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酶辅助提取的多花黄精根茎成分及活性研究
1
作者 黄芳燕 麦迪乃·萨比尔 +5 位作者 李悦 牛小敏 赖丹妮 刘京晶 斯金平 张新凤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83,共11页
为探讨酶水解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根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多花黄精根茎进行水解,根据其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以及酚类组成的变化确定... 为探讨酶水解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根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多花黄精根茎进行水解,根据其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以及酚类组成的变化确定复合酶组成,测定复合酶水解后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筛选主要差异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寻潜在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能够促进多花黄精根茎中酚类和皂苷类的高效释放,复合酶(木瓜蛋白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3∶2∶1)水解可显著提高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P<0.001),筛选得到13种酚类物质、1种皂苷类物质与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降血糖活性密切相关,其含量在复合酶水解后显著增加(P<0.05)。本研究证实了酶水解对多花黄精根茎的成分释放及活性表现的改善效果,为黄精提取优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根茎 酶水解 成分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
作者 王梦芹 帖青清 +3 位作者 黄晓雯 杨斌 刘永宏 李云秋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1,共9页
本研究基于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数据比对的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酶抑制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分离鉴... 本研究基于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数据比对的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酶抑制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3-isobutylhexahydropyrrolo (1,2-a) pyrazine-1,4-dione (1)、3-benzyl-7-hydroxyhexahydropyrrolo (1,2-a) pyrazine-1,4-dione (2)、环(L-丙氨酸-L-4-羟基-脯氨酸)二肽(3)、环(L-脯氨酸-甘氨酸)二肽(4)、cyclo(D)-Pro-(D)-Ile (5)、环(L-苯丙-甘)二肽(6)、cyclo-(4-S-hydroxy-R-proline-R-isoleucine)(7)、N-phenethylacetamide (8)、N-hydroxy-2-(hydroxyimino)-4-methylpentanamide (9)、quinolactacin A1 (10)、quinolactacin A2 (11),化合物1-11均是首次从北部湾珊瑚来源的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中分离获得。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4、8、10和11对乙酰胆碱酯酶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8对胰脂肪酶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3、5、7、9-11对胰脂肪酶具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对胰脂肪酶有中等的抑制活性;未筛查到相关的抗菌活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北部湾枝孢菌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特征,可为抗肥胖药物的研发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孢菌属 次级代谢产物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发酵豆制品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四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3
作者 赵斐然 张紫怡 +2 位作者 魏冠棉 郑晓波 桑亚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6-226,共11页
传统发酵腐乳是日常调味与佐餐豆制品,是很好的植物蛋白来源,是生物活性肽的优良来源。为挖掘其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四肽并探究其构效关系,该文以发酵油腐乳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滤、固相萃取分... 传统发酵腐乳是日常调味与佐餐豆制品,是很好的植物蛋白来源,是生物活性肽的优良来源。为挖掘其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四肽并探究其构效关系,该文以发酵油腐乳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滤、固相萃取分离出抑制活性最高的多肽组分,采用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鉴定多肽序列,采用在线数据库初步筛选潜在的ACE抑制肽,通过分子对接、量子化学计算和定量构效模型联合分析其结合模式、前线轨道分布、活性位点和抑制活性并筛选具有高抑制潜力的多肽。结果表明,<3 kDa多肽具有最高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489.6±26.69)μg/mL],鉴定其序列后共筛选出7条高潜力ACE抑制四肽;分子对接结果显示7条肽均通过氢键、疏水、静电和金属键相互作用与受体紧密结合从而发挥出抑制作用;量子化学结果显示四肽的最高已占轨道主要分布在两端的脯氨酸(P)上,且两端脯氨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易成为活性位点;FALP、GWPT和EGWP具有较低的能级差和较高的分子反应活性;定量构效模型结果显示四肽两端氨基酸残基的参数特征对IC50值影响更显著,且氨基酸疏水性和立体性越小、电性越大,其活性越强。综上,计算机辅助筛选腐乳中的ACE抑制肽是可行的,肽两端的电性及脯氨酸对其抑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为后续ACE抑制肽的快速筛选和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腐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分子对接 量子化学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苜蓿酵素发酵工艺及品质分析
