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dditively manufactu
1
作者 MA Pan YANG Hong +5 位作者 ZHANG Zhi-yu XIE Xiao-chang YANG Ping KONDA-GOKULDOSS Prashanth ZHANG Han JIA Yan-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167-1178,共12页
High-entropy alloy composites(HEACs)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their except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stability.By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reinforcing particles in the high-entropy allo... High-entropy alloy composites(HEACs)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their except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stability.By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reinforcing particles in the high-entropy alloy and by employing advanc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high-performance HEACs can be fabricated.However,there is still considerabl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ir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CoCrFeMnNi HEA powders were used as the matrix,and NiCoFeAlTi high-entropy intermetallic powders were used as the high-entropy reinforcement(HER).CoCrFeMnNi/NiCoFeAlTi HEACs were fabricated using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technology.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after aging,the microstructure of HEACs with HER exhibits Al-and Ti-rich nano-oxide precipitates with an orthorhombic CMCM type structure system.After aging at 873 K for 2 h,HEACs with HER achieved excellent overall mechanical properties,with an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731 MPa.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ed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dislocation strengthening,and the high lattice distortion caused by high intragranular defects,which provide a multi-scale strengthening and hardening mechanism for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HEACs with HER.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g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precipitate phases in complex multi-element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high-entropy alloy composite high-entropy intermetallic powders aging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ium phosphate deposition on surface of porous and dense TiNi alloys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珏 刘超 +2 位作者 李婧 刘敏 阮建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Porous and dense TiNi alloy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powder metallurgy(P/M) method,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surface biocompatibility,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grind using silicon-carbide(... Porous and dense TiNi alloy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powder metallurgy(P/M) method,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surface biocompatibility,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grind using silicon-carbide(SiC) paper, acid etching and alkali treatment were employed to produce either irregularly rough surface or micro-porous surface roughness. X-ray diffractometry(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 attached to S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surface structure and the Ca-P coatings. Effects of the above surface treatments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patite forming ability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the above surface treatments increase the apatite forming ability of TiNi alloys in varying degrees when soaked in simulated body fluid(SBF). More apatite coatings formed on TiNi samples sintered at 1050℃ and 1100℃ due to their high porosity and pure TiNi phase that is beneficial to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Furthermore, more uniform apatite was fabricated on the sample sintered from the mixture of Ni and Ti pow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phosphate TiNi alloy surface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simulated body fluid (S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表面TiN颗粒强化层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忠伟 林子顺 +3 位作者 唐荟 李天羿 张宇鹏 BALIGASIMA Patrick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9,共9页
