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检波器与模拟检波器地震勘探效果对比分析
1
作者 王晨 林娟 +3 位作者 娄兵 马凯 阿力甫江 张雨凡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524,共8页
为精准评估数字检波器在地震勘探中的性能优势,本研究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北1井区构建了严格受控的对比试验环境。通过采用完全相同的采集参数(道距25 m、1800次覆盖、1.5~96 Hz可控震源扫描)及全频保幅处理流程,首次实现了模拟(SG-5型... 为精准评估数字检波器在地震勘探中的性能优势,本研究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北1井区构建了严格受控的对比试验环境。通过采用完全相同的采集参数(道距25 m、1800次覆盖、1.5~96 Hz可控震源扫描)及全频保幅处理流程,首次实现了模拟(SG-5型)与数字(WING_DFU节点式)检波器的等条件对比。试验数据表明:数字检波器在60~95 Hz高频段能量衰减较模拟检波器降低23%,采集单炮有效频宽较模拟检波器低频端拓宽1 Hz,高频端提升1.5 Hz,经"双高"全频处理后更将有效频带扩展至2~72 Hz(较模拟检波器的3~68 Hz低频端拓宽33%,高频端提升6%)。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显示数字检波器对白碱滩组20~40 m薄砂体的纵向分辨率提升,断层边界识别精度更高。本研究通过消除传统对比试验中采集-处理参数差异带来的系统误差,为数字检波器在低信噪比区域的高分辨率勘探应用提供了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波器 模拟检波器 保幅处理 高分辨率 准噶尔盆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保幅面波压制方法
2
作者 邬世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4-1251,共8页
陆上勘探中面波是常见干扰波之一,面波压制的保幅效果对后续资料处理具有较大影响。传统的面波压制方法很难在有效保护反射波的情况下对面波进行精确压制。由于面波具有低速、低频、高振幅的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变换的时频域... 陆上勘探中面波是常见干扰波之一,面波压制的保幅效果对后续资料处理具有较大影响。传统的面波压制方法很难在有效保护反射波的情况下对面波进行精确压制。由于面波具有低速、低频、高振幅的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变换的时频域保幅面波压制方法。首先,利用Gabor变换将地震道划分成若干个地震道片段,在地震道片段内根据面波和有效波振幅能量差异进行面波识别,从而实现时间域内面波和有效波精细分离;然后,在含有面波的地震道片段上采取频率域带通滤波,根据面波和有效波频率的差异进行面波压制;最后,利用Gabor反变换得到面波压制后的地震道。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压制面波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有效波的信息,提高了面波处理的保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压制 GABOR变换 保幅处理 时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相对保真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西文 赵邦六 +1 位作者 吕焕通 唐东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9-331,共13页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为了能有效识别岩性油气藏,通常要求对地震资料做提高分辨率处理,但过分强调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会使处理结果的保真度变差。为此,基于准噶尔盆地石东地区一条长8 km的高分辨率数据采集试验测线,通过分析剖面的反射...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为了能有效识别岩性油气藏,通常要求对地震资料做提高分辨率处理,但过分强调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会使处理结果的保真度变差。为此,基于准噶尔盆地石东地区一条长8 km的高分辨率数据采集试验测线,通过分析剖面的反射特征和频谱特征,对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剖面中出现的薄层反射信息是一种假象。然后利用相对保真地震处理方法重新处理了同一条测线的地震资料,并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最后利用两种方法解释的砂体模式建立了正演模型,模拟结果验证了相对保真处理的可信度,并证实了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处理结果中出现的薄层信息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勘探 高分辨率处理 陷频带 相对保真处理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地震相特征及识别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骁 何青林 +4 位作者 冉崎 陈康 韩嵩 黄天俊 吕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6,共9页
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存在着钻井少、岩性岩相识别困难、储层分布不清、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尚不配套等问题。为了实现对该盆地火山岩有利岩相的刻画及储层的定性定量预测,基于低频保护开展火山岩目的层地震成像处理,通过建立火山岩顶、... 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存在着钻井少、岩性岩相识别困难、储层分布不清、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尚不配套等问题。为了实现对该盆地火山岩有利岩相的刻画及储层的定性定量预测,基于低频保护开展火山岩目的层地震成像处理,通过建立火山岩顶、底界地震反射模式解释刻画火山岩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建立火山岩地震相模式,进行火山机构识别与有利火山岩相刻画,进而基于相控开展永探1井区火山岩储层波阻抗反演和储层定性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低频保护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火山岩内幕与下伏地层成像质量;②二叠系火山岩识别模式为连续强波峰反射或断续中强波峰反射顶界、弱反射底界,可识别出5类地震反射特征和3类地震相模式(喷溢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③简阳—三台地区大面积分布喷溢相,其中最有利储层发育的近火山口喷溢相沿北东方向呈点状分布,面积为1 500 km^2,次有利储层发育的远火山口喷溢相勘探面积为6 000 km^2;④永探1井区有利储层面积为600 km^2,储层厚度介于10~200 m,主要分布于成都—简阳地区,天然气勘探潜力大。结论认为,所形成的低频保护地震资料处理、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与解释、相控波阻抗反演等一系列配套技术适用于该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储层预测,为该领域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火山岩 喷溢相 低频保护 成像处理 地震相模式 储集层反演 地震勘探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地震连片相对保幅处理及储层预测技术在塔西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陶云光 袁刚 +3 位作者 陈新安 牛慧赟 孔旭 赵卫东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1期96-100,共5页
