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8微米光栅衍射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景鹏 王珏 +5 位作者 张雪凤 李毅 岱钦 崔建丰 王磊 乌日娜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47,共5页
研究了栅高对SU-8微米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使用严格耦合波理论模拟分析了栅高分别为6~8μm、12~16μm、6~30μm时的衍射效率,以及6~30μm连续变化的0级和1级衍射效率。模拟结果显示,栅高6μm时,0级衍射效率最低,1级衍射效率最高;在12μ... 研究了栅高对SU-8微米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使用严格耦合波理论模拟分析了栅高分别为6~8μm、12~16μm、6~30μm时的衍射效率,以及6~30μm连续变化的0级和1级衍射效率。模拟结果显示,栅高6μm时,0级衍射效率最低,1级衍射效率最高;在12μm时,0级衍射效率最高,1级衍射效率最低。栅高6~30μm连续变化时,衍射效率随之周期性变化。制备不同厚度的SU-8薄膜,采用皮秒激光刻蚀技术,制备了不同栅高的40μm周期光栅。测量结果显示,周期40μm光栅的栅高6.83μm时,-1级衍射效率为28.4%, 0级衍射效率约为14.7%;栅高13.45μm时,0级衍射效率为31.46%,1级衍射效率12.35%。0级和1级衍射效率的大小随着栅高周期变化。理论模拟和实验探索,为SU-8微米光栅的制备和一级衍射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栅 衍射效率 严格耦合理论 皮秒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塑性变形机理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帅 王素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对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晶体塑性理论、晶体塑性变形机理、硬化机制等算法。同时关注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技术在晶体学织构测量与分析中的应用优势,采用衍射图案准... 对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晶体塑性理论、晶体塑性变形机理、硬化机制等算法。同时关注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技术在晶体学织构测量与分析中的应用优势,采用衍射图案准确掌握晶体结构与取向等信息,为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精确的数据输入。因此,对现有的晶体塑性理论、参数获取方式、衍射图像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目前,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经过大量的检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模拟金属塑性变形机理中的有效性,并广泛应用于探究材料塑性变形机理的研究中。依据系统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框架开展论述,以期全面了解晶体塑性有限元在加工中的研究进展,为高性能材料设计、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塑性变形机理 晶体塑性理论 晶体塑性有限元 晶体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的曲面目标谐振散射机理研究
3
作者 李远龙 张云华 +2 位作者 魏学李 何思远 朱国强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位于谐振区的雷达目标可由极点特征进行识别,但极点特征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应的谐振机理并不明确。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niform 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UTD),研究了曲面绕射的谐振机理,并提出了一种用于... 位于谐振区的雷达目标可由极点特征进行识别,但极点特征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应的谐振机理并不明确。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niform 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UTD),研究了曲面绕射的谐振机理,并提出了一种用于谐振区含曲面目标识别的极点正向推算方法。首先,用投影递推寻迹算法在目标表面获取爬行波的闭合路径及几何参数;然后,基于UTD给出曲面绕射场表达式,推导出用于预测极点的谐振方程;最后,通过对理想导体球及椭球进行极点预测,与频域仿真提取的极点进行对比,综合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区 目标识别 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 爬行波 极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接原子光刻光栅衍射性能研究
4
作者 吴益泽 薛栋柏 +3 位作者 肖光旭 沈俊宇 邓晓 孔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7,共10页
光栅干涉仪作为一种精密位移测量手段,具备高精度、高分辨力以及强抗干扰能力等优势。光栅作为干涉仪的测量基准,其周期准确性与位移测量结果的精度直接相关。基于原子光刻沉积技术的原子光刻光栅周期直接溯源至铬原子跃迁频率,将其运... 光栅干涉仪作为一种精密位移测量手段,具备高精度、高分辨力以及强抗干扰能力等优势。光栅作为干涉仪的测量基准,其周期准确性与位移测量结果的精度直接相关。基于原子光刻沉积技术的原子光刻光栅周期直接溯源至铬原子跃迁频率,将其运用于光栅干涉仪的研制,使得测量结果可直接溯源,保障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而单次原子光刻制备的光栅面积较小,限制了干涉仪的测量量程。尽管采用拼接原子光刻技术可实现原子光刻光栅面积的延拓,且理论上不引入周期误差,但是拼接区域光栅峰谷高度存在不均匀性,将会影响光栅的衍射效率。文中基于严格耦合波分析理论对拼接原子光刻光栅的衍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当光栅峰谷高度从30~85 nm改变时,TE偏振入射光对应衍射效率从0.3%升高至1.9%,TM偏振入射光对应衍射效率随着峰谷高度变化逐步升高,最大值可达36.8%。同步进行了光栅衍射性能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理论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该研究为基于拼接原子光刻光栅的直接溯源型光栅干涉仪测量量程扩展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原子光刻光栅 峰谷高度 衍射效率 严格耦合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UTILUS平台的10 MW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研究
