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direct searches for non-smooth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1
作者 Huang Tiany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889-898,共10页
Many difficult engineering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by the convention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 practice. Direct searches that need no recourse to explicit derivatives are revived and become popular since the new ... Many difficult engineering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by the convention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 practice. Direct searches that need no recourse to explicit derivatives are revived and become popular since the new century. In order to get a deep insight into this field, some notes on the direct searches for non-smooth optimization problems are made. The global convergence vs. local convergence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expected solutions for simulation-based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re pointed out. The sufficient and simple decrease criteria for step acceptance are analyzed, and why simple decrease is enough for globalization in direct searches is identified. The reason to introduce the positive spanning set and its usage in direct searches is explained. Other topics such as the generalization of direct searches to bound,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straints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programming non-smooth optimization stochastic simulation direct searches positive spanning set convergence analysis pattern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高密度城市三大关键生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云才 刘悦 王育辉 《园林》 2025年第6期4-13,共10页
快速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共同胁迫使得高密度城市面临多重生态风险,包括城市热岛、洪涝灾害与空气污染等,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威胁人类福祉。因此,亟需对全球高密度城市的生态问题与应对策略开展研究。以Web o... 快速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共同胁迫使得高密度城市面临多重生态风险,包括城市热岛、洪涝灾害与空气污染等,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威胁人类福祉。因此,亟需对全球高密度城市的生态问题与应对策略开展研究。以Web of Science和Scopus为文献检索数据源,通过系统性分析258篇文献揭示全球高密度城市生态问题的研究特征。首先,对全球高密度城市关键生态问题的数量分布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对三大生态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尺度差异进行讨论,并提出城区与场地尺度下生态问题的应对策略;最后,研究表明城市三维形态、立体生态空间是未来生态问题的重点。研究结论表明:(1)亚洲地区对高密度城市生态问题关注度最高,城市热岛是全球高密度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2)景观格局特征与建成环境特征是城市热岛与洪涝的重要影响因素,生物物理特征与建成环境特征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3)优化城市景观构成与空间配置可缓解高密度城市生态问题。研究结果为高密度城市开展生态研究与应对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城市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优化 尺度性 系统性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转化的生态空间优化路径
3
作者 刘颂 张浩鹏 吴鼎闻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生态空间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如何促使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向服务间协同转化是生态空间规划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转化视角,揭示权衡协同内涵与两者转化的可能性,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生态空间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如何促使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向服务间协同转化是生态空间规划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转化视角,揭示权衡协同内涵与两者转化的可能性,明确权衡协同转化以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与评估尺度为价值判断依据,阐释生态空间异质性决定权衡协同异质性。从“效应评估”“驱动力解析”和“格局塑造”3个方面建构以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增益为目标的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思路。以芜湖市为例,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转化规律、关键驱动力及其作用,建构多情景生态空间格局方案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理论的实践应用指引方向,同时创新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生态空间 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下智能化灌溉技术需求分析与优化策略
4
