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入实体翻译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模型
1
作者 高盛祥 侯哲 +1 位作者 余正涛 赖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在汉越低资源翻译任务中,句子中的实体词准确翻译是一大难点。针对实体词在训练语料中出现的频率较低,模型无法构建双语实体词之间的映射关系等问题,构建一种融入实体翻译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模型。首先,通过汉越实体双语词典预先获取源... 在汉越低资源翻译任务中,句子中的实体词准确翻译是一大难点。针对实体词在训练语料中出现的频率较低,模型无法构建双语实体词之间的映射关系等问题,构建一种融入实体翻译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模型。首先,通过汉越实体双语词典预先获取源句中实体词的翻译结果;其次,将结果拼接在源句末端作为模型的输入,同时在编码端引入“约束提示信息”增强表征;最后,在解码端融入指针网络机制,以确保模型能复制输出源端句的词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跨语言模型XLM-R(Cross-lingual Language Model-RoBERTa)的双语评估替补(BLEU)值在汉越方向提升了1.37,越汉方向提升了0.21,时间性能上相较于Transformer该模型在汉越方向和越汉方向分别缩短3.19%和3.50%,可有效地提升句子中实体词翻译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越神经机器翻译 实体翻译 双语词典 指针网络 低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典释义增强的古文机器翻译
2
作者 李家欢 吴若纯 +4 位作者 黄书剑 胡文菁 陈冀轩 徐维潞 陈家骏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5,共11页
古文自动翻译技术可有效促进古籍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然而,现有古籍翻译语料规模较小,知识缺乏,导致古文翻译系统性能不佳。该文提出使用词典注释资源增强古文翻译系统。作者收集古汉语常见汉字的释义,并设计了一个词典释... 古文自动翻译技术可有效促进古籍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然而,现有古籍翻译语料规模较小,知识缺乏,导致古文翻译系统性能不佳。该文提出使用词典注释资源增强古文翻译系统。作者收集古汉语常见汉字的释义,并设计了一个词典释义选择-融合的二阶段机器翻译框架,以从词典释义中获取有效信息,去除无效信息。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古文翻译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文的方法相比于基线模型和前人的释义融合方法,显著提升了翻译质量。另外,该文还设计了一个具有古文特色的翻译人工评估体系,并对现有的古文翻译系统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机器翻译 词典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领域双语词典的泰-汉法律领域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3
作者 李畅 高盛祥 余正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605,共9页
[目的]对于泰-汉法律领域神经机器翻译,由于训练所需平行语料稀缺,缺乏双语词级别的有效语义监督,难以做到一些实体词以及领域术语等领域关键词的精准翻译.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领域双语词典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方法]首先利用... [目的]对于泰-汉法律领域神经机器翻译,由于训练所需平行语料稀缺,缺乏双语词级别的有效语义监督,难以做到一些实体词以及领域术语等领域关键词的精准翻译.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领域双语词典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方法]首先利用法律领域语料库挖掘领域双语词典;然后使用基于不频繁法律领域中文词覆盖的方法筛选额外伪法律领域训练数据;在模型输入端,利用源句匹配的领域双语词典目标词构建额外提示数据;在模型结构中,引入提示浅编码器对提示进行表征,在源句编码器层中加入新的交叉注意力模块强化源句的表征,将源句表征与提示表征拼接作为最终编码器表征,在解码器端对编码器表征的交叉注意力作用下指导产生目标词序列.[结果]基于本文筛选方法混合训练的Transformer模型相比于仅用领域数据训练的模型,BLEU值提高了0.54个百分点;采用该混合训练集,融入提示信息的模型相比Transformer模型BLEU值又提升了0.90个百分点,并且相比于经典“语码转换”方法训练的模型BLEU值提升了0.61个百分点.[结论]本文数据筛选方法可在解决领域专业术语稀疏问题的同时降低通用高频词对翻译结果的干扰,提升领域翻译基线模型的性能;引入提示信息的模型能够有效地与提示进行交互,实现翻译性能的提升,并使领域关键词翻译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领域 泰-汉神经机器翻译 领域双语词典 数据筛选 提示浅编码器 交叉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编码注意力的XLNet-Transformer汉-马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优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占思琦 徐志展 +1 位作者 杨威 谢抢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804,810,共7页
神经机器翻译(NMT)在多个领域应用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大规模语料库上已充分论证其优越性。然而,在语料库资源不足的情形下,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由于汉语-马来语(汉-马)平行语料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汉-马机器翻译的翻译效果不佳。为解... 神经机器翻译(NMT)在多个领域应用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大规模语料库上已充分论证其优越性。然而,在语料库资源不足的情形下,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由于汉语-马来语(汉-马)平行语料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汉-马机器翻译的翻译效果不佳。为解决汉-马低资源机器翻译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编码注意力和渐进式解冻的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利用XLNet预训练模型重构编码器,在编码器中使用了XLNet动态聚合模块替代了传统编码层的输出方式,有效弥补了低资源汉-马语料匮乏的瓶颈;其次,在解码器中使用并行交叉注意力模块对传统编码-解码注意力进行了改进,提升了源词和目标词的潜在关系的捕获能力;最后,对提出模型采用渐进式解冻训练策略,最大化释放了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小规模的汉-马数据集上得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其他的低资源NMT方法,所提方法结构更为精简,并改进了编码器和解码器,翻译效果提升更加显著,为应对低资源机器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策略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汉-马机器翻译 低资源 渐进式解冻 预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噪原型序列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汉清 赖华 +1 位作者 于志强 余正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5-713,共9页
