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ying Technology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Bovine Casein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G Zhanmei HUO Guicheng TIAN B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3期37-40,共4页
Drying technology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y peptides derived from bovine casein was investigated. No significance was observed on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products prepared by spay drying a... Drying technology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y peptides derived from bovine casein was investigated. No significance was observed on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products prepared by spay drying and freeze drying (P〉0.05). Spay drying was the best drying process for practical industry production. The inlet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140℃ to 160℃ and the exit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70 ℃ to 90 ℃ during the spay drying process.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scale-up of angiotensin converted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from 1 L to 10 L and the experiment was successively conducted. Peptide yield was 29% and 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was 0.53 g.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drying technology CAS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Ang(1-7)/Mas轴对尿毒症大鼠高转化骨病的改善作用
2
作者 薛杨 阮颖新 +2 位作者 闫铁昆 贾俊亚 林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尿毒症高转性骨病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Platt法)+高磷(P)饮食[1.2%P,1.0%钙(Ca)]制备尿毒症高转化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尿毒症高转性骨病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Platt法)+高磷(P)饮食[1.2%P,1.0%钙(Ca)]制备尿毒症高转化骨病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g(1-7)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激活剂二乙酰胺三氮脒(DIZE)组(DIZE组)和Mas受体拮抗剂组(A779组),每组6只。分别于手术后12和1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a、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UP)水平;免疫化学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OC)、Ⅰ型胶原N端肽(NTX)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水平;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密度(BMD)、组织骨密度(TMD)、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等三维结构参数。Von Kossa染色和吉姆萨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皮质骨及骨小梁病理形态表现,计算骨小梁体积(TBV);荧光显微镜下测定各组大鼠骨矿化率(MAR),并计算成骨细胞指数(OBI)和破骨细胞指数(OCI)。结果: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体质量减小(P<0.05);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及BUN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及Scr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和BUN水平均升高(P<0.05)。证实尿毒症高转化骨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OC、NTX及TRAP-5b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NTX及TRAP-5b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NTX和TRAP-5b水平均升高(P<0.05)。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股骨BMD及TMD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BMD及TMD均升高(P<0.05),A779组大鼠股骨BMD和TMD均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Tb.Th降低(P<0.05),Tb.Sp升高(P<0.05);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Tb.Th升高(P<0.05),而Tb.Sp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779组大鼠股骨Tb.Th降低(P<0.05),而Tb.Sp升高(P<0.05)。骨病理检查,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股骨TBV均降低(P<0.05),MAR、OBI和OCI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OBI及OCI均降低(P<0.05),TBV升高(P<0.05),而A779组大鼠股骨OBI和OCI均升高(P<0.05),TBV降低(P<0.05)。结论:ACE2/Ang(1-7)/Mas轴对尿毒症大鼠高转化骨病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高转化骨病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骨胶原蛋白肽对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及验证
3
作者 李永富 陈珺雯 +2 位作者 周玲 黄金荣 史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6-173,共8页
为进一步挖掘牛骨胶原蛋白肽的功能,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和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的抑制活性进行高效分析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60条新的... 为进一步挖掘牛骨胶原蛋白肽的功能,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和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的抑制活性进行高效分析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60条新的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肽,并预测出对ACE和DPP-Ⅳ具有潜在抑制活性;分子对接可视化结果显示,肽可以与酶的活性位点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产生结合,从而发挥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牛骨胶原蛋白肽对ACE、DPP-Ⅳ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3.48 mg/mL和19.94 mg/mL,其对于ACE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符合生物信息学的活性预测结果。