作者 李世柱 黄文明 《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阐明智能化灌溉技术应用目的与意义,介绍智能化灌溉技术体系。通过资料查阅、电话访谈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智能化灌溉技术需求,并且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旨在为智能化灌溉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种植模式 智能化灌溉技术 配套技术 需求分析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5
作者 陈永生 陈诚 毕雨辰 《园林》 2025年第5期4-13,共10页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能保护物种多样性、提升全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绿色转型的媒介,是快速城市化环境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当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中小城市的关注度不足,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能保护物种多样性、提升全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绿色转型的媒介,是快速城市化环境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当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中小城市的关注度不足,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研究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并针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中的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根据研究结果,在研究区域初步构建源斑块32个、潜在生态廊道446条,其中包含重要廊道31条、一般廊道383条、可建设廊道32条。并进一步增补2处源斑块、24处生态踏脚石、64条廊道,以提高网络的完整度和复杂度。最后采用网络闭合度、点线比率以及网络连接度对优化后的网络进行评估,为六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提出指引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网络构建 优化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源斑块 生态踏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异质性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任菲 肖萌 刘志成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73,共13页
探索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揭示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景观系统的影响。基于ArcGIS与Fragstats软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移动窗口和主成分分析方法,... 探索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揭示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景观系统的影响。基于ArcGIS与Fragstats软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移动窗口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了景观破碎化指数来定量评估和分析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展开驱动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30年间研究区内景观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蔓延度指数(CONTAG)逐年降低,景观分离度(DIVISION)和香农多样性(SHDI)逐年升高。京津冀全域的景观破碎度在1990-2020年间增长6.19%,年均上升0.2%。分类型景观中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加剧,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2)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中,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的破碎化程度最高,30年间破碎度降低占据主导地位。平原地区整体破碎化程度低于西北部山区,但各城市在研究期间破碎化程度显著加剧,以廊坊市和沧州市最显著,增幅超过30%。大城市的城乡交错区域遭受了较大的人为干扰,以北京市、天津市和石家庄市城郊区的受损状况最显著。3)时空异质性表明,京津冀地区景观破碎化格局是自然地理因素和人为活动干扰的综合作用结果,二者在相互作用后解释力显著提升。30年间高程、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和土地利用类型始终是影响景观破碎化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景观格局 破碎化 时空异质性 主成分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识别-筛选-置换逻辑的赣东南耕园错配区布局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东汕 罗松开 +1 位作者 罗志军 童锦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3-293,共11页
因地制宜地解决农业生产空间错配问题,合理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于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赣东南耕园错配区为例,针对存在的耕园错位问题,将可恢复园地纳入布局优化置换对象,构建基于识别... 因地制宜地解决农业生产空间错配问题,合理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于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赣东南耕园错配区为例,针对存在的耕园错位问题,将可恢复园地纳入布局优化置换对象,构建基于识别-筛选-置换逻辑的耕园布局优化框架,并综合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实现耕园错配区布局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特征劣势地块总面积3332.33 hm^(2),Ⅰ等地较少,耕地中Ⅲ等地占比最高,占33.99%,可恢复园地中Ⅳ等地占比最高,为25.89%;布局优化后研究区耕地Ⅰ、Ⅱ、Ⅲ等地面积均增加,Ⅳ、Ⅴ、Ⅵ等地面积均减少,耕地平均等别提升了0.63,耕地整体质量水平提高;2)研究划定耕地初步调出区6253.04 hm^(2)、整治区2914.30 hm^(2),最终调出区3338.74hm^(2)。根据面积平衡原则,从3511.37 hm^(2)宜耕区中划定置换区3341.38 hm^(2);3)布局优化后研究区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得到改善,同时,6°以上坡耕地数量减少,6°以上园地面积增加;4)建议具体的耕园地布局优化工作应结合现实,依据各研究分区的特点及发展需要,进一步制定不同的工作规划。研究结果可为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布局优化 可恢复地类 耕园错配区 景观格局特征 赣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河流和半喀斯特河流流域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多时空尺度影响差异
