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元素和Y元素对烧结Mg基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闫佳华 鲁若鹏 +3 位作者 侯华 焦俊欢 周林东 赵宇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9,共9页
目的探究单独添加Ni和Y元素对烧结纯Mg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比添加合金元素前后合金阻尼性能的差异,以期获得更高阻尼材料的研究方法。方法对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处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使粉末在480℃下保温6 min,以制备试样,分别得到了... 目的探究单独添加Ni和Y元素对烧结纯Mg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比添加合金元素前后合金阻尼性能的差异,以期获得更高阻尼材料的研究方法。方法对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处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使粉末在480℃下保温6 min,以制备试样,分别得到了纯Mg、Mg-2Ni和Mg-2Y(质量分数)试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对所有试样进行了密度和硬度测试,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并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MA)检测材料的阻尼性能。结果与纯Mg试样相比,Mg-Ni和Mg-Y合金中因球磨产生了更多的长条状晶粒和沿晶界分布的合金元素,使材料的强度增加。Mg-Ni和Mg-Y合金的第二相分别为Mg2Ni和Mg24Y5。纯Mg试样的阻尼性能最优。由于添加元素的分布差异,在低应变下,Mg-Y合金比Mg-Ni拥有更高的阻尼值,而在高应变下,Mg-Ni合金比Mg-Y合金拥有更好的阻尼性能。结论球磨工艺产生的长条状晶粒会对合金起到强化效果,而且会增加材料内部的缺陷,对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阻尼有明显作用。在高应变下,Mg-Ni合金比Mg-Y合金拥有更高的阻尼性能,且Mg-Y合金的阻尼值也符合高阻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球磨 元素分布 阻尼性能 Mg-Ni和Mg-Y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法测定镍硼中硼、铁、硅及铝
2
作者 李冀辉 李蒙 +1 位作者 刘琴 刘丽静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镍硼合金中硼是主量元素,含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合金中铁、硅及铝等元素也是重要的检测指标,现有的分析检测方法存在干扰元素影响大、操作步骤复杂且分析测定时间长等问题。本文建立了ICP-OES法测定镍硼合金中硼、铁、硅及... 镍硼合金中硼是主量元素,含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合金中铁、硅及铝等元素也是重要的检测指标,现有的分析检测方法存在干扰元素影响大、操作步骤复杂且分析测定时间长等问题。本文建立了ICP-OES法测定镍硼合金中硼、铁、硅及铝含量的方法,对样品的溶解方法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共存元素干扰及空白实验选择各元素的最佳分析波长,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采用王水溶解+碱熔残渣方式分解试样,样品溶解完全,测定溶液盐分较低,各元素的测定下限可满足分析要求;在选定分析波长下对各元素进行检测,铁、硅及铝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 0μg/mL、0.039μg/mL、0.018μg/mL;试验过程中硼、铁、硅及铝的回收率为88%~106%,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54%~9.6%;同时使用实验方法和容量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及ICP-MS法测定硼镍合金中硼、铁、硅及铝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方法可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检测镍硼合金主量及重要杂质元素含量指标的主要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硼合金 硼、铁、硅、铝测定 ICP-OES法 样品分解 王水溶解+碱熔残渣 干扰元素 分析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压裂工具用可溶铝合金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晓旭 李朝旭 +4 位作者 伦惠林 蒋龙 李立伟 田应成 张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74-579,共6页
可溶铝合金(DAAs)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低的密度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可溶解等优点,是油气开发井下压裂工具的重要基体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DAAs在制备工艺、活化溶解以及合金元素对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DAAs的制备工艺主... 可溶铝合金(DAAs)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低的密度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可溶解等优点,是油气开发井下压裂工具的重要基体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DAAs在制备工艺、活化溶解以及合金元素对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DAAs的制备工艺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和熔炼铸造法,影响DAAs溶解度的主要元素有Ga、In、Sn、Zn和Cu等,影响合金力学性能的有Mg、Si、稀土元素等,同时概述了DAAs的活化溶解机制,最后展望了DAAs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压裂工具 可溶铝合金 制备工艺 活化溶解机制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铜合金晶间腐蚀防护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松 冯欣颖 +1 位作者 洪丽华 王卫国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7,共6页
