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温变压下页岩与煤岩吸附量变化的比较研究——以ALUM页岩与崔家沟7号煤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东 郝静远 +1 位作者 孙晨光 牛国斌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1期61-65,60,共6页
根据ALUM页岩与崔家沟7号煤的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回归计算LI温-压-吸附方程的参数。所得LI温-压-吸附方程可以显示并定量地计算ALUM页岩在温度和压力的综合影响下如何变化。ALUM页岩与崔家沟7号煤一样,温度增加其吸附能力降低、压力增... 根据ALUM页岩与崔家沟7号煤的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回归计算LI温-压-吸附方程的参数。所得LI温-压-吸附方程可以显示并定量地计算ALUM页岩在温度和压力的综合影响下如何变化。ALUM页岩与崔家沟7号煤一样,温度增加其吸附能力降低、压力增加其吸附能力增大。在温度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ALUM页岩与崔家沟7号煤的吸附量都会有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页岩 崔家沟7号煤 LI温-压-吸附方程 全微分 吸附极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Alum-PHA对小鼠腘淋巴结淋巴滤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淑琦 徐秋杰 +2 位作者 徐玉东 海力斯 张学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向小鼠采用一次及多次注入T细胞促有丝分裂剂植物血凝素铝吸附物(Alum-PHA)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淋巴小结的形成。实验分 1次注入及 3次注入组,不同时期取出 淋巴结后,用免疫组化法、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1... 向小鼠采用一次及多次注入T细胞促有丝分裂剂植物血凝素铝吸附物(Alum-PHA)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淋巴小结的形成。实验分 1次注入及 3次注入组,不同时期取出 淋巴结后,用免疫组化法、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1)淋巴结中大量次级淋巴小结形成,说明淋巴小结的形成不但与刺激T细胞有关,而且与活化巨噬细胞有关。(2)1/3量注入组产生的淋巴小结数比全量1次注入组产生的多;但第12周末不同组别产生的淋巴小结数差别不大,12周末消退了许多生发中心。可见反应性淋巴小结的形成,不仅与刺激物性状和投入量有关,而且与投入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植物血凝素铝吸附物 淋巴滤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钾和乳清蛋白对传统漏瓢式无明矾甘薯湿粉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郭昊 孙红男 +2 位作者 马梦梅 木泰华 李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2,共12页
针对传统漏瓢式甘薯湿粉条不添加较高量明矾就不耐煮、易断条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量海藻酸钾和乳清蛋白对漏瓢式无明矾甘薯湿粉条质构特性和蒸煮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海藻酸钾、乳清蛋白改善湿粉条品质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0.4%(w... 针对传统漏瓢式甘薯湿粉条不添加较高量明矾就不耐煮、易断条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量海藻酸钾和乳清蛋白对漏瓢式无明矾甘薯湿粉条质构特性和蒸煮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海藻酸钾、乳清蛋白改善湿粉条品质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0.4%(w/w,总淀粉基)海藻酸钾或5%乳清蛋白(w/w,总淀粉基)后,无明矾甘薯湿粉条的拉伸强度分别为1.77±0.01 g/mm^(2)和1.43±0.03 g/mm^(2),煮断时间分别为72.15±2.61 min和42.24±2.94 min,感官评分分别为93.10±3.38和87.41±3.68分,与添加明矾的甘薯湿粉条相当。进一步研究显示,海藻酸钾、乳清蛋白的加入可提高打芡淀粉的糊化程度,促进直链淀粉的较短期快速回生,有利于形成黏度较高的芡糊及结构稳定性较强的淀粉粉团,增强湿粉条中淀粉颗粒的堆积密度。上述结果说明0.4%海藻酸钾可作为替代明矾的绿色添加剂应用于传统漏瓢式无明矾甘薯湿粉条的生产中,其次是5%乳清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明矾 甘薯湿粉条 漏瓢式 品质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流程复现的浙江矾山矾矿主厂区历史遗存保护与更新研究
4
作者 陈崇琰 方卉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浙江矾山是我国明矾采炼史上规模最大、存续历史最长的明矾生产单元,所辖温州矾矿是我国现代明矾产业的企业代表。2017年停产后,矾矿主厂区的大量具有行业特征与时代价值的遗存被闲置,如何改变主厂区日益衰败的局面成为迫切问题。文章... 浙江矾山是我国明矾采炼史上规模最大、存续历史最长的明矾生产单元,所辖温州矾矿是我国现代明矾产业的企业代表。2017年停产后,矾矿主厂区的大量具有行业特征与时代价值的遗存被闲置,如何改变主厂区日益衰败的局面成为迫切问题。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企业档案整理,梳理主厂区遗存现状,基于矾山地区传承的“水浸法”明矾生产工艺,结合主厂区空间格局、功能组群及关键厂房,复现明矾生产全流程并提出保护策略,旨在为同类型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程复现 浙江矾山矾矿主厂区 历史遗存构成 保护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海藻提取物替代明矾在马铃薯粉条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盼 张天任 +5 位作者 段成龙 王晓梅 田未希 王湘龙 刘兆志 刘海燕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93-98,共6页
