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时间约束的纵侧向综合调控再入滑翔轨迹快速规划
1
作者 南汶江 闫循良 +1 位作者 杨宇轩 王培臣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8,共13页
针对飞行时间约束下再入滑翔飞行器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力加速度剖面解析预测校正和倾侧反转点迭代的纵侧向综合调控再入轨迹快速规划方法。该方法将再入轨迹规划问题分为纵向规划与侧向规划。在纵向规划部分,设计与飞行时间一... 针对飞行时间约束下再入滑翔飞行器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力加速度剖面解析预测校正和倾侧反转点迭代的纵侧向综合调控再入轨迹快速规划方法。该方法将再入轨迹规划问题分为纵向规划与侧向规划。在纵向规划部分,设计与飞行时间一一对应的单参数阻力加速度剖面,并基于时间解析预测对剖面参数进行校正,完成参考剖面设计,同时满足终端高度、速度和飞行时间约束。在侧向规划部分,分析轨迹长度和终端位置调控机理,设计基于双倾侧反转点迭代的侧向规划方法,在满足终端位置约束的同时,通过调整轨迹长度,进而实现飞行时间的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时间误差的轨迹迭代修正策略,完成时间可控高精度3自由度再入轨迹生成。最终,以CAV-H再入滑翔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快速性及适应性;与现有时间可控再入轨迹规划方法相比,新方法在计算效率与精度相当情况下,可综合发挥纵侧向的时间调控能力,具有较大的时间可调范围和较少的倾侧反转次数,亦可对时间可调范围与可达域边界进行快速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轨迹规划 时间约束 纵侧向综合调控 剖面解析预测校正 时空边界快速预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降雨场景下双层非饱和土中水分一维瞬态渗流解析解
2
作者 江文豪 王浩 +1 位作者 廖光志 陈滨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21-2737,共17页
在自然环境和工程实践中,广泛存在多层非饱和土中水的渗流现象。为准确描述时变降雨场景下双层非饱和土中水分一维瞬态渗流行为,基于指数型的土-水特征曲线及渗透系数函数,首先,利用变量代换、分离变量和Fourier级数变换法推导得到了相... 在自然环境和工程实践中,广泛存在多层非饱和土中水的渗流现象。为准确描述时变降雨场景下双层非饱和土中水分一维瞬态渗流行为,基于指数型的土-水特征曲线及渗透系数函数,首先,利用变量代换、分离变量和Fourier级数变换法推导得到了相应解析解,该解析解还考虑了任意初始含水率分布和两类底部边界;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现有两个解析解和相应数值解比较,充分验证了所提解析解正确性;最后,以简化双层土质盖层为例,分析了水分在双层非饱和土中一维瞬态渗流规律。结果表明:在总降雨量相同情况下,“前峰型”降雨模式下盖层中的储水量较小,累计渗漏量CQb较大,“后峰型”降雨模式则与之相反;相比于饱和渗透系数较小的土质盖层位于双层盖层上方的情况,其位于下方时对应的储水量较大,CQb值较小;当初始总储水量相同时,底部体积含水率越大,降雨一段时间后盖层中的储水量越小,CQb值越大;盖层的初始有效饱和度Sini越大,降雨过程中CQb值也越大,且在同一时刻,CQb值随Sini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非饱和土 瞬态渗流 时变降雨 解析解 初始含水率分布 底部边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排水边界双层地基一维固结黏弹性解
3
作者 邱昌虎 蒋明杰 +1 位作者 杨伟涛 梅国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66,共7页
文章基于连续排水边界,利用Merchant模型描述土体的黏弹性,并结合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建立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一维固结模型。通过边界转换法和Laplace变换推导频域内控制方程的解析解,利用Stehfest数值逆变换法得到时域内土体超孔隙水... 文章基于连续排水边界,利用Merchant模型描述土体的黏弹性,并结合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建立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一维固结模型。通过边界转换法和Laplace变换推导频域内控制方程的解析解,利用Stehfest数值逆变换法得到时域内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的半解析解,并依次给出沉降和孔隙水压力定义下2种固结度的半解析表达式。基于已有的单层黏弹性解,退化分析验证了解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探究2种定义下固结度的区别以及界面参数、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参数对地基固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的弹性解答,黏弹性解解释了土体变形总是滞后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现象;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随界面参数的增大而加快,黏滞系数越小且渗透系数越大时土体固结越快,但黏滞系数对固结的影响主要在中后期,渗透系数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前中期。该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基的沉降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排水边界 双层地基 固结 黏弹性 半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apture probability analytic model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launched anti-torpedo torpedo 被引量:3
4
作者 Bao-qi Wu Xiao-cun Guan +1 位作者 Shao-hua Guan Jing-bin Sh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With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electromagnetic launch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to launch shipborne anti-torpedo torpedo(ATT).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n analytic model to pre-evaluate the capture probability of t... With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electromagnetic launch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to launch shipborne anti-torpedo torpedo(ATT).