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CIGS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冰 徐嘉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319,共7页
工业界计算孔隙压力系数普遍应用的Eaton和Fillippone方法都需要构建能够准确表征低速层的层速度模型,层速度模型精度及效率成为制约孔隙压力预测的关键参数,但目前工业界层速度建模的精度及效率很难满足孔隙压力预测的要求.本文由正常... 工业界计算孔隙压力系数普遍应用的Eaton和Fillippone方法都需要构建能够准确表征低速层的层速度模型,层速度模型精度及效率成为制约孔隙压力预测的关键参数,但目前工业界层速度建模的精度及效率很难满足孔隙压力预测的要求.本文由正常压实情况下的背景速度场出发,基于时距曲线公式及角道集抽取公式,创新推导了以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剩余曲率为自变量的孔隙压力系数计算公式,该公式完全由去噪后的地震数据进行驱动,不需要构建层速度模型,该方法大幅提高了计算孔隙压力系数的效率.由模型测试及实际数据应用证明,利用本文提出方法进行孔隙压力预测是有效可行的,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预测孔隙压力精度,还可以有效提高预测孔隙压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力 泥岩欠压实 层速度场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 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肖建恩 秦宁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1,共8页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规模化应用,地震数据蕴含的介质信息愈发丰富,常规成像算法已难以满足宽方位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成像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实现地下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与复杂构造... 随着"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规模化应用,地震数据蕴含的介质信息愈发丰富,常规成像算法已难以满足宽方位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成像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约束的全方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实现地下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与复杂构造的精确成像。该技术首先通过引入波场空间梯度与时间梯度构建约束方程,利用能量目标泛函最小化迭代求解波场传播矢量,有效解决常规波前矢量方法的局部计算不稳定与不准确问题;进而利用局部传播角度几何关系准确提取地下方位角与反射角信息;最终依据角度信息归约成像值,实现全方位角度道集映射。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波场传播角度信息,输出高质量成像剖面和全方位角度道集,为偏移速度分析和油藏描述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梯度 逆时偏移 角度域成像条件 局部成像矩阵 全方位角度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断溶体缝洞储层的智能化散射波地震成像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继东 孙加星 +3 位作者 黄建平 李振春 秦善源 于由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为促进断溶体缝洞型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在强反射背景下利用绕射波信号实现小尺度地质体的高精度成像,提出一种反射波和绕射波智能化分离及联合成像方法。根据反射波和绕射波在倾角域成像道集中的几何特征差异,首先搭建生成对抗神经网络... 为促进断溶体缝洞型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在强反射背景下利用绕射波信号实现小尺度地质体的高精度成像,提出一种反射波和绕射波智能化分离及联合成像方法。根据反射波和绕射波在倾角域成像道集中的几何特征差异,首先搭建生成对抗神经网络(GANs),实现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识别和分离;其次,根据波形振幅特征,利用自适应相减实现反射和绕射动力学分离;最后,将分离的道集进行叠加成像,获得能够反映连续阻抗界面的反射波成像结果和可以反映小尺度地质体的绕射波成像结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断溶体储层的成像精度,实现小尺度溶洞地质目标体高精度地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绕射波分离 深度学习 倾角域共成像点道集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道集剩余曲率分析的层析速度建模 被引量:16
4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3 位作者 杨晓东 王常波 梁鸿贤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15,共6页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道集的剩余曲率沿射线路径反投影进行速度更新。该方法既避免了常规反射层析在低信噪比叠前数据上同相轴拾取困难的问题,又无须在射线追踪中进行试射以拟合炮检点坐标,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 剩余曲率 层析 速度建模 中深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波束共角度保幅深度偏移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振春 岳玉波 +1 位作者 郭朝斌 郭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0-365,共6页
高斯波束偏移是一种准确、灵活、高效的深度偏移方法,不但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能力,还可以对陡倾角地层以及各向异性介质进行成像。由于高斯波束偏移过程中含有地下射线的传播角度信息,因而可以利用此角度信息直接提取角度域... 高斯波束偏移是一种准确、灵活、高效的深度偏移方法,不但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能力,还可以对陡倾角地层以及各向异性介质进行成像。由于高斯波束偏移过程中含有地下射线的传播角度信息,因而可以利用此角度信息直接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而不需要波动方程偏移中复杂的映射转换。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斯波束偏移的基本原理,然后实现了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保幅高斯波束偏移,并提出了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提取方法。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分析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波束偏移 保幅 角度域 共成像点道集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拾取的成像空间域走时层析速度反演 被引量:28