4
作者 王道滇 邹艳玲 +2 位作者 魏光强 徐紫琪 黄艾祥 《中国奶牛》 2025年第5期57-64,共8页
本研究以苜蓿粉为原料,安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植物乳杆菌C06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68)作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苜蓿酵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质量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砂糖添加量4.2... 本研究以苜蓿粉为原料,安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植物乳杆菌C06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68)作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苜蓿酵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质量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砂糖添加量4.2%、植物乳杆菌C068添加量3.1%、β-环状糊精添加量0.3%,植物乳杆菌C068发酵时间22 h工艺条件下的苜蓿酵素酸香味浓郁、口感醇厚、酸甜适宜、组织状态均一;乳酸菌活菌数2.24×10^(9)CFU/mL、pH值3.54、总酸9.9g/L、蛋白含量0.124mg/mL、SOD酶活性300U/mL、总酚0.244mg/mL、黄酮0.143mg/mL、多糖7.087mg/mL。功能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苜蓿酵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清除和Fe3+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18.69%、4.39%和14.71%,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为20.77%。本研究制备的苜蓿酵素具备优良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以及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为苜蓿食用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苜蓿酵素 发酵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酚类物质降血糖活性研究
5
作者 杜昭换 但玉兰 +3 位作者 徐彩红 赵秀红 李政 姜忠丽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0,共8页
通过体外酶抑制实验和小鼠实验,评估分离纯化后发芽糙米酚类物质的降血糖活性。以发芽糙米为原料,经超声加酶法提取得到发芽糙米多酚粗提物,采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到发芽糙米酚类物质(GBRP)。以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实验... 通过体外酶抑制实验和小鼠实验,评估分离纯化后发芽糙米酚类物质的降血糖活性。以发芽糙米为原料,经超声加酶法提取得到发芽糙米多酚粗提物,采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到发芽糙米酚类物质(GBRP)。以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实验评价体外降血糖活性,并通过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联合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GBRP低剂量组(GBRP-L)、GBRP中剂量组(GBRP-M)和GBRP高剂量组(GBRP-H),连续灌胃28 d,测定小鼠的血糖水平,并记录其他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发芽糙米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酶抑制率,并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改善了小鼠糖耐量异常。此外,有效地降低了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肝脏抗氧化应激和肝细胞保护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酚类物质 酶抑制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物协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降压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宇 李晓东 +4 位作者 刘璐 周文利 贾志斌 焦阳 解庆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研究药食同源复合物(枸杞∶山楂∶决明子=4∶1∶1,质量比,下同)协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ACE)抑制肽微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的降压作用。当ACE抑制肽与复合物的质量之... 研究药食同源复合物(枸杞∶山楂∶决明子=4∶1∶1,质量比,下同)协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ACE)抑制肽微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的降压作用。当ACE抑制肽与复合物的质量之比为1∶2时,ACE抑制率为78.19%,显著高于单一药食同源复合物(69.46%)及ACE抑制肽(71.48%)(P<0.05)。通过优化包埋工艺(固含物为10%、进风温度为160℃、芯壁比为1∶15、壁材为变性淀粉∶麦芽糊精=1∶4)制备药食同源物协同ACE抑制肽微胶囊包埋率为82.76%,在肠道中消化240 min后的释放率为81.4%,苦味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结果发现药食同源物协同ACE抑制肽能够明显降低SHR的血压值,显著增加大鼠血浆中ACE2及血管紧张素1-7含量,降低血浆中ACE及血浆、心脏、肾脏及胸主动脉中血管紧张素II的含量(P<0.05),作用效果优于单一复合物及ACE抑制肽,证明药食同源物与ACE抑制肽存在协同效果,可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压,还可显著降低SHR心脏及胸主动脉纤维程度,从而改善由高血压引起的脏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 微胶囊 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描述符对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二肽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星晨 李华鑫 +4 位作者 张钰璇 马金璞 杨具田 李贞子 高丹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0-297,I0011-I0014,共12页
