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TI介质下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红梅 曲志鹏 +1 位作者 张云银 冯德永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岩石的脆性性质是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工程甜点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为例,建立了各向异性假设下的脆性指示因子与背景杨氏模量、背景泊松比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关系,形成了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首先,基... 岩石的脆性性质是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工程甜点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为例,建立了各向异性假设下的脆性指示因子与背景杨氏模量、背景泊松比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关系,形成了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预测储层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其次,基于复频域反演获得各向异性参数的低频信息作为初始模型,结合方位振幅差异反演技术稳定预测储层的3个各向异性参数;最后,通过背景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各向异性参数计算各向异性储层的脆性指示因子,实现HTI介质脆性的稳定预测。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宽频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并将六参数直接反演转化为二次三参数反演,理论上提升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页岩油的脆性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地震脆性 初始模型 方位振幅差异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
2
作者 徐利兵 刘恺忻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0-2148,共9页
针对暗室近场信号模型且校正源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校正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该方法先后利用近场相位反补偿技术、标称坐标位置下的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技术,估计受校正源位置误差... 针对暗室近场信号模型且校正源位置存在误差情况下,校正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近场效应残差分离的高精度暗室大孔径阵列校正方法。该方法先后利用近场相位反补偿技术、标称坐标位置下的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技术,估计受校正源位置误差影响的低精度阵列误差估计结果。然后利用近场相位残差分离技术,去除由校正源位置误差引起的近场效应相位残差,获得高精度阵列误差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阵列校正性能,提升目标测向精度,并且对校正源位置坐标误差和大阵列孔径有较高的容忍度。相比于现有有源阵列校正算法,当信号频率高,阵列孔径较大时,该方法在空间有限的暗室中能够获得更良好的校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阵列校正 幅度相位误差 校正源位置误差 目标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相交的纵波AVA数据运用SVD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财 刘宇巍 +2 位作者 冯晅 郭智奇 高凤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5-1662,共8页
裂缝密度是定量预测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Varela利用方位角上的反射系数,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笔者将不同方位角测线中两两相交测线的反射系数做差,对反射系数差值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各向异性参数在做... 裂缝密度是定量预测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Varela利用方位角上的反射系数,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笔者将不同方位角测线中两两相交测线的反射系数做差,对反射系数差值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各向异性参数在做差后的反射系数中具有更显著的作用。笔者首先针对2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反射系数存在随机扰动情况下2种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笔者提出的改进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反演结果显示:噪声较小时,2种方法的反演结果都接近真实值,然而当增大噪声时,改进的方法比原方法反演结果更好,因此改进的方法比原方法更具有抗噪能力;随着相交测线夹角的增大,改进的方法受随机扰动影响的稳定性增强,在方位正交时受随机扰动的影响最小;纵波高信噪比AVA数据越多,反演的结果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密度 振幅随方位角变化 奇异值分解 HTI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幅属性的五维地震预测方法在顺北X井区的应用
4
作者 李弘艳 龚伟 +1 位作者 韩俊 张永升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针对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储集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叠后储层预测精度不足及裂缝识别困难等问题,基于五维地震数据,探索了提高裂缝型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在研究顺北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储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储集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叠后储层预测精度不足及裂缝识别困难等问题,基于五维地震数据,探索了提高裂缝型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在研究顺北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储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五维地震各向异性正演模拟,建立了地震振幅与裂缝参数的关系,并优选了裂缝预测敏感参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方位弹性阻抗方程,开展了裂缝型储层预测,并在顺北X井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明确了超深层碳酸盐岩断控储集体的AVAZ(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azimuth and offset)地震响应特征,指出裂缝密度是指示裂缝型储层的敏感参数;同时,利用二阶傅里叶系数表征了裂缝发育密度,在顺北X井区实现了裂缝型储层的精细表征,预测吻合率较高。基于振幅属性的五维地震预测技术通过挖掘宽方位地震数据的振幅、方位信息,丰富了裂缝发育密度和方向等相关信息的预测。建立的傅里叶系数-裂缝密度映射关系为断控缝洞型油藏预测提供了定量化工具,为断控缝洞型油藏裂缝预测及目标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地区 断控缝洞型储集体 地震振幅属性 五维地震预测 裂缝密度 方位角 入射角 弹性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砂岩含水层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