以海藻酸钠、卡拉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琼脂四种海藻提取物替代明矾生产无矾马铃薯粉条,以粉条的糊汤透明度、断条率、感官评价、质构数据作为实验指标,分别考察单一、复配使用上述4种海藻提取物对粉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 以海藻酸钠、卡拉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琼脂四种海藻提取物替代明矾生产无矾马铃薯粉条,以粉条的糊汤透明度、断条率、感官评价、质构数据作为实验指标,分别考察单一、复配使用上述4种海藻提取物对粉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6%,卡拉胶添加量为0.4%,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为0.12%,琼脂添加量为0.4%,复配所得海藻提取物替代明矾使用时,得到的马铃薯粉条糊汤透明度为92.9%,断条率为2.8%,感官评分为89.7,硬度为8.69 N,弹性为0.90,内聚性为0.64,咀嚼性为24.69,综合品质接近0.3%明矾粉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提取物 明矾 替代物 马铃薯粉条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矾矿”主厂区结晶厂房形制解析与价值阐释
6
作者 赵淑红 傅铭烨 +1 位作者 陈崇琰 程智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200-203,共4页
“温州矾矿”工业遗产是我国明矾工业史的重要载体,其中主厂区的结晶厂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明矾工业建筑的稀缺样本,在特殊生产工艺作用下其形制极为独特。以“温州矾矿”主厂区现存的11座主要结晶厂房为聚焦对象,基于田野调查记录... “温州矾矿”工业遗产是我国明矾工业史的重要载体,其中主厂区的结晶厂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明矾工业建筑的稀缺样本,在特殊生产工艺作用下其形制极为独特。以“温州矾矿”主厂区现存的11座主要结晶厂房为聚焦对象,基于田野调查记录与企业档案等史料耙梳,从平面组织、剖面形状、管沟构成三个层面对其形制进行剖析,揭示了厂房形式表象的独特性及其背后隐含的工艺、环境等关联因素的制约作用。在形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类厂房具有的稀缺性、科学性及真实性等价值。通过研究,希望能丰富我国遗产层面的工业厂房案例研究,并为“温州矾矿”工业遗产后续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矾矿 结晶厂房 工艺技术 建筑形式 遗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4+)掺杂氟化物红色发光粒子的表面钝化和白色发光二极管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晨 叶梦琳 周文理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7,共9页
Mn^(4+)掺杂的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的耐湿性差,严重影响了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s)的光色稳定性。本工作基于绿矾溶液的还原性,将K_(2)SiF_(6)∶Mn^(4+)颗粒表面的Mn^(4+)还原成可溶的低价态Mn^(2+),实现了氟化物粒子的表面钝化及高耐湿性。... Mn^(4+)掺杂的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的耐湿性差,严重影响了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s)的光色稳定性。本工作基于绿矾溶液的还原性,将K_(2)SiF_(6)∶Mn^(4+)颗粒表面的Mn^(4+)还原成可溶的低价态Mn^(2+),实现了氟化物粒子的表面钝化及高耐湿性。在水浸360 h后,表面钝化的K_(2)SiF_(6)∶Mn^(4+)粒子的发光强度仍保持初始强度的95%,而未处理的K_(2)SiF_(6):Mn^(4+)颗粒发光强度迅速降为初始值的46%。此外,采用绿矾溶液对表面已水解的氟化物荧光粉进行简单的浸泡,可使其完全恢复原来的发光强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谱、元素能谱等表征结果显示,经绿矾溶液处理的K_(2)SiF_(6):Mn^(4+)粒子表面的Mn^(4+)浓度显著减小,证实了惰性壳层K_(2)SiF_(6)的形成,揭示了氟化物粒子耐湿性显著提升的原因。此外,经高温(85℃)高湿(85%)的条件老化1 000 h后,WLEDs器件中表面钝化的K_(2)SiF_(6)∶Mn^(4+)粒子仍保持着100%的红色发光强度,明显高于未钝化的氟化物的59%,进一步证实了绿矾溶液钝化的K_(2)SiF_(6)∶Mn^(4+)红色荧光粉具有非常优异的环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4+)掺杂 红色荧光粉 耐湿性 绿矾溶液 表面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植物染料染色羊绒纤维的摩擦牢度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建伟 侯战昌 +1 位作者 陈超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茜草是最常用的红色天然染料,广泛应用于真丝和纤维素纤维染色。但生产中发现明矾作为媒染剂用于茜草植物染料染色羊绒纤维的摩擦牢度极差。通过分析媒染、染色前后羊绒表面沉积物及其与摩擦牢度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导致摩擦牢度低下的原... 茜草是最常用的红色天然染料,广泛应用于真丝和纤维素纤维染色。但生产中发现明矾作为媒染剂用于茜草植物染料染色羊绒纤维的摩擦牢度极差。通过分析媒染、染色前后羊绒表面沉积物及其与摩擦牢度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导致摩擦牢度低下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适度去鳞片处理可有效减少明矾媒染时氢氧化铝在羊绒表面沉积,使茜草植物染料染色羊绒的干、湿摩擦牢度分别提高到2级和3级;酒石酸-明矾媒染羊绒表面无明显沉积,茜草植物染料染色后羊绒纤维的干、湿摩擦牢度分别提高到4级和5级,同时日晒、皂洗牢度也均在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植物染料 羊绒 摩擦牢度 酒石酸-明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率和酸碱度的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保亮 王安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探究铵明矾及废煤渣对利用混凝土再生料制备出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铵明矾和废煤渣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生态混凝土,结合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铵明矾和废煤渣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抗压强... 为探究铵明矾及废煤渣对利用混凝土再生料制备出的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铵明矾和废煤渣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生态混凝土,结合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铵明矾和废煤渣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抗压强度、pH值及孔隙率等试验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含有铵明矾和废煤渣的生态混凝土的pH值、孔隙率及抗压强度均能较好地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说明利用铵明矾降低再生混凝土pH值的方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铵明矾 废煤渣 PH值 抗压强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及理化性质对明矾加工栀子的质量评价研究