提升TC11钛合金的耐磨损性能对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基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工艺,通过将研磨球和TiN粉末混合研磨的方式,在TC11钛合金表面实现了晶粒细化和弥散强化,成功制备了基于TiN颗粒增强的强化层,对表面形貌和... 提升TC11钛合金的耐磨损性能对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基于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工艺,通过将研磨球和TiN粉末混合研磨的方式,在TC11钛合金表面实现了晶粒细化和弥散强化,成功制备了基于TiN颗粒增强的强化层,对表面形貌和微观组织特征进行研究,并评估其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处理后的TC11钛合金样品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表面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显著提升。与未处理和仅作普通研磨处理的样品相比,TiN颗粒增强的样品表面粗糙度分别降低了43.29%和23.14%,表面硬度分别提高了9.48%和1.8%,磨痕宽度分别降低了36.18%和33.18%。本文为改善TC11及其他钛合金材料的耐磨损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对提高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服役性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TiN颗粒 强化层 微观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粉末80μm大层厚SLM成型熔池形貌与组织演变
4
作者 龚海军 王玲 +3 位作者 亢红叶 左乾隆 安治国 高正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12-218,共7页
为提升现有铝合金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工艺的铺粉层厚和质量稳定性,揭示大层厚铝合金SLM成型熔池形貌与组织演变规律,针对AlSi10Mg合金进行了80μm层厚的单层及多层SLM成型试验研究。单层单熔道实验表明,能量输入过大或过小易使单熔... 为提升现有铝合金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工艺的铺粉层厚和质量稳定性,揭示大层厚铝合金SLM成型熔池形貌与组织演变规律,针对AlSi10Mg合金进行了80μm层厚的单层及多层SLM成型试验研究。单层单熔道实验表明,能量输入过大或过小易使单熔道出现扭曲和球化缺陷,475.0 J/m的线能量输入和小湿润角使熔池易于铺展,当熔池宽深比大于1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平直单熔道;多熔道熔池凝固轨迹的起伏程度与激光功率密切相关,搭接率随着扫描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熔道表面球化与沟壑增多,但搭接率越大,致密度反而降低,搭接率57.1%时可获得最佳致密度。多层试样微观组织分析表明,经单层多熔道之间搭接、多层多熔道重熔和热影响后冶金结合能力提高,组织呈蜂窝状结构,与小层厚组织相似、力学性能接近,其致密度可达99.24%,成型效率可达31.7 cm^(3)/h。本工作成功将大层厚成型工艺应用于某水泵叶轮件的SLM成型,为获得高强度、致密、性能良好的铝合金零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 大层厚 熔道形貌 微观组织 成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处理工艺的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研究
5
作者 汤金金 李好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47,共5页
采用不同时长的热处理工艺,对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铝合金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若优先考虑材料性能,则应该采用180℃×4 h的单级热处理时效;若优先考虑工艺效率和成本,则可以采用150... 采用不同时长的热处理工艺,对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铝合金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若优先考虑材料性能,则应该采用180℃×4 h的单级热处理时效;若优先考虑工艺效率和成本,则可以采用150℃×1 h+170℃×1 h的双级热处理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拖拉机 发动机 铝合金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热处理与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长富 钱鑫 +2 位作者 杨光 任宇航 王向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织中原始β晶粒形状与初生α相(α_(p)相)的尺寸形貌受热梯度影响较大,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使沉积态试样室温拉伸性能出现各向异性,在垂直沉积方向(X向)上的抗拉强度相比沉积方向(Z向)上的高7.3%,屈服强度高5%、而伸长率则低32.4%。低温退火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较小,仅塑性的各向异性有所降低;高温退火后α_(p)相长宽比差异程度降低,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随之降低;固溶时效后析出的次生α相(α_(s)相)使合金强化机制发生改变,且α_(s)相无明显的择优析出生长,使得强度提高的同时其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趋于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TB6钛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对Inconel 625合金表面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7
作者 贾智 衡亚博 +3 位作者 姬金金 汪彦江 孙璇 杨佩瑶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35,共10页
通过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技术调控Inconel 625合金表面微观组织,优化表面形貌。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表征其微观组织,并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其硬... 通过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技术调控Inconel 625合金表面微观组织,优化表面形貌。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表征其微观组织,并利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其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在适当的LSP技术下能够消除冲击凹坑,提升表面质量。在LSP作用下,微观组织呈梯度变化,表层微观结构转变为超细层、超细晶等结构,且主要以亚结构与变形晶粒为主,而过渡层为变形晶粒及再结晶组织。随着深度的加深,变形晶粒减少,而再结晶晶粒增多。对5次LSP的合金几何必须位错ρ_(GND)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表层ρ_(GND)为2.91×10^(14) m^(-2),原始层为0.61×10^(14) m^(-2),LSP后表层位错密度提升。位错密度的变化导致显微硬度发生转变,显微硬度随LSP次数增加而增加,随深度的加深而减小。LSP过程改变了大小角度晶界占比,对Inconel 625合金晶界强化贡献符合Hall-Petch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25合金 激光冲击强化 表面形貌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O_(x)N_(y)熔覆层的微观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
8
