障区段进行准确定位,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过渡电阻、采样频率及通信延时等因素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FDN) 柔性多状态开关(SNOP) 故障分析 波形相似性 故障定位 电流正序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阵列激光波形特征识别
6
作者 黄建军 彭雪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9-244,共6页
传统方法无法有效捕捉复杂或细微的特征,导致特征识别的准确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阵列激光波形特征识别方法。采集阵列激光波形数据并实施预处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解,以提取固有... 传统方法无法有效捕捉复杂或细微的特征,导致特征识别的准确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阵列激光波形特征识别方法。采集阵列激光波形数据并实施预处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解,以提取固有模态函数(IMF)的波形能量矩。将这些IMF的波形能量矩输入到深度学习中的概率神经网络(PNN)模型中,以实现阵列激光波形的特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3次交叉验证中的特异性表现优于其他对比方法,这充分说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特征识别任务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方法 阵列激光 波形数据 PNN 特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方法
7
作者 周凯 李超 +3 位作者 李坤 崔新风 姚辉伟 陈冬冬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4-2204,共11页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shift-frequency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SFISRJ)兼具两种干扰的优点,严重威胁雷达探测。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的抗SFISRJ方法。兼顾干扰抑制和脉冲压缩性能,建立无约束多目...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shift-frequency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SFISRJ)兼具两种干扰的优点,严重威胁雷达探测。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的抗SFISRJ方法。兼顾干扰抑制和脉冲压缩性能,建立无约束多目标联合优化模型,推导目标函数梯度,并提出基于限制内存BFGS(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 and Shannon,L-BFGS)的联合设计算法。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尤其当真实目标和假目标在时域和时频域不可分离时,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取得最优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波形设计 非匹配滤波器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励磁涌流对换流变压器饱和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及对策
8
作者 翁汉琍 邓邦汇 +3 位作者 周照坤 陈实 孔祥平 李振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3-180,共8页
饱和保护可以防止直流偏磁对换流变压器造成危害。饱和保护在无直流偏磁工况下不应动作,但工程现场曾多次出现在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过程中饱和保护误动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文中对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以及空载合闸伴随直流偏磁工况下,励... 饱和保护可以防止直流偏磁对换流变压器造成危害。饱和保护在无直流偏磁工况下不应动作,但工程现场曾多次出现在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过程中饱和保护误动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文中对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以及空载合闸伴随直流偏磁工况下,励磁涌流和中性线电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饱和保护误动作和提前动作的原因。利用单纯励磁涌流和涌流叠加直流偏磁工况下换流变压器电流衰减特征差异,构造修正系数,对饱和保护判别用的中性线电流进行修正,以区分涌流和直流偏磁对中性线电流的影响,提升保护可靠性。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防止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期间饱和保护的误动作和提前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饱和保护 励磁涌流 直流偏磁 空载合闸 波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高频逆变器无窄脉冲高质量调制方法
9
作者 张国澎 陈东安 +2 位作者 陶海军 刘永辉 马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2-961,共10页