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验证了牛骨胶原蛋白肽具有良好的ACE和DPP-Ⅳ抑制活性,这为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牛骨胶原蛋白肽的功能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骨胶原蛋白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二肽基肽酶-Ⅳ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蛋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华宇 廖彭莹 +5 位作者 张天丰 张新锐 邓纭宁 李耀华 韦金锐 陈俊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活性评估。优选预测活性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和活性验证,并用分子对接工具分析活性肽与ACE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鳖蛋黄菠萝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为(17.70±0.34)%,抑制ACE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0.210±0.019)mg/mL。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活性组分F3中鉴定出36条肽段,选择6条活性评分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其中肽段YNGIWPRD和ASDILPKK的IC_(50)值分别为(0.019 00±0.000 36)、(0.170 0±0.001 3)mg/m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二者均通过多条氢键与ACE紧密结合。综上,从鳖蛋黄中筛选出2条新的ACE抑制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蛋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分离纯化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内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庆友 赵玉庸 +3 位作者 徐华洲 朱立 曹刚 魏燕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梗阻性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间质性肾炎模型 ,分别投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 ,检测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结果 :复方...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梗阻性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间质性肾炎模型 ,分别投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 ,检测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为 42 .0 3± 13 .95 pg/mg ,较病理组 80 .19± 2 7.31pg/mg明显减少 ;苯那普利组为 32 .5 3± 8.0 7pg/mg ;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内皮素亦有类似结果。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苯那普利能有效地抑制梗阻性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结扎 复方丹参注射液 血管肾张素 大鼠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僵硬度作用差异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艺军 刘城 +1 位作者 吴平生 钟武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23-382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作用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作用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2年1月。纳入采用ACEI或ARB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ACEI和ARB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33篇,初筛后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51篇,进一步筛选纳入6项RCT,共计2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ACEI在改善动脉僵硬度方面优于AR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肱-踝脉搏波速度差(ΔbaPWV)=-113.53,95%CI(-152.21,-74.84)〕。但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差(ΔSBP)=2.09,95%CI(-2.50,6.67),P=0.37;舒张压差(ΔDBP)=1.75,95%CI(-1.55,5.04),P=0.30〕。结论 ACEI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方面优于A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基因敲除小鼠止血带休克后肾组织ACE/AngⅡ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肾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军 杨秀红 +5 位作者 王银环 刘英超 王小君 张田 孙娜 张连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8-931,93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敲除(KO)小鼠止血带休克(TS)后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ACE/AngⅡ)的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变化,探讨ACE2在休克后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双下肢用止血带结扎缺血2 h、松带后...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敲除(KO)小鼠止血带休克(TS)后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ACE/AngⅡ)的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变化,探讨ACE2在休克后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双下肢用止血带结扎缺血2 h、松带后再灌注4 h复制TS模型。将雄性6月龄野生型(WT)C57BL/6小鼠和相同背景的ACE2 KO小鼠各12只分为4组,即WT组、WT+TS组、KO组和KO+TS组,每组6只。Westernblotting测肾组织ACE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肾组织AngⅡ表达;利用化学比色方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含量。结果:与WT小鼠相比,WT+TS小鼠肾组织ACE/AngⅡ表达明显增加,出现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功能改变;与WT小鼠相比,KO小鼠肾组织ACE/AngⅡ表达增加,但未见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功能变化;与WT+TS小鼠相比,KO+TS小鼠肾ACE/AngⅡ表达进一步增加,肾组织氧化应激和肾功能损伤明显加重。结论:ACE2基因缺失可能通过增加ACE/AngⅡ表达加重止血带休克肾的氧化应激损伤,针对ACE2靶f点的药物有可能成为防治止血带休克时急性肾损伤的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血管紧张素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胡维维 陶金华 +2 位作者 许欣 杨秀媚 李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 e,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T1R和ACE在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 e,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T1R和ACE在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染色,观察AT1R、AC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在18例正常子宫内膜、3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8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T1R和ACE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AT1R与VEGF和MVD的相关性。结果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再到子宫内膜癌,AT1R的表达逐步上调,ACE的表达逐步下调,差异均有显著性。