作者 汪子琪 刘岚逸 汪冰峰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为了提升Ti-6Al-4V合金表面硬度与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O_(2)和TiN混合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熔覆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TiO_(2)和TiN... 为了提升Ti-6Al-4V合金表面硬度与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O_(2)和TiN混合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熔覆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TiO_(2)和TiN粉末质量比为1∶9且双层熔覆时,硬度和比磨损率可达1936.1HV0.1和2.06×10^(-14) mm^(3)/(N·m),分别为基体的5.4倍和3.26倍;熔覆层的主要成分为α-Ti、TiN、TiN_(0.6)O_(0.4),这是TiO_(2)-TiN混合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的原因。研究结果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提高Ti-6Al-4V合金表面的硬度与耐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激光熔覆 TC4钛合金 微观组织 耐磨性 熔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AZ31镁合金激光冲击强化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李进 胡鸿彪 +4 位作者 李博文 王文泉 赵新甜 郑宏宇 王宗申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37-149,共13页
目的 改善镁合金的激光冲击强化效果。方法 借助外加电场辅助镁合金的激光冲击强化过程。通过表面形貌分析,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测量,室温单向拉伸实验及断口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对比研究预处理和同步处理2种脉冲电... 目的 改善镁合金的激光冲击强化效果。方法 借助外加电场辅助镁合金的激光冲击强化过程。通过表面形貌分析,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测量,室温单向拉伸实验及断口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对比研究预处理和同步处理2种脉冲电流施加方式,分析脉冲电流对激光冲击强化AZ31镁合金的表面完整性、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等的影响机理。结果 试样温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并在90 A/mm^(2)时达到最大值,约为177.1℃。预处理试样的表面粗糙度约为9.1μm,同步处理试样的表面冲击凹坑分布更均匀,其粗糙度更低(约为7.5μm),试样的表面和截面的硬度均得到提高。退火态原始试样的表面残余应力状态表现为拉应力(约为24.8 MPa),经脉冲电流辅助激光冲击强化后转变为压应力(约为-40.0 MPa)。在电流密度为60 A/mm^(2)时,试样的拉伸性能较优,预处理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06.2、273.5 MPa,同步处理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98.3、269.5 MPa,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1.2%、18.7%。结论 在电-热-力多场耦合条件下,借助脉冲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子风等非热效应,激光冲击强化AZ31镁合金的表面完整性得到改善,动态回复和再结晶过程得到加强,大角度晶界比例得到提高,晶粒细化效果更显著,残余压应力水平和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脉冲电流 表面完整性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AZ31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明 于皓同 +2 位作者 周松 安金岚 王澜斌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退火处理后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的基材区为α相与β相的双态组织,热影响区为异质结构,修复区为网篮组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退火处理... 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退火处理后激光沉积修复TA15钛合金的基材区为α相与β相的双态组织,热影响区为异质结构,修复区为网篮组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退火处理后试件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930℃/1 h热处理后的试件获得塑性与强度最优匹配,其抗拉强度为971 MPa,伸长率为8.4%,其韧窝明显变大变深。通过DIC全场应变手段分析发现,经不同退火处理后的试样均断裂在激光修复区,修复区决定整体修复试样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处理 激光沉积修复技术 TA15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修复GH738/K417G合金时效热处理组织性能分析
11
作者 卞宏友 柳金生 +3 位作者 刘伟军 张广泰 姚佳彬 邢飞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19,共6页
采用GH738粉末对K417G合金基体进行激光沉积修复试验,研究了时效热处理温度对激光沉积修复GH738/K417G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态与热处理态修复区组织均以外延生长的柱状枝晶为主,枝晶尺寸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处理态... 采用GH738粉末对K417G合金基体进行激光沉积修复试验,研究了时效热处理温度对激光沉积修复GH738/K417G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态与热处理态修复区组织均以外延生长的柱状枝晶为主,枝晶尺寸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处理态修复区顶部形成了明显的等轴晶晶界。热处理后修复区中γ′相尺寸与M_(23)C_(6)型碳化物的连续程度均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一级时效温度达到880℃时,γ′相平均尺寸显著增大,晶界处细小的M_(23)C_(6)型块状碳化物连续析出,并有向包膜状转变的趋势。与沉积态相比,热处理态修复区显微硬度显著提高,且高于基体硬度;摩擦系数远低于沉积态修复区的摩擦系数,磨损机理主要为轻微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GH738合金 K417G合金 激光沉积修复 显微组织 摩擦磨损性能 时效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激光熔覆Ti-10V-2Al-3Fe合金粉末修复Ti-6Al-4V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黄兆亮 魏翔宇 +4 位作者 王红顺 王艳 张峰 高俊杰 刘保侠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89,共7页
采用激光熔覆Ti-10V-2Al-3Fe合金粉末的方法对轧制态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修复,分别进行650℃×2 h退火和750℃×2 h固溶+510℃×8 h时效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试样不同区域显微组织、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激光熔覆Ti-10V-2Al-3Fe合金粉末的方法对轧制态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修复,分别进行650℃×2 h退火和750℃×2 h固溶+510℃×8 h时效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试样不同区域显微组织、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激光熔覆层组织由原始柱状β晶粒以及β晶粒内部的网篮状α相组成,热影响区组织为过饱和针状马氏体;退火后熔覆层的部分网篮组织长大,部分层片状α相转化为等轴α相,热影响区中马氏体减少,形成弥散的(α+β)相,原始组织为片状α相延伸晶粒和β晶界的基体中出现α等轴晶;与退火态相比,固溶时效态激光熔覆层部分网篮组织进一步长大,更多层片状α相转化为等轴α相,热影响区中马氏体进一步减少,基体中出现更多α等轴晶。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降低了激光熔覆层的硬度,对基体和热影响区的总体硬度影响不大。退火处理后基体和激光熔覆层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断后伸长率提高;固溶时效处理使得基体强度降低,断后伸长率提高,使得激光熔覆层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同步提高。经750℃×2 h固溶和500℃×8 h时效处理后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基体和激光熔覆层的硬度分别为349,373 HV,抗拉强度分别为888,1003 MPa,断后伸长率分别为22.1%和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10V-2Al-3Fe合金熔覆层 热处理 TI-6AL-4V合金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T7451高强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缝横截面几何形状与组织性能的相关性