为探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明食源性ACE抑制肽作用机理,该文收集最近报道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二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IC_(50)值,用Z-scales、VHSE和SVHEHS三种氨基酸描述符... 为探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明食源性ACE抑制肽作用机理,该文收集最近报道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二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IC_(50)值,用Z-scales、VHSE和SVHEHS三种氨基酸描述符对ACE抑制二肽的结构进行表征,以氨基酸的疏水性质、立体性质以及电性性质参数作为自变量,ACE抑制二肽的lg(IC_(50))作为因变量,建立ACE抑制二肽的定量构效模型。结果显示基于Z-scales描述符建立的二肽定量构效模型R^(2)为0.8477,Q^(2)为0.8284,模型预测二肽Phe-Phe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预测IC_(50)为1.0499μmol/L,实测IC_(50)为(1.0414±0.0041)μmol/L,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为0.0085μmol/L。基于VHSE描述符构建的模型R^(2)为0.8568,Q^(2)为0.8052,模型预测二肽Asp-Trp有较高的ACE抑制能力,预测IC_(50)为1.2160μmol/L,实测IC_(50)为(1.1100±0.0053)μmol/L,误差为0.1060μmol/L。基于SVHEHS描述符构建的定量构效模型R^(2)为0.8581,Q^(2)为0.7453μmol/L,模型预测二肽Ala-Trp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预测IC_(50)为1.0323μmol/L,实测IC_(50)为(1.1290±0.0082)μmol/L,误差为0.0967μmol/L。3种氨基酸描述符均能较为合适地对ACE抑制二肽进行定量构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发现ACE抑制肽C端氨基酸残基疏水特性和立体特征与其活性关系更为密切,其氨基酸残基的疏水特征和立体特征越强,ACE抑制肽的活性越强。通过3种ACE抑制二肽与ACE蛋白(2X8 J)进行分子对接发现,3种ACE抑制肽均可与ACE蛋白进行结合。表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对Z-scales、VHSE、SVHEHS三种描述符对ACE抑制二肽构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是可行的。这将对ACE抑制肽的检测、预测和筛选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定量构效 氨基酸描述符 偏最小二乘法 半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德民 马小弟 +6 位作者 王康旭 李媚媛 罗满平 孟瑛瑛 杨爱梅 王蓓 张新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44-2649,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酶抑制活性。方法选用6种不同的培养基,采用组织匀浆法对黄芩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以不同酶为靶点评价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利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利用现代色谱... 目的研究黄芩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酶抑制活性。方法选用6种不同的培养基,采用组织匀浆法对黄芩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以不同酶为靶点评价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利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高活性化学成分进行跟踪分离。结果从黄芩中分离得到64株内生真菌,发酵得到128个次级代谢产物,对腺苷脱氨酶(ADA)、β-内酰胺酶、酪氨酸酶(TYR)有一定抑制活性的样品分别为占14.06%、3.91%、18.75%,其中菌株HTS-23-2显示强TYR抑制活性,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其与Aspergillus flavus有99%的同源性,并从其发酵样本中跟踪分离到1个化合物,被鉴定为曲酸。结论黄芩内生真菌种类丰富,是发现活性成分的良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酶抑制活性 跟踪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籽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9
作者 于鑫 唐敏敏 +4 位作者 罗家欣 宋菲 朱婷婷 陈华 赵松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601,共10页
以嫩果期槟榔籽为研究对象,采用75%乙醇浸提制得槟榔籽提取物(areca nut extract,ANE),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总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得到嫩果期槟榔籽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PE-ANE)、乙酸乙酯部位(EAC-ANE)、正... 以嫩果期槟榔籽为研究对象,采用75%乙醇浸提制得槟榔籽提取物(areca nut extract,ANE),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总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得到嫩果期槟榔籽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PE-ANE)、乙酸乙酯部位(EAC-ANE)、正丁醇部位(BU-ANE)、水部位(W-ANE)的萃取部分。通过体外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抑制试验测定槟榔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对高血压的抑制潜力;通过酶动力学实验分析ACE抑制活性最好的极性部位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测定不同极性部位蛋白质、总糖及多酚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与ACE半抑制浓度(IC50)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4种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中的多酚组分进行初步定量。