5
作者 于航 陈同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7,共10页
【目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识别与评价关乎矿井生产安全,研究砂岩含水层的岩石物理与AVAz响应特征对矿井水害防治至关重要。【方法】综合VRH、DEM、Hudson、Wood岩石物理模型和各向异性Gassmann流体替代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宜裂缝HTI型... 【目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识别与评价关乎矿井生产安全,研究砂岩含水层的岩石物理与AVAz响应特征对矿井水害防治至关重要。【方法】综合VRH、DEM、Hudson、Wood岩石物理模型和各向异性Gassmann流体替代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宜裂缝HTI型砂岩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探究了裂缝参数和含水饱和度对地震岩石物理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层正演理论模型,计算了HTI型砂岩层的反射系数,分析反射系数与裂缝密度、含水饱和度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岩石物理建模结果表明:裂缝密度越大,砂岩纵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越强;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纵波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横波速度略有减小,各向异性系数ε^((v))、δ^((v))增大,γ^((v))不变。AVAz正演结果表明:裂缝密度越大,砂岩反射系数的方位各向异性越强,饱水和干燥砂岩的纵波反射系数差异越大;入射角为40°、方位角为0°时,砂岩饱水状态的可分辨性最强;AVAz曲线的拟合斜率、截距和AVO各向同性梯度项、各向异性梯度项是砂岩含水层裂缝密度及含水饱和度的敏感指示因子。研究成果可为砂岩含水层的识别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含水砂岩 岩石物理建模 弹性参数 振幅随入射角及方位角变化(avaz) 矿井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VSP资料AVA分析预处理方法
6
作者 乔玉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3D VSP数据与地面地震数据相比接收噪音少、反射角信息比较丰富,更能直接反映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因此,利用3D VSP AVO/AVA分析推测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为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但是,用于AVA分析的VSP资料必须进行严... 3D VSP数据与地面地震数据相比接收噪音少、反射角信息比较丰富,更能直接反映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因此,利用3D VSP AVO/AVA分析推测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为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但是,用于AVA分析的VSP资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振幅保持、地表一致性和角道集提取等精细预处理。本文采用全波场振幅补偿、两步法统计子波反褶积和直射线路径近似角度道集转换等适于3D VSP资料特点的精细预处理方法,最大程度地消除影响振幅的各种主要非地质因素,确保从角道集上得到的AVA响应是地下真实的AVA反映,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VSP ava 振幅补偿 角道集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AVAZ裂缝预测技术在车排子凸起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于晓东 桂志先 +1 位作者 汪勇 王井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4-633,488,共11页
近几年裂缝型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排子凸起东翼石炭系发育高角度、高密度的火山岩裂缝储层。首先开展叠前P波反射系数的各向异性理论分析,然后结合工区特点进行裂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叠前地震资料进行方位角道... 近几年裂缝型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排子凸起东翼石炭系发育高角度、高密度的火山岩裂缝储层。首先开展叠前P波反射系数的各向异性理论分析,然后结合工区特点进行裂缝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叠前地震资料进行方位角道集的划分,最后使用AVAZ裂缝预测技术完成裂缝空间展布特征预测。裂缝发育密度和方向预测结果与研究区成像测井资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该区今后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车排子凸起其他地区的裂缝储层预测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avaZ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SEM和地震AVA数据联合反演储层物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国民 徐凯军 +1 位作者 杜润林 刘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0-1116,共7页