塔西南麦盖提斜坡西段发育多目的层的岩性圈闭,其主要目的层为古近系、石炭系和志留系。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要评价岩性地层的储层特征,只有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震源类型、不同采集方式采集的二维地震资料做连片相对保幅处理和地震反演... 塔西南麦盖提斜坡西段发育多目的层的岩性圈闭,其主要目的层为古近系、石炭系和志留系。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要评价岩性地层的储层特征,只有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震源类型、不同采集方式采集的二维地震资料做连片相对保幅处理和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研究来实现。文章通过对全区资料采用连片相对保幅处理的技术进行了统一基准面静校正、组合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环节的精细处理,使不同品质资料的时差、振幅、频率、相位及波形等特征得到了全面校正,满足了该区岩性圈闭研究的要求;通过对目的层段进行属性分析和地震反演等研究,加深了对该区岩性地层圈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地区 连片处理 相对保幅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无井条件下的储层及含油气预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伟方 于兴河 +2 位作者 黄兴文 滕团余 张广权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以BHH盆地ZHA地区为例,探讨了在缺乏钻井资料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结果表明,在做好地震资料“保真”处理的前提下,才能使提取的叠前、叠后地震属性更真实、可信;并综合利用叠后属性中的振幅、弧... 以BHH盆地ZHA地区为例,探讨了在缺乏钻井资料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结果表明,在做好地震资料“保真”处理的前提下,才能使提取的叠前、叠后地震属性更真实、可信;并综合利用叠后属性中的振幅、弧长、道积分等属性可以很清楚地刻画储层展布特征;利用频率、吸收系数及叠前AVO现象、泊松比变化等属性可以更好地预测油气异常,为钻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真”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属性 AVO属性 储层及含油气预测 BHH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目标的岩性油气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明 孙夕平 +3 位作者 崔兴福 张昕 李凌高 杜文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331,I0011,共10页
岩性油气藏存在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等勘探难点,在常规处理的地震资料上开展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时,地震资料分辨率、保幅性等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为此,探索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主要包括:(1)研究初期的规划阶... 岩性油气藏存在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等勘探难点,在常规处理的地震资料上开展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时,地震资料分辨率、保幅性等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为此,探索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主要包括:(1)研究初期的规划阶段,以地质目标为导向,分析储层预测对地震资料品质的要求,明确相应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关键技术,形成处理与解释整体技术流程;(2)处理解释阶段,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属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动态分析各处理环节对刻画地质目标的影响,实时反馈到处理流程中,及时对处理方法和参数选择做出相应调整,最终获得满足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需求的高品质地震资料;(3)储层描述阶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一步开展储层预测工作,对岩性油气藏储层做出更精细的判断。整个一体化流程中,处理、解释人员始终协同工作,从过去的"单向串联"工作模式变为"双螺旋并联"模式。地震解释工作时间前移,与处理工作同步开展,二者相互指导,螺旋上升,实现了处理、解释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地震预测 处理解释一体化 保幅 提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技术在三维连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翠华 何光明 +1 位作者 朱敏 王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18,195+5,共9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连片叠...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中运用相对振幅保持处理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7块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不同震源衔接处和不同区块拼接处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相位一致,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同相叠加。利用相对振幅保持处理使浅、中、深层的反射波同相轴拼接自然,振幅保持良好,偏移成像精度高,断层和断点清楚,有利于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更能满足岩性研究和储层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振幅保持 连片叠前时间偏移 子波一致性处理 提高分辨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河道砂体地质特征的地震保幅处理技术:以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尔华 陈树民 +2 位作者 宋永忠 凌云 沈加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2-739,共18页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的有效储层主要是河道砂体。由于河道砂体厚度薄(一般小于5 m),砂泥岩波阻抗差异小,加之砂、泥岩薄互层叠置,使得河道砂体地震响应弱,特征不明显,地震识别河道砂体是难题。以突出河道砂体地质特征为目标,开展了河...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的有效储层主要是河道砂体。由于河道砂体厚度薄(一般小于5 m),砂泥岩波阻抗差异小,加之砂、泥岩薄互层叠置,使得河道砂体地震响应弱,特征不明显,地震识别河道砂体是难题。以突出河道砂体地质特征为目标,开展了河道砂体识别地震处理技术研究,形成了以相对保持振幅与波形特征的补偿处理、叠前提高分辨率处理为核心技术,以处理解释一体化和处理过程监控为手段的相对保持振幅、相位和波形特征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流程。河道砂体识别地震保幅处理技术在肇源南地区应用见到明显效果,分辨率比常规处理提高15~20 Hz,保真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应用于肇源南地区,扶余油层河道和点砂坝得到清晰成像,以此部署钻井验证,符合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地震识别 相对保持振幅处理 处理解释一体化 处理过程监控 松辽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值加权的未知线谱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恩明 陈新华 孙长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0-164,176,共6页