结果表明:嫩果期槟榔籽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ACE抑制活性,其中EAC-ANE的ACE抑制活性最好。酶动力学实验表明,EAC-ANE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为竞争与非竞争的混合型抑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极性部位ACE的IC50值与多酚、总糖及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多酚含量之间具有极强相关性(r=‒0.912)。在4个极性部位中定量了儿茶素、L-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儿茶酸、槲皮素等多种多酚组分,且EAC-ANE中的相关多酚组分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槟榔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压潜力,且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最好,多酚含量与各萃取部位的ACE抑制活性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可初步推断多酚是槟榔提取物中抑制ACE活性的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提取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作用 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酶活抑制剂和外源植物调节剂对薇甘菊的抑制效应
10
作者 吴家龙 李铤 +1 位作者 梁春梅 张俊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70-2677,共8页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对亚热带地区生态安全的危害极大,土壤酶活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调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7个月的盆栽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浓度土壤酶活抑制剂和外源植物...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对亚热带地区生态安全的危害极大,土壤酶活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调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7个月的盆栽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浓度土壤酶活抑制剂和外源植物调节剂对旺长期、现蕾期、开花期、盛花期和结籽期薇甘菊生长的影响,浓度设置为:1、15 g/L脲酶抑制剂[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1、15 g/L硝化抑制剂(nitrification inhibitor,DMPP),25、50 mg/L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1、10 g/L矮壮素(chlormequat,CCC)。结果表明:高、低浓度的土壤酶活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薇甘菊生长及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其中,矮壮素和DMPP对薇甘菊的抑制作用明显,而15 g/L NBPT对薇甘菊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总之,10 g/L矮壮素对旺长期薇甘菊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15 g/L DMPP则对盛花期薇甘菊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施用可为薇甘菊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土壤 酶活抑制剂 植物调节剂 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于志鹏 赵文竹 +1 位作者 刘博群 刘静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8-311,共4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人体血压调节过程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源于动植物蛋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以其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降压机制、国外研究现状及体外抑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人体血压调节过程中起重要的生理作用。源于动植物蛋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以其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降压机制、国外研究现状及体外抑制活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降压机制 构效关系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葵提取液抑制普通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华山 韩锦峰 +3 位作者 张玉丰 孟凡庭 王方 郭传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研究了落葵提取液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防效,结果表明,不论在烟株接种毒液前或后,用落葵提取液处理烟株的叶片与只接种毒液的相比,叶片MDA含量、O2-.产生速率及膜透性明显降低;抗氧化物酶SOD,CAT和POD前6 d活性增强后下降;Lox和... 研究了落葵提取液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防效,结果表明,不论在烟株接种毒液前或后,用落葵提取液处理烟株的叶片与只接种毒液的相比,叶片MDA含量、O2-.产生速率及膜透性明显降低;抗氧化物酶SOD,CAT和POD前6 d活性增强后下降;Lox和PPO活性始终高于健康或接毒液的烟株(CK);PAL活性是先升高后短时间下降,随后又升高。先用落葵提取液再接种毒液处理的烟株对TMV的抑制作用优于先接种毒液再用落葵提取液处理,落葵对TMV的预防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葵 提取液 TMV 酶活性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化感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艳红 梁耀懋 +2 位作者 彭懿紫 黎坤爱 何海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452-455,共4页