[目的]在汉越低资源场景下,平行语料匮乏,原型序列蕴含庞杂的信息,直接使用会增加翻译模型训练的难度,甚至引入噪声,故对原型序列的降噪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利用跨语言检索得到原型序列;其次,基于实体词典对原型序列中的噪声信息... [目的]在汉越低资源场景下,平行语料匮乏,原型序列蕴含庞杂的信息,直接使用会增加翻译模型训练的难度,甚至引入噪声,故对原型序列的降噪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利用跨语言检索得到原型序列;其次,基于实体词典对原型序列中的噪声信息进行掩盖,再综合稀有词词频及语义相似度,得到原型序列的参考价值;最后使用额外的编码器接收原型序列,并允许解码器到两个编码器间建立注意力机制.[结果]相比基线模型,相似度评分、稀有词词频、依据实体词典降噪,以及3种降噪融合的策略使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分别提升0.24,0.12,0.29,以及0.69个百分点的BLEU值.[结论]经降噪策略处理的原型序列能提升汉越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越神经机器翻译 低资源 原型序列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蒙汉机器翻译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婉婉 苏依拉 +1 位作者 乌尼尔 仁庆道尔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90-1896,共7页
由于内蒙古地区蒙汉机器翻译水平落后、平行双语语料规模较小,利用传统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会出现数据稀疏以及训练过拟合等问题,导致翻译质量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LSTM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通过利用长短时记忆模型构建端到端... 由于内蒙古地区蒙汉机器翻译水平落后、平行双语语料规模较小,利用传统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会出现数据稀疏以及训练过拟合等问题,导致翻译质量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LSTM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通过利用长短时记忆模型构建端到端的神经网络框架并对蒙汉机器翻译系统进行建模。为了更有效地理解蒙古语语义信息,根据蒙古语的特点将蒙古文单词分割成词素形式,导入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局部注意力机制计算与目标词有关联的源语词素的权重,获得蒙古语和汉语词汇间的对齐概率,从而提升翻译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蒙汉翻译系统提高了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 端到端模型 机器翻译 蒙汉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标记音节的双向维汉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艾山·吾买尔 斯拉吉艾合麦提·如则麦麦提 +4 位作者 西热艾力·海热拉 刘文其 吐尔根·依布拉音 汪烈军 瓦依提·阿不力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1-168,共8页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成为机器翻译领域的主流方法,但是在低资源翻译领域中仍存在平行语料不足和数据稀疏的挑战。针对维-汉平行语料不足和维吾尔语形态复杂所导致的数据稀疏问题,从维吾尔语的音节特点出发,将单词切分成音节,...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成为机器翻译领域的主流方法,但是在低资源翻译领域中仍存在平行语料不足和数据稀疏的挑战。针对维-汉平行语料不足和维吾尔语形态复杂所导致的数据稀疏问题,从维吾尔语的音节特点出发,将单词切分成音节,同时融入BME(Begin,Middle,End)标记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带标记音节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方法。与使用单词粒度和BPE粒度的两类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方法对比,该方法在维-汉机器翻译任务中分别提升7.39与3.04个BLEU值,在汉-维机器翻译任务中分别提升5.82与3.09个BLEU值,可见在平行语料不足的条件下,该方法有效地提升了维-汉机器翻译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机器翻译 数据稀疏 音节粒度 维汉神经机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句本位句法体系的古汉语机器翻译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芳 杨天心 宋继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10,117,共9页
该文通过构建古汉语词典模型,结合黎锦熙先生提出的句本位句法相关规则构造知识库,使用词义消歧算法,对古汉语进行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研究。实验以基于句本位语法进行句法标注后的《论语》作为测试语料,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机器翻译,通过... 该文通过构建古汉语词典模型,结合黎锦熙先生提出的句本位句法相关规则构造知识库,使用词义消歧算法,对古汉语进行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研究。实验以基于句本位语法进行句法标注后的《论语》作为测试语料,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机器翻译,通过获取待选义项、构建义项选择模型、调整句法顺序等手段生成翻译结果集,并使用二元语法模型对结果进行优选,得到机器翻译最终结果,最后对翻译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黎氏语法 词义消歧 机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编码器多解码器的大规模维汉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金超 艾山.吾买尔 +1 位作者 买合木提.买买提 刘群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7,共8页