6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3 位作者 杨晓东 周卿 陈富强 桑运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8,354+518,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成像空间域走时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利用波动方程双平方根算子叠前深度偏移提取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作为速度分析道集,并基于剩余曲率自动拟合策略获取高精度的走时差。文中不仅给出ADCIGs道集剩余曲率自动拟合拾... 本文研究了一种成像空间域走时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利用波动方程双平方根算子叠前深度偏移提取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作为速度分析道集,并基于剩余曲率自动拟合策略获取高精度的走时差。文中不仅给出ADCIGs道集剩余曲率自动拟合拾取的主要思路,而且给出成像空间域层析反演的实现。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分析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走时层析 自动拾取 成像空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角度道集 被引量:26
7
作者 邹振 刘洪 刘红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7-1214,共8页
提出三维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角度域共像点道集的改进算法,克服传统角度求取算法局限,可计算相对倾斜地层法线入射角;与Kirchhoff直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求角度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考虑射线弯曲效应,包含层速度,角度范围加大,更接近真实入射... 提出三维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角度域共像点道集的改进算法,克服传统角度求取算法局限,可计算相对倾斜地层法线入射角;与Kirchhoff直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求角度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考虑射线弯曲效应,包含层速度,角度范围加大,更接近真实入射角;计算走时采取弯曲射线或者适应线性横向变速介质的非对称走时等算法,角度道集在大角度处得到拉平;采用相对保幅的权因子以及覆盖次数校正技术,有利于叠前AVA反演.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角度道集,相对CMP、CRP所转化角度道集,更准确反应AVA效应;实际三维数据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提供品质优良的角度道集,适用于AVA分析、反演,提高叠前反演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角度道集 角度域共像点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弹性波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杜启振 李芳 +2 位作者 侯波 秦童 毕丽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7-1339,共13页
为提高地震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并真实反映实际地震波场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应该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特征进行弹性波成像,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纵横波偏移速度场的确定,为此,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波角度域... 为提高地震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并真实反映实际地震波场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应该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特征进行弹性波成像,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纵横波偏移速度场的确定,为此,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弹性波角度域偏移速度分析的方法.基于空移成像条件的弹性波Kirchhoff偏移方程提取了弹性波局部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通过Fourier域角度分解求得以纵波入射角为参数的弹性波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利用提出的反射纵波和转换横波成像深度一致性准则,依据导出的弹性波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剩余时差方程分别对纵波、横波偏移速度进行了更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弹性波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成像深度一致性原则 弹性波偏移速度分析 弹性Kirchhoff偏移 多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移动成像条件及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守伟 王华忠 +1 位作者 程玖兵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83-1891,共9页
首先比较了深度聚焦速度分析和剩余曲率速度分析中的成像条件,然后通过时空移动成像条件得到了时移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基于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统一了偏移速度分析中通常应用的两个偏移速度判断准则:深... 首先比较了深度聚焦速度分析和剩余曲率速度分析中的成像条件,然后通过时空移动成像条件得到了时移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基于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统一了偏移速度分析中通常应用的两个偏移速度判断准则:深度聚焦准则和成像道集拉平准则.最后基于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推导了速度更新公式,并设计了速度分析流程.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上的测试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移动成像条件 时移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偏移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束层析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荣峰 方伍宝 +3 位作者 蔡杰雄 倪瑶 李辉 郭立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9,共9页
常规地震层析反演分为射线层析和波动方程层析两类,基于射线类的常规层析方法由于理论假设的限制难以对复杂地区进行准确的速度建模;波动方程层析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初始模型,其应用受到实际资料品质的限制。为此,开展了高斯束层析偏移速... 常规地震层析反演分为射线层析和波动方程层析两类,基于射线类的常规层析方法由于理论假设的限制难以对复杂地区进行准确的速度建模;波动方程层析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初始模型,其应用受到实际资料品质的限制。为此,开展了高斯束层析偏移速度建模方法研究,利用高斯束核函数构建病态性更小的灵敏度矩阵以提高层析反演的稳定性;采用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进行高陡构造成像,并直接提取高分辨率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用于高斯束层析反演,进而获得精确的偏移速度模型。为了避免在高陡构造地区人工拾取的繁杂,采用自动拾取技术获取反射点坐标与地层局部构造倾角。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高斯束层析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核函数 自动拾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反射角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西文 刘文卿 +5 位作者 王宇超 吕彬 高建虎 张小美 汪清辉 胡自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2-2738,共7页
