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电压源特性控制策略下的短路电流解析计算
1
作者 王彤 何淑威 +5 位作者 魏玉文 郑煜超 王增平 徐潜 杨国生 王聪博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1-209,224,共10页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故障暂态特性对提升继电保护在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在故障期间保持VSG电压源特性的优化控制策略,并解析推导了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短路全电流解析表达式。...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故障暂态特性对提升继电保护在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在故障期间保持VSG电压源特性的优化控制策略,并解析推导了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短路全电流解析表达式。分析了不对称故障期间VSG的故障暂态特性,建立了功角稳定和幅值切换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故障期间VSG的电压源特性。针对不对称故障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正负双序电压电流双闭环的VSG控制,实现输出短路电流三相平衡、有功功率波动抑制等多目标协同控制。在此基础上,考虑VSG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虚拟阻抗控制以及正负双序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暂态响应特性,建立了虚拟内电势与输出正负序短路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出不对称故障期间基于VSG电压源特性多目标协同控制的短路全电流解析表达式。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VSG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不对称故障 低电压穿越 多目标协同控制 短路电流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短路电流约束的机组组合与支路投切联合优化启发式分解算法
2
作者 徐良德 吴楚钦 +5 位作者 郭挺 刘明波 胡林麟 林舜江 陈中豪 李诗颖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在机组组合优化问题中,考虑短路电流约束,并与支路投切问题联合优化,能够给出安全性和经济性更高的系统运行方案。但由于问题规模庞大,其求解面临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和大规模邻域搜索的启发式分解算法。首先建立计及短... 在机组组合优化问题中,考虑短路电流约束,并与支路投切问题联合优化,能够给出安全性和经济性更高的系统运行方案。但由于问题规模庞大,其求解面临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和大规模邻域搜索的启发式分解算法。首先建立计及短路电流约束的机组组合与支路投切联合优化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转化为具有可分结构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再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将转化后的模型分解为上层协调主问题、下层整数规划子问题和线性规划子问题,并在求解下层子问题时引入大规模邻域搜索。最后,在IEEE 54机118节点系统和某实际电力系统上的仿真计算表明,采用所提算法求解问题可以快速收敛得到可行解,同时不影响解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组合 支路投切 短路电流约束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大规模邻域搜索 目标级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后转子侧变流器不间断控制下的双馈风机序网等值电路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金华 张保会 +3 位作者 郝治国 陈琳浩 都劲松 舒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1-528,共8页
为应用方便直观的电路方法进行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故障分析和短路计算,针对电网故障后转子侧变流器(rotor side converter,RSC)控制方式提出一种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序网等值电路。故障后RSC不间断控制的运行... 为应用方便直观的电路方法进行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故障分析和短路计算,针对电网故障后转子侧变流器(rotor side converter,RSC)控制方式提出一种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序网等值电路。故障后RSC不间断控制的运行方式下,DFIG定子短路电流中含有幅值稳定的工频正负序分量、2个衰减速度不同且频率接近工频的正序分量以及衰减直流分量。分别推导了各交流成分对应的序网等值电路,其中,稳定工频正序分量对应的等值电路可用等值电势及正序阻抗来表示;稳定工频负序分量对应的等值电路用无源的负序阻抗来表示;而衰减交流分量可用受控电流源来描述。利用所提DFIG等值电路,应用传统序网分析方法即可方便进行短路计算,不需仿真就能获得双馈风机并网系统中各处的短路电流。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所提等值电路和解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变流器控制 序网电路 短路电流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区电网限流运行方式的综合决策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冬 刘玉田 牛新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8,共5页
提出一种分区电网限流运行方式的综合决策方法。首先简化寻优,在尽量保持电网结构完整的前提下,以加权短路电流灵敏度系数为判据,快速寻找较优的限流运行方式可行方案集;然后细化评价,考虑短路电流水平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提出一种分区电网限流运行方式的综合决策方法。首先简化寻优,在尽量保持电网结构完整的前提下,以加权短路电流灵敏度系数为判据,快速寻找较优的限流运行方式可行方案集;然后细化评价,考虑短路电流水平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基于网络分析法建立分区电网限流运行方式的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从可行方案集中确定最佳限流运行方式。综合决策优先度考虑了短路电流水平、暂态电压安全和静态潮流分布的影响,对分区电网限流运行方式作出了系统、全面、定量的决策。以济南电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电网 短路电流 网络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的限流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文颖 但扬清 +3 位作者 朱艳伟 李笑蓉 沈卫东 李群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0-154,共5页