13
作者 许飞 高文强 +2 位作者 刘斌 雷鹏程 闫晓锋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7,76,共9页
高质量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其焊缝横截面几何形状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研究这些差异性,采用焊缝背宽比(Rw)来定量表征焊缝横截面几何形状。基于3 mm厚7050–T7451高强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优化工艺试验,选取3条典型焊缝,研究了不同R... 高质量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其焊缝横截面几何形状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研究这些差异性,采用焊缝背宽比(Rw)来定量表征焊缝横截面几何形状。基于3 mm厚7050–T7451高强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优化工艺试验,选取3条典型焊缝,研究了不同Rw与焊接接头宏观成形、微观组织、显微硬度以及拉伸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Rw超过一定阈值时,其正反面熔宽更加均匀,气孔缺陷也得到有效控制。焊缝区的微观组织特征为熔合区附近的细晶层组织、焊缝区大范围的等轴晶组织以及二者之间的柱状树枝晶组织。随着Rw的增加,柱状树枝晶区的宽度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焊缝中心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当Rw≈0.70时,其拉伸性能趋于最佳,平均抗拉强度达到390 MPa,平均断后伸长率约2.9%。拉伸断口呈现出以脆性断裂为主的混合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T7451铝合金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焊缝背宽比(Rw) 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GH406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尚洲 李子福 +3 位作者 王瑞 孙广宝 刘国浩 于鸿垚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19,共6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了GH4061合金,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合金的柱状晶穿过多个熔池外延生长,晶内由胞状亚晶结构组成。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粒取向逐渐偏向(101)和(111),晶粒长大;La...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了GH4061合金,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合金的柱状晶穿过多个熔池外延生长,晶内由胞状亚晶结构组成。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粒取向逐渐偏向(101)和(111),晶粒长大;Laves相由长链状转变为颗粒状,1060℃固溶温度时基本溶解;δ相在晶界析出,由粗大块状转变为盘状,然后再转变为短棒状,1100℃热处理时无δ相析出;980℃、1020℃、1060℃、1100℃固溶温度时γ′和γ″相平均尺寸分别为23.53 nm、24.43 nm、25.34 nm和25.66 nm。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和650℃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中980℃固溶时效热处理试样的室温和650℃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342 MPa和1120 MPa,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1020℃、1060℃、1100℃固溶温度时试样室温抗拉强度分别下降约6.4%、8.3%和10%,650℃抗拉强度分别下降约7.9%、8.8%和11%,塑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SLM) GH4061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铜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斌 索超 +3 位作者 李忠华 蒯泽宙 陈彦磊 唐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61,共11页
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是众多行业的基础材料,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行业对高性能、高精度、复杂结构铜合金零部件需求日益增大。传统工艺可制备常规铜合金零件,但对于一些复杂结构铜合金零部件的制备存在困难。首先,本文... 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是众多行业的基础材料,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行业对高性能、高精度、复杂结构铜合金零部件需求日益增大。传统工艺可制备常规铜合金零件,但对于一些复杂结构铜合金零部件的制备存在困难。首先,本文综述了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铜及铜合金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目前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纯铜所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然后,综述了目前选区激光熔化成形不同系列铜合金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不同系列铜合金成形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及热处理后成形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最后总结了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铜及铜合金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 铜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面焊缝激光重熔处理对Ti/Al高速FA-MIG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魏守征 饶文姬 +2 位作者 段庆阳 李志勇 张英乔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7-124,共8页
针对钛/铝单面高速超威弧熔化极氩弧焊(FA-MIG)熔钎焊界面组织性能差异大的问题,采用激光对TC4钛/5A06铝FA-MIG焊接头的背面焊缝进行重熔处理,以改善Ti/Al界面显微组织的差异性,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通过不同工艺下接头组织性能的对比分... 针对钛/铝单面高速超威弧熔化极氩弧焊(FA-MIG)熔钎焊界面组织性能差异大的问题,采用激光对TC4钛/5A06铝FA-MIG焊接头的背面焊缝进行重熔处理,以改善Ti/Al界面显微组织的差异性,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通过不同工艺下接头组织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激光向铝侧偏移量d、激光功率q和焊接速率v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q和v对接头组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d=2 mm,q=1.3 kW,v=5 mm·s^(-1)条件下,经重熔处理的接头根部TiAl3界面反应层明显增厚,接头厚度方向Ti/Al界面显微组织差异明显降低;接头抗拉强度超过280 MPa,比未经处理的接头提高了约20%;拉伸断口呈塑性+脆性混合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铝合金 异质焊接 激光重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清洗时氟碳铝粉漆层表面粗糙度的分析及其对激光吸收的影响