综述了稀土元素掺杂、表面涂层和晶界工程三种提高铝铜合金耐蚀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铝铜合金晶间腐蚀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晶界工程提高近奇异晶界的比例,从而改善铝铜合金的抗晶界腐蚀性能,对铝铜合金的有效防护提供了参... 综述了稀土元素掺杂、表面涂层和晶界工程三种提高铝铜合金耐蚀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铝铜合金晶间腐蚀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晶界工程提高近奇异晶界的比例,从而改善铝铜合金的抗晶界腐蚀性能,对铝铜合金的有效防护提供了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铜合金 晶间腐蚀 元素掺杂 表面涂层 晶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结构石墨转子的研发及其对A356合金成分均匀性的影响
5
作者 楼华山 吴振国 +7 位作者 王大红 王冰心 龙旺 冯艺 阙燚彬 莫文锋 覃祚萍 王奕淳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0,共8页
针对传统径流结构石墨转子熔炼的A356合金存在成分均匀性差的弊端,开发了一种新型混流结构石墨转子,通过Fluent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转子转速(350,450 r·min^(-1))和不同转子底部与熔池底部的距离(轴流式叶轮直径的1/4和1/2,即10,20 ... 针对传统径流结构石墨转子熔炼的A356合金存在成分均匀性差的弊端,开发了一种新型混流结构石墨转子,通过Fluent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转子转速(350,450 r·min^(-1))和不同转子底部与熔池底部的距离(轴流式叶轮直径的1/4和1/2,即10,20 mm)下,该石墨转子搅拌铝液的流场特性,确定了最优的熔炼工艺参数。采用该混流结构石墨转子制备A356合金铸件,利用单因子方差统计分析法分析了元素分布均匀性,观察其显微组织,并与传统径流结构石墨转子熔炼得到的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转子底部与熔池底部的距离为20 mm、转子转速为350 r·min^(-1)时,铝液中产生漩涡,可有效地消除铝液在熔池底部的沉积,并在熔池内形成良性循环流动。采用混流结构石墨转子熔炼的铝合金铸件试样间和试样内各元素含量位于显著性水平α=0.05置信区间,无显著差异,铸件成分均匀;铸件组织中共晶硅尺寸细小,球化显著,未见长条状共晶硅,共晶硅变质充分,硅相在α-Al晶界处分布均匀。采用传统径流结构石墨转子熔炼得到的铝合金铸件成分不均匀,组织中存在长条状共晶硅,共晶硅变质不充分,硅相在α-Al晶界处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熔炼 石墨转子 流体模拟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under-water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armour grade AA2519-T87 aluminium alloy 被引量:7
6
作者 S.SREE SABARI S.MALARVIZHI +1 位作者 V.BALASUBRAMANIAN G.MADUSUDHAN REDDY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24-333,共10页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 is a promising welding process that can join age hardenable aluminium alloys with high joint efficiency. However,the thermal cycles experienced by the material to be joined during FSW result...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 is a promising welding process that can join age hardenable aluminium alloys with high joint efficiency. However,the thermal cycles experienced by the material to be joined during FSW resulted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e to the coarsening and dissolution of strengthening precipitates in the thermo-mechanical affected zone(TMAZ) and heat affected zone(HAZ). Under water friction stir welding(UWFSW) is a variant of FSW process which can maintain low heat input as well as constant heat input along the weld line. The heat conduction and dissipation during UWFSW controls the width of TMAZ and HAZ and also improves the joint properties. In this investigation,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valu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A2519-T87 aluminium alloy joints made by FSW and UWFSW processe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width of TMAZ region in both the joints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ubsequently correlated wi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2016 China Ordnance Society. Production and hosting by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ium alloy Friction stir welding Underwater friction stir wel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铝合金弯曲成形回弹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广瑞 吴子彬 +10 位作者 长海博文 翁文凭 王东涛 李一峰 毛志福 董鑫 冯志鑫 陈希 张海涛 朱慧颖 张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0-189,共10页