5
作者 范莉 岳敏楠 +3 位作者 何鸿圣 谢露 李春 贾文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8-2307,I0022,共11页
漂浮式风力机的逐渐大型化使其受环境载荷的作用显著增强,研究平台动态响应特性对漂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基于NAUTILUS平台的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素动量理论与势流理论分别计算其所受风载荷与波浪载荷,... 漂浮式风力机的逐渐大型化使其受环境载荷的作用显著增强,研究平台动态响应特性对漂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基于NAUTILUS平台的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素动量理论与势流理论分别计算其所受风载荷与波浪载荷,研究风波耦合作用下,大型漂浮式风力机浮动平台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风、波入射角均为0°时,平台在横荡、垂荡及横摇方向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平台垂荡受波浪载荷影响较大,而纵荡、横荡、横摇、纵摇及艏摇主要受风载荷影响,其中纵荡与纵摇在风载荷作用下大幅偏离初始位置。随环境载荷的增大,机舱加速度增加,但依然在安全范围内;沿风、波入射方向对称的系泊所受拉力基本相等,迎风侧系泊所受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NAUTILUS平台 动态响应 风波耦合 叶素动量理论 辐射/绕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孔限制下非傍轴会聚光束的焦点附近光场特性
6
作者 郭璇 郭福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为解决德拜积分在计算大角度衍射源情况下的行波场不满足辐射能守恒定律问题,以受圆孔限制的光场振幅随光波波矢倾斜角余弦平方根变化的非傍轴会聚光波为衍射源,采用观察方倾斜因子由观察方倾斜角余弦平方根表达的衍射积分公式,推导出... 为解决德拜积分在计算大角度衍射源情况下的行波场不满足辐射能守恒定律问题,以受圆孔限制的光场振幅随光波波矢倾斜角余弦平方根变化的非傍轴会聚光波为衍射源,采用观察方倾斜因子由观察方倾斜角余弦平方根表达的衍射积分公式,推导出艾里斑形式的非傍轴会聚光波的焦平面光场分布,得到满足行波场辐射能守恒定律的焦平面光场总功率表达式。并基于该衍射积分公式分析紧邻焦平面的垂轴小平面光场振幅分布特性和紧邻焦点的轴上点光场振幅和相位特性,阐明了一种受圆孔限制的非傍轴会聚光束的焦点附近光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理论 归一化观察方倾斜因子 焦点 艾里斑 能量守恒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等离子体云团与无人机群的散射研究
7
作者 汤炜 葛淑灿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电离层中释放的金属蒸气产生人工等离子体云团,其可显著改变无线电波传播。本文利用几何绕射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 GTD)和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经由天线、人工等离子云团和无人... 电离层中释放的金属蒸气产生人工等离子体云团,其可显著改变无线电波传播。本文利用几何绕射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 GTD)和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经由天线、人工等离子云团和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群组成的传播链路中信号强度计算方法。利用30~70 MHz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信号研究人工等离子体云团与UAV群的复合散射特性,得出如下结论:接收功率随着信号频率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机群由N架UAV构成时,阵因子迭加使机群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出现一定的起伏,同相迭加时,接收功率可比单个UAV高约20lg N dB;利用人工等离子体云团散射可实现VHF频段用于对米级尺度RCS目标进行超视距探测,有助于解决紧急情况下电离层扰动对高频探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几何绕射理论(GTD) 人工等离子体 无人机(UAV)群 雷达散射截面(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波浪的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波浪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民涛 宋虹 +3 位作者 周胡 和法利 刘福顺 常爽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基于实测波面的波浪力获取作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以及数字孪生模型建立的必备环节,对海上风电数字化运维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更大的装机容量需求,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趋于大型化,其尺度因子D/L也随之增大;并且实际海域均为非规则波,以尺度... 基于实测波面的波浪力获取作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以及数字孪生模型建立的必备环节,对海上风电数字化运维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更大的装机容量需求,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趋于大型化,其尺度因子D/L也随之增大;并且实际海域均为非规则波,以尺度因子划分波浪力计算理论的方法对非规则波的适用性尚不明确。通过建立数值水槽,依据实际工况对不规则波与桩基的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入射波浪场与桩基所受波浪力,在此基础上,基于入射波浪场分别采用Morison方程以及绕射理论求解波浪力并将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波浪力计算理论关于尺度因子的适用性,同时探究了波浪要素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orison方程在波高较大时精度下降;相对于Morison方程,绕射理论在该尺度下的精度更高。最后,通过分析实测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工况下的波浪力特征,以期通过实测波面计算波浪力的方法为实际服役风机波浪力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基础 实测波浪 Morison方程 绕射理论 尺度因子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标量衍射理论的多层衍射元件基底材料选择方法