针对高频单相两电平逆变器运行于高调制比下存在的窄脉冲问题,分析了正弦脉宽调制(SPWM)策略下调制比、载波频率和死区对窄脉冲的影响,得出调制波周期内的窄脉冲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无窄脉冲的高质量调制方法,消除了高频逆变器... 针对高频单相两电平逆变器运行于高调制比下存在的窄脉冲问题,分析了正弦脉宽调制(SPWM)策略下调制比、载波频率和死区对窄脉冲的影响,得出调制波周期内的窄脉冲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无窄脉冲的高质量调制方法,消除了高频逆变器调制周期内的窄脉冲.同时,为了解决该方法在调制波峰谷处存在的波形畸变问题,设计一种三拍载波预测法,通过对窄脉冲区域内调制方法的修正,进一步改善了交流侧输出波形质量.最后,搭建了单相全桥逆变器实验平台,对所提无窄脉冲高质量调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脉冲 波形畸变 高频逆变 死区 单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分析与测量的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窦颖艳 慕阳 杨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对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可以有效提升船舶航行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形分析与测量的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波形分析理论和广义边界元法,设计了船舶尾浪波形分析与测量系统,使用广义边界元法对船舶尾浪进行数值模拟计... 对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可以有效提升船舶航行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波形分析与测量的船舶尾浪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波形分析理论和广义边界元法,设计了船舶尾浪波形分析与测量系统,使用广义边界元法对船舶尾浪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取不同位置处的波高数值,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有效结合了数值模拟技术和波形分析技术,将测量结果反馈到数值模拟计算中,可以有效提升数值模拟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分析 尾浪 数值模拟 广义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融合的多体制通信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11
作者 杨德伟 李念祖 +1 位作者 何东轩 王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2,84,共7页
为加强学生对星地融合多体制通信波形与系统的认识,以DVB-S2X、WCDMA和5G NR波形为基础,设计并搭建基于Matlab图形界面的交互式星地融合多体制通信仿真实验平台。平台根据通信场景分为用户上、下行链路与馈电上、下行链路,每条链路级仿... 为加强学生对星地融合多体制通信波形与系统的认识,以DVB-S2X、WCDMA和5G NR波形为基础,设计并搭建基于Matlab图形界面的交互式星地融合多体制通信仿真实验平台。平台根据通信场景分为用户上、下行链路与馈电上、下行链路,每条链路级仿真包含编解码、调制解调、噪声与频偏产生、帧同步、定时同步、信道估计、频偏估计、跳频解跳、扩频解扩和传输业务选择等模块。各功能参数通过图形交互界面配置,将结果通过仿真波形展示。该平台不仅能帮助学生分析不同配置参数下的频偏估计性能,学习帧捕获与定时同步环路原理并掌握同步流程,还能促使学生理解星地融合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各功能模块留有统一接口,允许学生自己编写算法,进行通信链路功能仿真与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 多体制波形 通信链路 仿真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特低频发射机无窄脉冲高质量调制技术
12
作者 张国澎 马原 +2 位作者 陶海军 谭兴国 陈卓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3-432,共10页
针对单相中点钳位型(NPC)三电平特低频数字发射机的窄脉冲问题,分析调制比、载波频率和死区时间对窄脉冲的影响,得到NPC三电平发射机窄脉冲的分布规律.提出无窄脉冲的高频逆变调制方法,消除了调制波峰、谷值及过零点附近的窄脉冲.探讨... 针对单相中点钳位型(NPC)三电平特低频数字发射机的窄脉冲问题,分析调制比、载波频率和死区时间对窄脉冲的影响,得到NPC三电平发射机窄脉冲的分布规律.提出无窄脉冲的高频逆变调制方法,消除了调制波峰、谷值及过零点附近的窄脉冲.探讨该方法的数字化实现以及该方法导致的调制波峰谷值和过零点附近的波形畸变问题,提出三拍载波的预测方法,解决了窄脉冲消除策略导致的谐波问题,保障了无窄脉冲调制的输出波形质量.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高频调制过程中对窄脉冲的消除.三拍载波预测改善了调制在电流过零点附近的波形质量,加入了传统窄脉冲消除的调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所提策略在不同的调制比和载波频率下均可以大幅提升逆变调制输出的波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单相逆变器 特低频 窄脉冲 波形质量 高频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雷达信道多普勒信息稀疏表示模型和目标探测方法
13
作者 赵志欣 林应运 +1 位作者 郑怡群 周辉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6-1825,共10页
近年来,基于时域或子载波域数据的稀疏表示理论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形外源雷达目标探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提高目标参数的分辨率。然而该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方面较高分辨率要求下构建稀疏字典时,不仅需具有较长相干积累时间的... 近年来,基于时域或子载波域数据的稀疏表示理论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波形外源雷达目标探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提高目标参数的分辨率。然而该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方面较高分辨率要求下构建稀疏字典时,不仅需具有较长相干积累时间的参考信号样本,稀疏字典的矩阵维度也随之变高进而导致稀疏重建的计算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现有的稀疏模型大都未考虑直达波或强多径等杂波对弱目标回波的掩盖问题,对于杂波中的较低信噪比目标重建结果不稳定。在此基础上,该文利用OFDM波形外源雷达的信道多普勒信息,提出了一种不仅字典矩阵具有较低稀疏字典维度、可离线生成,且可实现杂波抑制的稀疏表示模型,利用该模型不仅可一次稀疏优化求解生成距离多普勒图实现目标探测,还能降低稀疏重建的迭代次数要求。最后基于仿真和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相较于时域或有效子载波域数据稀疏模型的目标探测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稀疏表示模型 杂波抑制 正交频分复用波形 信道多普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三维时间域双参数全波形反演