基于PSASP相关计算结果和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开发了限流方案综合评价系统。详细介绍了其核心算法、结构、功能和数据接口。本系统采用判断矩阵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其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得出权重向量,使得权重的确定更... 基于PSASP相关计算结果和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开发了限流方案综合评价系统。详细介绍了其核心算法、结构、功能和数据接口。本系统采用判断矩阵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其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得出权重向量,使得权重的确定更具客观性。所采用的模糊综合评价算法综合考虑了短路电流水平、暂态电压安全、静态潮流分布和运行经济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算法从可行限流方案集中确定最佳限流运行方案,能够对电网限流运行方案作出系统、客观、全面、定量的决策。最后以某区域电网为例验证了所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网络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电力系统 分析综合程序 判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电流限制器参数选择的解析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玉红 张彦涛 +5 位作者 李付强 秦晓辉 韩家辉 贺海磊 王义红 孔静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37,共7页
加装故障电流限制器是限制短路电流的实用有效手段。故障电流限制器电抗值选择的传统做法是采用多次试探法,即反复在电网中串联一定规格的电抗器,然后计算原网络中短路电流超标母线的短路电流。本文推导了母线短路电流、故障电流限制器... 加装故障电流限制器是限制短路电流的实用有效手段。故障电流限制器电抗值选择的传统做法是采用多次试探法,即反复在电网中串联一定规格的电抗器,然后计算原网络中短路电流超标母线的短路电流。本文推导了母线短路电流、故障电流限制器安装支路短路电流与开路阻抗、连接线路阻抗及串联电抗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解析式,提出了故障电流限制器的参数选择的解析法,例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所提方法有助于分析电网短路电流水平对于限流电抗的敏感度,便于选择故障电流限制器的合理装设地点。相对原试探法,该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可直接应用于故障电流限制器的参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流限制器 短路电流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直流极间短路电流的解析计算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凡 付立军 +2 位作者 郭云珺 易新强 纪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7117-7125,共9页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是将十二相同步发电机与十二相不控整流器集成于一体的新型直流发电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供电品质等特点。其中,十二相不控整流器的二极管导通模式多且切换频繁,导致该发电系统直流极间短路特性难以解析计...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是将十二相同步发电机与十二相不控整流器集成于一体的新型直流发电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供电品质等特点。其中,十二相不控整流器的二极管导通模式多且切换频繁,导致该发电系统直流极间短路特性难以解析计算。为此,在介绍十二相发电机结构和数学模型基础上,分析十二相不控整流器在极间短路过程中二极管的导通模式规律,得出十二相不控整流器直流极间短路可等效为交流侧十二相同时短路,并建立平均值数学模型;利用十二相发电机数学模型及其定子4套三相绕组对称性,建立十二相发电机整流系统的等效三相模型,推导极间短路时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和物理试验验证了解析计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 十二相不控整流器 极间短路 短路电流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RSC控制的DFIG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解析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生虎 王鹏飞 +2 位作者 孙琪 吴东 黄杰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现有文献针对计及转子变流器(RSC)控制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FIG)定子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将定子磁链当作一阶直流衰减分量或忽略功率外环控制。基于DFIG电压、磁链和RSC控制方程,得到定子电流关于定子电压和定子功率的传递函数,提出定子... 现有文献针对计及转子变流器(RSC)控制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FIG)定子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将定子磁链当作一阶直流衰减分量或忽略功率外环控制。基于DFIG电压、磁链和RSC控制方程,得到定子电流关于定子电压和定子功率的传递函数,提出定子电流的精确解析表达式。基于RSC内、外环PI参数关系,推导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和角频率关于PI参数的表达式。分析了RSC内外环PI参数对定子电流直流衰减分量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解析表达式的准确性,为PI参数选取和保护装置测量、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短路电流 传递函数 直流衰减分量 转子变流器 PI参数 解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混联式整流发电机系统直流侧短路电流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云珺 王东 易新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92,共6页
针对多相混联式整流发电机系统直流侧突然短路的问题,以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为例,分析了十二相整流输出端不同联接方式,并推导了交流侧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和不同串并混联方式下的多相整流系统直流侧短路电流,进而获得了各种联接方式... 针对多相混联式整流发电机系统直流侧突然短路的问题,以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为例,分析了十二相整流输出端不同联接方式,并推导了交流侧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和不同串并混联方式下的多相整流系统直流侧短路电流,进而获得了各种联接方式下直流侧短路电流的解析表达式,总结归纳出了相应联接方式下的直流侧和交流侧短路电流比值范围,结果表明,即使均采用"两并两串"方式,但不同串并组合时的直流侧短路电流峰值是不同的;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样机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舰船电力系统开关保护装置的合理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指导,研究方法可推广至其他多相整流发电机在任意混联拓扑输出方式下的直流侧短路电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整流发电机 任意串并混联 直流侧短路 解析表达式 电流峰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稳态短路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海波 张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5,68,共7页
