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磷石膏添加量对奶牛粪堆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1
作者 汤莹 赵旭 +1 位作者 李娟 王子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6,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磷石膏添加量对奶牛粪堆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方法】以干湿分离的奶牛粪为堆肥材料,分别添加0%、3%、6%和9%磷石膏,采用条垛式堆肥技术进行35 d的试验,监测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种子发芽指数、碳氮比(C/N值)、... 【目的】研究不同磷石膏添加量对奶牛粪堆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方法】以干湿分离的奶牛粪为堆肥材料,分别添加0%、3%、6%和9%磷石膏,采用条垛式堆肥技术进行35 d的试验,监测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种子发芽指数、碳氮比(C/N值)、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氨气释放速率及氮损失率的变化。【结果】添加3%~9%磷石膏可以将奶牛粪堆肥过程中温度升高至50℃以上的时间缩短3~6 d,最高温度提高1~4℃,并使温度保持在50℃以上的时间延长0~3 d;堆肥产品的pH值降低0.27~0.71,C/N值降低9.57%~16.50%,种子发芽指数提高9.27%~22.17%,硝态氮含量增加7.04%~16.92%;堆肥过程中氨气释放速率降低15.13%~37.87%,总氮损失率降低6.53%~15.36%。磷石膏添加量为6%时,保氮效率最高。【结论】在奶牛粪条垛式堆肥过程中,添加3%~6%磷石膏,不仅可以提高堆料的腐熟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堆肥过程中氨气的释放量。本研究为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磷石膏及优化奶牛粪堆肥技术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粪 磷石膏 堆肥腐熟 氮素损失率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矿区软硬分层煤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瓦斯解吸试验
2
作者 黄良 李希建 +1 位作者 刘钰 陈守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170,共8页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吸特性,以贵州黔西典型矿区小屯煤矿和青龙煤矿软硬分层煤为研究对象,利用HCA型高压容量法吸附装置对软硬分层煤进行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瓦斯解吸特征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温度、压力耦合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煤样温度、压力越高,瓦斯解吸初速度越大,对于0~120 s内的初始瓦斯解吸,瓦斯压力不占主导作用;软分层煤初始瓦斯解吸速率大于硬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大于软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最快在540 s内超过软分层煤;煤体暴露后60 s内含煤瓦斯解吸量变化最剧烈,且软分层煤前60 s解吸量所占比例大于硬分层煤,解吸更“活跃”;瓦斯解吸速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解吸速率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0~60 s为“解吸爆炸期”,60~1500 s为“解吸跳跃期”,1500~7200 s为“解吸稳定期”;软分层煤中值解吸时间受温度、压力影响大于硬分层煤,软分层煤瓦斯解吸主要集中在煤炭暴露后1800 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软硬分层 瓦斯解吸速率 瓦斯解吸量 温度-压力耦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唐菲 王晶晶 +3 位作者 高俊兰 史丹 施六林 张国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26-127,132,共3页
为研究不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树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薄壳山核桃“波尼”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栽植环境中,考察不同施肥量处理下薄壳山核桃的树木生长与产量。结果表明:225.00~236.25 kg/hm^(2)的施肥量适宜薄壳山核桃的田间生长和果实... 为研究不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树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薄壳山核桃“波尼”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栽植环境中,考察不同施肥量处理下薄壳山核桃的树木生长与产量。结果表明:225.00~236.25 kg/hm^(2)的施肥量适宜薄壳山核桃的田间生长和果实产量的提高,可为薄壳山核桃的栽植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施肥量 生长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层厚度对边坡抗蚀性影响试验研究
4
作者 蒋希雁 刘杰 +3 位作者 董长震 姚辉城 李明洋 黄日明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2,140,共6页