为提升维汉机器翻译模型的翻译能力,该文提出使用多编码器多解码器的结构,搭建大规模的维汉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模型。相比于单编码器单解码器的浅层的小模型,多编码器多解码器模型具有多个编码器,可以对源语言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压缩表... 为提升维汉机器翻译模型的翻译能力,该文提出使用多编码器多解码器的结构,搭建大规模的维汉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模型。相比于单编码器单解码器的浅层的小模型,多编码器多解码器模型具有多个编码器,可以对源语言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压缩表示;同时具有多个解码器,可以增强目标语言的生成能力。实验证明,在大规模的训练数据上,使用该方法搭建的大规模维汉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模型,译文质量可以大幅度地超过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模型和基本的神经网络翻译模型。该文还针对维汉翻译源端语言和目标端语言的翻译单元粒度进行了实验,发现维吾尔语端使用字节对编码单元、汉语端使用字单元,可以消除对汉语分词器的依赖,做到和双端都使用字节对编码单元可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汉机器翻译 神经网络 多编码器多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义词数据增强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尤丛丛 高盛祥 +2 位作者 余正涛 毛存礼 潘润海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97-1502,共6页
汉越平行语料库的资源稀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越机器翻译效果。数据增强是提升汉越机器翻译的有效途径,基于双语词典的词汇替换数据增强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方法。由于汉语-越南语属于低资源语言对,双语词典难以获得,而通过单语词向量获... 汉越平行语料库的资源稀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越机器翻译效果。数据增强是提升汉越机器翻译的有效途径,基于双语词典的词汇替换数据增强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方法。由于汉语-越南语属于低资源语言对,双语词典难以获得,而通过单语词向量获取低频词的同义词较为容易。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低频词的同义词替换的数据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小规模的平行语料,首先通过对单语词向量的学习,获得一端语言低频词的同义词列表;然后对低频词进行同义词替换,再利用语言模型对替换后的句子进行筛选;最后将筛选后的句子与另一端语言中的句子进行匹配,获得扩展的平行语料。汉越翻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扩展后的方法比基准和回译方法在BLEU值上分别提高了1.8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越 数据增强 同义词替换 神经机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枢轴语言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伪平行语料生成 被引量:7
11
作者 贾承勋 赖华 +2 位作者 余正涛 文永华 于志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2-550,共9页
低资源型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中,数据稀疏问题是影响翻译性能的主要原因,目前缓解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通过语料扩充方法生成伪平行数据,并用于机器翻译模型的训练,伪平行数据生成方法主要有基于词的替换、单语数据回译和枢轴翻译3种。目... 低资源型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中,数据稀疏问题是影响翻译性能的主要原因,目前缓解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通过语料扩充方法生成伪平行数据,并用于机器翻译模型的训练,伪平行数据生成方法主要有基于词的替换、单语数据回译和枢轴翻译3种。目前的研究集中于3种方法的单独使用,缺少方法间融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融入双语词典的正反向枢轴方法,利用英语作为枢轴语言,在汉到英到越正向枢轴的基础上,融入利用稀有词构建的汉-英和英-越双语词典,将汉语单语数据通过模型翻译成英语数据,再利用英-越模型将其翻译成越南语数据,其次进行越到英到汉反向枢轴翻译将越南语单语数据翻译为汉语,以此在2个方向上生成汉越伪平行数据,并利用语言模型对生成的伪平行数据进行筛选。汉-越翻译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入双语词典的正反向枢轴方法,能够产生更优的伪平行语料,进而显著提升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任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越神经机器翻译 伪平行数据生成 词替换 回译 枢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BERT与词嵌入双重表征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迎晨 高盛祥 +2 位作者 余正涛 王振晗 毛存礼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553,共8页