8
作者 王晶晶 刘睿 +1 位作者 谢雨欣 张静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7-1344,共18页
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在不同类型河流和不同时空尺度下存在差异,研究两者之间的定量影响差异可为不同类型河流水污染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喀斯特河流——乌江和半喀斯特河流——嘉陵江为研究对象,基于两条河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和... 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在不同类型河流和不同时空尺度下存在差异,研究两者之间的定量影响差异可为不同类型河流水污染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喀斯特河流——乌江和半喀斯特河流——嘉陵江为研究对象,基于两条河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数据,选取河岸带缓冲区(100~500 m)和子流域6个空间尺度,采用冗余分析定量探讨不同类型流域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多时空尺度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嘉陵江流域的土地利用主要以耕地为主,乌江流域的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为主。两流域的聚集度和最大斑块指数相差极小,聚集度在各空间尺度上差异不显著,最大斑块指数随空间尺度的上升而减小。嘉陵江流域的边缘密度高于乌江流域,且在流域内随空间尺度的上升而减小,乌江流域呈相反趋势。香农多样性指数值在嘉陵江流域高于乌江流域,在嘉陵江流域内随空间尺度的上升而减小,而在乌江流域随空间尺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2)多数水质指标浓度在雨季高于旱季,总氮是两流域水质污染的关键指标,总磷是潜在的营养物质污染物,整体上乌江流域水质优于嘉陵江流域,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比和土地利用差异是造成两流域水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3)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在旱季和河岸带400 m缓冲区对水质变量解释率最高,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在雨季和子流域对水质变量解释率最高,总体上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对水质变化的贡献率高于嘉陵江流域。(4)不同土地利用指数对水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建设用地、边缘密度、耕地和水域对嘉陵江水质影响显著,其中水域对水质具有正面效应。水域、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耕地是影响乌江流域水质的关键因子,其中耕地对水质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因此,不同类型的河流应在最佳时空尺度范围内,根据流域内地貌特征合理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提升河岸带林地覆盖率,推行生态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而促进河流水环境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质 景观格局 多尺度效应 冗余分析 喀斯特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丽 吴勇 +2 位作者 黄天宝 欧光龙 申瀚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6,共9页
以昆明市及其中心建成区为研究对象,1990-2020年景观分类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梯度分析法及景观干扰度分析了研究区时间序列上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昆明市城镇化过程,建设用地景观在30 a间增长... 以昆明市及其中心建成区为研究对象,1990-2020年景观分类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梯度分析法及景观干扰度分析了研究区时间序列上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昆明市城镇化过程,建设用地景观在30 a间增长了3倍,其中,80%来源于耕地,14%来源于草地。在政策的驱动下,林地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量为50 km^(2)。建成区以质心为圆心向外呈圈层单核发展到以建成区为轴线的多点跳跃性扩张,主要扩张方向为东南、西南和东北。昆明市90%为低干扰度(LD)及中低干扰度(LMD),中干扰度(MD)为7%,中高干扰度(MHD)及高干扰度(HD)占比为3%。中心建成区4 km内MD占比15%,MHD及HD总体占比8%,景观干扰度高于其他距离。本研究可以为昆明市土地规划方案制定和城市发展方向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梯度分析 景观指数 景观干扰度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种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与保护策略研究——以浙南泰顺县为例
10
作者 陈伟荣 林钟杨 +5 位作者 罗昶旭 冯益潘 龚冬琴 章书生 张秋怡 邓劲松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4,I0002,共8页
以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浙南泰顺县为研究区域,结合多物种保护全面评估区域栖息地适宜性。选取了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3种具有区域生态指示意义的物种为保护对象,基于红... 以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浙南泰顺县为研究区域,结合多物种保护全面评估区域栖息地适宜性。选取了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3种具有区域生态指示意义的物种为保护对象,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物种分布模型,结合景观格局评估栖息地适宜性,并提出保护策略。结果表明,泰顺县有838.19 km^(2)(47.41%)的区域为适生区,但存在显著的栖息地碎片化特征;识别出253.70 km^(2)为保护空缺区。根据分析结果划定4个优先保护区,并提出填补保护空缺、降低人为活动干扰、优化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加强种群动态监测等针对性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景观格局分析 最大熵模型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江苏片区水质时空特征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联机制