共偏移距道集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速度建模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研究中,但复杂构造及射线多路径产生的共偏移距道集不保幅性等一系列缺陷给AVO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共反射角道集包含有能反映地下速度和岩性变化的信息,更有利于速... 共偏移距道集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速度建模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研究中,但复杂构造及射线多路径产生的共偏移距道集不保幅性等一系列缺陷给AVO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共反射角道集包含有能反映地下速度和岩性变化的信息,更有利于速度模型优化、地震振幅属性分析及地下岩性和断裂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共反射角深度偏移方法和理论,完善了基于目标的共反射角深度偏移技术,提出了获得相对保幅共反射角道集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共偏移距域道集在复杂介质中遇到的困难,更能有效地反映波场和地质结构方面的信息.通过理论模型数据进行了试算,并采用实际地震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在陡倾角成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角道集 偏移成像 速度模型 AV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波束角道集的旅行时层析速度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3 位作者 杨晓东 岳玉波 张凯 张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1,442,共7页
本文综合高斯波束叠前深度偏移准确、灵活、高效及其角道集能够直接反映成像点偏移深度与局部入射角之间的关系,避免多波至带来的假象干扰等优势,提出了基于高斯波束角道集的旅行时层析速度分析方法,推导了灵敏度矩阵和角道集剩余曲率... 本文综合高斯波束叠前深度偏移准确、灵活、高效及其角道集能够直接反映成像点偏移深度与局部入射角之间的关系,避免多波至带来的假象干扰等优势,提出了基于高斯波束角道集的旅行时层析速度分析方法,推导了灵敏度矩阵和角道集剩余曲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利用自动拟合策略求取剩余曲率。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时层析 速度分析 角道集 高斯波束 灵敏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复杂条件下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建平 袁茂林 +2 位作者 李振春 方伍宝 岳玉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加地震数据,直接在接收点处出射弹性动力学高斯束并计算解耦的反向延拓矢量波场;其次,根据互相关成像条件以及纵、横波的偏振特性,进行P波和转换S波高斯束偏移成像,并对转换S波成像进行极性校正。典型双复杂构造模型的偏移试算和角道集提取分析结果以及与常规方法成像结果的对比表明,弹性波精确高斯束偏移方法消除了常规方法由于束中心位置与接收点位置之间距离较大所致的振幅误差,验证了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复杂 弹性波 非倾斜叠加 束偏移 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道集的井约束层析速度反演 被引量:18
14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杨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5-731,836+662,共7页
本文研究的走时层析方法,是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简称角道集)的基础上获取旅行时差,并通过井约束控制层析反演的精度。此法实现的关键步骤为:①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拾取的层位界面生成初始层析速度模型;②按照选定的角度范... 本文研究的走时层析方法,是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简称角道集)的基础上获取旅行时差,并通过井约束控制层析反演的精度。此法实现的关键步骤为:①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拾取的层位界面生成初始层析速度模型;②按照选定的角度范围抽取共成像点道集,并求取各层位的旅行时差;③求取共成像点对应的灵敏度矩阵;④建立反演方程组,并加入正则化和井约束反演慢度更新量;⑤依据共成像点道集中的同相轴拉平程度判断所求速度的精度是否达到要求。理论模型试算及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不必考虑复杂的反射问题,每一步迭代都是在前一步深度偏移的基础上进行速度场的更新,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 层析速度分析 井约束 正则化 走时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矢量波成像域联合层析反演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1 位作者 张凯 杨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09-3117,共9页
在地震弹性矢量波场框架下,推导了多波联合层析速度反演方程以及走时残差与角道集剩余曲率的转换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成像域角道集更新P波、S波速度的走时层析反演方法.其实现过程可以概括为:将弹性波多分量数据作为输入,基于高斯束... 在地震弹性矢量波场框架下,推导了多波联合层析速度反演方程以及走时残差与角道集剩余曲率的转换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成像域角道集更新P波、S波速度的走时层析反演方法.其实现过程可以概括为:将弹性波多分量数据作为输入,基于高斯束实现矢量波场成像并提取角道集,利用层析反演方程求解慢度更新量,最终获得多波联合反演结果.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反演效果,能够为弹性矢量波联合深度偏移提供高质量的叠前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矢量波 走时层析 速度分析 角道集 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Daubechies小波束叠前深度偏移的角度域共成像道集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凌 吴如山 王伟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76-885,共10页