纤维加筋土对边坡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为确定纤维加筋层最佳厚度,分别按纤维长度为5、10、20、30 mm和加筋率(纤维质量占干土质量的比例)为0.1%、0.2%、0.3%、0.4%、0.5%,制作麦秸秆纤维加筋土试样,通过崩解试验确定纤维长20 mm、加筋率0... 纤维加筋土对边坡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为确定纤维加筋层最佳厚度,分别按纤维长度为5、10、20、30 mm和加筋率(纤维质量占干土质量的比例)为0.1%、0.2%、0.3%、0.4%、0.5%,制作麦秸秆纤维加筋土试样,通过崩解试验确定纤维长20 mm、加筋率0.3%为麦秸秆纤维加筋土最佳配比,进而按此配比设置麦秸秆纤维加筋层厚度分别为0、3、6、9 cm的45°边坡,进行强度为12 mm/h、持续时间为9 h的模拟降雨冲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降雨情况下,麦秸秆纤维加筋层提高边坡抗蚀性的效果明显,纤维加筋层厚度越大边坡土体体积含水率越高、冲蚀量越小,纤维加筋层厚度为3、6、9 cm边坡的冲蚀量分别较无纤维加筋层边坡的冲蚀量减少53.4%、66.0%、67.0%,但厚度达到6 cm后随厚度继续增大边坡土体含水率不再明显增大、冲蚀量不再明显减小。从纤维加筋层对边坡土体含水率和抗蚀性的影响、整体防护效果及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麦秸秆纤维加筋层最优厚度为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纤维加筋层厚度 崩解试验 模拟降雨冲刷试验 冲蚀量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
5
作者 朱晓丽 周小丽 +1 位作者 王奎鹏 王盼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药物指标。结果河南... 目的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药物指标。结果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呈整体升高趋势,但在中成药总销售金额的占比逐年降低,2022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降幅较大。5 a内销售金额排在前5名的分别为祛瘀剂、肿瘤用药、清热剂、扶正剂、祛湿剂。祛瘀剂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清热剂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及其日均费用,连续5 a均位居前10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B/A大于1.00。结论通过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2023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发现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经过相关措施干预后,有较大改善,但个别药物仍需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原原种氮磷钾推荐施肥量研究
6
作者 蒋元斌 林丛发 +2 位作者 郭慧慧 徐绍翔 任彦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4-68,共5页
为提高太子参原原种繁育产量,以柘参1号原原种为试验对象,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太子参原原种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太子参原原种种参单株叶数、株高、茎粗、分枝数、株冠等地上部分农艺... 为提高太子参原原种繁育产量,以柘参1号原原种为试验对象,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太子参原原种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太子参原原种种参单株叶数、株高、茎粗、分枝数、株冠等地上部分农艺性状和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鲜重、最大块根鲜重、最粗块根直径、块根平均长度等地下部分产量性状。氮、磷、钾单因素对太子参原原种繁育的增产效果影响顺序为氮>钾>磷。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太子参原原种繁育中纯N、P2O5、K2O的推荐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28.0、198.7、364.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原原种 推荐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栽培的原理和方法
7
作者 贺新生 王光礼 +4 位作者 张锐杰 杨锡 罗维维 林志强 陈波 《食药用菌》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栽培原理和方法不同于大多数食药用菌物种。指出食药用菌栽培依据子实体形成与培养料的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纯料出菇、覆土出菇、少料出菇、无料出菇,而羊肚菌栽培属于少料出菇(培养料超过一定比例就不会出菇)... 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栽培原理和方法不同于大多数食药用菌物种。指出食药用菌栽培依据子实体形成与培养料的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纯料出菇、覆土出菇、少料出菇、无料出菇,而羊肚菌栽培属于少料出菇(培养料超过一定比例就不会出菇),列举并说明段木栽培法、营养袋法、营养袋+营养料法、营养料法及全菌种栽培法等栽培方法的技术要点与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料出菇 营养袋栽培法 营养料栽培法 全菌种栽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伽师县平原绿洲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8