子宫内膜癌中AT1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子宫肌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等有关,且AT1R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正相关,而ACE的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结论 AT1R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AT1R表达上调可促进癌细胞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有关,AT1R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丽娟 母义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8-1371,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变化中。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复杂,包括受体(AT1R和AT2R)水平、Fas/FasL信号通路、p53基因、Bcl-2基因家族、Caspase家族和Ang-(1-7)等...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变化中。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复杂,包括受体(AT1R和AT2R)水平、Fas/FasL信号通路、p53基因、Bcl-2基因家族、Caspase家族和Ang-(1-7)等调控。在凋亡诱导过程中,线粒体损伤、氧化损伤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菁 孙宁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方法15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治疗8周,观察降压疗效,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对患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 目的探讨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方法15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治疗8周,观察降压疗效,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对患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位点AT1R T573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携带AT1R 573T等位基因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后,收缩压及脉压降幅明显大于CC基因型患者;在男性患者,基因型为ACE DD的患者舒张压降幅明显大于II型患者;同时携带AT1R 573T和ACE D等位基因的男性患者降压疗效最佳。结论携带AT1R 573T和ACE D等位基因的高血压病患者对伊贝沙坦的降压反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11
作者 夏小雨 温财兴 +7 位作者 曹文红 秦小明 李钰金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高加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后,筛选潜在抑制ACE活性强的肽段进行合成,研究其体外ACE抑制活性、抑制类型及多肽与ACE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HPM分子质量在3 000~5 000 Da的超滤组分与ACE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信号,在结合物质的肽序列中优选出4种具有潜在活性的ACE抑制肽进行合成,其中多肽SLPWPMKPMNLIE的半数抑制浓度最低,并且通过氢键与ACE蛋白C端结构域的疏水口袋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酶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郑丽 张亚同 +2 位作者 张卫娜 孙雪林 赵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75-58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PubMed、Medline、Cochrane、Google学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 目的系统评价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PubMed、Medline、Cochrane、Google学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试验组)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对照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2.2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10项RCT研究共6839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均数差(MD)=-170.14,95%CI:-243.15^-97.12,P<0.05]、左室射血分数(MD=2.92,95%CI:0.63~5.20,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MD=-5.32,95%CI:-10.25^-0.21,P<0.05)、6 min步行距离(MD=58.4,95%CI:40.37~56.42,P<0.05)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力衰竭治疗有效率[比值比(OR)=1.57,95%CI:0.96~2.57,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程度(MD=-1.27,95%CI:-2.62~0.08,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改善程度(MD=-1.36,95%CI:-10.72~8.00,P>0.05)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0.95,95%CI:0.73~1.23,P<0.05;I 2=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6 min步行距离、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但应注意低血压、高血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健军 潘颖 +3 位作者 孙林 杨凌 李红兵 付汉卿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用 P C R 技术对274 例无肾病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 N I D D M) 、102 例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 R I) 、124 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无肾功能不全( N R I) 、242 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管紧张素Ⅰ转... 用 P C R 技术对274 例无肾病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 N I D D M) 、102 例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 R I) 、124 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无肾功能不全( N R I) 、242 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 C E) 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同时观察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 C E) 水平与 A C E 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结果: R I组 D 等位基因频率0 .52 , D D 基因型频率0 .30 ,与对照组(0 .38 ,0 .16)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5 , P< 0 .001) ; D D 基因型较 I I对 R I 的比数比为2 .91(95 % C I为1 .52 ~5 .58 , P< 0 .01) 。 N I D D M 组及 N R I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5) ;各组中 D D 基因型个体血清 A C E 水平最高 I I基因型最低, R I组及 N R I组血清 A C E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01) ,基因多态性与血清 A C E 水平呈相关性( r = 0 .65 , P< 0 .01) 。