17
作者 朱明 张豪 +2 位作者 石坤 侯宵飞 石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3,I0005,共12页
激光清洗2024铝合金飞机蒙皮表面漆层过程中,粗糙表面的形成与演化会对漆层与激光的热交互作用及漆层去除机理产生较大的影响.1 064 nm脉冲激光逐层除漆过程中,分析了漆层表面形貌与粗糙程度的变化,研究了粗糙表面的产生机理及其演化规... 激光清洗2024铝合金飞机蒙皮表面漆层过程中,粗糙表面的形成与演化会对漆层与激光的热交互作用及漆层去除机理产生较大的影响.1 064 nm脉冲激光逐层除漆过程中,分析了漆层表面形貌与粗糙程度的变化,研究了粗糙表面的产生机理及其演化规律,并通过建立漆层粗糙表面等效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漆层粗糙表面对激光吸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除漆过程中不同的去除机理作用后漆层均会出现粗糙表面,且粗糙表面的演化存在一定的规律;逐层除漆时,漆层粗糙表面对激光吸收率有明显增加作用,在激光作用7次后漆层粗糙表面对激光的吸收率增加了32.8%,如果采用固定的初始激光清洗工艺,会因吸收率增大导致铝合金基材产生损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铝合金 漆层 粗糙表面 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与连接GH4169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18
作者 刘艳梅 张英伟 +1 位作者 关峰 赵兴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1,45,共5页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GH4169合金母材样品,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实现了母材的激光增材连接,检测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性能改变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凭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热影响区小的优势,热处理前后母材与...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GH4169合金母材样品,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实现了母材的激光增材连接,检测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性能改变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凭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热影响区小的优势,热处理前后母材与连接区域处微观组织的演变基本一致。沉积态合金呈典型的柱状晶组织,且二次枝晶并不发达,γ+Laves共晶相呈条带状和岛链状沿晶界分布;均匀化+固溶处理后Laves相发生分解并回溶入基体,并伴随着柱晶的粗化;当进行双重时效处理时Laves相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不同热处理工艺试样的拉伸性能均高于同合金铸态指标,热处理对Laves相的含量和分布状态的改变是影响其强度和塑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激光增材制造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与热处理复合处理对GH4169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登 朱亚宁 +2 位作者 杨培毅 蔡杰 花银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8-864,共7页
为评估GH4169合金在服役工况中的抗高温氧化行为,对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热处理和激光冲击强化与热处理复合工艺下GH4169合金进行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各处理下GH4169合金的微观形貌进行分... 为评估GH4169合金在服役工况中的抗高温氧化行为,对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热处理和激光冲击强化与热处理复合工艺下GH4169合金进行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各处理下GH4169合金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氧化物组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高温氧化后试样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以及氧化产物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诱导的位错和晶粒细化加速了前期氧化膜的形成,同时热处理作用下产生的析出相抑制了针状尖晶石的产生,使得复合工艺下的氧化膜更加连续致密,最终结合氧化动力学曲线揭示了经激光冲击强化和热处理复合处理后氧化膜的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激光冲击强化 热处理 高温氧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激光选区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佰锐 李景利 +6 位作者 韩修柱 周畅 薛志勇 张高龙 王小刚 赵占勇 白培康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8,共21页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镁合金具有高效的制备性能、良好的成分均匀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激光选区熔化成为一种重要的镁合金制备和改性方法。对...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镁合金具有高效的制备性能、良好的成分均匀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激光选区熔化成为一种重要的镁合金制备和改性方法。对近几年激光选区熔化镁合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激光工艺参数(激光类型、体能量密度、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模式、层厚、扫描间距、气氛控制与进粉速度)和粉体状态(粉末形状、粒径分布、粉末对激光束能量吸收率、粉末化学成分)2个方面讨论了该工艺的关键技术;按照纯镁、非稀土镁合金体系、稀土镁合金体系的分类,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镁及镁合金的致密度与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工艺参数与合金成分两方面对该工艺成形镁合金缺陷的影响。为减少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镁合金缺陷、均匀化晶粒、溶解硬脆二次相或析出强化相进而改善合金的结构与性能,许多研究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镁合金进行了热等静压、固溶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总结了上述处理方式对AZ体系、WE体系与Mg-Gd体系镁合金的改善效果。最后展望了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镁及镁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可以进行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镁合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缺陷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