作者 田龙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支撑伽师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通过摸清区域地下水资源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合理评价伽师县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结果表明,现状伽师县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呈负均衡状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47亿... 为支撑伽师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通过摸清区域地下水资源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合理评价伽师县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结果表明,现状伽师县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呈负均衡状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47亿m3,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g/L)可开采量为1.65亿m3,咸水(矿化度大于2g/L)可利用量为4.83亿m3。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伽师县合理开采地下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 水均衡法 新疆伽师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合衬套冷挤压对耳片孔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
9
作者 陶梅生 黄海鸿 +3 位作者 刘儒军 殷超超 任勇 刘志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文章利用压合衬套冷挤压工艺对7050铝合金耳片孔进行挤压强化,并采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对残余应力进行检测,研究冷挤压强化对耳片孔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合衬套冷挤压工艺使耳片孔产生了明显的残余压应力,并沿孔壁径向形... 文章利用压合衬套冷挤压工艺对7050铝合金耳片孔进行挤压强化,并采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对残余应力进行检测,研究冷挤压强化对耳片孔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合衬套冷挤压工艺使耳片孔产生了明显的残余压应力,并沿孔壁径向形成了一定深度的残余压应力层;相同相对挤压量下,挤出端残余压应力明显高于挤入端,且残余压应力值随着相对挤压量增大而变大;在相对挤压量为2.5%时,挤出端残余压应力最大值为-384.2 MPa,并形成了约14 mm残余压应力层。通过显微硬度计对强化后的试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强化后的试样沿孔壁径向形成了约4.5 mm的组织硬化层,最大显微硬度提升达到了18.1%。冷挤压强化后孔壁沿径向形成了残余压应力层和组织硬化层,提高了耳片孔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挤压 压合衬套 相对挤压量 残余应力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热盐对冻融条件下不同咸水灌水量的响应特征
10
作者 姬佳琪 高晓瑜 +2 位作者 刘霞 王丽萍 屈忠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下咸水结冰灌溉对土壤水热盐变化的影响,以重度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开展为期2 a的咸水结冰灌溉试验,试验设置不同的灌水梯度,灌水量分别为140 mm(T1)、180 mm(T2)、220 mm(T3)以及不灌水的对照组(CK),地...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下咸水结冰灌溉对土壤水热盐变化的影响,以重度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开展为期2 a的咸水结冰灌溉试验,试验设置不同的灌水梯度,灌水量分别为140 mm(T1)、180 mm(T2)、220 mm(T3)以及不灌水的对照组(CK),地下水矿化度约为8~10 g/L,将黄河水与地下水进行混合,使其矿化度维持在3~5 g/L进行灌溉。通过对试验期内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八大离子等指标的检测,探究咸水结冰灌溉期间土壤水热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次年土壤含水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保温效果与灌水量呈正相关,随着连续结冰灌溉年限的增加,土壤脱盐率逐渐增加。播种前0~20 cm土层含水率为57%~74%,相比于CK组提高了55%~66.1%。咸水结冰灌溉对于春季土壤脱盐具有积极作用,脱盐率T2(73.5%)>T1(68.05%)>T3(42.1%),CK组表现为积盐;黄河南岸灌区采用地下水进行咸水结冰灌溉时灌水量选择180 mm时能保证在土壤含水率与温度良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结冰灌溉 冻融指数 咸水灌水量 水热盐 脱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气剂掺量对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影响
11
作者 周彧婕 黄耀英 +1 位作者 徐佰林 方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9,187,共8页
为探究引气剂掺量对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影响,采用上吸法和侧吸法,开展了低温环境下不同引气剂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3.75■,5.00■,6.25■)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进而研究了引气剂掺量对混凝土孔隙率、... 为探究引气剂掺量对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影响,采用上吸法和侧吸法,开展了低温环境下不同引气剂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3.75■,5.00■,6.25■)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进而研究了引气剂掺量对混凝土孔隙率、抗压强度及毛细吸水饱和度的影响,最后建立了耦合不同吸水深度和不同引气剂掺量共同作用下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引气剂掺量增加,水工混凝土孔隙率呈线性增大,抗压强度略呈上凸曲线减小,饱和度逐渐下降,且饱和度和吸水深度呈指数关系,上吸法、侧吸法混凝土饱和度和引气剂掺量分别呈线性关系和二次函数关系;进而基于分离变量模型建立了非饱和引气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预测模型,分析表明,新模型可较好预测不同吸水深度和不同引气剂掺量共同作用下的非饱和水工混凝土毛细吸水饱和度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剂掺量 非饱和水工混凝土 饱和度 毛细吸水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的波阻抗不确定性反演方法研究