针对目标辐射线谱信号未知时目标检测问题,提出基于幅值加权的目标检测方法。在目标辐射信号具有稳定线谱情况下该方法与已知线谱检测法增益一致;在目标辐射信号只有宽带信号情况下该方法与宽带能量积分检测法增益一致。数值仿真表明,... 针对目标辐射线谱信号未知时目标检测问题,提出基于幅值加权的目标检测方法。在目标辐射信号具有稳定线谱情况下该方法与已知线谱检测法增益一致;在目标辐射信号只有宽带信号情况下该方法与宽带能量积分检测法增益一致。数值仿真表明,与未进行幅值加权法相比,该方法检测性能得到提高,且鲁棒性较好。该方法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目标检测 宽带能量积分法 方位稳定性法 幅值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尔华 宋永忠 +2 位作者 李昂 沈加刚 关晓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8-294,共7页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储层以河道砂体为主,河道砂体的准确识别是勘探的关键。由于河道规模小,河道砂体厚度薄,远远小于地震分辨率极限,河道砂体识别也是难题。以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准确识别为目标,开展了地震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形成...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储层以河道砂体为主,河道砂体的准确识别是勘探的关键。由于河道规模小,河道砂体厚度薄,远远小于地震分辨率极限,河道砂体识别也是难题。以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准确识别为目标,开展了地震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形成了以相对保持振幅与波形特征的高分辨率处理为基础,以处理解释一体化为手段,以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拉平解释、有效属性优选、三维可视化砂体雕刻技术为特点的陆相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技术。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技术在肇源南地区应用见到明显效果,河道和点砂坝得到了清晰刻画,为扶杨油层精细勘探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杨油层 河道砂体 地震识别 相对保持振幅处理 处理解释一体化 陆相地震沉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地震资料处理的几项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小卫 吕磊 +2 位作者 刘伟方 郄树海 田彦灿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典型的岩溶储集体,因碳酸盐岩内部地层界面波阻抗差异小,奥陶系内幕反射明显较弱。岩溶缝洞的发育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反射,这个特征有助于识别岩溶。针对研究区的特点,在资料处理中,注重...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典型的岩溶储集体,因碳酸盐岩内部地层界面波阻抗差异小,奥陶系内幕反射明显较弱。岩溶缝洞的发育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反射,这个特征有助于识别岩溶。针对研究区的特点,在资料处理中,注重资料的相对保幅处理、去噪方法的优选,采用合理的反褶积技术,以提高奥陶系内幕资料的分辨率。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的合理应用是突出塔中工区奥陶系内幕反射特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圈闭 串珠状反射 保幅处理 分辨率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F-X域粘弹性波动方程保幅偏移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午阳 杨文采 +1 位作者 刘全新 王西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1期86-9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粘弹性声波波动方程进行三维偏移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修改成像条件,使修改后的成像方程中考虑振幅补偿,然后利用粘弹性单程波动方程在F-X域对震源和接收点波场进行延拓,进而完成散射、透射等补偿。理论数据处理表明该... 提出了一种利用粘弹性声波波动方程进行三维偏移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修改成像条件,使修改后的成像方程中考虑振幅补偿,然后利用粘弹性单程波动方程在F-X域对震源和接收点波场进行延拓,进而完成散射、透射等补偿。理论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理论基础可靠,处理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波动方程 Q模型 成像条件 有限差分 保幅偏移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地震数据高分辨率相对保幅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宝书 汪小将 +1 位作者 李松康 刘军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由于地下情况的复杂性,地震数据处理中的振幅保持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基于近几年的处理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高分辨率相对保幅处理的技术思路和流程,并在海上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海上地震数据 高分辨率 相对保幅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勘探领域变化看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6
15
作者 甘利灯 张昕 +2 位作者 王峣钧 孔丽云 杨廷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4-225,共12页
在分析构造、岩性地层和非常规勘探领域对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从勘探领域变化与地震技术储备之间的关系阐明当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地震波的定义出发,基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前提假设与实际勘探领域介质之间... 