以莴苣为受体,于3叶期、6叶期、8叶期和成熟期对15个水稻化感品种的化感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叶期水稻化感品种对莴苣根长和苗高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化感作用表现最强;在6叶期,对具强化感作用水稻品种HG1和HG2不同部位取样测定,表明不... 以莴苣为受体,于3叶期、6叶期、8叶期和成熟期对15个水稻化感品种的化感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叶期水稻化感品种对莴苣根长和苗高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化感作用表现最强;在6叶期,对具强化感作用水稻品种HG1和HG2不同部位取样测定,表明不同部位对莴苣根长和苗高的抑制效果不同,依次是:叶>茎>根。6叶期,对不同化感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受体稗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表现为:水稻化感品种PAL活性与其抑制杂草效果密切相关;水稻化感物质可降低受体稗草体内SOD活性,水稻化感抑制作用越强,其受体稗草体内SOD活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抑制作用 生育期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莴苣茎叶功能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崔莉 刘春泉 +5 位作者 李大婧 宋江峰 江宁 刘春菊 吴海虹 朱丹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3-528,共6页
通过测定ACE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及、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研究乳酸发酵对莴苣茎叶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发酵与否,莴苣叶各项指标均高于莴苣茎。发酵后莴苣叶的ACE抑制活性从61.5%显著升高至92.9%,莴苣茎从48.5%显著升高至68.... 通过测定ACE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及、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研究乳酸发酵对莴苣茎叶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发酵与否,莴苣叶各项指标均高于莴苣茎。发酵后莴苣叶的ACE抑制活性从61.5%显著升高至92.9%,莴苣茎从48.5%显著升高至68.3%(P<0.05)。但发酵使莴苣茎和叶的抗氧化活性显著下降,莴苣叶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从0.22mg/ml增加至2.13mg/ml,莴苣茎从16.5mg/ml增加至33.4mg/ml,且发酵后莴苣叶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显著下降,而莴苣茎则变化不显著,说明总黄酮和总多酚不是莴苣中产生ACE抑制活性的主要物质。经本发酵工艺生产的莴苣茎叶发酵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发酵 ACE抑制活性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内生真菌#2526和 #1850中酮类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峰 林永成 +1 位作者 周世宁 Vrijmoed L L P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6-409,共4页
从分离自香港红树林的两株南海海洋真菌 (# 2 5 2 6和 # 185 0 )的代谢产物中首次同时分离到 3个酮类天然产物 ,通过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柄曲霉素 (A)、二氢柄曲霉素 (B)和 3,8 二羟基 4 (1 羟甲基 2 ,3 二羟基丙基 ) 1 甲氧基酮 (... 从分离自香港红树林的两株南海海洋真菌 (# 2 5 2 6和 # 185 0 )的代谢产物中首次同时分离到 3个酮类天然产物 ,通过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柄曲霉素 (A)、二氢柄曲霉素 (B)和 3,8 二羟基 4 (1 羟甲基 2 ,3 二羟基丙基 ) 1 甲氧基酮 (C) ;对人的DNA拓扑异构Ⅰ型酶 (hTOPⅠ )的活性抑制实验表明 ,化合物A、B和C显示弱的抑制活性 ,IC50 值均大于 10 0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酮 代谢产物 霉素 首次 酮类 波谱技术 同时分离 红树 内生真菌 海洋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莹 曾晓雄 +2 位作者 周剑忠 黄开红 胡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0-195,共6页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从9种蛋白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液具有较高降压活性,IC50值为0.65mg/m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和Box-Behnken和响应面法(RSM)优化了酶解泥鳅蛋白的工艺条件,以ACE抑制率为指...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从9种蛋白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液具有较高降压活性,IC50值为0.65mg/m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和Box-Behnken和响应面法(RSM)优化了酶解泥鳅蛋白的工艺条件,以ACE抑制率为指标,探讨酶与底物的比值([E]/[S])、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ACE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降血压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E]/[S]4.9‰、酶解时间5.9h、酶解温度54.4℃、pH6.5、底物质量分数30%,该条件下制备的泥鳅蛋白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8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酶解 降血压肽 ACE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ACE抑制肽的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莹 曾晓雄 +3 位作者 周剑忠 黄开红 张丽霞 刘小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7-130,共4页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研究该肽的稳定性。在加热温度≤80℃条件下加热2h,泥鳅降血压肽(<2.5ku)的ACE抑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当2.0≤pH≤8.0时,泥鳅降血压肽的ACE抑制活性变化不显著。