9
作者 梁宗林 张博 +4 位作者 赵渊明 朴明旭 董奕洋 张悦玲 佟首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5-243,共9页
基于扩展标量衍射理论(Extended Scalar Diffraction Theory,ESDT),建立了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的有效微结构高度、有效周期宽度、入射角度、基底材料与衍射效率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提出了斜入射时,利用基于E... 基于扩展标量衍射理论(Extended Scalar Diffraction Theory,ESDT),建立了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的有效微结构高度、有效周期宽度、入射角度、基底材料与衍射效率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提出了斜入射时,利用基于ESDT的DOE基底材料选择方法。以工作在MWIR-LWIR双波段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Multilaye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MLDOE)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分衍射效率(Polychromatic Integral Diffraction Efficiency,PIDE)不仅与MLDOE的微结构高度相关,同时受周期宽度、入射角及基底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基底材料组合AMTIR1-ZNS,在所有周期宽度下均能获得最小的衍射效率差值,而对于基底材料组合GE-ZNS,在所有周期宽度下均能获得最大的衍射效率差值。对比分析MWIR-LWIR双波段下ZNSE-ZNS和AMTIR1-ZNS两组基底材料组合PIDE>90%的角度范围,当周期宽度为500μm时,ZNSE-ZNS的入射角度范围为4.5°,而AMTIR1-ZNS的入射角度范围为5.4°,然而,随着周期宽度的增加,ZNSEZNS的入射角度范围反超了AMTIR1-ZNS。该设计方法和结论可以用于指导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中MLDOE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元件 标量衍射理论 矢量衍射理论 扩展标量衍射理论 基底材料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播图理论的真空管飞行列车的无线信道建模与容量分析
10
作者 段相龙 刘留 +2 位作者 周涛 王凯 刘美鹭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759,共12页
无线信道建模是分析和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特性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下一代轨道列车的通信需求,本文基于传播图信道建模理论,对真空管环境下列车在管道内运行过程中的无线电传播信道进行研究。结合朗伯散射模型和几何绕射理论模型进行仿真... 无线信道建模是分析和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特性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下一代轨道列车的通信需求,本文基于传播图信道建模理论,对真空管环境下列车在管道内运行过程中的无线电传播信道进行研究。结合朗伯散射模型和几何绕射理论模型进行仿真,过程中主要考虑了视距传输、单散射径、单散射加绕射三种情况。仿真得到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条件下的信道传输矩阵,提取并分析了功率时延谱、K因子、多普勒谱和信道容量在列车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有助于分析在真空管场景下MIMO系统的信道衰落特性和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建模 传播图论 真空管飞行列车 绕射模型 容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目动态交会下的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并行计算方法
11
作者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为改善弹目动态交会场景下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本文采用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编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的并行计算方法对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 为改善弹目动态交会场景下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本文采用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编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的并行计算方法对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通过与标准体、某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结果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通过对比串行和并行用时,给出本文方法的并行加速比,结果表明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仿真效率,获得了较好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电磁散射 GPU 物理光学法 物理绕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仿真计算的高速铁路声屏障长度对插入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亮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