14
作者 冯德山 方正扬 +7 位作者 李冰超 陈程 李电波 陶啸 蔡立琼 邰晓勇 刘硕 王珣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94-2910,共17页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作为电磁无损探测的新兴技术,在浅部工程勘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二维GPR存在数据采集效率低、覆盖不全及缺乏三维空间信息等不足,三维GPR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问题.随着三维GPR的普及,对高精度三...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作为电磁无损探测的新兴技术,在浅部工程勘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二维GPR存在数据采集效率低、覆盖不全及缺乏三维空间信息等不足,三维GPR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问题.随着三维GPR的普及,对高精度三维数据处理的需求也愈发迫切.三维GPR数据的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能够精细描绘地下构造与异常体,是重构复杂地质结构及预测异常体特性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深入开展三维GPR的FWI研究至关重要.然而,三维频率域FWI面临求解超大型方程组的挑战,计算难度大.本文通过引入参数归一化、随机源策略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正则化方法,有效解决了三维反演目标函数的强非线性、反演效率低下及反演伪像问题,首次实现了时间域地表GPR数据的三维双参数(介电常数和电导率)FWI.两个模型合成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复杂地下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其中随机源策略显著缩短了计算时间,TV正则化则提升了三维反演成像的精度.此外,介电常数与电导率的双参数三维反演相互验证,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约束,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探测对象属性,为地质解译提供更明确的推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时间域 三维全波形反演 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电机嵌入式位置检测方法及误差补偿
15
作者 郑方燕 徐浩杰 袁彬斐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针对基于时栅技术的伺服电机位置检测理论中因电机定子开槽导致两空间正交放置的TMR输出信号幅值不等,影响测量精度问题,结合电机内部定子的结构特征,提出一种伺服电机位置检测新方法,将一对传感测头,对称分布于定子齿对称轴的两边且正... 针对基于时栅技术的伺服电机位置检测理论中因电机定子开槽导致两空间正交放置的TMR输出信号幅值不等,影响测量精度问题,结合电机内部定子的结构特征,提出一种伺服电机位置检测新方法,将一对传感测头,对称分布于定子齿对称轴的两边且正交放置,以实现输出信号幅值相等。针对因伺服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谐波分量影响测量精度问题,采用间隔(2n+1)λi/2 (n=0,1,…,n)角度,布置另一对对称分布且正交的传感测头,再利用波形重构方法消除对应的i次谐波分量,同时保证信号幅值相等、相位正交的方式,实现精度提升。通过仿真验证了新的传感结构和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单对测头、仅满足空间正交条件相比较,对称结构传感方式输出的信号幅值相等,经补偿后感应信号中主要含有的三次谐波分量减小了73.8%,测量精度提高了6倍。表明该方法在伺服电机位置检测精度提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时栅技术 位置检测 误差补偿 波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多元功率波形集成波动特性的幅-序解耦分析方法
16
作者 穆钢 赵聚乐 严干贵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共11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由于风力、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幅度大且难以调节,在风电、光伏高占比的未来电力系统中“源随荷动”的功率平衡机制将难以为继,必将转向“主动功率追踪被动功率”的功率平衡机制。...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由于风力、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幅度大且难以调节,在风电、光伏高占比的未来电力系统中“源随荷动”的功率平衡机制将难以为继,必将转向“主动功率追踪被动功率”的功率平衡机制。作为被动功率的主体,风电、光伏和负荷的功率波形特质各异,时空分布差异明显,分析总被动功率波形的波动特性是实现精准调节能力评估的关键。传统的波形分析方法聚焦于波形中功率值分布特性的研究,难以直接研究波形的时序特征。文中创建了一种新的幅-序解耦波形分析方法,分别用“幅”和“序”两个属性来刻画波形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功率波形集成的概念,建立了多元集成功率波形幅-序特性与各元波形幅-序特性间关系的幅-序解耦模型,揭示了元功率波形的幅-序特性对集成功率波形波动特性演变的影响。以多组实际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功率平衡 功率波形 幅-序解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准模态的日功率波形不确定性量化评估分析方法
17