在分析构造、岩性地层和非常规勘探领域对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从勘探领域变化与地震技术储备之间的关系阐明当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地震波的定义出发,基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前提假设与实际勘探领域介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总结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给出整体技术发展建议:即以连续、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及其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强化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和资料保真处理研究;研发基于衰减与频散以及方位相关地震属性的储层预测特色技术;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形成面向复杂岩性地层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的地震储层预测配套技术;做好储层预测质控,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勘探领域 介质 地震岩石物理 地震资料保真处理 孔隙形态与结构 频散与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叠前保幅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靖 孙赞东 +2 位作者 吴杰 苏勤 臧胜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 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幅性,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前、后的地震剖面和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AVO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的保幅性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的保幅性及叠前AVO反演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扩散补偿 偏移距规则化 道集切除 保幅性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保真保幅处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YW3井区东河砂岩尖灭线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晓平 陈波 +2 位作者 孙维昭 张红梅 藏殿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部的YW3井区主要目的层段是石炭系东河砂岩,用常规方法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东河砂岩的尖灭线。对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保幅保真重新处理后,在正演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河砂岩在地震剖面...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部的YW3井区主要目的层段是石炭系东河砂岩,用常规方法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东河砂岩的尖灭线。对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保幅保真重新处理后,在正演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河砂岩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技术与波阻抗反演技术,进行综合地震地质解释研究,比较精细地刻画了该区东河砂岩尖灭线的展布。地震资料的保幅处理有利于解释岩性尖灭线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幅处理 尖灭线 正演模型 地震资料解释 波阻抗反演 振幅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丽艳 刘洋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7,123+246,共7页
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偏移不但能使构造准确成像,而且还可为AVO分析提供更多可靠信息。本文以纵波的单程波方程为基础,给出了转换波的单程波方程。根据反褶积成像条件,利用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推导出转换波的共炮保幅叠前时间偏移... 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偏移不但能使构造准确成像,而且还可为AVO分析提供更多可靠信息。本文以纵波的单程波方程为基础,给出了转换波的单程波方程。根据反褶积成像条件,利用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推导出转换波的共炮保幅叠前时间偏移公式。由于最后反演积分的结果是体现反射系数的信息,所以又导出了转换波乘积型成像条件的共角度道集的偏移公式,这样使偏移后道集的振幅峰值成为入射角的函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理论模型试算证明,无论是水平层还是倾斜层,应用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都能使偏移后的振幅峰值比较真实地反映原始反射系数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转换波 振幅保持 地震数据处理 单程波方程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交叉排列面波压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颖 裴江云 +3 位作者 林春华 何恕 赵旭 刘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2,66,共5页
考虑面波特征和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强的特点,提出面波压制的十字交叉排列法.该方法将地震资料中的炮点线和检波点线重排后,进行三维Fourier变换;在频率—波数域滤波后,进行Fourier反变换,实现面波压制处理.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 考虑面波特征和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强的特点,提出面波压制的十字交叉排列法.该方法将地震资料中的炮点线和检波点线重排后,进行三维Fourier变换;在频率—波数域滤波后,进行Fourier反变换,实现面波压制处理.古龙断陷区地震资料面波压制结果表明,十字交叉排列面波压制方法具有很好的保幅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提供较好的叠前预处理方法,可以在深层地震资料处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压制 十字交叉排列 频率-波数域 保幅处理 区域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薄互储层的叠前宽频保幅处理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春明 胡英 刘卫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617-4621,共5页
我国陆上薄互储层有效储层砂岩厚度一般小于5 m,砂体规模小,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地震有效识别该类储层难度较大。地震资料处理中通常采用提高分辨率处理,实现对薄储层的识别,过分提高分辨率又破坏地震资料保真度。针对这一问题,采... 我国陆上薄互储层有效储层砂岩厚度一般小于5 m,砂体规模小,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地震有效识别该类储层难度较大。地震资料处理中通常采用提高分辨率处理,实现对薄储层的识别,过分提高分辨率又破坏地震资料保真度。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叠前地震资料宽频保幅处理技术,在保幅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分频处理技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高频段的信噪比,并针对高分辨处理的特殊要求,采用两步法反褶积、空变Q补偿等来拓宽地震资料有效频带。该项技术目前在大庆长垣扶余油层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目的层有效频带拓宽(10—1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处理 保幅处理 分频处理 两步法反褶积 数据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