10
作者 纪亮 张维方 +2 位作者 巩爽 雷敬卫 唐维维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375-1385,共11页
目的建立栀子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系统研究栀子化学成分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色价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探究明矾水煮炮制栀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为全面评价栀子质量及合理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浴加热回流法提取样品,分别... 目的建立栀子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系统研究栀子化学成分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色价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探究明矾水煮炮制栀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为全面评价栀子质量及合理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浴加热回流法提取样品,分别采集明矾水煮栀子和水煮栀子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不同炮制方法栀子色价及其抗氧化活性,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综合比对研究.结果石油醚部位共标定11个共有峰,氯仿部位共标定9个共有峰,乙酸乙酯部位共标定9个共有峰,正丁醇部位共标定17个共有峰.明矾水煮栀子色价明显高于直接水煮,但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差异,综合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明矾水煮与直接水煮栀子各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均较小.结论明矾处理栀子主要在大工业生产中起固色及增加色泽的作用,对栀子饮片药用质量无明显影响,可以考虑用水煮处理方法直接替代明矾水煮处理,以减少潜在的明矾中毒风险,增加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作者所建立的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色谱信息丰富,峰型和分离度均较好,可以全面反映栀子化学成分分布,为栀子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明矾 极性部位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
11
作者 叶清珠 王苗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4,共6页
为促进低值农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了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对莲蓬色素进行提取,并对桑蚕丝素绉缎采取无媒染、绿矾预媒染、绿矾二次媒染3种不同的染色方案开展试验,最后检测染色织物的明度值L^(*... 为促进低值农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了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对莲蓬色素进行提取,并对桑蚕丝素绉缎采取无媒染、绿矾预媒染、绿矾二次媒染3种不同的染色方案开展试验,最后检测染色织物的明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色彩饱和度c^(*)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蓬色素在无媒染剂作用下染桑蚕丝素绉缎,当温度低于80℃时上染百分率极低,温度为98℃时可染得明亮的黄棕色;使用绿矾作为媒染剂,温度在60℃时便可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且温度越高,染得的颜色越深浓,但会降低织物的色彩饱和度;绿矾二次媒染比预媒染更易获得深浓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性能 莲蓬色素 丝织物 绿矾媒染 废弃物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矾”之旅
12
作者 向秋雨 屈春花 +2 位作者 徐广 杨亚飞 夏悦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以明矾、绿矾、胆矾为代表的矾类物质在人类生产生活和化学实践中的应用已有上千年历史。本文以一则故事引导读者探索明矾、绿矾和胆矾在净水、食品、杀菌、染色、制酸、医药等不同领域发挥的不同作用,熟悉相关的化学变化,并了解不当使... 以明矾、绿矾、胆矾为代表的矾类物质在人类生产生活和化学实践中的应用已有上千年历史。本文以一则故事引导读者探索明矾、绿矾和胆矾在净水、食品、杀菌、染色、制酸、医药等不同领域发挥的不同作用,熟悉相关的化学变化,并了解不当使用造成的危害。使读者在学习矾类相关知识的同时,体会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明矾 绿矾 胆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矾替代物对甘薯粉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杨书珍 于康宁 +3 位作者 黄启星 彭丽桃 潘思轶 汪宏月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58,共5页
多数粉丝在加工时均加入了含铝物质—明矾,但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从多种添加剂中筛选出三种明矾替代物—玉米淀粉、复合磷酸盐和黄原胶,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糊汤情况及膨润度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 多数粉丝在加工时均加入了含铝物质—明矾,但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从多种添加剂中筛选出三种明矾替代物—玉米淀粉、复合磷酸盐和黄原胶,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糊汤情况及膨润度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明矾可显著改善粉丝断条率和糊汤情况;玉米淀粉对粉丝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添加4.0%甘薯粉丝质量达到最佳;添加0.40%-0.50%的复合磷酸盐或0.3%的黄原胶均能显著改善甘薯粉丝的品质。正交试验表明,添加4%的玉米淀粉、0.5%的复合磷酸盐和0.3%的黄原胶对粉丝质量有很显著的改善作用,其质量接近于添加了0.3%明矾的粉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粉丝 明矾 玉米淀粉 复合磷酸盐 黄原胶 蒸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煮滴定法测定海蜇产品中的明矾 被引量:11