作者 严干贵 邢奥岚 +3 位作者 穆钢 陈璐 赵聚乐 詹朔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36,共8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注入功率不确定性导致功率平衡难,认识系统注入功率的不确定性是合理配置调节资源、保障系统供需平衡的关键。文中从系统运行角度出发,以日功率波形为研究要素,提出一种基于基准模态的日功率波形不确定性量...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注入功率不确定性导致功率平衡难,认识系统注入功率的不确定性是合理配置调节资源、保障系统供需平衡的关键。文中从系统运行角度出发,以日功率波形为研究要素,提出一种基于基准模态的日功率波形不确定性量化评估方法,依据日功率波形与基准模态功率波形之间的偏差来度量日功率波动的不稳定程度,据此分析负荷、风电、光伏等多类型日功率波形的不确定性特征。根据多类型日功率波形汇聚后总被动日功率波形与其基准模态功率波形之间的偏差,定量评估了风电、光伏联网带来的系统调节功率和调节电量的需求,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资源需求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日功率波形 时序分布 不确定性 基准模态 量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比对TestBench的Verilog在线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18
作者 黄继业 金清嵩 +1 位作者 李平 刘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4,109,共5页
为解决Verilog编程练习需求大和现有在线测评系统无法较好地支持Verilog在线评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波形比对TestBench的Verilog在线自动测试系统。系统将标准答案源码和学生提交代码分别仿真,得到两种输出波形并转换为txt文本加以比对,... 为解决Verilog编程练习需求大和现有在线测评系统无法较好地支持Verilog在线评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波形比对TestBench的Verilog在线自动测试系统。系统将标准答案源码和学生提交代码分别仿真,得到两种输出波形并转换为txt文本加以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在线自动评分。根据代码正确率给出具体分数,并将代码错误信息以文本形式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全面评估自身水平并快速定位纠错。该系统已部署至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经过教学实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Verilog编程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ilog在线自动测试 OJ系统 测试基准 波形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光谱线二次谐波的频率分解和SG滤波复合降噪
19
作者 涂兴华 栾小晨 王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9-1216,共8页
针对微弱气体吸收光谱线的二次谐波信号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利用频率分解(FD)和Savitzky-Golay滤波(SG滤波)相结合方法(简记为FD-SG滤波)对含噪信号进行降噪。频率分解是一种用于分解复杂信号的数学方法,其优点是能够自... 针对微弱气体吸收光谱线的二次谐波信号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利用频率分解(FD)和Savitzky-Golay滤波(SG滤波)相结合方法(简记为FD-SG滤波)对含噪信号进行降噪。频率分解是一种用于分解复杂信号的数学方法,其优点是能够自主选择分解个数或者采用非递归方式求解。SG滤波能够对成组的数据进行处理,在维持信号变化趋势和宽度的同时提高数据的精准度。首先对含噪信号进行频率分解,再进行SG滤波二次降噪处理,最后将滤波后的有效层分量进行重构,得到降噪后的二次谐波信号。讨论分析了频率分解后各层分量的分布情况,验证有效信号主要分布在第一层分量内,并且仍会含有残余噪声;通过构建调节因子P选取最优的SG滤波框长,使得有效层残留噪声得到有效去除。针对空气中的CO_(2),采用1578.222 nm的吸收光谱线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二次谐波信号中存在大量噪声,尤其在扫描周期交界处出现大尖峰噪声。通过拟合曲线扣除处理和频率分解,发现大尖峰噪声未明显减弱。随后结合SG滤波处理并比较了二次谐波与大尖峰峰值的关系,结果表明SG滤波能够有效减弱大尖峰噪声,选择合适滤波框长即可得到较为理想的降噪效果。在对人体呼出CO_(2)的二次谐波信号进行检测时,发现吹气引起的湍流导致信号幅值增大并抖动,通过FD-SG滤波处理成功抑制了噪声,恢复出较为平滑的二次谐波信号。验证了该算法对实际微弱气体检测的二次谐波信号降噪的性能,在实现噪声抑制及大尖峰结构噪声的减弱方面表现出较突出的优势。这对微弱气体检测方面提高信号质量和系统精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二次谐波 波形恢复 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偏磁和非正弦激励影响的高频变压器磁芯损耗修正模型
20
作者 张献 陈方宇 +3 位作者 宋文乐 王磊 刘成宇 代中余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5,共11页
高频变压器磁芯损耗的精确计算,对电力电子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针对经典损耗分离方程在非正弦电压激励下磁芯损耗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选取梯形波和方波作为非正弦激励,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带有波形因数的磁通密度... 高频变压器磁芯损耗的精确计算,对电力电子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针对经典损耗分离方程在非正弦电压激励下磁芯损耗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选取梯形波和方波作为非正弦激励,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带有波形因数的磁通密度分段曲线,分别修正高频变压器磁芯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解析式。其次,考虑到高频变压器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直流偏磁,探究直流偏磁分量和磁通密度对磁滞损耗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基于直流偏磁分量修正磁滞损耗解析式,推导出综合考虑直流偏磁和非正弦激励的高频变压器磁芯改进损耗分离模型。最后,搭建磁芯损耗测量平台,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修正模型拟合参数,将经典模型和修正模型分别与实测值作误差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磁芯损耗修正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非正弦激励 波形因数 磁芯损耗 损耗分离公式 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