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n analytic model to pre-evaluate the capture probabilit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launched ATT.The mathematics model of the multi-stage coilgun and the trajectory of the ATT is established for analysis.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apture probability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including the entry point dispersion of the ATT and the position dispersion of the incoming torpedo.Adopting the advanced angle interception mode,the ATT search model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and the course error is synthetically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mplicit function.A geometric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tegral boundaries of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is proposed,based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ATT and the incoming target.To verify the proposed integral model,the digital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is conduct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variation trends and the calculation value of the proposed analytic model are coincident with the statistic results from Monte Carlo method.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regarding the analytic model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launch Anti-torpedo torpedo analytic model Dispersion variance Integral bound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变污染源与土工膜破损的污染物二维迁移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天义 孙德安 +3 位作者 傅贤雷 陈征 汪磊 杜延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50-2456,共7页
土工膜常被用为填埋场中第一道衬垫来阻隔上部的渗沥液,从而避免有毒物质进入下伏土层。然而,土工膜在铺设或服役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受到外力而破损,使其阻隔性能大大降低。鉴于此,在考虑污染源随时间变化的前提下,建立了污染物在通过破... 土工膜常被用为填埋场中第一道衬垫来阻隔上部的渗沥液,从而避免有毒物质进入下伏土层。然而,土工膜在铺设或服役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受到外力而破损,使其阻隔性能大大降低。鉴于此,在考虑污染源随时间变化的前提下,建立了污染物在通过破损土工膜进入土层的二维迁移模型。结合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及边界转换法,给出了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半解析解。采用数值解与半解析解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研究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通过分析不同参数下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的规律,研究污染物透过破损的土工膜后在土层中的迁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工膜破损率越大,污染物迁移越快,且浓度变化敏感性随着破损率减小而提高;另外,假定浓度函数为指数函数时,土层中的污染物浓度存在峰值,具体表现为浓度参数越大,峰值越大且出现时间越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土工膜 污染物迁移 边界转换法 半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边界作用下人工冻结温度场解析解 被引量:2
6
作者 洪泽群 付硕任 +1 位作者 胡向东 王宝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58,共10页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半无限平面内包含直线绝热边界的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热势函数叠加结合镜像法求解了单根、2根以及3根冻结管的温度场解析解,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解析解与稳态数值解吻合较好,与瞬态数值解的误差随冻结时间延长而减小,冻结第50天3种模型的误差分别为0.39℃、0.17℃和0.06℃,均能控制在0.5℃以内;等温线在绝热边界处与边界垂直,只存在平行于边界的热流而没有法向热流,绝热边界对于其与冻结管之间区域的温度降低更加有利;随着绝热边界与冻结管距离d的增加,对冷量传递的阻断作用降低,冻结模型逐渐向无限大平面模型转化,实际工程应根据冻结壁设计厚度,合理匹配管间距l和边界距离d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人工冻结法 温度场 解析解 数值模拟 绝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排水边界下抽水引发的弱透水层固结解
7
作者 江留慧 李传勋 +1 位作者 吴文兵 梅国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9-1486,共8页