11
作者 蒋小雨 杜倩雯 +1 位作者 黄萱 佘冬立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目的]为探究太湖流域汛期和非汛期水质对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方法]基于太湖流域江苏片区2020—2023年31个断面的水质数据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选取高锰酸钾、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及浊度6个水质指标和水... [目的]为探究太湖流域汛期和非汛期水质对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方法]基于太湖流域江苏片区2020—2023年31个断面的水质数据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选取高锰酸钾、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及浊度6个水质指标和水质污染指标并提取多尺度圆形缓冲区(100、300、500、1000、1500、2000 m)内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特征。结合冗余分析方法,确定汛期和非汛期下解释水质的最佳空间尺度和关键影响因子。[结果]研究区汛期水质整体上优于非汛期,但溶解氧在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p<0.05)。研究区水质空间分布呈现太湖湖区内及其周边水质相对较好,而东部和南部地区水质较差的整体格局。可能与区域经济活跃度呈现的“南高北低、东强西弱”的发展特征密切相关。300 m缓冲区为汛期和非汛期景观指数对水质解释能力最强的空间尺度,并且汛期解释率强于非汛期,达到55.9%。类型水平中建设用地的聚合度、耕地的面积占比和破碎度及景观水平中蔓延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边缘密度是影响太湖流域江苏片区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最佳缓冲区300 m范围内,平均斑块面积、建设用地的聚合度及耕地的面积占比与高锰酸钾、总氮、总磷浓度和浊度呈负相关,表明景观越破碎,建设用地斑块越分散,耕地不存在优势斑块时,更容易导致水质的恶化。[结论]研究结果为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提升水质管理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特别是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动态调控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水体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质 景观格局 空间尺度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生态空间结构及连通性动态变化分析
12
作者 朱希希 侯玉婧 +3 位作者 王甜甜 张宗祥 黄辉 王树祥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4,共9页
基于1990—2020年7期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转移矩阵、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斑块重要性指数(dPC)等方法,初步分析了南京市生态用地结构与景观连通性的关系以及重要生态斑块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耕地和水体是南京城市用地... 基于1990—2020年7期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转移矩阵、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斑块重要性指数(dPC)等方法,初步分析了南京市生态用地结构与景观连通性的关系以及重要生态斑块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耕地和水体是南京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土地来源,1990—2020年,生态景观组分数量增加近5倍,等效连通面积(ECA)下降了24.24%,网络连通度(DOC)降低了3.48%,表明生态用地被逐渐分割和隔离。斑块重要性分析表明:南京市重要生态斑块面积基本呈缩减趋势。长江湿地、石臼湖风景名胜区、老山森林公园、横山林场、固城湖生态景区、汤山林场等区域是目前维持南京市景观连通性的关键生态节点,在今后的监管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措施,有效减少社会经济活动对南京市生态空间结构及连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土地利用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用地格局特征对碳汇的影响
13
作者 潘宥承 吴远翔 +1 位作者 孟德惠 李婷婷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00-107,116,共9页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生态用地碳汇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总结在该精度下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作为碳汇绩效指标,通过Fragstats...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生态用地碳汇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总结在该精度下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作为碳汇绩效指标,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15个景观格局指数,利用GS+软件的半变异函数方法确定林地、耕地和草地各自的最佳网格精度;在最佳精度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揭示省级尺度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结果】1)黑龙江省年总NEP呈现明显碳汇,林地贡献90.63 TgC,耕地贡献40.4 TgC,草地贡献1.45 TgC。2)确定省级尺度下生态用地景观格局与NEP相关性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为林地30 km,耕地25 km,草地35 km。3)黑龙江省林地与耕地各6个格局指标、草地的11个格局指标与碳汇量显著相关,其中面积、连通性、聚集度3类格局特征是影响生态用地碳汇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黑龙江省林地、耕地和草地的年总NEP整体为明显碳汇;林地、耕地、草地各格局指标与碳汇量均显著相关;在省级尺度下,应按地类分尺度探寻最佳网格精度;通过扩大碳汇区域面积、增强生态系统连通性、提升生态聚集度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空间异质性 最佳网格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生态空间效率演变及景观格局的影响归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昊彧 黄康江 +3 位作者 陈晓东 赵劼 熊军 田康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2-913,共12页