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数据对高阻的含油气储层比较敏感,联合反演MCSEM和地震数据可提高储层物性参数估计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利用MCSEM和地震AVA数据联合反演储层物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rchie公式和Gassmann方程建立储层物性参... 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数据对高阻的含油气储层比较敏感,联合反演MCSEM和地震数据可提高储层物性参数估计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利用MCSEM和地震AVA数据联合反演储层物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rchie公式和Gassmann方程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电磁属性(电导率)和地震属性(速度、密度)之间的联系,采用模拟退火(SA)算法求解联合反演目标函数。模型试验表明,与单一数据反演结果相比,联合反演MCSEM数据和地震AVA数据能够得到更可靠的储层物性参数估计,且与基于梯度下降的Occam反演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依赖于初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反演 MCSEM 地震ava 储层物性参数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线方向性参数辨识的航空器测向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伟力 汤新民 顾俊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46-2455,共10页
雷达测向是航空器必不可少的合作型监视手段,其中测向天线的方向性参数决定了测向的精度。基于传统相邻比幅测向原理及比幅测向误差,提出修正比幅测向模型。基于修正比幅测向模型,确定需要辨识的天线方向性参数,提出一种误差修正遗传模... 雷达测向是航空器必不可少的合作型监视手段,其中测向天线的方向性参数决定了测向的精度。基于传统相邻比幅测向原理及比幅测向误差,提出修正比幅测向模型。基于修正比幅测向模型,确定需要辨识的天线方向性参数,提出一种误差修正遗传模拟退火(error correction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COR-GSA)算法对未知定向天线方向性参数进行辨识。利用自主设计的测向双通路接收机开展辨识实验,并用1000组航空器真实方位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COR-GSA算法辨识天线方向性参数的测向精度最高。最后,利用辨识后的天线方向性参数对航空器进行方位跟踪,跟踪误差较未进行方位修正的跟踪误差降低了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器测向 天线参数辨识 修正比幅测向 方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BF的多通道SAR抗干扰样本选择方法
10
作者 王远征 庄龙 王跃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94,共6页
针对多通道SAR抗干扰问题,可以利用空域自由度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达到增强期望信号、抑制干扰的目的。在波束形成过程中,计算各阵元的最优权矢量时,需要通过选取干扰和噪声的数据样本估算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若选择的数据样本中... 针对多通道SAR抗干扰问题,可以利用空域自由度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达到增强期望信号、抑制干扰的目的。在波束形成过程中,计算各阵元的最优权矢量时,需要通过选取干扰和噪声的数据样本估算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若选择的数据样本中掺杂目标信号,则目标信号将会被误判为干扰并被抑制。针对多通道SAR抗干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样本选择问题,通过消除方位向频域中主杂波宽度内的目标分量,得到干扰加噪声数据样本,继而计算协方差矩阵,并进行波束形成。通过实测数据成像结果及干噪比和信噪比指标验证了提出的自适应样本选择方法的有效性。与直接样本选择方法相比,自适应样本选择方法在信噪比上提高了近8 dB,干噪比下降了近6 dB,说明了该方法有效地保留了目标信号,抑制了干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SAR抗干扰 自适应波束形成 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 样本选择 方位向频谱幅度 主杂波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P波属性裂缝检测方法 被引量:93
11
作者 曲寿利 季玉新 +3 位作者 王鑫 王秀玲 陈新荣 慎国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7,共8页
本 文总结了国外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进行裂缝检测的方法原理,其本质是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随 方位角的周期变化估算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但上述方法各有利弊,振幅随方位角变化法(RVA )能够反映薄层特征,但受噪声的影响较大,有时不稳定;... 本 文总结了国外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进行裂缝检测的方法原理,其本质是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随 方位角的周期变化估算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但上述方法各有利弊,振幅随方位角变化法(RVA )能够反映薄层特征,但受噪声的影响较大,有时不稳定;速度随方位角变化法(VVA)比较稳 定,但只能识别大套储层,对于识别薄储层的分辨率不够。鉴于此因,文中提出了波阻抗随 方位变化(IPVA)检测裂缝的新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在各向异性介质中,速度是方位角的余 弦函数,波阻抗(IP)也必然是方位角的余弦函数。”文中结合罗家地区的泥岩裂隙地震地质 特征,设计了10线256炮块状砖墙式全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在三维资料的保真、保幅和地表一致性处理的基础上,对原有的64次覆盖的CMP道集进行扩大面元,形成了512次超CMP道集 ;分别对9个方位角进行了速度分析、NMO校正、振幅标定、方位AVO叠加、方位波阻抗反演 、VVA(RVA)及IPVA裂缝属性分析。应用效果表明,IPVA法与RVA(VVA)法相比,得到的解的稳 定性和分辨率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裂隙 速度 振幅 波阻抗 方位角 油气藏 地震勘探 P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在河道砂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允清 侯亚彬 +2 位作者 刘金平 杨懋新 查朝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67-271,共5页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条带状发育的河道砂体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为此,基于河道砂体的沉积特点,借鉴储层裂缝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了薄互层河道砂体的振幅和频率随方位角的变化(AVA/FVA)规...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条带状发育的河道砂体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为此,基于河道砂体的沉积特点,借鉴储层裂缝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了薄互层河道砂体的振幅和频率随方位角的变化(AVA/FVA)规律。首先进行了岩石物理正演数值模拟,发现各向异性对方位角地震反射振幅的影响较大,而储层岩性的变化是影响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然后对测井沉积微相与方位频率各向异性的统计分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沉积旋回与方位频率各向异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方位频率各向异性发育的区域对应物性较好的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振幅随方位角变化 频率随方位角变化 沉积旋回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其在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13