为探究更能反映实际透水能力的排水边界对超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的影响,首先,通过引入孔压随时间指数衰减的连续排水边界,建立连续排水边界下潜水层水位变化引发的下卧弱透水层一维固结模型;其次,采用分离变量法获得其模型普遍... 为探究更能反映实际透水能力的排水边界对超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的影响,首先,通过引入孔压随时间指数衰减的连续排水边界,建立连续排水边界下潜水层水位变化引发的下卧弱透水层一维固结模型;其次,采用分离变量法获得其模型普遍解析解答以及水位瞬时下降和水位单极等速下降2种特殊降水模式的解析解;然后,通过特定条件下解析解的退化初步验证本文解析理论的正确性;最后,以水位单级等速下降为例,利用本文解计算不同界面参数下弱透水层的固结曲线,着重分析界面参数对固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沉降曲线与室内试验沉降曲线对比,最大误差为13%,进一步说明连续排水边界更贴合实际透水边界;界面参数越大(排水边界透水性越好),孔压消散速率越快,固结速率越快,越早完成固结,但其并不影响最终固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下降 土力学 连续排水边界 界面参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局部冻结止水的稳态温度场解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泽群 付硕任 +4 位作者 石荣剑 张勇 陆路 孙猛 仇培云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为求解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出现渗漏而采用局部冻结止水的温度场分布,以基坑阳角处3管冻结封水为背景,考虑地连墙绝热边界的影响,基于热势叠加理论和镜像法,推导获得稳态温度场解析解,并通过不同特征截面上解析与数值结果的对比,验证解析... 为求解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出现渗漏而采用局部冻结止水的温度场分布,以基坑阳角处3管冻结封水为背景,考虑地连墙绝热边界的影响,基于热势叠加理论和镜像法,推导获得稳态温度场解析解,并通过不同特征截面上解析与数值结果的对比,验证解析解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表明:1)稳态条件下各特征截面的温度误差在0.3℃以内,解析解具有足够的精确性;2)随着冻结天数的增加,冻结模型由非稳态逐渐向准稳态转变,温度误差不断减小,由第10天的17.1℃降低到第100天的0.3℃,解析解随冻结时间延长而逐渐适用和准确;3)铺设保温材料的地连墙限制了冷量的耗散,有利于基坑阳角与冻结管轴面之间土体的降温,而冻结管轴面对称位置的冻土温度明显更高(最大温差达17℃),成为冻结薄弱区域;4)在基坑局部渗漏水冻结修复时,考虑绝热边界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应关注冻结薄弱区域的存在,以优化冻结管与绝热边界的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渗漏水 局部冻结 温度场 解析解 绝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荷载和变边界的软土大应变非线性固结分析
9
作者 薛晴 李传勋 郭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39,共9页
为了准确预测实际土层的固结速率,在Gibson大应变固结理论基础之上,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和土层表面随时间改变的变排水边界条件,建立考虑变荷载和变边界的软土大应变非线性固结模型。在此基础上,获得单级加载和多级加载条件下... 为了准确预测实际土层的固结速率,在Gibson大应变固结理论基础之上,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和土层表面随时间改变的变排水边界条件,建立考虑变荷载和变边界的软土大应变非线性固结模型。在此基础上,获得单级加载和多级加载条件下大应变非线性固结模型的显式解析解,利用获得的解析解开展计算以分析界面参数、荷载取值对土层固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荷载对土体内部超静孔压消散的影响表现为随着荷载的增大,超静孔压消散得越快,但其不会影响土体最终完成固结的时间;参数I_(c)(α-2)取值对土体固结性状的影响表现为固结速率随着参数I_(c)(α-2)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描述土体非线性特性的参数取值对固结性状的影响在变边界下显现的固结性状会出现延迟现象,不同参数下的变边界更能反映土体边界的真实透水性情况,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超静孔压实际的消散速率反演界面参数,以便能准确预估土层的固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与地基 天然地基 解析解 变荷载 变边界条件 大应变固结 非线性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双向功能梯度板瞬态热应力分析
10
作者 黄梦婷 仝国军 +1 位作者 张东健 蒲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1-1639,共9页
为了研究多孔双向功能梯度板在热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化特征,本文由定解条件结合传热学基本定律得到平面温度场及应力场解析解,运用解析法求解研究模型的应力场,通过算例分析加热时间、沿板长方向的孔隙率控制参数A_(x)、沿板厚方向的孔... 为了研究多孔双向功能梯度板在热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化特征,本文由定解条件结合传热学基本定律得到平面温度场及应力场解析解,运用解析法求解研究模型的应力场,通过算例分析加热时间、沿板长方向的孔隙率控制参数A_(x)、沿板厚方向的孔隙率控制参数A_(y)以及4种边界加热函数对多孔双向功能梯度板热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板内热应力等高线表现为非对称分布,最大压应力积聚于上边界处且最小压应力积聚于右下区域;2)孔隙率控制参数A_(x)的取值变化不改变板内最大及最小热应力的坐标位置;3)加热时间及孔隙率控制参数A_(y)取值的变化导致板内热应力等高线的变化较大,而孔隙率控制参数A_(x)及上边界加热函数对板内热应力影响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板 热应力 解析解 加热边界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修正Timoshenko梁横向自振特性分析
11
作者 柳伟 汪过兵 +1 位作者 赵志鹏 赵晓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0-1338,共9页
基于修正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修正Timoshenko梁的横向振动控制方程,运用回传射线矩阵法推导出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两端简支修正Timoshenko梁自振频率和衰减系数的解析解,结合二分法和黄金分割法计算了经典边... 基于修正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修正Timoshenko梁的横向振动控制方程,运用回传射线矩阵法推导出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两端简支修正Timoshenko梁自振频率和衰减系数的解析解,结合二分法和黄金分割法计算了经典边界条件下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修正Timoshenko梁的自振特性,对比分析了考虑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梁长及不同的边界条件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修正Timoshenko梁的各阶自振频率和衰减系数小于经典Timoshenko梁的各阶自振频率和衰减系数;梁越短,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对结构自振频率和衰减系数的影响越大,且对高阶的影响明显大于低阶;边界约束条件越强,振动能量衰减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Pasternak地基 修正Timoshenko梁 回传射线矩阵法 解析解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条件对土层粘弹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汉龙 高玉峰 +1 位作者 朱伟 费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12,共5页