表明血清 A C E 水平升高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有重要作用, A C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肾病 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红利 张晓翠 +2 位作者 李秀 赵其星 邓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研究人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rh 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II)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RMC随机分为对照组、rh ACE2组、Ang II组、Ang II+rh ACE2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 目的研究人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rh 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II)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RMC随机分为对照组、rh ACE2组、Ang II组、Ang II+rh ACE2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 II组系膜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凋亡率减少(P<0.05)。与Ang II组比较,Ang II+rh ACE2组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凋亡率增加(P<0.05)。单用rh ACE2对HRMC无明显影响。结论Ang II诱导HRMC增殖,rh ACE2能抑制Ang II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血管紧张素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灵芝对高血压治疗的药理学研究
15
作者 靳亚弟 艾对元 +1 位作者 赵可 贠建民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7-1147,共11页
为探索当归与灵芝复配药物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作用及药理机制,使用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分析其作用通路,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和药效试验验证理论结果。结果表明,当归、灵芝中共含有90种活性成分,对应44个靶点;其中与高血压... 为探索当归与灵芝复配药物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作用及药理机制,使用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分析其作用通路,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和药效试验验证理论结果。结果表明,当归、灵芝中共含有90种活性成分,对应44个靶点;其中与高血压相关的主要成分有β谷固醇、花侧柏烯、阿魏酸、藁本内酯和灵芝酸等。这些活性成分作用于核心靶点ESR1、PTGS2、PTGS1、CASP3、BCL2、ADRA2B和ADRA1A。调节雌激素受体、肾上腺素能信号转导、CGMP-PKG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NF-κB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计算结果证明主要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能力良好。药效学试验显示,当归∶灵芝为0∶1时,对DPPH·的清除效果最佳,清除率达到95.95%,半抑制浓度(IC_(50))为17.08µg·mL^(-1);配比为5∶1时,对OH·的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达到50.49%,IC50为188.16µg·mL^(-1);配比为3∶1对O_(2)^(-·)的清除效果最优,清除率达到93.66%,IC50为0.0061µg·mL^(-1);配比为0∶1时,还原力为0.0894。当归∶灵芝为1∶1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率达到66.67%。综上,当归与灵芝之间通过整体协同作用发挥降压的药理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归与灵芝复配药物预防治疗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当归 灵芝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ACE2过表达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的白蛋白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莉莉 张文雍 +1 位作者 李洋 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2-658,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过表达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Ⅱ)诱导的肝细胞白蛋白表达下调及细胞迁移性增强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肝细胞系BRL-3A细胞株,予以Ang II(10-7mol/L...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过表达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Ⅱ)诱导的肝细胞白蛋白表达下调及细胞迁移性增强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肝细胞系BRL-3A细胞株,予以Ang II(10-7mol/L)进行刺激,观察不同处理时间(24、48 h)组肝细胞内白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及细胞迁移性的改变;通过构建lenti ACE2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ACE2的细胞系,并分别用AngⅡ、A779进行干预,观察肝细胞内相应蛋白表达及其迁移性的改变。采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蛋白水平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AngⅡ处理组肝细胞内vimentin表达显著增加、albumin表达减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并具有时间依赖效应。ACE2过表达大鼠肝细胞albumin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下降,该作用被MAS受体抑制剂A779阻断。同时ACE2过表达显著抑制AngⅡ的作用,vimentin合成显著下降,album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ACE2过表达可抑制AngⅡ诱导的肝细胞albumin表达下调及迁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 ALBUMIN VIMENTIN 迁移 肝细胞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凌 王健军 +2 位作者 王阳 许毓申 胡红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 (MI)及无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 (DM2 )的相关情况 ,同时观察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对 82例MI、86例DM2和 84例健康人 (对照组 )用PCR方...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 (MI)及无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 (DM2 )的相关情况 ,同时观察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对 82例MI、86例DM2和 84例健康人 (对照组 )用PCR方法进行了ACE基因内含子 1 6插入 /缺失多态性的检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血清ACE水平。结果MI组D等位基因频率 0 .52 ,DD基因型频率 0 .32 ,与对照组 ( 0 .36,0 .1 5)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DD基因型对MI的比数比为 3.0 1 ( 95%可信区间为 1 .2 8~ 7.0 4 ,P <0 .0 1 ) ;DM2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中DD基因型个体血清ACE水平最高 ,II基因型最低 ,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相关性 (r=0 .65,P <0 .0 1 )。说明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参与中国人DM2合并MI的发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 基因多态性 型糖尿病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草通脉颗粒对AngⅡ诱导的心衰心肌细胞ACE 2、MMP 2及TIMP 2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硕 张艳 +2 位作者 孔繁达 张伟 宋玉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参草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ACE 2、MMP 2、TIMP 2的影响。