《中国制造2025》将轻量化列为众多关键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汽车轻量化能够有效节约油耗、减小排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铝合金材料由于其自身质量轻、易加工成型、节能、环保、回收率高等优势... 《中国制造2025》将轻量化列为众多关键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汽车轻量化能够有效节约油耗、减小排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铝合金材料由于其自身质量轻、易加工成型、节能、环保、回收率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配合整体结构的装配,铝合金材料通常需要弯曲成一定的形状。但是弯曲成形回弹控制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本文首先从成形方法、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工艺参数等方面入手,将实验探究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讨论了这些因素对铝合金弯曲成形回弹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这些因素对弯曲回弹的影响机理,为铝合金弯曲成形回弹行为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本文综述了铝合金弯曲回弹的预测及控制方法,并对铝合金弯曲回弹的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有望对铝合金弯曲成形回弹行为的高精度控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弯曲成形 回弹 有限元模拟 高精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LN表面沉积异质合金过程多组元传输行为数值模拟
8
作者 赵天碕 赵吉宾 +3 位作者 何振丰 王志国 赵宇辉 陈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1-152,共12页
目的探究在304LN不锈钢表面上激光沉积Stellite 6合金过程中的多元素传输机制。方法采用流体体积法VOF(Volume of Fluid),建立气-液两相传热传质激光沉积模型。模型中使用改进VOF法对熔池表面进行追踪,结合多组分传输模型与熔凝杠杆原则... 目的探究在304LN不锈钢表面上激光沉积Stellite 6合金过程中的多元素传输机制。方法采用流体体积法VOF(Volume of Fluid),建立气-液两相传热传质激光沉积模型。模型中使用改进VOF法对熔池表面进行追踪,结合多组分传输模型与熔凝杠杆原则(Lever Rule),对异质材料熔覆界面的多元素传输进行模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能谱仪(EDS)观察组织结构和元素分布,对比模拟结果分析多组沉积层宏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征。结果沉积过程中,熔池的流动与材料导热对温度的传输起着重要作用,前端对流不断地将已熔化的基材金属运输至熔池中部,后端对流则将卷积的Fe元素和Co元素进一步混合。最终沉积层的宏观形貌平均误差为2.67%,主要元素Fe、Co、Cr的质量分数误差分别为0.64%、1.27%、0.31%。结论Fe元素浓度整体区域分布相对均匀,但在沉积层底部,Fe元素浓度迅速升高,Co元素浓度随沉积深度加深逐渐降低,Cr元素在沉积层中部富集的分布特性。该优化后的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异质合金沉积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与质量传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沉积 多组分传输 元素分布 热量传输 钴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层厚度对HEA_(p)/Ti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凯 袁战伟 +2 位作者 李姝 王婧伊 于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9-95,共7页
为了研究界面层厚度对HEA_(p)/T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拉伸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破环行为,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颗粒和多颗粒模型进行不同界面层厚度建模。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界面层厚度的增加,界面层上的应力也变大。复合材... 为了研究界面层厚度对HEA_(p)/T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拉伸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破环行为,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颗粒和多颗粒模型进行不同界面层厚度建模。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界面层厚度的增加,界面层上的应力也变大。复合材料拉伸破坏主要是基体开裂和界面脱粘。在拉伸过程中,复合材料的裂纹首先在界面层处萌生,随着载荷的增加,裂纹沿颗粒在基体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拉伸破坏 有限元仿真 界面层 随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分布对AZ80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胡鸿彪 金朝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14,共11页