边界条件是土层粘弹性地震反应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地表面,一般作为自由边界;而对于地下深处基岩面,边界条件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静止边界,二是非静止边界。首先给出了在时间域内单层地基一维土层粘弹性地震反应封闭解析解,然后从理论... 边界条件是土层粘弹性地震反应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地表面,一般作为自由边界;而对于地下深处基岩面,边界条件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静止边界,二是非静止边界。首先给出了在时间域内单层地基一维土层粘弹性地震反应封闭解析解,然后从理论上分析边界条件对土层粘弹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认为采用静止边界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得到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符合天然地震记录形式,而采用非静止边界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得到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初始阶段出现较大幅度的振荡现象。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这种振荡现象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当土层阻尼比较小或剪切波速增大时,振荡现象加剧;当土层阻尼比较大或剪切波速减小时,振荡现象减弱。此外,采用非静止边界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表现出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层对基岩输入地震动的放大作用逐步转化为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边界 非静止边界 地震反应 解析解 土层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张量数据的边界识别和解释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马国庆 李丽丽 杜晓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5-821,844+682,共7页
本文利用方向解析信号进行磁张量数据的边界识别和解释,该方法最大优势是在进行反演时不用给出异常体形状的先验信息,且得到结果受磁化方向干扰小。文中给出了方向解析信号的定义,以及进行边界识别的基本公式,并将方向解析信号与欧拉方... 本文利用方向解析信号进行磁张量数据的边界识别和解释,该方法最大优势是在进行反演时不用给出异常体形状的先验信息,且得到结果受磁化方向干扰小。文中给出了方向解析信号的定义,以及进行边界识别的基本公式,并将方向解析信号与欧拉方程联合进行异常的解释。通过对不同形状地质体产生的磁张量异常进行试验,表明该法能很好地完成张量数据的边界识别和解释。将其用于M区实测数据计算,获得了地下磁性体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信号 张量 边界 欧拉反褶积 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边界元法中边界积分的解析处理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耀明 孙焕纯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3-603,共11页
确立了平面位势和弹性力学问题的边界元直接法中边界积分的解析计算框架系统 ,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高斯近似求积分· 数值算例表明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特别是在边界量和边界附近区域内点物理量的计算可获得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平面位势问题 解析法 弹性力学 边界元 边界积分 数值求解 直接变量边界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对流-扩散试验各种边界条件及其统一形式解析解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文杰 赵培 贾文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59-2764,共6页
黏土系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防治工程,扩散系数是其关键参数之一,实验室一般通过拟合一维土柱对流-扩散试验数据来确定土的扩散系数。探讨了常用的零浓度边界、零浓度梯度边界和半无限边界对应的试验条件,给出了各边界条件的统一形式... 黏土系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防治工程,扩散系数是其关键参数之一,实验室一般通过拟合一维土柱对流-扩散试验数据来确定土的扩散系数。探讨了常用的零浓度边界、零浓度梯度边界和半无限边界对应的试验条件,给出了各边界条件的统一形式,通过引入变换式和辅助问题,求解得到各边界条件下统一的有限厚度土层中对流-扩散-吸附解析解,分析了各解析解之间的差异和用于数据拟合产生的误差。结果表明,每一种底边界条件都与土柱试验底部的实际情况相对应,柯西边界可看作各种边界条件的统一形式;土柱未被击穿时各边界条件解析解无差别;土柱击穿后,越靠近土柱底面,各种边界条件解析解计算结果差异越大,底面处浓度值随柯西参数?/?的增大而减小,?/?越大,代表底边界处扩散在溶质迁移中所占比例越大,同时底部浓度梯度越大;算例中对底部为半无限边界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若采用零浓度边界和零浓度梯度边界,计算结果分别偏大15%和偏小9%,根据土柱底部的对流-扩散比例和浓度梯度具体情况选择相应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是保证数据拟合正确性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扩散 土柱试验 边界条件 统一形式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源强迫的边界层低涡解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晓冉 李国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考虑边界层低涡为受非绝热加热和摩擦强迫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采用Boussinesq近似,通过求解柱坐标系中涡旋模式的初值问题,分析了热源强迫对低涡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强迫对低涡的流场结构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 考虑边界层低涡为受非绝热加热和摩擦强迫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采用Boussinesq近似,通过求解柱坐标系中涡旋模式的初值问题,分析了热源强迫对低涡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强迫对低涡的流场结构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加热的径向分布有密切关系.对边界层涡旋解讨论的结果可以解释青藏高原低涡系统的某些重要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 边界层 解析解 强迫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片边界层方程的解析解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玉才 李莉 +1 位作者 潘爱先 何希杰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6期20-22,54,共4页