14
作者 岑剑伟 李来好 +5 位作者 杨贤庆 郝淑贤 陈胜军 吴燕燕 石红 周婉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1-484,共4页
明矾可改善海蜇产品品质,但会导致铝离子残留,因此需对海蜇产品中明矾含量进行监测,以保障其食用安全。本研究选用EDTA滴定法测定海蜇产品中明矾含量,采用酸溶液代替水溶液处理样品,分析酸的种类、浓度和煮沸时间对测定结果和过滤效果... 明矾可改善海蜇产品品质,但会导致铝离子残留,因此需对海蜇产品中明矾含量进行监测,以保障其食用安全。本研究选用EDTA滴定法测定海蜇产品中明矾含量,采用酸溶液代替水溶液处理样品,分析酸的种类、浓度和煮沸时间对测定结果和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6mol/L高氯酸溶液沸煮6min后,样品过滤速度快,本方法测定结果明显高于现行标准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结果一致。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达98.91%,相对标准偏差为1.69%,检出限为0.05%。海蜇样品经高氯酸溶液浸提加热处理明显改善提取效果,加快实验速度,提高灵敏度和精确度,为海蜇产品中明矾的测定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明矾 滴定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铝佐剂吸附HBsAg及其免疫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何萍 吕凤林 +2 位作者 陈月 李元朝 何凤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6-888,F013,共4页
We have synthesized a novel formulation of nanoparticulate(NP) alum adjuvant specifically in the cationic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 of water/benzalkonium bromide(BB), octyl alcohol/cyclohexane at 30 ℃, which wa... We have synthesized a novel formulation of nanoparticulate(NP) alum adjuvant specifically in the cationic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 of water/benzalkonium bromide(BB), octyl alcohol/cyclohexane at 30 ℃,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to be crystalline Al(OH)3 with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about 70 nm by the analysis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to have a spherical shape structure by TEM photography analysis. Then adsorption degree was assayed. The OD492 of the NP is about 10 times higher than the bulk(BK) alum adjuvant. Compared to bulk alum adjuvant, we studied the immune effect of the NP alum adjuvant with HBsAg vaccine, which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Guinea pig, and serum antibody titer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week after immunization were higher in NP group than BK group by ELISA(P<0\^01, P<0\^05); Groin immuno-injection intraperitoneally into Balb/c mice, was performed once or there times, prolife responses of spleen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3H thymidine incorporation; non-specific phagocytosis of macrophage of abdominal cavity was measured by lack of color Malachite Green and IL-2 was assayed by activation mouse spleen cells. It is indicated that all cellular immunity bioassay results were higher in NP group than in BK group, except non-specific phagocytosis of macrophage of abdominal cavity by there times immunity.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rces. Thus, nanoparticulate alum adjuvant can be employed as a more effective adjuvant for HBsAg vaccine than bulk alum adjuvant 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post-i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纳米铝佐剂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海蜇产品中的明矾含量 被引量:13
16