神经机器翻译是目前主流的机器翻译方法,但在汉-越这类低资源的机器翻译任务中,由于双语平行语料规模小,神经机器翻译的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预训练语言模型中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将预训练语言模型表征融入神经机器翻译系统可能对低资... 神经机器翻译是目前主流的机器翻译方法,但在汉-越这类低资源的机器翻译任务中,由于双语平行语料规模小,神经机器翻译的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预训练语言模型中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将预训练语言模型表征融入神经机器翻译系统可能对低资源的机器翻译有积极作用,提出一种融合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与词嵌入双重表征的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首先,使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和词嵌入分别对源语言序列进行表示学习,通过注意力机制建立2种表征之间的联系后,使用拼接操作得到双重表征向量;然后,经过线性变换和自注意力机制,使词嵌入表征和预训练语言模型表征完全自适应融合在一起,得到对输入文本的充分表征,以此提高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性能。在汉越语言对上的翻译结果表明,相比基准系统,在包含127000个平行句对的汉越训练数据中,该方法的BLEU值提升了1.99,在包含70000个平行句对的汉越训练数据中,该方法的BLEU值提升了4.34,表明融合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和词嵌入双重表征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汉越机器翻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机器翻译 预训练语言模型 词嵌入 汉语-越南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继豪 余正涛 +1 位作者 于志强 文永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08,I0002,共6页
针对汉语-越南语(简称汉越)平行语料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TLNMT-CV)模型.在训练汉语-英语、英语-越南语的翻译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利用训练得到的汉语端编码器和越南语端解码器,分别对汉越... 针对汉语-越南语(简称汉越)平行语料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TLNMT-CV)模型.在训练汉语-英语、英语-越南语的翻译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利用训练得到的汉语端编码器和越南语端解码器,分别对汉越翻译模型的编码器与解码器参数进行初始化,并使用小规模汉越语料进行微调优化,得到TLNMT-CV模型.实验表明,TLNMT-CV模型能够快速地实现新模型的初始化,提高模型的参数质量,从而提高翻译性能.相比Transformer,TLNMT-CV模型的双语互译评估(BLEU)值提升了1.1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机器翻译 迁移学习 注意力机制 汉语-越南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语语料和词向量对齐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宜超 高翊 +3 位作者 李淼 冯韬 王儒敬 付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2,37,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机器翻译在某些高资源语言对上取得了接近人类水平的效果。然而对于低资源语言对如汉语和蒙古语,神经机器翻译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该文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神...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机器翻译在某些高资源语言对上取得了接近人类水平的效果。然而对于低资源语言对如汉语和蒙古语,神经机器翻译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该文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神经机器翻译架构,提出一种改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结果的方法。首先将蒙古语和汉语的词向量空间进行对齐并用它来初始化模型的词嵌入层,然后应用联合训练的方式同时训练蒙古语到汉语的翻译和汉语到蒙古语的翻译。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最后使用蒙古语和汉语的单语语料对模型进行去噪自编码的训练,增强编码器的编码能力和解码器的解码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方法的效果明显高于基线模型,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蒙汉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汉神经机器翻译 单语语料 词向量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EMD最小化双语词典的汉—越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明亚 余正涛 +1 位作者 文永华 于志强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0,共8页
神经机器翻译在平行语料充足的任务中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然而对于资源稀缺型语种的翻译任务则往往效果不佳。汉语和越南语之间没有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库,在这项翻译任务中,该文探索只使用容易获得的汉语和越南语单语语料,通过挖掘单语语料... 神经机器翻译在平行语料充足的任务中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然而对于资源稀缺型语种的翻译任务则往往效果不佳。汉语和越南语之间没有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库,在这项翻译任务中,该文探索只使用容易获得的汉语和越南语单语语料,通过挖掘单语语料中词级别的跨语言信息,融合到无监督翻译模型中提升翻译性能;该文提出了融合EMD(Earth Mover’s Distance)最小化双语词典的汉—越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分别训练汉语和越南语的单语词嵌入,通过最小化它们的EMD训练得到汉越双语词典,然后再将该词典作为种子词典训练汉越双语词嵌入,最后利用共享编码器的无监督机器翻译模型构建汉—越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汉越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学习 EMD 汉语—越南语 神经机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迁移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宇飞 苏依拉 +2 位作者 赵亚平 孙晓骞 仁庆道尔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87,共7页