采用等径角挤压(ECAP)工艺制备了具有双峰和单峰晶粒尺寸分布的AZ80变形镁合金,并使用晶体塑性模型对微观变形机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ECAP通过剧烈剪切变形和动态再结晶综合作用细化晶粒。粗晶面积占比23%,晶粒高频尺寸在2~20μm和70~... 采用等径角挤压(ECAP)工艺制备了具有双峰和单峰晶粒尺寸分布的AZ80变形镁合金,并使用晶体塑性模型对微观变形机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ECAP通过剧烈剪切变形和动态再结晶综合作用细化晶粒。粗晶面积占比23%,晶粒高频尺寸在2~20μm和70~100μm的双峰组织拥有比单峰组织更好的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相比于单峰组织晶界,双峰组织晶界抵抗位错滑移能力更强,进而提高了屈服强度;大量的细晶区域缓解了应力集中现象,且变形过程中粗晶较强的背应力稳定了组织结构。晶体塑性模拟结果表明,晶粒发生孪生后基面滑移将变得难以激活,即出现了Basinski效应;基面滑移是协调变形中最重要的变形机制。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双峰组织中基面滑移对变形的贡献小于单峰组织,缺失部分以柱面滑移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等径角挤压 双峰组织 晶粒尺寸分布 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及钛合金外科植入物阳极氧化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11
作者 王龙浩 虞崇庆 +3 位作者 甄辉 戴书龙 徐萍华 张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外科植入物产品阳极氧化表面元素含量分布及表面形貌分析,以促进产业优化,服务企业发展。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阳极氧化膜形貌和表面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各元素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着色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形... 目的探讨外科植入物产品阳极氧化表面元素含量分布及表面形貌分析,以促进产业优化,服务企业发展。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阳极氧化膜形貌和表面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各元素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着色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形貌为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状且均匀分布在氧化膜表面,其表面所含元素除基体元素外,有11.07%的产品表面包含Na、Si、P、S、Al等其他元素中一种或多种,且含量(质量分数)几乎全部落在小于1.00%这个区间。与着色阳极氧化产品相比,微弧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形貌为均匀分布的火山口状突起,内部出现很多孔洞,直径为100~300 nm且出现交联,在整体上呈现立体孔隙结构,且表面所包含其他元素均匀分布在阳极氧化产品表面,其表面所包含元素除基体元素外,均还包含Na、Si、P、S、Ca、Mg、Fe等其他元素中一种或多种,且含量(质量分数)基本落在小于10.00%这个区间,其中Si、P含量落在1.00%~10.00%区间的批次占比均高于80%。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企业、不同生产工艺的阳极氧化表面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但对优化改进企业生产工艺而言具有指导性意义,如企业应严格控制电解液的配方,且定期更换;电解池和清洗池的材料应与植入物产品基体材料相同;不同材料的产品应分开进行清洗;对于有意添加的元素(如Si、P、Ca等),其含量应尽量落在同一区间内,以确保作用最大化;而对于工艺引入的杂质元素,其含量应尽可能低,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此结果对表面元素定量分析、生物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植入物 钛及钛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形貌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铝合金螺旋弹鼓的车削数值模拟仿真与试验
12
作者 赵海越 曹岩 +3 位作者 黄亮 李昊泽 孟智超 王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0-47,共8页
为了研究螺旋弹鼓车削工艺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有限元仿真,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刀具主要几何角度对切削力及刀尖温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切削加工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当车刀前角为4°、后角为12°... 为了研究螺旋弹鼓车削工艺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有限元仿真,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刀具主要几何角度对切削力及刀尖温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切削加工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当车刀前角为4°、后角为12°、刀尖圆弧半径为0.6 mm时,切削过程表现较好;有限元仿真软件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际加工过程,可以为刀具参数的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铝合金 螺旋槽 正交试验 有限元仿真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在铝合金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3
作者 杨军军 聂祚仁 +1 位作者 付静波 左铁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0-505,共6页