作者 岑剑伟 李来好 +5 位作者 杨贤庆 郝淑贤 石红 周婉君 戚勃 马海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在海蜇产品加工过程中需经盐和明矾腌渍处理,以达到脱水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这种常规加工方式会引起铝元素的残留,因此,明矾含量的监测是海蜇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环节。该研究改善传统水煮滴定的测定方法,微波消解样品后与铬天青S,溴化... 在海蜇产品加工过程中需经盐和明矾腌渍处理,以达到脱水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这种常规加工方式会引起铝元素的残留,因此,明矾含量的监测是海蜇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环节。该研究改善传统水煮滴定的测定方法,微波消解样品后与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反应形成稳定的四元显色体系,明矾含量与其吸光强度成正比。研究结果表明:在595 nm处铝离子浓度在0.1~17.5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检测方法加标回收率98.69%~102.08%,对应明矾的检测限为0.02%,检测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结果一致。采用微波消解海蜇样品明显提升样品的消化效果,四元显色体系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为海蜇产品中明矾的测定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产品 明矾 微波消解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中明矾(铝)质量分数4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岑剑伟 李来好 +4 位作者 杨贤庆 魏涯 赵素慧 周婉君 石红 《南方水产》 CAS 2010年第3期7-11,共5页
铝(Al)元素在海蜇产品中以明矾的形式存在,Al在人体内累积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当前海蜇中明矾(Al)质量分数测定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操作及检测灵敏度均存在差异。研究比较了水煮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和酸煮滴定法4种不同方法... 铝(Al)元素在海蜇产品中以明矾的形式存在,Al在人体内累积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当前海蜇中明矾(Al)质量分数测定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操作及检测灵敏度均存在差异。研究比较了水煮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和酸煮滴定法4种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对各种方法中的前处理现象差异、检测结果、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及方法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酸煮滴定法前处理只需6min,煮沸后过滤速度快,其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相近。酸煮滴定法、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回收率介于103.81%~107.60%,平均回收率为104.70%,符合分析要求。对比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得出,酸煮滴定法操作简便快捷、花费少,适用于生产工厂及检测机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明矾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纳米球形α-Fe_2O_3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云贵 施善友 +1 位作者 李学良 朱玉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64-267,共4页
运用XRD、TEM等测试手段,对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α-Fe2O3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矿渣的最佳酸浸工艺为加入理论量1.3倍的75%硫酸,在300℃下反应2h后用热水搅拌浸出,铁的浸出率高达93.94%。20℃时加入计量的沉矾剂,并用NH3... 运用XRD、TEM等测试手段,对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α-Fe2O3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矿渣的最佳酸浸工艺为加入理论量1.3倍的75%硫酸,在300℃下反应2h后用热水搅拌浸出,铁的浸出率高达93.94%。20℃时加入计量的沉矾剂,并用NH3·H2O调整浸出液pH值至2.50后加热至65℃反应2h,95.1%铁以铁矾形式析出。将析出的铁矾制成0.3mol/LFe(OH)3悬浊液,用5%NaOH调整pH值至11.30后,在搅拌速率600~700r/min、升温速率为2.5℃/min的条件下加热至(172±2)℃水热反应2h,得到粒度约为55nm的均匀球形α-Fe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球形α-Fe2O3 硫铁矿烧渣 铁矾 纳米材料 合成工艺 酸浸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菱锰矿浸出锰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琳 魏江涛 +3 位作者 周向葛 杨柳涛 唐光明 李立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4-1107,共4页
对低品位菱锰矿浸出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还原剂(绿矾、煤粉及双氧水)、硫酸、液固比、pH值、浸出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出率存在重要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试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当矿酸比为1∶0.324、温度为90℃、液固比为6:1、pH... 对低品位菱锰矿浸出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还原剂(绿矾、煤粉及双氧水)、硫酸、液固比、pH值、浸出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出率存在重要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试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当矿酸比为1∶0.324、温度为90℃、液固比为6:1、pH值为4.50、浸出时间为5h时,锰的实际浸出率可达80%以上。该工艺具有能源消耗低,生产成本低,锰的回收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锰矿 锰浸出率 绿矾 煤粉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铝的安全性监测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双灵 周德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0-244,共5页
铝的毒性已日渐被人们认识到,而有关水产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残留等状况人们还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对食品中铝的存在情况,铝的毒性,含铝食品添加剂明矾在水产品中应用的综述、监测,力图阐明水产品中铝的安全性状况。
关键词 监测 毒性 安全性 状况 研究 水产品 明矾 预警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