给出了离心泵叶片表面的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的解的构造及其计算方法 ,并以计算实例说明了该解的唯一性和算法的稳定性、收敛性。
关键词 离心泵 边界层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动边界模型的解析与数值解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文超 姚军 +2 位作者 陈掌星 刘曰武 孙海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5-612,共8页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多孔介质非达西渗流模型属于强非线性动边界问题,分别利用相似变量变换方法和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有限差分方法,对内边界变压力情况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一维低渗透多孔介质非达西渗流动边界模型进行了精确解...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多孔介质非达西渗流模型属于强非线性动边界问题,分别利用相似变量变换方法和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的有限差分方法,对内边界变压力情况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一维低渗透多孔介质非达西渗流动边界模型进行了精确解析与数值求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动边界模型存在唯一的精确解析解,且所求得的精确解析解可严格验证数值解的正确性;且当启动压力梯度值趋于零时,非达西渗流动边界模型的精确解析解将退化为达西渗流情况下的精确解析解.由求解结果作出的非零无因次启动压力梯度下的地层压力分布曲线表现出紧支性特点,其与达西渗流模型的有显著不同.因此,研究低渗透多孔介质中非稳态渗流问题时,应该考虑动边界的影响.研究内容完善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力学理论,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试井解释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动边界 精确解析解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半渗透边界的隧道周围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解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翔宇 刘国彬 +1 位作者 刘铭 冯庆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2,共8页
通过引入衬砌半渗透边界条件,将Terzaghi-Rendulic固结理论和Burgers黏弹性模型相结合建立土体固结–流变耦合模型,采用复变函数解法推导出求解黏弹性介质中半透水隧道周围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表达式,并以上海地铁二号线某区间隧道为工... 通过引入衬砌半渗透边界条件,将Terzaghi-Rendulic固结理论和Burgers黏弹性模型相结合建立土体固结–流变耦合模型,采用复变函数解法推导出求解黏弹性介质中半透水隧道周围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表达式,并以上海地铁二号线某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不同衬砌透水程度对隧道周围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与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衬砌与土体相对渗透系数的增大,隧道外壁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度不断增快;隧道周围土体距离衬砌外壁越远,其初始超孔隙水压力越小,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也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隧道 半透水边界 BURGERS模型 超孔隙水压力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元法的边坡矢量和稳定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邓琴 郭明伟 +1 位作者 李春光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71-1976,共6页
矢量和法物理力学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且能根据边坡当前的应力分布状态合理地评价其整体稳定性状态。其中边坡的应力状态通常是采用有限元法来求解。由于边界元法具有研究问题降阶、离散化带来的误差值仅产生在边界以及计算量小等优点,... 矢量和法物理力学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且能根据边坡当前的应力分布状态合理地评价其整体稳定性状态。其中边坡的应力状态通常是采用有限元法来求解。由于边界元法具有研究问题降阶、离散化带来的误差值仅产生在边界以及计算量小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平面问题,以源点作为原点,以所积分单元的切向和法向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对于线性单元可以得到所有积分的解析解。因此,可以得到计算区域内部任意点的场变量的解析解,这就保证了位于边界附近区域场变量的精度。利用边界元法得到二维边坡体内连续的应力分布状态,使用矢量和法对该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且与基于有限元的矢量和法、极限平衡法进行对比分析。边坡圆弧滑面和折线滑面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边界元法得到的矢量和安全系数和基于有限元的矢量和法、极限平衡法基本一致;边界元法对应的矢量和安全系数对边界单元尺寸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和法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解析解 极限平衡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