在当前高速铁路降噪措施中,声屏障最为普遍和有效,其中声屏障设置高度是主要设计参数,而声屏障设置长度和位置,则一般根据经验结合简单计算选取,声屏障长度及预测点位置对插入损失变化的影响考虑较少。根据Kurze点声源绕射声衰减理论推... 在当前高速铁路降噪措施中,声屏障最为普遍和有效,其中声屏障设置高度是主要设计参数,而声屏障设置长度和位置,则一般根据经验结合简单计算选取,声屏障长度及预测点位置对插入损失变化的影响考虑较少。根据Kurze点声源绕射声衰减理论推导有限长声屏障对列车线声源插入损失的理论算法,对比分析声屏障长度、高度变化对不同位置预测点声屏障插入损失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声屏障长度增加,各预测点位置尤其声屏障两端附近,声屏障插入损失变大;(2)采取加高、延长声屏障措施对于插入损失值及空间分布影响不同,应根据预测点位置情况合理选择声屏障优化措施;(3)半无限长声屏障端部加长50 m后,插入损失变化量较为明显的区域位于声屏障端部水平距离110 m、与线路中心线距离130 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声屏障 插入损失 点声源 绕射声衰减理论 数值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全息投影的数字媒体图像三维重构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华 兰花艳 兰晓俐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2,共5页
数字媒体图像形态多为不规则,增加了微小细节的采集难度,导致其三维重构质量下降,因此提出基于激光全息投影的数字媒体图像三维重构方法。采用CCD摄像机与激光设备采集数字媒体图像,根据激光全息投影与衍射理论得到物光上各点相位与振幅... 数字媒体图像形态多为不规则,增加了微小细节的采集难度,导致其三维重构质量下降,因此提出基于激光全息投影的数字媒体图像三维重构方法。采用CCD摄像机与激光设备采集数字媒体图像,根据激光全息投影与衍射理论得到物光上各点相位与振幅,得到包含微小信息的激光全息投影图像。针对投影过程中产生散斑噪声,运用复合波片、毛玻璃调制物光相位,抑制光源的相干性,去除图像上噪声。采用包围盒算法获得光线射入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图像三维重构数据场,实现数字媒体图像的三维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重构过程中的噪声,保证重构后图像清晰度,降低了数字媒体图像三维重构的误差,缩短了重构的时间,所提出方法的重构均方误差最大不超过0.5,重构时间在10 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投影 数字媒体图像 衍射理论 散斑噪声 三维空间坐标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一元件产生太赫兹无衍射波束技术研究
14
作者 韩美瑶 郝丛静 +4 位作者 黄倩 涂思语 刘劲松 杨振刚 王可嘉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学元件,可以产生与元件具有一定距离的无衍射波束。普通轴棱锥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通过在两个腰上限定抛物线进行元件设计,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不同结构参数的光学元件。角谱理论的仿真计算结果以及在0.1 THz频率...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学元件,可以产生与元件具有一定距离的无衍射波束。普通轴棱锥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通过在两个腰上限定抛物线进行元件设计,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不同结构参数的光学元件。角谱理论的仿真计算结果以及在0.1 THz频率下进行的实验结果,都清晰地表明了产生的无衍射波束与元件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利用空间频谱对元件的波束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元件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无衍射波束,根据元件的空频形状,将元件产生的无衍射波束命名为“梳状空频无衍射波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衍射波束 抛物轴棱锥 角谱理论 空间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
15
作者 卢浩浩 尚守堂 +3 位作者 孙旭 王群 邓洪伟 李繁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了研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表面雷达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和物理绕射理论(PTD)混合算法,针对配装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后腔体开展了14种涂覆方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涡轮部... 为了研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表面雷达吸波介质涂敷位置对发动机雷达散射特征的影响,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和物理绕射理论(PTD)混合算法,针对配装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后腔体开展了14种涂覆方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涡轮部件受到一体化支板的遮挡,其对发动机尾向雷达散射特征贡献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忽略;加力中心锥、一体化支板(背风面)、加力隔热屏(上游段)、喷管扩张段及喷管外调节片是发动机尾向重要的雷达散射源(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20%~70%),是雷达吸波介质优先涂敷位置;加力合流环、加力隔热屏(中、下游段)、喷管收敛段在发动机尾向重点角域内基本不可视,雷达回波影响较弱(在本研究计算条件下,单个因素影响约为5%~10%),可作为雷达吸波介质视情涂敷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 雷达吸波介质 雷达散射特征 弹跳射线法 物理绕射法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衍射理论的级数解及其标量近似的有效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小玖 冯秀华 +1 位作者 刘彩霞 聂淼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当光束具有较大的发散角或光束束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傍轴近似,甚至标量衍射理论都不再成立。