根据铝合金的传统分类方法,系统总结了稀土在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变形铝合金各个合金系中的作用.作者发现,以往国内对稀土铝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La、Ce、Y及混合稀土在铝及其合金中的作用和机理方面,对其他稀土元... 根据铝合金的传统分类方法,系统总结了稀土在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变形铝合金各个合金系中的作用.作者发现,以往国内对稀土铝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La、Ce、Y及混合稀土在铝及其合金中的作用和机理方面,对其他稀土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诸如提高强韧性、耐蚀性及可焊性)研究甚少.作者在稀土元素的选择上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稀土Er在铝及其合金中具有显著作用,Er元素不仅能细化铝合金晶粒还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韧性、耐蚀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铝合金 ER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炜 文九巴 +1 位作者 马景灵 焦孟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5-498,共4页
根据实际应用,讨论了合金元素In、Zn、Ga、RE、Hg、Mg、Sn、Ti、Bi、Se和金属氧化物ZnO、IrO_2、RuO_2对铝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固溶处理和退火对阳极组织和电流效率的作用,简述了合金显微组织和阳极性能的关系,对铝合... 根据实际应用,讨论了合金元素In、Zn、Ga、RE、Hg、Mg、Sn、Ti、Bi、Se和金属氧化物ZnO、IrO_2、RuO_2对铝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固溶处理和退火对阳极组织和电流效率的作用,简述了合金显微组织和阳极性能的关系,对铝合金阳极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牺牲阳极 合金元素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模量对铝胶焊搭接接头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游敏 晏嘉陵 +2 位作者 郑小玲 何爱萍 朱定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8-101,共4页
运用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胶粘剂弹性模量对铝合金胶焊搭接接头上工作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胶粘剂弹性模量的增加,胶焊搭接区焊点中心线上的应力分布趋于均匀,胶层-焊点边缘处的峰值应力降低,但靠近搭接区端部胶层... 运用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胶粘剂弹性模量对铝合金胶焊搭接接头上工作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胶粘剂弹性模量的增加,胶焊搭接区焊点中心线上的应力分布趋于均匀,胶层-焊点边缘处的峰值应力降低,但靠近搭接区端部胶层中的各应力峰值增大;距胶层中心线0.15mm的面上与焊点中心相对应点的峰值应力随弹性模量提高而下降。为提高胶焊接头承载能力,建议采用弹性模量适中的胶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焊接头 铝合金 应力分布 有限元法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14种元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耿薇 郑敏燕 +2 位作者 范广 魏永生 张君才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66-167,共2页
铝合金经过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铝合金中铅、镉、铬、砷、铜、镍、锌、钾、锶、钡、锰、钴、钼、硒14种元素的含量。对仪器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各元素的分析线,测定各元素的检出限。对铝合金... 铝合金经过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铝合金中铅、镉、铬、砷、铜、镍、锌、钾、锶、钡、锰、钴、钼、硒14种元素的含量。对仪器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各元素的分析线,测定各元素的检出限。对铝合金样品进行分析,14种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在0.061%~6.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铝合金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Cr、Mn、Ti、Zr细化7A55铝合金铸锭组织的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33
17
作者 贺永东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94-1601,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术研究了复合添加微量Cr、Mn、Ti、Zr细化7A55合金铸锭组织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添加0.04%Ti+0.17%Zr能在一定程度上细化7A55合金铸锭组织,复合添加0.20%Cr+0.20%Mn+0.03%Ti能够显著细化铸锭...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术研究了复合添加微量Cr、Mn、Ti、Zr细化7A55合金铸锭组织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添加0.04%Ti+0.17%Zr能在一定程度上细化7A55合金铸锭组织,复合添加0.20%Cr+0.20%Mn+0.03%Ti能够显著细化铸锭组织,其细化机理为含有Cr、Mn的原子团簇作为Al3Ti形核的基底促使-αAl成核;复合添加微量0.04%Cr+0.04%Mn+0.03%Ti+0.18%Zr产生了极强烈的晶粒细化效果,其细化机理为含有Cr、Mn的原子团簇作为Al3Ti、Al3Zr共同形核的基底使Al3(TixZr1-x)形核,Al3(TixZr1-x)使-αAl形核。随着Cr、Mn含量增加,铸锭晶粒向枝晶化、粗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5铝合金 微量元素 晶粒细化 形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铝合金样品中^(63)Ni测定的前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萍 邱永梅 +3 位作者 吴涛 谭昭怡 但贵萍 孙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128-133,共6页