方法取1~3 d的Wistar大鼠心脏并剪成1 mm3大小的组织块,经消化、振荡制成细胞悬液,离心分离心肌细胞,计数后接种于培养皿。将培养皿中心肌细胞加入6孔板,应... 目的研究参草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ACE 2、MMP 2、TIMP 2的影响。方法取1~3 d的Wistar大鼠心脏并剪成1 mm3大小的组织块,经消化、振荡制成细胞悬液,离心分离心肌细胞,计数后接种于培养皿。将培养皿中心肌细胞加入6孔板,应用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将3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大鼠常规等容积蒸馏水灌胃,西药及中药组大鼠按人鼠剂量换算给予药物灌胃,用药5 d后心脏采血,自然分离血清。按组别加入AngⅡ诱导的心衰心肌细胞中。培养36 h后,Elisa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法(PCR)检测MMP 2 mRNA、TIMP 2 mRNA、ACE 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T-proBNP、MMP 2蛋白含量、MMP 2 mRNA表达显著升高,TIMP 2、ACE 2蛋白含量及TIMP 2、ACE 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NT-proBNP、MMP 2蛋白含量、MMP 2 mRNA表达显著降低,TIMP 2、ACE 2蛋白含量及TIMP 2、ACE 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草通脉颗粒能调节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衰心肌细胞中MMP 2、TIMP 2、ACE 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参草通脉颗粒 ACE 2 MMP 2 TIMP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I与ACEI/ARB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杨浩 何宜 +6 位作者 王芳娟 周婷 刘涛 廖品亮 李华康 李永勤 胡厚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35-1242,共8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对高血...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对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善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HH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及常规检验等。共纳入517例HH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RNI组(n=117)和ACEI/ARB组(n=400)。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卡钳值为0.02,匹配后ARNI组与ACEI/ARB组的患者各89例。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的各项指标,包括左心房容积指数、二尖瓣环室间隔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室间隔e’)、二尖瓣环侧壁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侧壁e’)、三尖瓣反流速度和E/e’,并在治疗期间进行随访及复查上述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成曲线比较2组患者在LVDD发生率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与LVDD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12(309,736)d,经PSM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09(300,729)d。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SM前后ARNI组的LVDD发生率均低于ACEI/ARB组(P<0.05)。治疗后ARNI组的侧壁e’低于ACEI/ARB组[8.00(7.00,9.40)vs 9.00(7.10,10.30)cm/s,P<0.001];ARNI组的左心室后壁厚度低于ACEI/ARB组[12.20(10.80,12.80)vs 12.30(11.20,12.90)mm,P=0.048];多因素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82,P<0.001)、收缩压升高(OR=1.009,P=0.005)、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OR=1.462,P<0.001)、左心房内径扩大(OR=1.081,P<0.001)及服用钙通道阻滞剂(OR=1.548,P=0.006)是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LVDD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男性(OR=0.709,P=0.043)、体质指数(OR=0.933,P=0.006)则为保护性因素,与LVDD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结论在HHD患者中,ARNI在降低LVDD发生率方面优于ACEI/AR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感染仔猪肠道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检测及其与肠道病理变化的关系分析
20
作者 李志强 陈雪清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63-3473,共11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_(2))可参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特别是在维持肠道稳态中的作用已趋于共识,但在动物冠状病毒尤其是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中的作用仍不清晰。通过分析ACE_(2)与PEDV临床感染仔猪小肠组织中的病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_(2))可参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特别是在维持肠道稳态中的作用已趋于共识,但在动物冠状病毒尤其是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中的作用仍不清晰。通过分析ACE_(2)与PEDV临床感染仔猪小肠组织中的病理变化关系,研究ACE_(2)与PEDV感染的相关性。以PED临床感染仔猪为研究对象,分离、截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等组织,采用PCR、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RT-qPCR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明确PEDV感染及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分析小肠组织中ACE_(2)与IFN-α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ACE_(2)与PEDV感染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仔猪小肠组织中有PEDV感染且多分布于空肠和回肠;PEDV感染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绒毛萎缩、变短等不同程度的病变;小肠组织中Ang II与促炎性因子TNF-α、IL-6、IL-8和IL-1β的含量均显著升高,Ang(1-7)与抗炎性因子TGF-β1和IL-10的含量均显著降低;ACE_(2)、MasR与IFN-α蛋白及其介导的ISG15、ISG54和ISG56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ACE、AT1R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EDV感染与ACE_(2)-Ang(1-7)-MasR轴呈负相关,与ACE-Ang II-AT1R轴呈正相关,与IFN-α表达呈负相关,而ACE_(2)与IFN-α表达呈正相关。结果提示,PEDV感染诱发仔猪肠道炎症病变,小肠中IFN-α及其介导的ISGs的表达均被抑制;肠道局部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所有成员,其中的两条通路共同参与了PEDV致仔猪肠道的炎性损伤过程,表现为ACE-Ang II-AT1R轴被激活,ACE_(2)-Ang(1-7)-MasR轴被抑制;ACE_(2)与PEDV感染及其诱发的干扰素应答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小肠 干扰素 肠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