传统炮检距域共像集 (CIG)在复杂介质中因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反射体位置不确定的问题 .角度域CIG由于克服了这一缺陷而逐步成为速度分析、AVA以及振幅保真偏移成像等研究的主要手段 .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发展为获得... 传统炮检距域共像集 (CIG)在复杂介质中因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反射体位置不确定的问题 .角度域CIG由于克服了这一缺陷而逐步成为速度分析、AVA以及振幅保真偏移成像等研究的主要手段 .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发展为获得高质量的角度域CIG提供了可靠的实现途径 .其中 ,基于波场局域化分解和传播的小波束域波场延拓和偏移成像方法 ,因其波场分解基本函数和传播算子在空间和方向上的双重局域特性 ,而成为角度相关分析研究的有效工具 .本文在采用Gabor Daubechies框架分解的小波束叠前角度域偏移成像基础上 ,利用不同的叠加方法由局部角度域像矩阵得到了反射角域CIG(CRAIG)和倾角域CIG(CDAIG) .以SEG EAGE二维盐体模型为例 ,通过对CRAIG和CDAIG的对比 ,探讨了这两种角度域CIG的特点及其在地震偏移成像中的潜在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束叠前深度偏移 Gabor-Daubechies 传统炮检距域共像集 CIG 共反射角像集 共倾角像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提取与叠加成像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振春 朱莉 +2 位作者 叶月明 朱绪峰 张敏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速度分析是速度分析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共成像点道集有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等。在复杂地区,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存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假象,而角度域共... 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速度分析是速度分析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共成像点道集有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等。在复杂地区,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存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假象,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则有效地克服了这个问题。首先分析了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特性,讨论了如何较准确地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然后分别利用单平方根算子和双平方根算子波动方程偏移方法提取了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接下来应用插值法将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投影到角度域,生成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最后进行了角度域叠加成像。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与常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相比,角度域叠加成像能够改善局部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域成像 共成像点道集 单平方根方程 双平方根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束传播算子的成像域走时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杰雄 王华忠 +2 位作者 陈进 倪瑶 王守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39-3554,共16页
层析反演是速度建模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结合偏移成像在成像域进行走时层析速度反演是当前比较成熟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技术.本文从高斯束偏移成像条件出发,在波动方程的一阶Born近似和Rytov近似下,推导了成像域走时扰动与速度扰动的线性关... 层析反演是速度建模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结合偏移成像在成像域进行走时层析速度反演是当前比较成熟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技术.本文从高斯束偏移成像条件出发,在波动方程的一阶Born近似和Rytov近似下,推导了成像域走时扰动与速度扰动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成像域走时层析方程及其显式表达的层析核函数.该核函数的本质是有限频层析核函数,利用该核函数替换常规射线层析核函数可以明显提高层析反演精度.该核函数的计算关键是背景波场格林函数的计算,本文利用高斯束传播算子计算格林函数进而得到走时层析核函数,实现方式灵活高效且计算精度较高.基于高斯束传播算子的偏移成像与层析成像相结合进行深度域建模迭代,体现了速度建模与偏移成像一体化的思想.数值计算及实际数据应用证明了基于高斯束传播算子的成像域走时层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束 走时层析 成像域 角度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文卿 王西文 +3 位作者 王宇超 邵喜春 胡自多 寇龙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62-65,239+248-249,共4页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振幅和相位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以共反射角偏移方法为基础,研究共反射角道集构建、旅行时计算及几何扩散因子获取及偏移拉伸对共反射角道集的影响。运用理论模型数据进行了试算,并以二维实际地震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在陡倾角成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角度域共反射角道集更有利于速度建模优化及AV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角道集 偏移成像 速度模型 AV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高斯束算子解析的方位-反射角道集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杰雄 王华忠 王立歆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3,共8页
通过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取地下成像点的共方位-反射角(或倾角-方位角)成像道集对于层析速度分析及振幅随角度变化分析(AVA)等至关重要。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描述波传播,并通过相邻高斯束的叠加计算波场,其实现... 通过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取地下成像点的共方位-反射角(或倾角-方位角)成像道集对于层析速度分析及振幅随角度变化分析(AVA)等至关重要。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描述波传播,并通过相邻高斯束的叠加计算波场,其实现方式解决了多路径问题,且无成像倾角限制。更重要的是,高斯束偏移提供了一种能高精度且方便高效地提取三维共方位-反射角度成像点道集的策略。通过解析求解高斯束算子,计算单个高斯束的波场传播方向矢量,进而通过不同高斯束的传播方向矢量计算得到成像点处的方位-反射角,从而实现三维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方位-反射角成像道集的提取。数值计算及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证明了三维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共方位-反射角道集提取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反射角道集 高斯束偏移 射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