直流系统的短路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与交流系统有关,又要对整流电路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兼顾直流供电网络的供电模式,以往都是采用仿真计算。采用解析法分析直流供电系统稳态短路计算,引用戴维南电路定理,建立直流牵引供电回路等效电... 直流系统的短路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与交流系统有关,又要对整流电路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兼顾直流供电网络的供电模式,以往都是采用仿真计算。采用解析法分析直流供电系统稳态短路计算,引用戴维南电路定理,建立直流牵引供电回路等效电路,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及十二脉波整流电路外特性,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并给出不同系统短路容量时直流母线稳态短路计算结果报表,用以作为其他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稳态短路 计算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放电电流表示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振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0-2474,共5页
为了提供静电放电仿真研究中所需的放电电流,对几种常用的静电放电电流表示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使用电路模型计算静电放电电流的方法,列举了4种电路模型;讨论了用解微分方程法和复频域法推导静电放电电流解析表达式的方法;根据... 为了提供静电放电仿真研究中所需的放电电流,对几种常用的静电放电电流表示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使用电路模型计算静电放电电流的方法,列举了4种电路模型;讨论了用解微分方程法和复频域法推导静电放电电流解析表达式的方法;根据设定的电路参数,计算并绘出其电流曲线;通过分析、比较,显示不同电路结构模型的静电放电电流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其中,6元件模型的电流呈双峰波形,9元件模型则进一步体现出电流振荡的特点。为此,在选择电路模型时,应根据静电放电研究所关注的内容确定适当的电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 电流 解析表达式 电路模型 复频域法 电流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IG短路热效应对故障参数灵敏度的解析表达
12
作者 李生虎 张亚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1-907,共7页
定子外侧三相短路后温升,可能损坏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逐步积分方法,可以量化短路热效应,但无法区分周期与非周期分量,不易判断敏感因素,计算量也较大。文章对DFIG短路电流平方求积分,建立热效... 定子外侧三相短路后温升,可能损坏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逐步积分方法,可以量化短路热效应,但无法区分周期与非周期分量,不易判断敏感因素,计算量也较大。文章对DFIG短路电流平方求积分,建立热效应解析表达;通过分解热效应,提出周期与非周期分量的解析表达;分析各分量衰减特性和影响因素,建立热效应实用表达形式;提出热效应对定子电压降和撬棒电阻的灵敏度。所提模型有助于估计DFIG短路热效应,判断相关影响因素,为风电场热稳定检验提供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短路 热效应 灵敏度 解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限流方案优化决策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冬 周勤勇 刘玉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8,共8页
考虑限制短路电流与提高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制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限流方案优化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各种限流措施对阻抗矩阵元素的影响,推导各种限流措施与超标站点自阻抗的灵敏度关系,提出一种考虑限流措施灵敏度的支路筛选... 考虑限制短路电流与提高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制约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限流方案优化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各种限流措施对阻抗矩阵元素的影响,推导各种限流措施与超标站点自阻抗的灵敏度关系,提出一种考虑限流措施灵敏度的支路筛选策略。以总投资成本最小和短路容量裕度最小为目标,应用自适应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限流方案集。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对限流方案集进行系统性定量决策。实际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得优化决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流 短路电流 灵敏度分析 粒子群优化算法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屏蔽电缆–大地耦合的感应电流谐振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邱日强 朱峰 +2 位作者 苟江川 叶家全 杨晓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3-1248,共6页
为了从理论上分析计算空间电磁场耦合在电缆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基于架空屏蔽电缆–大地回路的有源传输线模型,得到电缆两端接不同负载时,空间电磁场在电缆上产生的感应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电缆感应电流的谐振机理,得到了谐振频率与... 为了从理论上分析计算空间电磁场耦合在电缆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基于架空屏蔽电缆–大地回路的有源传输线模型,得到电缆两端接不同负载时,空间电磁场在电缆上产生的感应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电缆感应电流的谐振机理,得到了谐振频率与电缆长度应满足的关系;并讨论了感应电流谐振与大地电导率、电缆架空高度等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电缆感应电流发生谐振时,电缆–大地回路时间常数越大,感应电流越大;当大地电导率为0.01 S/m、照射波频率为75 MHz、电缆半径为4 mm、电缆距地高度为1 m、电缆长度为2 m、电缆两端架空时,电缆上感应电流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误差<5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大地耦合 电缆感应电流 有源传输线模型 解析表达式 谐振分析 电缆–大地回路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压器中压直流端口单极接地故障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秋 范春菊 +1 位作者 徐峰 曾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16-3622,共7页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端口可能发生的单极接地短路进行故障分析。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端口一般有2种运行方式,包括单极金属回线接线和伪双极运行方式。不同运行方式下有不同的接地方式,不同的接地方式下也会有不同的故障特性。首先分...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端口可能发生的单极接地短路进行故障分析。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端口一般有2种运行方式,包括单极金属回线接线和伪双极运行方式。不同运行方式下有不同的接地方式,不同的接地方式下也会有不同的故障特性。首先分析了单极金属回路运行方式下单极接地故障特性,给出定量的短路电流计算表达式,提出在接地电阻较小时,短路过程分为谐振阶段和反并联二极管续流阶段,接地电阻较大时,仅有谐振阶段;其次分析了伪双极运行方式下的单极接地故障特性,不论是端口空载还是带负载情况,整个短路过程都只有谐振阶段。PSCAD仿真结果验证了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端口的接地故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单极接地故障分析 短路电流表达式 短路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