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
作者 逄杰斌 金关泰 +1 位作者 侯元雪 张洪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8-431,共4页
在 10℃下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嵌段组成均可控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 ,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IR、NMR、TG、TEM等表征 。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嵌段共聚物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合法合成PMMA-b-PMTFPS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7
2
作者 易玲敏 詹晓力 +2 位作者 陈丰秋 蒋波 陈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93-2397,共5页
以含缩醛官能团的有机锂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含氟硅氧烷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嵌段共聚,获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MA-b-... 以含缩醛官能团的有机锂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含氟硅氧烷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嵌段共聚,获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MA-b-PMTFPS)嵌段共聚物,并用GPC,1H NMR,FTIR和DSC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THF中利用PMMA-OLi对F3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时,单体F3浓度的选择对提高嵌段共聚物产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3 3 3-三氟丙基)硅氧烷]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春刚 张邦华 +3 位作者 宋谋道 周庆业 黎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79-1883,共5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嵌段共聚物(PS-b-PMMA).采用GPC、FTIR、NMR(1HNMR、13CNMR和固体NMR)和DM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高分子量、窄分布、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两嵌段共聚物.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单体锂系阴离子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波 王继铭 +3 位作者 束民泽 邹斌 管涌 郑安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07-2013,共7页
以酚锂作为副反应抑制剂,以正丁基锂或1,1-二苯基乙烯盖帽的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b-PMMA)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MA-b-PMMA)2种嵌段聚合物... 以酚锂作为副反应抑制剂,以正丁基锂或1,1-二苯基乙烯盖帽的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b-PMMA)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MA-b-PMMA)2种嵌段聚合物.嵌段聚合反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转化率均高于90%,通过核磁图谱计算的链节摩尔比与理论设计值吻合.PI-b-PMMA和PBMA-b-PMMA的分子量分别达到4×104和1.6×104.在环己烷中,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苯乙烯-b-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I-b-PMMA)三嵌段共聚物,各单体的转化率均达到100%,并且产物中的链节摩尔比和理论设计值一致,最终产物的分子量达到7.4×104,分子量分布仅为1.28,为极性三嵌段热塑性弹性体以及有机玻璃透明增韧剂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活性聚合 酚锂 甲基丙烯酸甲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阴离子嵌段共聚合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洋 陈波 +3 位作者 金芳芳 李天一 郑安呐 管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7-392,共6页
在四氢呋喃(THF)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中,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采用具有较大空间位阻和特定电荷环境的P配合物为添加剂,实现了异戊二烯(Ip)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阴离子嵌段共聚。分别采用GPC、1 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在四氢呋喃(THF)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中,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采用具有较大空间位阻和特定电荷环境的P配合物为添加剂,实现了异戊二烯(Ip)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阴离子嵌段共聚。分别采用GPC、1 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THF与环己烷体积比的增大,单体的转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空间位阻较大的P配合物的加入,堵塞了正、负离子对之间的部分通道,有效地抑制了MMA段聚合副反应的发生,在易于工业化的0℃之下成功合成了分子量分布窄(1.21)的聚异戊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PI-b-PMMA),并且共聚物中PI嵌段以3,4结构链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异戊二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长链烷基酯的嵌段共聚 被引量:2
6
作者 戴李宗 邹友思 +1 位作者 郭金泉 潘容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9-71,共3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长链烷基酯的嵌段共聚戴李宗*邹友思郭金泉潘容华(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关键词阴离子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合,表征1996-08-07收稿,1996-11-18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长链烷基酯的嵌段共聚戴李宗*邹友思郭金泉潘容华(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关键词阴离子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合,表征1996-08-07收稿,1996-11-18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嵌段共聚合能得到具微相体系的共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烷基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戴李宗 邹友思 +2 位作者 郑洪涛 林国良 潘容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6,共3页