为建立反应堆铝合金样品中63Ni活度测量的方法,研究了铝合金样品的前处理程序。对几种溶样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各种条件实验,最终确定了阴离子交换吸附、氢氧化物沉淀离心分离和丁二酮肟络合、甲苯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通过全程回... 为建立反应堆铝合金样品中63Ni活度测量的方法,研究了铝合金样品的前处理程序。对几种溶样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各种条件实验,最终确定了阴离子交换吸附、氢氧化物沉淀离心分离和丁二酮肟络合、甲苯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通过全程回收率实验,Ni的化学回收率达70%以上;进行了Co、Fe、Sr和Cs等离子的去污实验,该化学分离流程对Co离子的去污系数为103以上,对Cs、Sr离子的去污系数为103左右,对Fe离子的去污系数为10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溶样 离子交换分离程序 萃取分离程序 化学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铝合金在线分类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佳 沈学静 +4 位作者 徐鹏 崔飞鹏 史孝侠 李晓鹏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01-3905,共5页
铝合金材料凭借其易加工、耐腐蚀、可循环利用等良好性能,在众多工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材料。面对矿产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大量铝产品到达服役年限,因此铝合金的回收利用就尤为重要,再生循环铝对经济... 铝合金材料凭借其易加工、耐腐蚀、可循环利用等良好性能,在众多工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材料。面对矿产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大量铝产品到达服役年限,因此铝合金的回收利用就尤为重要,再生循环铝对经济、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废旧铝合金种类混杂、形态各异,很难高效对其分类,导致优质铝合金降级使用直接铸造成铝锭。航空航天用铝以2xxx系列和7xxx系列铝合金为主,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其产品质量好、价值高,降级使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本文以航空用铝2xxx系列、 7xxx系列以及铸铝A356三个系列的铝合金自动分类为研究目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搭建自动化分类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图像识别方式完成对动态样品的定位,使其准确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捕获完成测试,对于单脉冲LIBS光谱信号,结合密度分布函数思想,分别建立三个系列铝合金的多维高斯概率密度分布判别函数,实现了对2xxx系、 7xxx系以及铸铝A356的高效、高精度、连续分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完成对1.2 m·s^-1传送过程中物料的识别时间为18 ms,定位激光激发控制偏差小于20.83 ms,传送中测试样品的最小尺寸为25 mm;对于高度差异3 mm以内的三个系列铝合金样品,多维高斯概率密度分布方法的平均预测分类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9.15%,平均建模时间仅需7 ms,与应用广泛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相比,预测准确率相当,建模时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该方法分类预测的泛化能力较好,建模效率高。该研究验证了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铝合金进行自动化快速分类检测的有效性,为全自动废旧金属分拣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铝合金 分类 多维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腐蚀的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薪 董超芳 +3 位作者 徐奥妮 李妮 肖葵 李晓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计算方法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提出了利用第一性原理与内聚有限单元相结合的跨尺度计算与模拟方法研究金属铝的腐蚀行为与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Cl-与钝化膜的相互作用,明确了铝点蚀的萌生机理。利用... 综述了计算方法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提出了利用第一性原理与内聚有限单元相结合的跨尺度计算与模拟方法研究金属铝的腐蚀行为与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Cl-与钝化膜的相互作用,明确了铝点蚀的萌生机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Al-H体系,计算了H原子沿铝表面以及从表面向内部的吸附、溶解和扩散,表明H沿晶界的扩散和偏聚对晶界强度影响显著。将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晶界结合能输入到内聚有限元模型,模拟铝合金的晶间开裂行为,实现了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衔接,建立了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跨尺度计算与模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多尺度 计算模拟 第一性原理 有限元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