文章在平面孔矢量衍射理论角谱表示的基础上,给出了衍射场纵向分量的级数解,指出在非傍轴区对衍射场矢量修正的必要性,分析了标量衍射理论的... 当光束具有较大的发散角或光束束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傍轴近似,甚至标量衍射理论都不再成立。文章在平面孔矢量衍射理论角谱表示的基础上,给出了衍射场纵向分量的级数解,指出在非傍轴区对衍射场矢量修正的必要性,分析了标量衍射理论的有效性。并以圆孔衍射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并就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衍射理论 级数解 标量衍射理论 圆孔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衍射理论的比较研究及标量近似的有效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邓小玖 李怀龙 +2 位作者 刘彩霞 胡继刚 王飞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3-547,共5页
光束束腰与波长相比拟时,标量近似已不再成立。以高斯光束的微小圆孔衍射为例,对矢量衍射场的级数解、非傍轴近似解以及精确解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受硬边光阑限制的非傍轴光束,级数展开法适用于处理光束在近场... 光束束腰与波长相比拟时,标量近似已不再成立。以高斯光束的微小圆孔衍射为例,对矢量衍射场的级数解、非傍轴近似解以及精确解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受硬边光阑限制的非傍轴光束,级数展开法适用于处理光束在近场区域的传播,而非傍轴近似解则适用于处理非近场区域光束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讨论了高斯光束圆孔衍射标量近似的有效性,当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衍射孔孔径大于几个光波波长时,标量衍射理论是精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矢量衍射理论 高斯光束 圆孔衍射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傍轴衍射光束横截面上的光强及其能量传输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小玖 刘彩霞 +2 位作者 王飞 胡继刚 王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58-2062,共5页
运用角谱表示的矢量衍射理论,以平面波微小圆孔的非傍轴衍射为例,给出了垂直于光束传输方向的横截面上不同定义的三种光强(传统光强I、功率密度Jz、时间平均能流密度矢量的z分量〈Sz〉)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和比较研究.指... 运用角谱表示的矢量衍射理论,以平面波微小圆孔的非傍轴衍射为例,给出了垂直于光束传输方向的横截面上不同定义的三种光强(传统光强I、功率密度Jz、时间平均能流密度矢量的z分量〈Sz〉)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和比较研究.指出对微小孔衍射的能量传输,必须考虑光场的矢量特性.应用能流密度矢量S和功率流密度矢量J,分别计算了微小孔非傍轴衍射的透射系数,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光强 矢量衍射理论 微小圆孔衍射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孔的远场矢量衍射理论及其标量近似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小玖 李国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在矢量衍射理论的基础上 ,给出了偏振光、自然光照射的情况下 ,平面孔远场衍射的矢量描述 ,与标量衍射理论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标量衍射理论的误差及适用范围 ;对于孔径与波长相当的微小孔的大角度衍射 ,标量衍射理论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 在矢量衍射理论的基础上 ,给出了偏振光、自然光照射的情况下 ,平面孔远场衍射的矢量描述 ,与标量衍射理论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标量衍射理论的误差及适用范围 ;对于孔径与波长相当的微小孔的大角度衍射 ,标量衍射理论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必须采用矢量衍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衍射理论 远场衍射 标量衍射 圆孔衍射 平面孔 标量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衍射效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建国 梁中翥 梁静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03-3207,共5页
对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衍射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多级微反射镜宽度,衍射距离以及波长产生的衍射效应对光谱复原的影响。从模拟的结果可知,在衍射距离小于10 cm,反射面宽度大于0.5 mm的情况下,衍射效应较小,... 对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衍射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多级微反射镜宽度,衍射距离以及波长产生的衍射效应对光谱复原的影响。从模拟的结果可知,在衍射距离小于10 cm,反射面宽度大于0.5 mm的情况下,衍射效应较小,而且探索出了一种可以减小噪声的数据处理方法。文章的结论将应用于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设计、数据处理以及系统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衍射效应 标量衍射理论 多级微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