研究了MMA和C7~9MA的阴离子共聚合,得到了A-B型嵌段共聚物。讨论了嵌段顺序、温度、引发剂及PC7~9MA-活性链长对MMA嵌段共聚的影响,认为,当第一嵌段单体为C7~9MA,T=-20℃,[I]=5.0~5.... 研究了MMA和C7~9MA的阴离子共聚合,得到了A-B型嵌段共聚物。讨论了嵌段顺序、温度、引发剂及PC7~9MA-活性链长对MMA嵌段共聚的影响,认为,当第一嵌段单体为C7~9MA,T=-20℃,[I]=5.0~5.4×10-2mol/L,Mn(PC7~9MA-)<1.6×104时,有利于PC7~9MA-b-PM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采用GPC、IR、NMR对所得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甲基丙烯酸酯 嵌段共聚物 结构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b-PHE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文静 易国斌 +3 位作者 王倩 苏永锋 胡伟涛 陈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68-271,共4页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2-羟乙酯(PMMA-b-PHEA):首先采用AIBN作为引发剂,FeCl3/PPh3作为催化体系,通过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得到含端基Cl的M-n为17128聚合物PMMA-Cl;然后以PMMA-Cl...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2-羟乙酯(PMMA-b-PHEA):首先采用AIBN作为引发剂,FeCl3/PPh3作为催化体系,通过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得到含端基Cl的M-n为17128聚合物PMMA-Cl;然后以PMMA-Cl为大分子引发剂,FeCl2/PPh3为催化体系,引发丙烯酸-2-羟乙酯(HE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的产物PMMA-b-PHEA分子量分布达到1.32,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嵌段共聚物PMMA-b-PHEA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2-羟乙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嵌段共聚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转移嵌段共聚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李宗 邹友思 +1 位作者 姚青青 潘容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3-27,共5页
本文采用双官能团引发剂和负离子型催化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C7~9酯的基团转移嵌段共聚.讨论了温度、单体投料方式、引发剂-催化剂浓度比及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认为当两段反应温度分别为85℃和25℃时,... 本文采用双官能团引发剂和负离子型催化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C7~9酯的基团转移嵌段共聚.讨论了温度、单体投料方式、引发剂-催化剂浓度比及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认为当两段反应温度分别为85℃和25℃时,引发剂浓度[I]=1.35×10-2mol/L,催化剂引发剂浓度比[Cat]/[I]=0.126,以活性较低的C7~9MA为第一嵌段单体,有利于C7~9MA和MMA的嵌段共聚.测定了嵌段共聚物的热形变温度;用GPC对嵌段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进行了表征,结合IR、1HNMR和热形变温度分析,证明所得到的为PMMA-PC7~9MA-PMMA均相三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转移聚合 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与M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鉴定
10
作者 张洪敏 候元雪 程羽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6,共5页
探讨了聚合时间对α-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α位双键选择性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合成了AMA、与MMA的双嵌段及三嵌段共聚物。结果发现,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体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中,... 探讨了聚合时间对α-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α位双键选择性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合成了AMA、与MMA的双嵌段及三嵌段共聚物。结果发现,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体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中,MMA首先聚合时,引发效率较高;当AMA首先聚合时,分子量分布较窄。GPC、NMR、DSC及TG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均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1.12~1.26)、组成比与设计值一致、AMA段的每个重复单元上均定量带有烯丙基双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烯酯 MMA 嵌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庆华 孙建中 周其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方法合成了聚2-乙烯基吡啶(P2V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嵌段共聚物(P2VP-b-PMMA),并采用GPC、FT-IR、NMR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合产物为数均分子量103166、多分散指数1.08的单分散P2VP-b-PMMA。
关键词 2-乙烯基吡啶 甲基丙烯酸甲酯 阴离子活性聚合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DMS-stat-VMS)嵌段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陆志伟 陈顺 +3 位作者 琚艳云 张扬 熊传溪 董丽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84-1488,共5页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仲丁基锂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和2,4,6-三乙烯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V3)为反应单体,分步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stat-乙烯基甲基硅氧烷)[PS-b-P(DMS-stat-VMS)]嵌段...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仲丁基锂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和2,4,6-三乙烯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V3)为反应单体,分步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stat-乙烯基甲基硅氧烷)[PS-b-P(DMS-stat-VMS)]嵌段聚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接触角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共聚物各链段组分对共聚物形貌及表面亲疏水/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由于各组分性能的差异而呈现出微相分离结构,同时该共聚物保留了PS-b-PDMS原有的表面性质,为设计结构多样性及性能优异的聚硅氧烷共聚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阴离子聚合 共聚改性 微相分离 聚苯乙烯 嵌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2+)+BPO”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强 孙蕴璞 +1 位作者 林萍 张慰盛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348-355,共8页
以“Cr^(2+)+BPO”体系,在0~40℃下,引发了一系列烯类单体的聚合。该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对单体结构有如下的选择性: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在不高于30℃时能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其它烯类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以及... 以“Cr^(2+)+BPO”体系,在0~40℃下,引发了一系列烯类单体的聚合。该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对单体结构有如下的选择性: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在不高于30℃时能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其它烯类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以及α-碳原子上不带甲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均不能进行;而丙烯酸和α-甲基苯乙烯则不能被引发聚合。当温度高于30℃时,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只能进行一般的自由基聚合。根据聚合结果,讨论了该体系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利用“Cr^(2+)+BPO”体系,使MMA与丙烯腈进行嵌段共聚,共聚产物经分离,得到了较纯的嵌段共聚物,并予以表征。采用ESR和可见光谱,探讨了“Cr^(2+)+BPO”体系陈化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嵌段共聚 MMA AN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