12
作者 王梓旭 王守东 +1 位作者 周晨 程万里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通常只能实现确定性的预测,无法对反演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即无法对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为实现标签数据不足条件下精确的波阻抗反演和对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的波阻抗不确... 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通常只能实现确定性的预测,无法对反演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即无法对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为实现标签数据不足条件下精确的波阻抗反演和对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的波阻抗不确定性反演方法。首先,开展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前沿深度学习反演方法和传统不确定性反演方法的模拟数据实验,对比分析3种方法的反演精度。然后,将对偶贝叶斯U-Net和传统不确定性反演方法的反演可靠性和对于含噪数据反演的鲁棒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对偶贝叶斯U-Net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中。模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对偶贝叶斯U-Net在少量标签数据条件下具有较高反演精度并对含噪数据反演有较强鲁棒性。此外,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反演结果可靠性强。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对偶贝叶斯U-Net能在实际工区数据反演中获得合理并可靠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反演 不确定性反演 深度神经网络 少量标签数据 对偶贝叶斯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深煤层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
13
作者 刘素平 蔡的妹 黄文辉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沁水盆地深煤层煤层气资源量巨大,随着勘探和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储层物性变差,而且不同参数的变化不具有协同性。本文以体积法计算了沁水盆地风化带~600 m、600~800 m、800~1000 m、1000~1200 m、1200~1500 m和1500~2000 m不同深度的煤... 沁水盆地深煤层煤层气资源量巨大,随着勘探和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储层物性变差,而且不同参数的变化不具有协同性。本文以体积法计算了沁水盆地风化带~600 m、600~800 m、800~1000 m、1000~1200 m、1200~1500 m和1500~2000 m不同深度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提出了煤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煤层平面投影面积与伪厚度之积可以代表煤体真实体积。计算结果表明,沁水盆地3号煤与15号煤两煤层合计2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1107.95×10^(8) m^(3),1500 m以浅的可采资源量为9265.28×10^(8) m^(3)。其中埋深800~2000 m的地质资源量为17835.38×10^(8) m^(3),埋深800~1500 m的可采资源量为5298.11×10^(8) m^(3),分别占两煤层的57.33%和5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深煤层 体积法 资源潜力 可采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德县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光伏发电技术可开发量的研究
14
作者 王乐乐 东方 +2 位作者 王曼霏 马玉峰 马圆 《太阳能》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气象站1993—2022年的月太阳辐射资料、月平均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资料,以及空间分辨率为75 m×75 m的国家基础地理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化德县的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然后考虑当地地形...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气象站1993—2022年的月太阳辐射资料、月平均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资料,以及空间分辨率为75 m×75 m的国家基础地理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化德县的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然后考虑当地地形影响,在剔除不可开发区域和一定比例的限制开发区域后,得到了当地的光伏发电可开发区域,并对其光伏发电的技术可开发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全县的多年平均水平面太阳总辐照量的平均值为1561.3 kWh/m^(2),固定式光伏发电最佳倾斜面的多年平均太阳总辐照量的平均值为2076.3 kWh/m^(2),可调节式光伏发电最佳倾斜面的多年平均太阳总辐照量的平均值为2141.6 kWh/m^(2),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总量等级B类(即“很丰富”)。