作者 杨勤勇 赵群 +1 位作者 王世星 何樵登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裂缝型储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性能,地球物理通常利用多波多分量技术来检测裂缝的方向和密度,但该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利用三维纵波资料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反射系数的精确解很复杂... 裂缝型储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性能,地球物理通常利用多波多分量技术来检测裂缝的方向和密度,但该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利用三维纵波资料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反射系数的精确解很复杂。为此,首先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垂直裂缝存在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AVA);然后在AVA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维多方位预测的精确解法和基于三维多方位预测的最小二乘法。利用基于三维多方位预测的最小二乘法,对塔河油田某区块的碳酸盐岩裂缝储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裂缝方向和密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裂缝 方位各向异性 ava技术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随方位角变化裂缝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0
14
作者 甘其刚 杨振武 彭大钧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4期373-376,6,共4页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埋藏深,岩石超致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裂缝是否发育对该地区深层超致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性的改善具有重大作用,是天然气能否富集、产出和高产的主控因素。目前,国外在利用P波振...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埋藏深,岩石超致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裂缝是否发育对该地区深层超致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性的改善具有重大作用,是天然气能否富集、产出和高产的主控因素。目前,国外在利用P波振幅检测定向垂直裂缝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其本质是利用P波振幅随方位角变化(AVA)估算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为此,针对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裂缝型气藏,利用宽方位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研制并建立了一套预测裂缝方向和裂缝发育强度的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并且在JM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中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 方位角 裂缝检测技术 P波 ava 各向异性 裂缝型气藏 地质现象 孔隙度 炮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嘉陵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季玉新 魏修成 +1 位作者 刘春园 王棣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9,共7页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潜力很大,白云岩是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其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通江—南江—巴中地区(简称通南巴地区)嘉二段白云岩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发育多种溶孔、溶洞和多种裂缝,已钻井揭示了良好的油气前景,但因...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潜力很大,白云岩是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其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通江—南江—巴中地区(简称通南巴地区)嘉二段白云岩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发育多种溶孔、溶洞和多种裂缝,已钻井揭示了良好的油气前景,但因其时代较老、埋藏深、烃源岩差、保存条件差和储层条件差等,其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难度很大。本文以目标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在对储层的岩石物理、地质地震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应力应变分析、体相干、多方位地震裂缝预测、频率衰减梯度分析等技术对白云岩目标产气层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测出了目标层的裂缝发育区、孔洞发育区,并对流体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缝 体相干 方位地震ava 频率衰减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文卿 王西文 +3 位作者 王宇超 邵喜春 胡自多 寇龙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62-65,239+248-249,共4页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振幅和相位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以共反射角偏移方法为基础,研究共反射角道集构建、旅行时计算及几何扩散因子获取及偏移拉伸对共反射角道集的影响。运用理论模型数据进行了试算,并以二维实际地震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在陡倾角成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角度域共反射角道集更有利于速度建模优化及AV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角道集 偏移成像 速度模型 av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目标的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成像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程玖兵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385,500+325,共12页