目前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研究中,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是得到理想译文效果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英语、德语等大语种而言,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数据供研究人员使用,但是对于很多小语种如蒙古语,其平行语料库数据较少。为了缓解该问题,把参数... 目前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研究中,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是得到理想译文效果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英语、德语等大语种而言,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数据供研究人员使用,但是对于很多小语种如蒙古语,其平行语料库数据较少。为了缓解该问题,把参数迁移引入到蒙汉神经机器翻译中,将训练好的英汉神经机器翻译中的模型参数迁移到蒙汉翻译任务中。实验结果表明,迁移学习策略的引入对蒙汉翻译结果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机器翻译 参数迁移 蒙汉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汉语量词短语的神经机器翻译 被引量:3
17
作者 阿依古丽·哈力克 卡哈尔江·阿比的热西提 +1 位作者 艾山·吾买尔 吐尔根·依布拉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49-2653,共5页
针对语料不足引起的维吾尔语-汉语量词短语翻译性能不佳及歧义量词的翻译结果乱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编码器多解码器的维吾尔语-汉语量词短语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将汉语语料进行自动处理和筛选,收集包含量词的维吾尔语-汉语量词短语语料,使... 针对语料不足引起的维吾尔语-汉语量词短语翻译性能不佳及歧义量词的翻译结果乱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编码器多解码器的维吾尔语-汉语量词短语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将汉语语料进行自动处理和筛选,收集包含量词的维吾尔语-汉语量词短语语料,使用多编码器多解码器结构,搭建具有更强生成能力的多编码器多解码器维汉神经机器翻译模型。计算BLEU值得到了36.41,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汉神经机器翻译 歧义量词 神经网络 多编码器 多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毓 赖华 +2 位作者 余正涛 高盛祥 文永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在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中,由于汉越平行语料稀少,使得数据稀疏问题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模型的翻译效果.为了提升数据稀疏情况下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方法.该方法根据越南语的语言特点,... 在汉越神经机器翻译中,由于汉越平行语料稀少,使得数据稀疏问题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模型的翻译效果.为了提升数据稀疏情况下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方法.该方法根据越南语的语言特点,将越南语切分为词、音节、字符、子词4种不同的粒度并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神经机器翻译模型,通过增加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对模型输入的不同粒度序列进行卷积运算,提取更多的特征数据,相比传统卷积降低了模型的理论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越南语4种不同翻译粒度上均取得最佳效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汉越神经机器翻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越神经机器翻译 数据稀疏 粒度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词及单词深度维汉机器翻译模型对比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胜刚 艾山·吾买尔 +1 位作者 吐尔根·依布拉音 买合木提·买买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26-2330,共5页
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维汉机器翻译中的集外词问题和随着网络层数的加深训练和优化模型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两个问题,在对相关工作研究后,提出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亚词及单词的维汉机器翻译模型。在翻译单元上将基于词的翻译单元替换为基于词... 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维汉机器翻译中的集外词问题和随着网络层数的加深训练和优化模型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两个问题,在对相关工作研究后,提出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亚词及单词的维汉机器翻译模型。在翻译单元上将基于词的翻译单元替换为基于词和亚词的混合翻译单元,将基于GRU的神经非线性单元替换为基于ALU的非线性单元,缓解训练和优化模型的难度并提高译文质量。通过实验发现该模型相比基准系统提高了近13个BLEU值,该研究对形态丰富黏着语言与汉语的机器翻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汉机器翻译 深层神经网络 亚词切分 集外词问题 BLEU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汉维机器翻译的调序表重构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一荣 李晓 +2 位作者 杨雅婷 米成刚 董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3-1288,共6页
针对词汇化调序模型在机器翻译中存在的上下文无关性及稀疏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语义内容进行调序方向及概率预测的调序表重构模型。首先,使用连续分布式表示方法获取调序规则的特征向量;然后,通过循环神经网络(RNN)对于向量化表示的调序... 针对词汇化调序模型在机器翻译中存在的上下文无关性及稀疏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语义内容进行调序方向及概率预测的调序表重构模型。首先,使用连续分布式表示方法获取调序规则的特征向量;然后,通过循环神经网络(RNN)对于向量化表示的调序规则进行调序方向及概率预测;最后,过滤并重构调序表,赋予原始调序规则更加合理的调序概率分布值,提高调序模型中调序信息的准确度,同时降低调序表规模,提高后续解码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将调序表重构模型应用至汉维机器翻译任务中,BLEU值可以获得0.39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维机器翻译 调序表重构模型 词汇化调序 语义内容 连续分布式表示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