2)全县太阳能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的特征,年内水平面太阳总辐照量呈正态分布特征,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稳定度等级C类(即“一般”)。3)全县的光伏发电可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1.71%,光伏发电技术可开发量为2107.5万kW,主要集中在太阳总辐照量为2000~2200 kWh/m^(2)的区域。由此可见,化德县的太阳能资源有较大开发空间,光伏发电的开发潜力巨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化德县的太阳能资源开发及光伏电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评估 光伏发电 太阳辐射 太阳总辐照量 技术可开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纤维絮片负离子发生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隗广飞 高帅 +3 位作者 李新新 王宝清 刘金坤 朱士凤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3期59-62,共4页
探讨功能纤维絮片负离子发生量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不同功能纤维种类、纤维混配比例、絮片单位面积质量以及包覆面料种类等因素对负离子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絮片在150 g/m^(2)时负离子发生能力最佳;不同功能纤维制作成的絮... 探讨功能纤维絮片负离子发生量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不同功能纤维种类、纤维混配比例、絮片单位面积质量以及包覆面料种类等因素对负离子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絮片在150 g/m^(2)时负离子发生能力最佳;不同功能纤维制作成的絮片负离子发生量存在着差异,其中添加了电气石粉的负离子涤纶(1#)的负离子发生量最高为811个/cm^(3);外覆莱赛尔面料后,不同种类纤维絮片的负离子发生量均有提高;当不同功能纤维与普通涤纶混配后,大多数絮片的负离子性能得到了提升,最高可提升20%;将石墨烯涤纶与负离子涤纶(9#)进行1∶9混和后测得的负离子发生量可达到942个/cm^(3)。认为:将不同功能纤维混和使用,不仅可提高纺织品的负离子性能,也可以实现多功能化,提高纺织品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发生量 纤维絮片 负离子涤纶 远红外涤纶 石墨烯量子点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玉米免耕机排种施肥控制方法研究
16
作者 张红娟 窦新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4,共7页
为了实现免耕机播种量和施肥量的精确控制,基于模糊PID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排种量模型,以排种轴转速为控制量;其次,建立施肥量控制模型,分析排肥轴转速、排肥轴长度和免耕机前进速度对于排肥量误差的影响,选择排肥轴转速为... 为了实现免耕机播种量和施肥量的精确控制,基于模糊PID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排种量模型,以排种轴转速为控制量;其次,建立施肥量控制模型,分析排肥轴转速、排肥轴长度和免耕机前进速度对于排肥量误差的影响,选择排肥轴转速为控制量;再次,采用模糊PID控制的方法,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进而实现对排肥轴和排种轴转速的控制,完成排种量和排肥量的调整;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从0调整到50 r/min的响应时间为0.8 s,施肥量变异系数分布区间为[2.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播种量模型 施肥量模型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滴灌带下灌水参数对压砂瓜生长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梁博惠 唐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6,共6页
为提高宁夏压砂瓜灌溉水利用效率,探索使用滴头间距1.6 m非常规滴灌带在不同灌水参数下对压砂瓜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种灌水定额15 m^(3)/hm^(2)(W1)、30 m^(3)/hm^(2)(W2)、45 m^(3)/hm^(2)(W3),60 m^(3)/hm^(2)(W4),3种灌水次... 为提高宁夏压砂瓜灌溉水利用效率,探索使用滴头间距1.6 m非常规滴灌带在不同灌水参数下对压砂瓜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种灌水定额15 m^(3)/hm^(2)(W1)、30 m^(3)/hm^(2)(W2)、45 m^(3)/hm^(2)(W3),60 m^(3)/hm^(2)(W4),3种灌水次数4次(S1)、5次(S2)、6次(S3),以滴头间距为0.3 m的常规滴灌带为对照,测定不同生育期压砂瓜生长情况与最终产量、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伸蔓期、开花坐果后期、膨果后期、成熟期、伸蔓期的蔓长T3处理较CK增加了14.50%;T6、T9、T12处理较CK降低了14.50%、22.88%、13.91%、16.72%。当灌水次数相同时,随着灌水量增加,压砂瓜横纵径增加,当灌水定额相同时,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压砂瓜横纵径增加。压砂瓜产量随灌溉定额增加而增加,压砂瓜平均单瓜重最大为T5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各个处理较CK的高248.73~27.14 kg/m^(3)。