探讨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的影响,对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贵州省生态空间效率演变特征,探究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 探讨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的影响,对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贵州省生态空间效率演变特征,探究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生态空间综合效率受纯技术和规模效率的共同影响,规模效率降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下降及其等级结构退化的主要原因。2)20年来,三类效率的空间聚集特征不断增强,综合及纯技术效率保持着西南至东北向南一侧效率较高,靠北一侧效率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规模效率演变为贵州中部和东部效率较高、西部和南部效率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景观格局指数主要是通过影响规模效率进而作用于综合效率,各景观格局指数在空间上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不同程度的时空异质性,河流水系的保护配合形态规整的多团块、优连通的生态用地布局模式有利于规模效率的提升。4)规模效率并非受各景观格局指数的独立影响,而是两两交互作用下产生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综合结果,作为主导影响因子的LSI与其他指数的交互协同作用是造成规模效率出现空间分异的主要力量。对生态空间优化时,应根据不同单元效率的高低差别、分布格局及各指标的影响差异精准施策,促进生态环境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效率 景观格局 影响机理 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优化对自然保护地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温州市为例
15
作者 朱敏 徐晓薇 +3 位作者 徐乾斌 汪旭婷 俞佳骏 方国景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后温州市自然保护地格局变化情况,优化保护地规范管理,推动生态修复提供扎实基础,更好地发挥自然保护地在提升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和异质性进行研究,选取景观斑块...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后温州市自然保护地格局变化情况,优化保护地规范管理,推动生态修复提供扎实基础,更好地发挥自然保护地在提升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和异质性进行研究,选取景观斑块类型总面积(CA)、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等指数对温州市整合优化前后的自然保护地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呈现出明显的不规则化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整体有所改善,景观丰富度有下降趋势,景观格局较整合优化前分布更为不均匀。综上,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改善了温州市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景观破碎化,但景观的丰富度和均匀性等多样性指数降低,后期需进一步提升区域景观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景观格局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的耕地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区:以来安县为例
16
作者 杨欣悦 张晓瑞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15-123,共9页
【目的】探明安徽省来安县耕地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异特征,为区域耕地保护、提高耕地景观利用效率及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来安县12个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选取9个景观格局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平... 【目的】探明安徽省来安县耕地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异特征,为区域耕地保护、提高耕地景观利用效率及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来安县12个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选取9个景观格局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等)构建耕地景观破碎化评价体系,结合熵权法计算综合破碎度指数,并通过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其空间集聚特征。【结果】各乡镇耕地景观破碎化综合指数为0.2455~0.6361,其中,施官镇、独山镇、水口镇、三城镇为重度破碎区,半塔镇、雷官镇、大英镇为中度破碎区,汊河镇、杨郢乡、张山镇、舜山镇、新安镇为轻度破碎区;Moran’sI为0.499(P<0.01),耕地破碎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集聚;县域内集聚类型以低-低聚类和高-高聚类为主,未出现高-低型和低-高型的集聚特征,其中,杨郢乡、半塔镇、张山镇、舜山镇属低-低型,水口镇、独山镇属高-高型,其余6个乡镇的集聚水平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来安县耕地景观破碎化呈显著的空间分异与集聚特征,其中,施官镇、独山镇、水口镇、三城镇为重度破碎区,半塔镇、雷官镇、大英镇为中度破碎区,汊河镇、杨郢乡、张山镇、舜山镇、新安镇为轻度破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景观破碎化 景观格局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分异特征 来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景观优化
17
作者 李小龙 王燕飞 +2 位作者 郭发如 刘芊灵 赵帅康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75-79,共5页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借助Depthmap10软件绘制西苑公园的轴线模型,采用整合度、选择度、协同度和可理解度4个参数对西苑公园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其景观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公园中部群鹿广场所在的景观大道的全局整合度和选择度数值均最高...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借助Depthmap10软件绘制西苑公园的轴线模型,采用整合度、选择度、协同度和可理解度4个参数对西苑公园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其景观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公园中部群鹿广场所在的景观大道的全局整合度和选择度数值均最高,南部和北部的整合度数值偏低;公园除主要道路的选择度数值较高,其余道路的选择度数值均偏低;公园的协同度数值较低,部分空间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局部空间呈孤立状态;可理解度数值较低,游客不易确认自己所在的方位。基于量化分析结果和现场调研情况对公园内部景观节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公园入口景观区、休闲广场区和生态休闲区等区域提出优化策略。本文可为相关城市公园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空间句法 轴线分析法 景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县域耕地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8