本文基于对地震波局部方向特征的分析,讨论了适用于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介质的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原理及其应用方法。理论模型合成数据与实际资料试验展示了该方法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在复杂地质体多视角描述、AVA分析/反演、... 本文基于对地震波局部方向特征的分析,讨论了适用于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介质的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原理及其应用方法。理论模型合成数据与实际资料试验展示了该方法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在复杂地质体多视角描述、AVA分析/反演、方位各向异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潜力。随着多方位或宽方位地震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平台的飞速发展,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成像技术预计将在储层成像与油气预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域成像 叠前偏移 方位保真 av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照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晓春 李鹏 +3 位作者 孙常新 成景旺 赵阳 贾景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9,共9页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实际地质模型照明结果表明,随着方位角个数的增加,多方位观测系统针对目的层的照明能量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变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单个窄方位角观测系统下的照明阴影区的照明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震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E_3~2裂缝成因与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翔 王建功 +5 位作者 张平 李琳 黄成刚 伍坤宇 张庆辉 龙伟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4,共10页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低孔超低渗油气藏勘探连续取得突破,勘探证实区内裂缝系统与油气富集高产存在联系,因此明确其裂缝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以岩石学特征、物性、自源超压与裂缝的匹配关系为基...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低孔超低渗油气藏勘探连续取得突破,勘探证实区内裂缝系统与油气富集高产存在联系,因此明确其裂缝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以岩石学特征、物性、自源超压与裂缝的匹配关系为基础,结合不同成因机制的裂缝与油气产能的关系,同时综合构造、盐岩以及岩石物理实验,提出英西地区异常高压油气藏的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多期复杂构造运动形成了大量构造缝,但多被硬石膏充填;(2)下部相对优质的烃源岩在生-排烃过程中产生异常高压而破裂,并在上部稳定岩盐盖层作用下得以保存,形成大量对油气运移起输导作用的有效缝;(3)基于有效缝成因机制与模式,可通过地震属性、岩盐厚度以及异常高压分布,结合古地貌特征,准确预测英西地区油气高产富集区的分布。该研究成果对于区内致密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水力破裂缝 三轴应力实验 叠后振幅方位分解 下干柴沟组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照明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涛 顾汉明 +4 位作者 李列 李添才 方中于 孙波 余信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3-703,共11页
全方位观测系统是目前海上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环状采集的地震观测系统,它有效扩大目标层上面元的采集方位范围,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地下构造信息,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本文在波前构建法三维射线追踪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获得模拟偏移振幅强度作... 全方位观测系统是目前海上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环状采集的地震观测系统,它有效扩大目标层上面元的采集方位范围,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地下构造信息,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本文在波前构建法三维射线追踪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获得模拟偏移振幅强度作为照明量,来衡量目标层对不同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为评价和优化不同观测系统提供指导依据.测试结果表明:与平行观测系统相比,全方位观测系统在目标层上的照明能量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最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平行观测系统下照明阴影区的照明效果,是一种理想的观测系统,可以广泛适用于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震采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 非生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