不同处理下总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指标分别T8处理、T8处理、T5处理、T11处理最大,较CK增加了273.91%、22.01%、76.70%、25.77%。从品质角度考虑,最优处理灌水方式是处理T8灌水定额为60 m^(3)/hm^(2),灌水次数为5次,灌溉定额为270 m^(3)/hm^(2)。综合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压砂瓜品质3项指标,本试验得出最优处理为T5,即全生育期灌水5次,其中苗期灌水定额为30 m^(3)/hm^(2),剩余4次灌水定额为15 m^(3)/hm^(2),灌溉定额为90m^(3)/hm^(2)的组合为最优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压砂瓜 灌水次数 灌水定额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收割机喂入量检测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李川 高原源 王爱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169,共7页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权重的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方法。以水稻作为试验对象,中联重科PL60型联合收割机为试验平台,进行了喂入量检测田间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割台主动轴扭矩和发动机从动...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权重的联合收割机喂入量检测方法。以水稻作为试验对象,中联重科PL60型联合收割机为试验平台,进行了喂入量检测田间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割台主动轴扭矩和发动机从动轴扭矩与喂入量关联度较大,分别建立了割台主动轴扭矩和发动机从动轴扭矩与喂入量回归模型,根据灰色关联权重对两个回归模型进行加权融合,并通过田间试验对融合后的喂入量检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9 kg/s,平均相对误差为6.28%,能够实现喂入量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喂入量检测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菜秸秆资源情况、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19
作者 孙元丰 李晓阳 +5 位作者 胡潇方 许雪乔 杨午滕 孙仁华 薛颖昊 徐志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系统梳理我国油菜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对于延长油菜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全国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库及文献资料,对我国油菜秸秆资源底数和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系统梳理我国油菜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对于延长油菜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全国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库及文献资料,对我国油菜秸秆资源底数和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建议。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油菜秸秆产生量为2914.7万吨(未统计港澳台),可收集量为2368.4万吨,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秸秆资源量。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占绝对比重(63.9%),且以直接还田利用为主(51.4%),饲料化和燃料化利用潜力巨大,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占比较低。未来,油菜秸秆需要加强还田和饲料化利用关键科技与装备支撑,并注重政策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产生量 可收集量“ 五料化”利用 直接还田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排沙规律及调控指标
20
作者 陈翠霞 赵东晓 +2 位作者 王振凡 朱呈浩 崔鑫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1,共6页
小浪底水库是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工程,研究其排沙规律及调控指标对于长期保持有效库容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结合调水调沙调度实践,选取2010—2023年34场小浪底水库排沙过程,分析水库排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利于水... 小浪底水库是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工程,研究其排沙规律及调控指标对于长期保持有效库容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结合调水调沙调度实践,选取2010—2023年34场小浪底水库排沙过程,分析水库排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利于水库减淤的调控指标。结果表明:汛前调水调沙期,水库排沙以三门峡水库泄放大流量清水产生的沿程冲刷为主,排沙量与入库水量成正相关线性关系,与小浪底水库蓄水量成负相关线性关系;汛期调水调沙期,水库排沙比与水库壅水程度及入出库流量比值的乘积成负相关幂函数关系;建立了汛前调水调沙期排沙量及汛期调水调沙期排沙比的定量表达式,提出汛前、汛期调水调沙期水库可分别降低并维持库水位在215、223 m,全年排沙比可达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沙量 排沙比 调水调沙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