作者 周雨彤 邓楚雄 邓志位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8-97,共10页
为了研究湖南省耕地分布及破碎化情况,基于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以122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破碎化指标体系评估耕地破碎化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借助地理探... 为了研究湖南省耕地分布及破碎化情况,基于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以122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破碎化指标体系评估耕地破碎化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耕地破碎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耕地破碎化空间异质性成因。结果显示:(1)湖南省2000—2020年耕地丰度逐步下降,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格局,整体由南向北递增;(2)耕地破碎化具有加剧的态势,空间上呈现东北向西南升高的分布特点,高破碎化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湘西地区耕地破碎化加剧显著;(3)耕地破碎化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且集聚性有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高-高聚类主要分布在湘西和湘南,低-低聚类则集中分布在湘北;(4)自然、人文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湖南省耕地破碎化现象的空间异质性;自然因素为其主导因素,人文因素中人均GDP、人口密度、距道路距离对其影响较大。综上所述,湖南省耕地破碎化呈现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受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管理和耕地禀赋差异影响,其空间异质性增强。基本研究结论,建议:高破碎化地区应优先土地整合和生态修复;中等地区可通过土地整治和优化农业结构提升耕地利用率;低破碎化地区则需注重耕地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破碎化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理探测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优化视角下高铁绿廊景观规划框架研究——以商合杭高铁安吉段为例
19
作者 戴一正 张晨阳 樊柏青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0,共8页
高铁绿廊是遍布中国国土空间的重要景观载体,对高铁绿廊的整体性认识有助于将高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强化高铁线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修复、风景感知提升和绿色空间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明确高铁绿廊概念、特征和价值的基础... 高铁绿廊是遍布中国国土空间的重要景观载体,对高铁绿廊的整体性认识有助于将高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强化高铁线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修复、风景感知提升和绿色空间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明确高铁绿廊概念、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以“动态追溯-结构分析-格局优化”为研究主线,从景观动态变化、景观潜在问题、景观结构改善3个方面构建高铁绿廊景观规划框架;在景观类型用地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分析、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生态连通度分析和最小累积成本分析等量化方法,形成高铁绿廊景观规划的技术路径。以商合杭高铁安吉段实证研究为例,提出“以修复生态本底作为基础,规划线性景观作为提升”的整体规划方式,并延伸出“生态修复”“风景感知”和“产业配合”三者相结合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格局优化 高铁绿廊 景观规划框架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钟山和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周边绿地空间分布特点分析与优化
20
作者 白晓航 夏聪慧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绿地空间内部要素配比不合理会削弱其生态效益,而风景区周边绿地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是城市提质增效的关键区域。本研究以南京钟山、雨花台风景区周边1km范围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遥感解译分析其绿色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 绿地空间内部要素配比不合理会削弱其生态效益,而风景区周边绿地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是城市提质增效的关键区域。本研究以南京钟山、雨花台风景区周边1km范围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遥感解译分析其绿色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10年,绿地空间在景观表现上更加破碎,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降低、斑块数量和景观形状指数先增后降,部分防护绿地转变为附属绿地。绿地空间由风景区向外延伸,越靠近风景区,绿地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多样性指数和连接度指数越大,斑块数量和景观形状指数越小,斑块面积越大且分布越连续,附属绿地更破碎、防护绿地更完整。综上,风景区周边绿地需加强与山水人文的景观耦合,打造多样化的绿地生长节点、拓展生态廊道、完善生态网络,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空间分析 景观格局指数 风景区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