冷冻干燥优于喷雾干燥... 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研究该肽的稳定性。在加热温度≤80℃条件下加热2h,泥鳅降血压肽(<2.5ku)的ACE抑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当2.0≤pH≤8.0时,泥鳅降血压肽的ACE抑制活性变化不显著。冷冻干燥优于喷雾干燥。Mg2+对泥鳅降压肽的降压活性起到促进作用,而Zn2+和Mn2+抑制了肽的降压活性。葡萄糖对降压肽活性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蔗糖,随着浓度的升高,其ACE抑制活性逐渐降低,褐变程度加深;氯化钠对降压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在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中,胃蛋白酶的消化显著提高了产物的降压活性;胰酶的消化降低了产物的降压活性。泥鳅多肽属于底物型ACE抑制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降血压肽 活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降血压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姜瞻梅 田波 +1 位作者 吴刚 霍贵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2-126,共5页
建立了体外快速测定降血压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使用Symmetry C1... 建立了体外快速测定降血压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使用Symmetry C18分析型色谱柱(5μm 3.9×150 mm,),柱温25℃,流动相A为乙腈(含0.05%三氟乙酸),流动相B为超纯水(含0.05%三氟乙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8 nm。在马尿酸浓度为12.5~200μg/mL时,马尿酸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对马尿酸的回收率为93.23%~100.25%。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比色法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无显善差异(P>0.05)。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为降血压产品的研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 马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源性多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丹丹 曹郁生 麦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在传统检测食源性多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体外活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纸层析测定马尿酸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样品中ACE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显色反应吸收波长为459 nm;最佳显色温度... 在传统检测食源性多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体外活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纸层析测定马尿酸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样品中ACE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显色反应吸收波长为459 nm;最佳显色温度为40℃;最佳显色时间为30 min;最佳显色剂质量分数为0.5%;用卡托普利和有ACE抑制活性的棉籽蛋白肽作为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筛选食源性ACE抑制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多肽 吸光值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制备及其降血压活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海艳 刘梦婷 +3 位作者 杨爱萍 蒋彩云 崔逸 汪洪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14-220,共7页
食源性降血压肽在调节机体血压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实验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南瓜籽蛋白,水解物经膜分离获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通过质谱鉴定其结构,并采用抑制动力学和分子对接方法... 食源性降血压肽在调节机体血压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实验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南瓜籽蛋白,水解物经膜分离获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通过质谱鉴定其结构,并采用抑制动力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ACE抑制肽的活性机制;此外,通过ACE抑制活性实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s)模型等评价南瓜籽蛋白水解物、膜分离组分以及南瓜籽肽的降血压活性。结果表明,低于1 kDa南瓜籽蛋白水解物组分ACE抑制活性较好,1 mg/mL下ACE抑制率为46.22%,100 mg/kg mb剂量下灌胃SHRs 6 h后收缩压可以降低21.42 mm Hg;鉴定出9个ACE抑制肽(LLV、LVF、LTPL、SVLF、LLPQ、MLPL、LLPGF、VLLPE和RFPLL),其中RFPLL、LLPGF、MLPL和LVF具有较好的ACE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均低于1 mmol/L;RFPLL和LVF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活性,30 mg/kg mb剂量下灌胃6 h后SHRs的收缩压降低量分别为37.0 mm Hg和22.2 mm Hg,SHRs的舒张压降低量分别为17.0 mm Hg和11.2 mm Hg;RFPLL、LLPGF、MLPL和LVF可以很好地对接ACE的活性中心,RFPLL是ACE混合型抑制剂,MLPL对ACE的抑制模式可能是竞争型抑制,LLPGF、LVF可能是ACE的非竞争型抑制剂。综上,低于1 kDa南瓜籽蛋白水解物是一种良好的降血压功能食品原料,其中RFPLL和LVF可用于降血压功能食品或者药品的开发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降血压活性 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