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建次 罗佩钦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我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论的承传,二是词情表现与创作因素关系论的承传。在第一个维面,主要包括三条线索:一是词情表现合乎中和审美原则论的承传,二是词情表现含蓄蕴藉论的承传,三是词情表现... 我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论的承传,二是词情表现与创作因素关系论的承传。在第一个维面,主要包括三条线索:一是词情表现合乎中和审美原则论的承传,二是词情表现含蓄蕴藉论的承传,三是词情表现真实自然论的承传。在第二个维面,其突出的体现为情景关系论的承传。上述几条线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情之论,分专题勾画出了古典词情论的论说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词学 词情论 维面 线索 承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雅俗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建次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3,54,共6页
我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雅俗论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宋代为形成期,元明为承传期,清代前中期为拓展期,晚清及近代为深化期。古典词学雅俗批评的发展历程,鲜明地呈现出历时承传性、梯度拓展性和反思导引性的特征。
关键词 古典词学 雅俗论 中国 文学评论 审美表现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古今演变研究述论
4
作者 胡建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3,共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古今演变研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词史演变的综合考察,二是对传统词体演变的辨析,三是对传统词作艺术风格演变的观照,四是对传统词学流派演变的论说,五是对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演变的探讨。上述几个维面内... 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古今演变研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词史演变的综合考察,二是对传统词体演变的辨析,三是对传统词作艺术风格演变的观照,四是对传统词学流派演变的论说,五是对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演变的探讨。上述几个维面内容,多方位显示出传统词学古今演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将我国传统词学研究有力地往前予以了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传统词学 古今演变 研究维面 成就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